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五 (1)
卷四百十五 (1)
1. 背腧部第二行四十四穴
(外督俞二穴。氣海俞二穴。關元俞二穴)
大杼二穴,在項後第一椎下兩旁。相去各寸半陷中。針五分。可灸七壯(甲乙經同)。明堂經云。禁灸。下經云。灸五壯(素問同。難䟽骨會大杼。骨病治此)。銅人經云。甲乙經足太陽手少陽之會。療瘧。頸項強痛。不可俯仰。左右不可顧。頭痛振寒。癲疾瘛瘲。氣實脅滿。傷寒汗不出。脊強喉痹。煩滿風勞。氣急咳嗽。胸中鬱郁。身熱目眩。腹痛臥不安席。西方子云。又名本神。不灸(膀胱)。資生經云。明堂經禁灸。而銅人經云可灸七壯。必有說也。要非大急。不必灸。
風門二穴,一名熱府。在二椎下兩旁。相去各寸半。針五分。留七呼。若頻刺。泄諸陽熱氣。背永不發癰疽。灸五壯。銅人經云。督脈足太陽之會。治傷寒頸項強。目瞑多嚏。鼻鼽。出清涕。風勞。嘔逆上氣。胸背痛。喘氣臥不安。西方子云。療風眩頭痛。鼻衄。窒喘息不通。咳逆。
白話文:
外督俞、氣海俞、關元俞這三個穴位都在背部,分別位於第一椎、第三椎、第四椎下兩旁,距離脊椎各一寸半。大杼穴位於項後第一椎下兩旁,距離脊椎各一寸半,針刺五分,可灸七壯。風門穴又名熱府,位於第二椎下兩旁,距離脊椎各一寸半,針刺五分,留針七呼。頻繁針刺可以泄除陽熱之氣,可以預防背部生瘡。兩個穴位都可灸五壯。
肺俞二穴,在三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出甲乙經)。甄權針經云。在三椎下兩旁。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是穴。針五分。留七呼。灸百壯。明堂下經云。三壯(千金云。肺俞。對乳引繩度之)。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治上氣嘔吐。支滿不嗜食。汗不出。腰背強痛。寒熱喘滿。虛煩口乾。傳屍。骨蒸勞。肺痿咳嗽。療胸中氣滿。背僂如龜。頭目眩。令人失顏色。又云。理癲癇。癭氣。肉痛皮癢。明堂經云。在第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宛宛中。主肺寒肺熱唾血。西方子云。主吐逆。脊強。喘嗽。少氣。胸中痛。及百病。
白話文:
肺俞穴位於第三節脊椎骨下兩側,距離脊柱各一寸半。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七個呼吸時間。針刺得氣後即可瀉法。
針灸肺俞穴可以治療上氣嘔吐、胸悶不思飲食、汗出不暢、腰背疼痛、寒熱喘滿、虛煩口乾、傳染病、骨蒸勞熱、肺痿咳嗽、胸中氣悶、背部彎曲如龜、頭昏眼花、面色蒼白等症狀,還能治療癲癇、癭氣、肉痛、皮膚瘙癢等。
厥陰俞二穴,在四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灸七壯(千金扁鵲云。名關俞)。銅人經云。治逆氣嘔吐。心痛。留結胸中。煩悶。牙痛。西方子云。灸五壯(出山眺經)。
心俞二穴,在五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不可灸。明堂下經云。灸五壯(千金第七節對心橫三間)。銅人經云。治心中風。狂走發癇。亂語。悲泣。心胸悶亂。煩滿汗不出。結積寒熱。嘔吐不下食。餐食即吐。咳嗽。唾血。目痛。明堂經云。主心痛。背相引咳嗽。不得息。煩心多涎。胃中弱。目䀮䀮淚出。悲傷也。資生經云。銅人載。心俞不可灸。可針入三分。世醫因此遂謂心俞禁灸。但可針爾。殊不知刺中心一日死。乃素問之所戒。豈可妄針耶。千金言。風中心。急灸心俞百壯。服續命湯。又當權其緩急可也。豈可泥不可灸之說。而坐受斃耶。
