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五 (3)

1. 側頸項部左右十八穴

天容二穴,在耳下曲頰後。灸三壯。銅人經云。手太陽脈氣所發。主頸項癰。不能言。頸腫項痛。不可顧。耳嘈嘈若蟬鳴。咳逆嘔沫。上氣喘息。齒噤喉痹。寒熱。咽如鯁。又云。針入一寸。西方子云。又名大容(小腸)。

天牖二穴,在頸筋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下。髮際上(明堂云。髮際上一寸。陷中)。針一寸。留七呼。不宜補。亦不宜灸。若灸面腫眼合。先取譩譆。後針天牖風池。即瘥。若不先針譩譆即難療。明堂經云。針五分。得氣即瀉。瀉盡更留三呼。瀉三吸。下經云。灸三壯。西方子云。髮際上一寸。不灸。又云。髮際宛宛中。主瘰癧寒熱。頸有積氣。暴聾。肩中痛。頭風目眩。鼻塞不聞香臭。銅人經云。手少陽脈氣所發。治頭風面腫。項強不得回顧。夜夢顛倒。面青無顏色。針入五分。不宜灸(三焦)。資生經云。銅人經明堂上經皆云。不宜灸。下經素問注乃云。灸三壯。恐凡禁穴許炙一壯至三壯也已。

白話文:

天容穴和天牖穴的中醫解說:

天容穴,位於耳垂下方,下顎骨後方,凹陷處。灸治時,灸三壯。

《銅人經》記載,此穴為手太陽小腸經氣所發。主要治療頸部淋巴結腫大、失語、頸部腫痛、無法轉頭、耳朵內有蟬鳴聲、咳嗽逆氣、嘔吐泡沫、呼吸困難、牙關緊閉、喉嚨阻塞、寒熱交替、咽喉異物感等症狀。

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一寸。

《西方子》記載,天容穴又名大容穴(小腸經)。

天牖穴,位於頸部兩側,鎖骨上緣,天容穴後方,天柱穴前方,完骨下方,髮際上方(《明堂經》記載,髮際上方一寸,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一寸,留針時間為七呼。

天牖穴不宜補,也不宜灸。若灸治,可能會導致面部腫脹、眼瞼閉合。若需灸治,應先針刺譩譆穴,再針刺天牖穴和風池穴,才能治癒。若不先針刺譩譆穴,則難以治療。

《明堂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五分,得氣後應瀉氣,瀉氣盡後留針三呼,再瀉氣三吸。

《下經》記載,灸治時,灸三壯。

《西方子》記載,髮際上方一寸,不可灸治。

《西方子》又記載,位於髮際兩側凹陷處,主治瘰癧、寒熱交替、頸部積氣、突然失聰、肩部疼痛、頭痛目眩、鼻塞嗅不到香味等症狀。

《銅人經》記載,此穴為手少陽三焦經氣所發,可治療頭痛、面部腫脹、頸部僵硬、無法轉頭、夜間做噩夢、面色蒼白等症狀。針刺深度為五分,不宜灸治。

《資生經》記載,《銅人經》、《明堂經》和《上經》均記載天牖穴不宜灸治。《下經》和《素問注》記載,灸治時灸三壯。可能是因為禁穴可以灸治一壯到三壯的緣故。

天窗二穴,一名窗龍。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扶突後。動脈應手陷中。灸三壯。針三分。明堂經云。主耳鳴聾。無所聞。頰腫喉中痛。暴喑不能言。及肩痛引項不得顧。銅人經云。手太陽脈氣所發。西方子云。治耳痛及痔漏頸痛(小腸)。

天鼎(一名天頂)二穴,在頸缺盆直扶突後一寸。灸三壯。針三分。忌同。明堂下經云。在項缺盆直扶突氣舍後一寸陷中。灸十壯。素問氣府注云。在頸缺盆上。直扶突氣舍同身寸之半。按甲乙經作寸半。銅人經云。手陽明脈氣所發。治暴喑氣哽。喉痹咽腫。不得息。飲食不下。喉中鳴。西方子云。在曲頰下一寸。人迎後(大腸)。

白話文:

