《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五 (4)
卷四百十五 (4)
1. 膺腧部第二行左右十二穴
腧府(素問作前)二穴,在巨骨下。璇璣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明堂經云。仰臥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明堂下經云。灸三壯。又云。主咳逆上氣。喘急嘔逆。不下飲食。胸中痛也。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又云。足少陽脈氣所發)。主喘逆嘔吐。胸滿不得食(腎)。
彧中二穴,在腧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面取之(明堂經云。仰臥取之)。針四分。灸五壯。明堂下經云。腧府下一寸。灸三壯。又云。主咳嗽上喘。不能食也。銅人經云。足少陽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咳嗽喘逆不得息。嘔吐。上氣涎出多。胸滿不得食。喘悸。坐不安席(又云。足少陰脈氣所發)。
白話文:
腧府、彧中穴位解說:
腧府穴(《素問》作前)**,**位於巨骨下,璇璣旁各二寸的凹陷處。仰面取穴(《明堂經》云:仰臥取之)。針刺深度三分,灸灸五壯。《明堂經》下篇記載:灸灸三壯。
**功效:**主治咳嗽上氣,呼吸急促、嘔逆、飲食不下、胸痛等症狀。
經絡:《銅人經》記載:為足太陽脈氣所發(亦有說為足少陽脈氣所發)。
彧中穴,位於腧府穴下一寸六分凹陷處。仰面取穴(《明堂經》云:仰臥取之)。針刺深度四分,灸灸五壯。《明堂經》下篇記載:腧府穴下一寸,灸灸三壯。
**功效:**主治咳嗽上喘,飲食不進等症狀。《明堂經》下篇記載:主治咳嗽上喘,不能食也。
經絡:《銅人經》記載:為足少陽脈氣所發。治胸脅脹滿,咳嗽上氣、呼吸困難、嘔吐、上氣涎出、胸滿不食、心悸、坐立不安等症狀。(亦有說為足少陰脈氣所發)。
靈墟二穴,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銅人經云。足少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引胸不得息。咳逆嘔吐。胸滿不嗜食。又云。足少陽脈氣所發。
神封二穴,在靈墟下一寸六分。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云。足少陰脈氣所發。治胸滿不得食。咳逆乳癰。灑淅惡寒。西方子云。主胸滿不得息。
步廊二穴,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銅人經云。足少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鼻塞不通。呼吸少氣。喘息。不得舉臂。
神藏二穴,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云。足少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咳嗽喘逆。不得息。嘔吐胸滿不得食(又云。足少陽脈氣所發)。
白話文:
「靈墟」兩個穴位,位於「神藏」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仰頭取穴。針刺深度三分。灸艾條五壯。銅人經記載,這是足少陰脈氣的發源地。可以治療胸脅部脹滿、呼吸不暢、咳嗽逆氣、嘔吐、胸悶、食慾不振等症狀。
「神封」兩個穴位,位於「靈墟」穴下方一寸六分。仰頭取穴。灸艾條五壯。針刺深度三分。銅人經記載,這是足少陰脈氣的發源地。可以治療胸悶、食慾不振、咳嗽逆氣、乳房腫痛、怕冷發抖等症狀。西方子則認為,這個穴位也能治療胸悶呼吸不暢。
「步廊」兩個穴位,位於「神封」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仰頭取穴。針刺深度三分。灸艾條五壯。銅人經記載,這是足少陰脈氣的發源地。可以治療胸脅部脹滿、鼻塞不通、呼吸微弱、喘息、抬不起胳膊等症狀。
「神藏」兩個穴位,位於「彧中」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仰頭取穴。灸艾條五壯。針刺深度三分。銅人經記載,這是足少陰脈氣的發源地。可以治療胸脅部脹滿、咳嗽、喘逆、呼吸困難、嘔吐、胸悶、食慾不振等症狀。也有記載說,這是足少陽脈氣的發源地。