白話文:
厥陰俞穴位於第四節椎骨下方兩側,各距離脊柱一寸半,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七壯。另外,心俞穴位於第五節椎骨下方兩側,各距離脊柱一寸半,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得氣後即行瀉法。不可艾灸。心俞穴可治療心臟疾病,如心臟中風、狂躁發作、胡言亂語、悲傷哭泣、心胸悶亂、煩躁滿悶汗出不來、寒熱交替、嘔吐不消化、吃飯就吐、咳嗽、吐血、眼睛疼痛等。
督俞二穴,一名高蓋。在六椎下兩旁。各寸半。禁針通灸。銅人經云。主理寒熱。腹中痛。雷鳴。氣逆心痛。灸三壯。資生經云。銅人經缺此穴。明堂經有之。今依明堂入在此。恐銅人本不全也。
膈俞二穴,在七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下經云。五壯(難疏。血會鬲俞。血有病治此)。銅人經云。治咳而嘔逆。膈胃寒痰。食飲不下。胸滿支腫。兩脅痛。腹脹。胃脘暴痛。熱病汗不出。喉痹。腹中積癖。默默嗜臥。四肢怠惰。不欲動。身常濕不能食。食則心痛。周痹身皆痛。又云。治寒熱骨痛。虛脹支滿。痰瘧。痃癖氣塊。膈上痛。西方子云。主胸脅相引。不得傾側。肩背寒痓。痰飲。吐逆。汗出。哽噎。咽腫不得消。食飲不下。主吐食。明堂經云。治胃弱食少。資生經云。八椎下兩旁。銅人明堂。並缺俞穴。
白話文:
督俞穴位於第六節胸椎下兩側,各距脊椎旁一寸半。此穴禁針,可以灸治。督俞穴可以治療寒熱、腹痛、雷鳴、氣逆心痛等症狀。膈俞穴位於第七節胸椎下兩側,各距脊椎旁一寸半。針刺三分,留針七呼,可以灸治。膈俞穴可以治療咳嗽嘔逆、膈胃寒痰、食飲不下、胸滿支腫、兩脅痛、腹脹、胃脘暴痛、熱病汗不出、喉痹、腹中積癖、默默嗜臥、四肢怠惰、不欲動、身常濕不能食、食則心痛、周痹身皆痛、寒熱骨痛、虛脹支滿、痰瘧、痃癖氣塊、膈上痛、胸脅相引、不得傾側、肩背寒痓、痰飲、吐逆、汗出、哽噎、咽腫不得消、食飲不下、吐食、胃弱食少等症狀。
肝俞二穴,在九椎下兩旁。各寸半陷者中。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明堂經下云。七壯。素問云。刺中肝。五日死。又云。主咳逆。兩脅滿悶。肋中痛。目中白翳。氣短唾血。目上視。多怒狂衄。目䀮䀮遠視也。銅人經云。主咳引兩脅急痛。不得息。轉側難。撅脅下與脊相引痛。而反折目上視。目眩循眉頭痛。咳引胸中痛。寒疝少腹痛。又云。理口乾。中風。支滿。短氣。不食。食不消。吐血。目不明閉塞。腰痛肩寒。西方子云。主熱病瘥後食五辛。多患眼暗如雀目。鼻中酸。吐血。嘔血。筋急。手相引痛筋寒熱痓。
膽俞二穴,在十椎下兩旁。各寸半。正坐取之。灸三壯。針五分。明堂經云。三分。下經云。灸五壯。又素問云。刺中膽一日半死。銅人經云。治心腹脹滿。嘔則食無所出。口苦舌乾。咽中痛。食飲不下。目黃。胸脅支滿。不能轉側。頭痛振寒。汗不出。腋下腫。又云。足太陽脈氣所發。主理心脹滿。吐逆。短氣。痰寒悶。食難下不消。針入三分。
白話文:
肝俞穴位於第九節椎骨下方兩側,各距椎骨一寸半,針灸時針刺入三分,留針六個呼吸,艾灸三壯。膽俞穴位於第十節椎骨下方兩側,各距椎骨一寸半,正坐取穴,針灸時針刺入五分,艾灸三壯。