「天窗」穴,又名「窗龍」,位於頸部大筋前方,曲頰下方,扶突穴後方。動脈應該位於手按下去凹陷的地方。灸三壯,針入三分。明堂經記載,此穴主治耳鳴、耳聾、聽不見、頰腫、喉嚨痛、突然失聲無法說話,以及肩痛、脖子痛,無法轉頭等症狀。銅人經記載,此穴為手太陽脈氣發出之處。西方子記載,此穴可治療耳痛、痔瘡、頸痛(小腸經病)。

「天鼎」穴,又名「天頂」,位於頸部缺盆直上扶突穴後方一寸處。灸三壯,針入三分。忌同治。明堂下經記載,此穴位於項部缺盆直上扶突穴、氣舍穴後方一寸凹陷處,灸十壯。素問氣府注記載,此穴位於頸部缺盆上,直上扶突穴、氣舍穴,同身寸的一半,按甲乙經記載為寸半。銅人經記載,此穴為手陽明脈氣發出之處。可治療突然失聲、氣哽、喉痹、咽喉腫痛、呼吸困難、飲食不下、喉中鳴等症狀。西方子記載,此穴位於曲頰下方一寸,人迎穴後方(大腸經)。

扶突二穴,一名水穴。在人迎後寸半。灸三壯。針三分。素問注云。在頸當曲頰一寸。人迎後。仰而取之。銅人經云。在氣舍後一寸半。灸三壯。主舌本出。咳逆上氣。咽中鳴喘。多唾喘飲。喉中如水雞鳴。又云。手陽明脈氣所發(又)。

缺盆二穴,一名天蓋。在肩下橫骨陷中。灸三壯。針三分。素問云。針二分。不宜刺太深。使人逆息也。明堂經云。肩上橫骨陷中(素問同)。肩上是穴。銅人經云。治寒熱瘰癧。缺盆中腫。外潰則生。胸中熱滿。腹大水氣。缺盆中痛。汗出。喉痹咳嗽。西方子云。主哽噎。胸熱息賁。脅下氣上衝。銅人經云。在肩下橫骨陷中。明堂乃云。在肩上橫骨陷中。又云。肩上是穴。恐銅人誤下字也(胃)。

白話文:

「扶突」穴,又名「水穴」,位於人迎穴後方一寸半處。灸三壯,針入三分。根據《素問》記載,該穴位於頸部,當曲頰一寸,人迎穴後方,仰頭取穴。而《銅人經》則記載,該穴位於氣舍穴後方一寸半處。主治舌根伸出、咳嗽逆氣上衝、咽喉鳴喘、多唾液、喘息飲水困難、喉嚨發出像水雞叫的聲音等症狀。

「缺盆」穴,又名「天蓋」,位於肩膀下方橫骨凹陷處。灸三壯,針入三分。根據《素問》記載,針入二分,不宜刺得太深,以免使人呼吸逆轉。而《明堂經》則記載,該穴位於肩膀上方橫骨凹陷處,與《素問》記載相同。肩膀上方即是穴位。《銅人經》記載,該穴主治寒熱瘰癧、缺盆處腫脹、外潰傷口、胸中熱滿、腹大水氣、缺盆處疼痛、汗出、喉痹咳嗽等症狀。西方子認為,該穴主治哽噎、胸熱呼吸急促、脅肋下氣上衝等症狀。《銅人經》記載,該穴位於肩膀下方橫骨凹陷處,而《明堂經》則記載,該穴位於肩膀上方橫骨凹陷處,並且說「肩膀上方即是穴位」,可能《銅人經》誤寫了「下」字。

人迎二穴,一名五會。在頸大脈。動脈應手。俠結喉旁。仰而取之。以候五臟氣。足陽明脈氣所發。禁灸。灸之不幸傷人。針四分。銅人經云。治吐逆霍亂。腦滿。喘呼不得息。項氣悶腫。食不下(又)。

水突二穴,一名水門。在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云。足陽明脈氣所發。治咳逆上氣。咽喉癰腫。呼吸短氣。喘息不臥(又)。