2. 膺腧部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氣戶二穴,在巨骨下俞府兩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銅人經云。足陽明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喘逆上氣。呼吸胸背急。不得息。食不知味(胃)。
庫房二穴,在氣戶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明堂經云。在陷者宛宛中。主胸脅支滿。咳逆上氣。呼吸不得息。及肺寒咳嗽。多唾膿血濁沫。銅人經云。足陽明脈氣所發。
屋翳二穴,在庫房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云。足陽明脈氣所發。治咳逆上氣。呼吸多唾濁沫膿血。身體腫。皮膚痛不可近衣。淫濼瘛瘲不仁。
膺窗二穴,在屋翳下一寸六分陷中。灸五壯。針四分。銅人經云。足陽明脈氣所發。治胸滿短氣。唇腫乳癰。寒熱睡臥不安。西方子云。主胸塞癰腫。及腸鳴泄注也。
白話文:
「氣戶」兩個穴位,位於巨骨下俞府兩側,各距離俞府兩寸,凹陷處。仰臥取穴,針刺深度三分,灸灼五壯。銅人經記載,此穴是足陽明經脈氣息發散之處,可治療胸脅脹滿、喘息逆上、呼吸急促、胸背緊悶、呼吸困難、飲食無味等症狀。
「庫房」兩個穴位,位於氣戶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仰臥取穴,灸灼五壯,針刺深度三分。明堂經記載,此穴位於凹陷處,主治胸脅脹滿、咳嗽逆上、呼吸困難、肺寒咳嗽、多痰膿血濁沫等症狀。銅人經記載,此穴也是足陽明經脈氣息發散之處。
「屋翳」兩個穴位,位於庫房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仰臥取穴,灸灼五壯,針刺深度三分。銅人經記載,此穴是足陽明經脈氣息發散之處,可治療咳嗽逆上、呼吸急促、多痰濁沫膿血、身體腫脹、皮膚疼痛難以穿衣、淫邪濕熱、痙攣抽搐、麻木不仁等症狀。
「膺窗」兩個穴位,位於屋翳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灸灼五壯,針刺深度四分。銅人經記載,此穴是足陽明經脈氣息發散之處,可治療胸部脹滿、呼吸短促、嘴唇腫脹、乳房腫痛、寒熱交替、睡眠不安等症狀。西方子記載,此穴主治胸部阻塞、癰腫、腸鳴泄瀉等症狀。
乳中二穴,當乳是。足陽明脈氣所發。禁灸。灸不幸生蝕瘡。瘡中有清汁膿血可治。瘡中有瘜肉若蝕瘡者死。微刺三分。西方子云。禁不灸。
乳根二穴,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明堂經云。主胸下滿悶。痛膺臂腫。及乳痛也。明堂經云。主隔氣不下食。噎病。銅人經云。足陽明脈氣所發。治胸下滿痛。臂腫乳癰。悽慘寒痛。不可俯仰。西方子云。主胸中滿痛。
以上十二穴。去膺中行各四寸。遞相去一寸六分
白話文:
「乳中二穴」位於乳房正中央,是足陽明經脈氣息發源處,禁止灸治,灸治不慎會導致潰瘍,潰瘍中若有清澈膿液則可治療,若有肉芽組織如同潰瘍一樣則會致命。可用針刺入三分深。西方子說,禁止灸治。
「乳根二穴」位於乳房下方一寸六分處的凹陷中,仰臥取穴。灸治五壯,針刺三分深。明堂經說,此穴主治胸部滿悶、胸痛、手臂腫脹以及乳房疼痛。明堂經還說,此穴主治隔氣不下食、噎食。銅人經說,此穴是足陽明經脈氣息發源處,用於治療胸部滿悶疼痛、手臂腫脹、乳房腫痛、寒痛,取穴時不可俯仰。西方子說,此穴主治胸部滿悶疼痛。
以上十二穴,從膺中穴出發,沿著經脈走向,每隔四寸取一穴,相鄰兩穴相距一寸六分。
3. 膺腧部第四行左右十二穴
雲門二穴,在巨骨下。俠氣戶旁各二寸陷中。灸五壯。針三分。刺深使人氣逆。不宜深刺。明堂經云。雲門在巨骨下。氣戶兩旁各二寸陷中。動脈應手。舉臂取之。山眺經云。在人迎下第二骨間。相去二寸三分。通灸。禁針。甲乙經云。灸五壯。針七分。若深。令人氣逆。西方子云。主嘔逆上氣。胸脅徹骨痛。主喉痹胸中煩滿。咳喘不得息。不得舉臂。胸脅短氣。氣上衝心。肩痛。銅人經云。手太陰脈氣所發。針入二分。又云。足太陰脈氣所發。理肺同藥療之(肺)。
中府二穴,一名膺中。俞肺之募。在雲門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間。針三分。留五呼。灸五壯。素問注云。在胸中行兩旁。相去六寸。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陷中。仰而取之。明堂經云。主肺急。胸中滿。喘逆。唾濁善噎。皮膚痛也。銅人經云。主喉痹胸滿。寒熱胸中滿。腹痛。面腹腫。及膈寒食不下。嘔吐還出。及肺系急。咳輒胸痛。主上氣咳唾濁涕。肩背痛。風汗出。腹脹食飲不下。悚悚膽熱。又云。足太陰之會。主膚骨痛寒熱(又)
白話文:
雲門穴位於巨骨下方,氣戶穴旁各兩寸凹陷處。灸五壯,針三分,刺深容易讓人氣逆,不宜深刺。中府穴又名膺中,是肺經的募穴,位於雲門穴下一寸六分,乳頭上方三肋間。針三分,留針五呼,灸五壯。
周榮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四分。明堂經云。灸五壯。主胸脅支滿。不得俯仰。咳唾稠膿也。銅人經云。足太陰脈氣所發。主咳逆上氣。呼吸多唾濁沫膿血。飲食不下(脾)。
胸鄉二穴,在周榮下一寸六分陷者宛宛中。仰而取之。針四分。灸五壯。銅人經云。足太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引胸背痛。臥不得轉側(又)。
天溪二穴,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四分。灸五壯。銅人經云。足太陰脈氣所發。治胸中滿痛。咳逆上氣。喉中作聲。乳腫癰潰。賁膺(又)。
食竇二穴,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中。舉臂取之。針四分。灸五壯。銅人經云。足太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膈間雷鳴。陸陸常有水聲。以上十二穴去膺中行各六寸六分。
白話文:
周榮穴位於中府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仰頭取穴,針刺深度四分,灸五壯,可治胸脅脹滿,無法俯仰,咳嗽痰多且濃稠。胸鄉穴位於周榮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仰頭取穴,針刺深度四分,灸五壯,可治胸脅脹滿,牽引胸背疼痛,臥床難以翻身。天溪穴位於胸鄉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仰頭取穴,針刺深度四分,灸五壯,可治胸部脹滿疼痛,咳嗽逆氣上涌,喉嚨有異聲,乳房腫脹化膿。食竇穴位於天溪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舉起手臂取穴,針刺深度四分,灸五壯,可治胸脅脹滿,膈肌部位有雷鳴聲,持續有水聲。以上十二個穴位,皆位於膺中穴下方六寸六分處。
4. 側脅部左右凡八穴
淵液二穴,在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得之。禁灸。灸之不幸令人生腫蝕馬瘍。內潰者死。寒熱生馬瘍可治。針三分。銅人經云。治胸無力。臂不舉。西方子云。又名泉液也(膽)。
輒筋二穴,在腋下三寸復前一寸脅首。灸三壯。針六分。銅人經云。足少陽脈氣所發。治胸中暴滿。不得臥喘息也(又)。
天池二穴,一名天會。在乳後一寸腋下三寸。著脅直腋撅肋間。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云。手心主足少陽脈之會。治寒熱胸膈煩滿。頭痛。四支不舉。腋下腫。上氣咳嗽。胸中有聲。喉中鳴。明堂經云。主寒熱痎瘧。熱病汗不出(心)。
白話文:
淵液穴位於腋窩下方三寸,靠近肩胛骨,手臂抬起來就能找到。此穴禁灸,灸之易生腫瘡,嚴重者甚至會潰爛致死。但若因寒熱而引起的腫瘡,則可針刺治療。針刺深度為三分。根據《銅人經》記載,淵液穴可治胸無力、手臂抬不起來等症狀。西方子則稱之為泉液穴,屬於膽經。
輒筋穴位於腋窩下方三寸,再向前一寸,靠近胸廓上緣。灸治時灸三壯,針刺深度為六分。《銅人經》記載,輒筋穴為足少陽脈氣所發,可治胸中脹滿、不能平躺、喘息等症狀。
天池穴又名天會,位於乳頭後方一寸,腋窩下方三寸,靠近腋窩與肋骨交界處。灸治時灸三壯,針刺深度為三分。《銅人經》記載,天池穴為手心足少陽脈交會之處,可治寒熱、胸膈煩悶、頭痛、四肢無力、腋窩腫脹、上氣咳嗽、胸中有聲、喉中鳴等症狀。《明堂經》記載,天池穴主治寒熱痎瘧、熱病汗不出等病症。
大包二穴,在淵液下三寸。脾之大絡。布胸脅中。出九肋間。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云。治腹有大氣。不得息。胸脅中痛。內實則其身盡寒。虛則百節皆縱(脾)。
白話文:
"大包二穴"是位於胸部和腹部的一個穴位,在腋窩下方約3英吋的位置。它是脾臟的大脈絡之一,通過胸部和側腰之間的9根肋骨之間。可以使用艾灸或針刺的方法進行治療,深度為0.1-0.2釐米。根據《銅人經》中的記載,這個穴位可以用來治療腹部有大量的氣體、呼吸困難、胸部和腰部疼痛等症狀。如果身體內部充滿了邪氣,那麼全身都會感到寒冷;而如果是因為脾虛導致的問題,就會出現全身關節鬆弛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