脾俞二穴,在十一椎下兩旁。各寸半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下經云。五壯素問云。刺中脾。十日死。銅人經云。主腹脹引胸背痛。食飲倍多。身漸羸瘦。黃疸。善欠。脅下滿。泄利。體腫。四肢不收。痰喘。痃癖。積聚腹痛。不嗜食。痰瘧。寒熱。又云。理腰身黃脹滿邪氣。西方子云。主腰脊強急。熱痓引骨痛。食不生肌膚。欲吐身重。不欲動。明堂經云。主飲食多咽。四肢煩熱。嗜臥怠惰。
胃俞二穴,在十二椎下兩旁。各一寸半。針三分。留七呼。灸隨年為壯。明堂經云。三壯。下經云。七壯。銅人經云。治胃中寒腹脹不嗜食。羸瘦。腸鳴腹痛。胸脅支滿。脊痛筋攣急。又云。理煩滿吐食。針二分。灸三壯。西方子云。主食多。嘔吐食不下。
白話文:
脾俞穴位於第十一胸椎下兩旁,各距脊柱一寸半,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時間,艾灸三壯。此穴可治腹脹、胸背疼痛、飲食過多、身形消瘦、黃疸、嗜睡、脅肋脹滿、泄瀉、水腫、四肢乏力、痰喘、痃癖、積聚腹痛、厭食、痰瘧、寒熱等症。
胃俞穴位於第十二胸椎下兩旁,各距脊柱一寸半,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時間,艾灸隨年齡而定壯數。此穴可治胃寒腹脹、厭食、消瘦、腸鳴腹痛、胸脅脹滿、腰脊疼痛、筋攣急等症。
三焦俞二穴,在十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半。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經云。針三分。下經云。灸五壯。銅人經云。治腸鳴腹脹。腰痛。水穀不化。腹中痛欲瀉注。目眩頭痛。吐逆飲食不下。肩背拘急。腰脊強。不得俯仰。又云。足太陽脈氣所發。西方子云。主腹積聚如石。灸三壯。明堂經云。正坐取陷中。灸五壯。主背痛身熱。
腎俞二穴,在十四椎下兩旁。各寸半。與臍平。針三分。留七呼。灸以年為壯。明堂經云。三壯。下經云。五壯。素問云刺中腎六日死。又云。主腰疼不可俯仰。轉側難。身寒熱。飲食倍多。身羸瘦。面黃黑。目䀮䀮然。主丈夫婦人久積冷氣。變成勞疾。銅人經云。治虛勞。耳聾。腎虛。水藏久冷。心腹䐜脹。兩脅滿引少腹急痛。少氣溺血。小便濁出精。陰中疼。五勞七傷虛憊。腳膝拘急。足寒如冰。頭重身熱振慄。腰中四支淫濼。洞泄食不化。身腫如水。又云。主冷嘔。好獨臥。西方子云。主腰痛。小腹痛。嘔吐。寒中洞泄。小便難。赤濁。骨寒熱。兩脅引滿。目不明。惡風寒。面赤熱。心痛如懸。慎如前法。
白話文:
三焦俞穴,位於第十三節椎骨下方兩側,各距椎骨一寸半。針灸時,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灸三壯。明堂經記載,針刺深度三分,下經記載,灸五壯。銅人經記載,此穴可治療腸鳴腹脹、腰痛、水穀不化、腹痛欲瀉、目眩頭痛、吐逆飲食不下、肩背拘急、腰脊強硬,無法俯仰等症。另外,足太陽脈氣由此穴發出。西方子記載,此穴可治療腹中積聚如石,灸三壯。明堂經記載,取穴時應正坐,針灸陷中,灸五壯,可治療背痛身熱。