氣舍二穴,在頸直人迎俠天突陷中。針三分。灸三壯。銅人經云。足陽明脈氣所發。治咳逆上氣。瘤癭。喉痹咽腫。頸強不得回顧。西方子云。主肩腫。哽咽食不下也(又)。

白話文:

人迎穴位於頸部大動脈旁,靠近結喉,仰頭時可觸摸到。它可以反映五臟的氣息,是足陽明脈氣所發,禁灸,灸之容易傷人,針刺深度為四分。此穴可治療吐逆、霍亂、腦滿、喘呼不得息、項氣悶腫、食不下等症狀。

水突穴位於頸部大筋前,在人迎穴下方,氣舍穴上方。灸三壯,針刺深度為三分。此穴是足陽明脈氣所發,可治療咳逆上氣、咽喉癰腫、呼吸短氣、喘息不臥等症狀。

氣舍穴位於頸部,在人迎穴旁,天突穴陷中。針刺深度為三分,灸三壯。此穴是足陽明脈氣所發,可治療咳逆上氣、瘤癭、喉痹咽腫、頸強不得回顧等症狀,亦可治療肩腫、哽咽食不下。

2. 膺腧部中行七穴

天突一穴,在結喉下一寸。宛宛中(一作陷者中)。針五分。留三呼。得氣即瀉。灸亦得。但不及針。其下針宜直橫下。不得低手。低手即傷五臟之氣。傷人短壽。明堂下經云。一穴在項結喉下五分。中央宛宛中。灸五壯。素問氣穴注云。在頸結喉下四寸中央宛宛中。刺一寸。灸三壯。甲乙經云。在結喉下五寸。明堂下經。灸小兒云。結喉下三寸兩骨間。千金名天瞿。資生經校勘。在結喉下五寸是穴。明堂下經云。主咳逆氣喘。暴喑不能言。身寒頸腫。喉中鳴翕翕。胸中氣哽哽。西方子云。主頰舌縫脈青。暴吝氣哽。喉痹咽乾。咳逆喘息。肩背痛。及漏頸痛。銅人經云。陰維任脈氣之會。治咳嗽上氣。胸中氣噎。喉中狀如水雞聲。肺壅咯唾膿血。氣壅不通。咽乾。舌上急。喉中生熱瘡。不得下食。慎如藥法。及辛酸等物(任)。

白話文:

天突穴位於喉結下方一寸處,在凹陷的中央。針灸時,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三呼,得氣即瀉。灸法亦可,但效果不如針灸。針刺方向應直橫向下,不可低手,低手會傷及五臟之氣,導致短壽。

璇璣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灸五壯。針入三分。明堂經云。灸三壯。主胸脅支滿。咳逆上喘。喉中鳴也。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治胸支滿痛。喉痹咽腫。水漿不下。又云。主喉癰。

華蓋一穴,在璇璣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明堂下經云。三壯(本云五壯)。又云。主胸脅支滿。咳逆上氣。喘不能言也。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痛引胸中。

紫宮一穴,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頭取之。灸五壯。針三分。明堂下經云。在華蓋下一寸。灸七壯。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治胸脅支痛。胸膺骨疼。痹痛。痰飲食不下。嘔逆上氣。煩心吐血。及唾如白膠。

白話文:

璇璣穴位於天突穴下方一寸的凹陷處,仰頭取穴。灸五壯,針入三分。明堂經記載,灸三壯可治胸脅脹滿、咳嗽逆氣上喘、喉中發出聲音。銅人經記載,此穴為任脈氣所發,可治療胸脅脹滿疼痛、喉痹咽腫、水漿難下,以及喉癰。

華蓋穴位於璇璣穴下方一寸的凹陷處,仰頭取穴。針入三分,灸五壯。明堂下經記載,灸三壯(原著記載為五壯)可治胸脅脹滿、咳嗽逆氣上喘、喘息不能言語。銅人經記載,此穴為任脈氣所發,可治療胸脅脹滿疼痛,疼痛蔓延至胸中。

紫宮穴位於華蓋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仰頭取穴。灸五壯,針入三分。明堂下經記載,此穴位於華蓋穴下方一寸,灸七壯。銅人經記載,此穴為任脈氣所發,可治療胸脅支痛、胸膺骨疼痛、痹痛、痰飲食難下、嘔吐逆氣上喘、煩心吐血,以及唾液如同白色膠狀物。

玉堂一穴,一名玉英。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主胸滿不得喘息。痹痛。胸膺骨疼。嘔逆上氣。煩心及吐寒痰。又云。可灸三壯。

膻中一穴,一名元兒。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橫直兩乳間陷中。仰臥取之。灸七七壯。禁針。不幸令人夭。明堂經云。日灸七壯。止七七壯。禁針。不幸令人死。甲乙經云。針三分。明堂下經云。灸三壯。千金云。鳩尾上一寸。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治肺氣咳嗽。上喘唾膿。不得下食。胸中氣滿如塞。可灸二七壯。及療膈氣嘔逆吐涎沫。婦人乳汁少及乳不下。又云。主肺癰。明堂經云。主胸膈滿悶。氣短。喉中鳴。灸五壯立愈。岐伯曰。治積氣干噎。慎豬魚酒面等物。資生經云。靈蘭秘典云。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說者曰。膻中為氣之海。然心主為君。以敷宣教令。膻中主氣。以氣有陰陽。氣和志適。則喜樂由生。分布陰陽。故官為臣使也。然則亶中者。乃十二藏之一。臣使之官。為氣之海。分布陰陽。非其他穴比者。或患氣噎膈氣。肺氣上喘。不得下食。胸中如塞等疾。宜灸此(難疏云。氣會三焦。外筋直兩乳間。氣痛治此)。

白話文:

玉堂穴又名玉英,位於紫宮穴下方一寸六分處,凹陷處。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記載,此穴為任脈氣所發,主治胸滿喘不過氣、痺痛、胸骨疼痛、嘔逆上氣、心煩以及吐寒痰。另有記載,可灸三壯。

膻中穴又名元兒,位於玉堂穴下方一寸六分,橫跨兩乳之間的凹陷處,仰臥取穴。灸七七壯,禁針,否則會導致夭折。明堂經記載,每天灸七壯,最多灸七七壯,禁針,否則會導致死亡。甲乙經記載,針三分。明堂下經記載,灸三壯。千金方記載,位於鳩尾穴上方一寸。銅人經記載,此穴為任脈氣所發,主治肺氣咳嗽、上喘唾膿、無法下食、胸中氣滿如塞等症,可灸二七壯,也能治療膈氣、嘔逆吐涎沫、婦女乳汁少或乳汁不下來等症。另有記載,主治肺癰。明堂經記載,主治胸膈滿悶、氣短、喉中鳴響,灸五壯即可痊癒。岐伯認為,此穴可治療積氣干噎,需慎食豬魚酒面等食物。資生經、靈蘭秘典記載,膻中為臣使之官,喜樂之氣由此發出。有人說,膻中為氣之海,心主為君,心主發布教令,膻中主氣,氣有陰陽,氣和志適,則喜樂由生。膻中分布陰陽,故為臣使之官。因此,膻中是十二藏之一,為臣使之官,為氣之海,分布陰陽,非其他穴位可比。若患有氣噎膈氣、肺氣上喘、無法下食、胸中如塞等疾病,宜灸此穴(難疏記載,氣會三焦,外筋直兩乳間,氣痛治此)。

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灸五壯。針三分。明堂經云。針二分。下經云。膻中下一寸。灸三壯。又云。膻中下一寸宛宛中。主食飲不下。嘔逆食下還出也。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噎塞心下滿。

白話文:

中庭穴位位於羶中的下方一分六釐的地方,凹陷處可以使用艾灸五次,用針刺入三分深。《明堂經》說用針刺入二分深,《下經》則說在羶中的下方一分的位置進行艾灸三次。另外,《下經》還提到,在羶中的下方一分位置,有一個叫做「宛宛中」的地方,主要治療食物和飲料不能吞嚥、反胃以及吃下去的食物返回到口腔的情況。根據《銅人經》,任脈是這個穴位的主要通道之一,能夠治療胸部和肋骨之間的不適感、喉部阻塞以及胸口悶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