腎俞穴,位於第十四節椎骨下方兩側,各距椎骨一寸半,與肚臍平齊。針灸時,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次呼吸,灸以年齡為壯。明堂經記載,灸三壯,下經記載,灸五壯。素問記載,針刺此穴過深,會導致六日後死亡。腎俞穴可治療腰痛難以俯仰、轉側困難、身體寒熱、飲食量增加、身體瘦弱、面容黃黑、眼睛昏花、久積寒氣導致勞疾等症。銅人經記載,此穴可治療虛勞、耳聾、腎虛、水寒積聚、心腹脹滿、兩脅滿悶牽引少腹疼痛、氣虛乏力、溺血、小便混濁、精液流失、陰部疼痛、五勞七傷虛弱疲憊、腳膝拘急、足寒如冰、頭重身熱發抖、腰部四肢酸痛、腹瀉消化不良、水腫等症。另外,西方子記載,此穴可治療腰痛、小腹痛、嘔吐、寒氣腹瀉、小便困難、赤色混濁、骨骼寒熱、兩脅脹滿、眼睛昏花、怕風寒、面部發紅發熱、心痛如懸。針灸此穴時,應慎用,遵循前述方法。
氣海俞二穴,在十五椎下兩旁。各寸半。通灸。銅人經云。理腰痛。痔病瀉血。灸三壯。資生經云。按明堂經有氣海俞。而銅人經無之。恐銅人本不全。故依明堂附入於此。
大腸俞二穴,在十六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銅人經云。治腰痛腸鳴。腹脹滿。繞臍切痛。大小便不利。或有洞瀉。食不化。脊骨強。不得俯仰。針入三分。灸三壯。西方子云。主大小便不利。腹䐜腫。暴瀉食不下。喜飲。忌生冷。酒面等物。
關元俞二穴,在十七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銅人經云。理風勞。腰痛。瀉利。虛脹。小便難。婦人瘕聚諸疾。資生經云。按明堂經有關元俞。而銅人經無之。恐銅人本不全。故依明堂附入於此。
白話文:
「氣海俞」兩個穴位,位於第十五節脊椎骨下方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一寸半。可以用灸法治療。銅人經記載,可以治療腰痛、痔瘡出血。灸三壯即可。資生經記載,明堂經提到「氣海俞」,但銅人經沒有記載,可能是銅人經不完整,因此將其從明堂經附錄到這裡。
「大腸俞」兩個穴位,位於第十六節脊椎骨下方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一寸半。針刺深度三分,留針六次呼吸,灸三壯。銅人經記載,可以治療腰痛、腸鳴、腹脹滿、繞臍劇烈疼痛、大小便不順、腹瀉、消化不良、脊椎僵硬、無法彎腰等症狀。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西方子記載,可以治療大小便不順、腹部腫脹、突然腹瀉、食慾不振、口渴、忌生冷、酒類等食物。
「關元俞」兩個穴位,位於第十七節脊椎骨下方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一寸半。針刺深度三分。銅人經記載,可以治療風寒勞損、腰痛、腹瀉、虛弱腫脹、小便困難、婦女月經不調等症狀。資生經記載,明堂經提到「關元俞」,但銅人經沒有記載,可能是銅人經不完整,因此將其從明堂經附錄到這裡。
小腸俞二穴,在十八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銅人經云。治小便赤澀。淋瀝煩熱。少腹㽲痛。腳腫。短氣不嗜食。大便膿血出。五痔疼痛。婦人帶下。西方子云。主大小便難。淋瀝。小便黃赤。瀉痢膿血。五色重下腫痛。腰脊疝痛。及腰脊急強。
膀胱俞二穴,在十九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明堂下經云。七壯。又云。主腰脊急強。腰下酸重。勞損不仁。腹中痛。大便難也。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治風勞腰脊痛。瀉利。大便難。小便赤澀。遺溺。陰生瘡。少氣。足䯒寒。拘急不得屈伸。女子瘕聚。腳膝無力。西方子云。主瀉利腸痛。煩滿汗不出。小便赤黃。堅結積聚。足清不仁。主熱痓引骨痛。明堂經云。各二寸半陷中。
白話文:
小腸俞兩個穴位,位於第十八節脊椎下方兩側,各距離脊椎一寸半。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六個呼吸,灸艾條三壯。根據《銅人經》記載,小腸俞穴可以治療小便赤色且排尿困難、尿頻尿急伴隨發熱、少腹脹痛、腳腫、呼吸短促食慾不振、大便帶血或膿、五痔疼痛、婦女陰道分泌物異常等症狀。西方子則認為,小腸俞穴主要治療大小便困難、尿頻尿急、小便顏色發黃、腹瀉帶血或膿、肛門周圍腫痛、腰脊疝氣疼痛以及腰脊僵硬等問題。
膀胱俞兩個穴位,位於第十九節脊椎下方兩側,各距離脊椎一寸半。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六個呼吸,灸艾條三壯。《明堂下經》則記載,灸艾條應為七壯。《明堂下經》還提到,膀胱俞穴可以治療腰脊僵硬、腰部酸沉、勞損導致麻木、腹痛、大便困難等症狀。《銅人經》記載,膀胱俞穴為足太陽經脈氣的發源地,可以治療風寒引起的腰脊疼痛、腹瀉、大便困難、小便赤色排尿困難、尿失禁、陰部生瘡、呼吸短促、足部寒冷、關節僵硬、女子腹部腫塊、膝蓋無力等症狀。西方子認為,膀胱俞穴主要治療腹瀉伴隨腸痛、腹脹汗出不暢、小便顏色發黃、腹部堅硬有積聚、足部麻木、熱毒引起的骨頭疼痛等問題。《明堂經》則記載,膀胱俞穴位於脊椎下方兩側凹陷處,各距離脊椎二寸半。
中膂內俞二穴,一名脊內俞。在二十椎下兩旁。各寸半。俠脊起肉。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下經云。主腰痛。夾脊膂痛。上下按之應者。從項後至此穴。痛皆灸之。立愈。銅人經云。治腸冷赤白痢。腎虛。消渴。汗不出。腰脊不得俯仰。腹脹脅痛。西方子云。主腰疝。寒熱痓反折。
白環俞二穴,在二十一椎下兩旁。各一寸半。甲乙經云。針如腰俞法同。挺腹地。端身兩手相重支額。縱息令皮膚俱緩。乃取其穴。針八分。得氣即瀉。瀉訖多補之。不宜灸。明堂下經云。灸三壯。又云。主腰脊急強痛。不能俯仰。起坐難。手足不仁。小便黃。腰尻重。不舉也。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治大小便不利。及治腰髖疼痛。腳膝不遂。溫瘧。腰脊冷疼。不得安臥。勞損。風虛。不宜灸。忌房勞。不得舉重。
白話文:
中膂內俞兩個穴位,又名脊內俞,位於第二十節椎骨下方兩側,各距離脊柱一寸半,靠近脊柱突出的肌肉處。針灸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七呼(約二十一秒),灸三壯。明堂下經記載,此穴位主治腰痛、夾脊膂痛。上下按壓,能感受到疼痛的地方,從項後到這個穴位,疼痛都可灸治,立竿見影。銅人經記載,此穴位能治療腸寒赤白痢、腎虛、消渴、汗不出、腰脊不能俯仰、腹脹脅痛。西方子記載,此穴位主治腰疝、寒熱痓反折。
白環俞兩個穴位,位於第二十一節椎骨下方兩側,各距離脊柱一寸半。甲乙經記載,針灸方法同腰俞穴。挺起腹部,端正身體,兩手疊放在額頭上,放鬆呼吸,使皮膚全部鬆弛,然後取穴。針灸深度為八分,得氣後即行瀉法,瀉完後多補之。不宜灸。明堂下經記載,灸三壯,主治腰脊急強痛、不能俯仰、起坐困難、手足麻木、小便黃、腰尻沉重、陽痿。銅人經記載,此穴位是足太陽脈氣所發之處,能治療大小便不利、腰髖疼痛、腳膝不遂、溫瘧、腰脊冷痛、不能安臥、勞損、風虛。不宜灸,忌房事勞累,不得舉重。
上髎二穴,在第一空腰髁下俠脊陷中。針三分。灸七壯。千金云。腰髁下一寸。銅人經云。足太陽少陽絡。治腰膝冷痛。嘔逆。鼻衄。寒熱瘧。婦人絕嗣。陰挺出不禁。白瀝。西方子云。在腰髁下一寸。俠脊兩旁。灸三壯。主腰痛痓反折。大小便不利。
次髎二穴,一名次窌。在第二空俠脊陷中。可灸七壯。針三分。銅人經云。治疝氣下墜。腰脊疼痛。不得轉搖。急引陰器痛不可忍。腰以下至足不仁。背腠寒。小便赤淋。心下堅脹。西方子云。灸三壯。主腰脊痛。惡寒。婦人赤白瀝下。腰痛不可俯仰。足清不仁。大小便不利。
中髎二穴,在第三空俠脊陷中。針二分。留十呼。灸三壯。銅人經云。足厥陰少陽所結。治丈夫五勞七傷六極。腰疼痛。大便難。腹脹。下利。小便淋澀。飧泄。婦人絕子。帶下。月事不調。西方子云。主婦人赤淫時白氣癃。月事少。大小便不利。
白話文:
上髎穴位於第一個腰椎棘突下方,靠近脊柱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七壯。腰髁下約一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位,可治腰膝冷痛、嘔吐、鼻出血、寒熱瘧疾、婦女不孕、陰道脫垂等症狀。
次髎穴位於第二個腰椎棘突下方,靠近脊柱凹陷處,亦可艾灸七壯,針刺深度三分,可治疝氣下墜、腰脊疼痛、難以轉動、陰部疼痛難忍、腰部以下至腳麻木、背部發涼、小便赤痛、心下堅硬脹滿等症狀。
中髎穴位於第三個腰椎棘突下方,靠近脊柱凹陷處,針刺深度二分,留針時間十個呼吸,艾灸三壯,可治男性五勞七傷六極、腰痛、大便困難、腹脹、腹瀉、小便淋澀、飲食不消化、婦女不孕、白帶異常、月經不調等症狀。
下髎二穴,在第四空俠脊陷中。針二分。留十呼。灸三壯。銅人經云。足太陽厥陰所結。治腰痛不得轉側。女子下蒼汁不禁。陰中痛引少腹急疼。大便下血。寒濕內傷。赤瀝。陰中癢痛引小腹控䏚不可俯仰。大小便不利。腸鳴腹脹欲瀉注。
會陽二穴,一名利機。在陰尾骨兩旁。針八分。灸五壯。銅人經云。督脈氣所發。治腹中冷氣。瀉利不止。久痔。陽氣虛乏。陰汗濕。西方子云。主腹中有寒。瀉注。腸澼便血。千金。八髎在腰目下三寸。俠脊相去四寸(兩邊四穴。故名八髎)。其曰俠脊四寸。是除脊各寸半也。凡大杼下穴。皆當除脊各一寸半。
白話文:
下髎穴位於第四節腰椎棘突下方的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時間為十次呼吸,灸灼三壯。銅人經記載,此穴為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能治療腰痛難以翻身、女性白帶過多、陰部疼痛、腹痛、大便帶血、寒濕內傷、赤白帶、陰部瘙癢疼痛、小腹脹痛難以彎腰、大小便不利、腸鳴腹脹、腹瀉等症狀。
會陽穴又名利機穴,位於尾骨末端兩側,針刺深度為八分,灸灼五壯。銅人經記載,此穴為督脈氣血發源之處,能治療腹中寒氣、腹瀉不止、久治不愈的痔瘡、陽氣虛弱、陰汗出多等症狀。西方子記載,此穴主治腹中寒氣、腹瀉、腸鳴便血等症狀。千金方記載,八髎穴位於腰部,在腰眼(腎俞穴)下方三寸,左右兩側各四個穴位,因此得名八髎。俠脊四寸指的是除了脊椎之外,兩側各一寸半。凡是大杼穴以下的穴位,都應該在脊椎兩側各偏移一寸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