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四 (6)
卷四百十四 (6)
1. 背腧部中行十三穴
(外接脊附脊中穴內)
大椎一穴(一作顀),在第一椎上陷者宛宛中。針五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以年為壯。明堂經云。日灸七壯。至七七壯。甲乙經云。大椎下至尾骶骨二十一椎。長三尺折量取腧穴。銅人經云。手足三陽督脈之會。療五勞七傷。溫瘧痎瘧。氣疰背髆拘急。頸項不得回顧。風勞食氣。針入五分。留三呼。瀉五吸。若灸以年為壯。凡度周身孔穴。遠近分寸。以男左女右。取中指內文為一寸。素問云。同身寸是也。又多用繩度量孔穴。繩多出縮。取穴不準。今以薄竹片點量分寸。療病準的。西方子云。灸一壯至四十九壯。主傷寒熱盛。煩嘔。明堂經云。背膊中悶。久瘧不愈(針五分灸隨年壯)(督)。資生經云。既曰大椎。又曰在第一椎上陷中。必是二穴。非二穴則不言在第一椎上矣。此大椎第一椎所以異也。但銅人經云。大椎在第一椎上陷中。諸經皆同。惟明堂下經云。在第一椎下。但陶道穴既在第一椎下。不應大椎亦在第一椎下。必是下經誤寫。上字作下字也。考之下經。亦言陶道穴在大椎節。不與銅人經合。足見其誤寫上字作下無疑矣。
白話文:
大椎穴位於第一節脊椎骨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三呼,瀉針五吸,灸法以年歲為準。明堂經記載,每天灸七壯,直到七十七壯。甲乙經記載,從大椎到尾骶骨共有二十一節椎骨,長三尺,可以以此比例推算各穴位的位置。銅人經記載,大椎穴是手足三陽和督脈的交匯點,可以治療五勞七傷、溫瘧、痎瘧、氣疰、背髆拘急、頸項不能轉動、風勞食氣等病症。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三呼,瀉針五吸,灸法以年歲為準。測量周身穴位時,以男左女右,取中指內側橫紋為一寸。素問記載,這就是同身寸。也常用繩子來測量穴位,但繩子容易伸縮,導致取穴不準確。現在用薄竹片來測量分寸,這樣更準確。西方子記載,灸一壯到四十九壯,主治傷寒熱盛、煩嘔等病症。明堂經記載,背部悶痛,久瘧不愈,可以用針刺五分,灸法以年歲為準。資生經記載,大椎穴位於第一節脊椎骨的凹陷處,但同時也說在第一節脊椎骨上,這可能是指兩個不同的穴位。銅人經記載,大椎穴位於第一節脊椎骨的凹陷處,諸經皆同。唯明堂經記載,大椎穴位於第一節脊椎骨下,但陶道穴位於第一節脊椎骨下,大椎穴不可能也位於第一節脊椎骨下,這可能是明堂經誤寫,將「上」字寫成了「下」字。考證之下經,也說陶道穴位於大椎節,與銅人經不符,足見明堂經誤寫「上」字為「下」字無疑。
陶道一穴,在大椎節下間。俯而取之陷中。灸五壯。針五分。銅人經云。督脈足太陽之會。治頭重目瞑。灑浙寒熱。脊強汗不出。西方子云。主頭痛項如拔。不可左右顧。目不明如脫。(又)
身柱一穴,在三椎節下間宛宛中。針五分。灸七七壯。明堂經云。五壯。下云三壯。銅人經云。督脈氣所發。治癲疾瘛瘲。怒欲殺人。身熱狂走。譫言見鬼。西方子云。主恍惚不樂。胸熱。口乾。煩渴。喘息。頭痛吐而不出。灸五壯。明堂經云。主小兒驚癇。(又)
神道一穴,在五椎節下間陷中。俯而取之。灸七七壯。止百壯。小兒風癲瘛瘲。可灸七壯。明堂經云。針五分。灸三壯。下云。五壯。銅人經云。督脈氣所發。西方子云。主腰脊急強。痎瘧。恍惚。悲愁。健忘。驚悸。主寒熱頭疼。進退往來。熱喘目痛。視物不明。(又)
白話文:
陶道穴位於大椎骨下方的凹陷處,俯身取穴。灸治五壯,針刺五分。銅人經記載,此穴為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點,主治頭重目眩、寒熱交替、背部強直、汗出不暢等症。西方子說,此穴還可以治療頭痛、項部疼痛、頭部無法左右轉動、視力模糊等症。
身柱穴位於第三節椎骨下方的凹陷處,針刺五分,灸治七七壯。明堂經記載,灸治五壯,也有記載灸治三壯。銅人經記載,此穴為督脈氣所發之處,主治癲癇、狂躁、怒欲殺人、發熱狂奔、譫語、幻覺等症。西方子說,此穴還可以治療心神恍惚、胸悶熱、口乾舌燥、煩渴、喘息、頭痛嘔吐等症。灸治五壯,明堂經記載,此穴還可以治療小兒驚癇。
神道穴位於第五節椎骨下方的凹陷處,俯身取穴。灸治七七壯,最多灸治一百壯。小兒風癲癇症,可以灸治七壯。明堂經記載,針刺五分,灸治三壯,也有記載灸治五壯。銅人經記載,此穴為督脈氣所發之處。西方子說,此穴還可以治療腰背僵硬、瘧疾、心神恍惚、悲傷憂愁、健忘、驚恐、寒熱頭痛、進退失常、發熱喘息、眼痛、視力模糊等症。
靈臺一穴,在六椎節下間。俯而取之。銅人經云。督脈氣所發。西方子云。主熱病脾熱溫瘧汗不出(出素問)。(又)
至陽一穴,在第七椎節下間。俯而取之。針五分。灸三壯。明堂下經云。七壯。銅人經云。督脈氣所發。治寒熱解散。淫濼脛酸。四肢重痛。少氣難言(西方子作留氣難言)。明堂經云。灸七壯。主胃中寒氣。不能食。胸脅支滿。身羸瘦。背中氣上下行。腰脊痛。腹中鳴也。(又)
筋縮一穴,第九椎節下間。俯而取之。針五分。灸三壯。明堂云七壯。銅人經云。督脈氣所發。治驚癇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上插。明堂經云。灸五壯。主癲疾。多言反目瞪也。(又)
白話文:
靈臺穴位於第六節椎骨下方中間,俯身取穴。銅人經記載,此穴為督脈氣所發。西方子說,靈臺穴主治熱病、脾熱溫瘧、汗不出。(出自素問)
至陽穴位於第七節椎骨下方中間,俯身取穴。針刺五分,灸三壯。明堂下經記載,灸七壯。銅人經記載,此穴為督脈氣所發。至陽穴治療寒熱[解散]、淫濼脛酸、四肢重痛、少氣難言(西方子記載為留氣難言)。明堂經記載,灸七壯,主治胃中寒氣、不能食、胸脅支滿、身羸瘦、背中氣上下行、腰脊痛、腹中鳴。
筋縮穴位於第九節椎骨下方中間,俯身取穴。針刺五分,灸三壯。明堂經記載,灸七壯。銅人經記載,此穴為督脈氣所發。筋縮穴治療驚癇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上插。明堂經記載,灸五壯,主治癲疾、多言反目瞪。
脊中一穴,一名神宗。在第十一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禁灸。灸令人腰背傴僂。針五分。得氣即瀉。明堂經作脊俞。一名脊中。在十一椎中央。按脊在十二椎下節間。下經云。治小兒疳。脫肛。銅人經云。一名脊俞。督脈氣所發。治風癇癲邪。溫病。積聚。下利。西方子云不灸。(又)
懸樞一穴,在第十三椎節下間。伏而取之。針三分。灸三壯。明堂經云。在十二椎下節間。下云十一椎下。銅人經云。督脈氣所發。治積氣上下行。米穀不化。下利。腰脊強。不得屈伸。腹中留積。明堂經云。主腹中積氣。上下腹中盡痛。(又)資生經云。銅人經載。懸樞在十三椎節下間。明堂上經作十二椎節下間。下經作十一椎下。脊中穴既在十一椎下。不應懸樞又在十一椎下。故知其誤矣。考之素問。亦與銅人經同。當以銅人經為正。明堂上經亦誤三字作二字也。要之。接脊中穴在十二椎節下爾。
白話文:
脊中穴,又名神宗,位於第十一節脊椎下方,俯身取穴。禁灸,灸會導致腰背彎曲。針刺五分,得氣後即瀉。明堂經記載為脊俞,又名脊中,位於第十一節脊椎中央。按脊椎位置,第十二節脊椎下方為第十一節脊椎。經文記載,此穴可治療小兒疳積、脫肛。銅人經記載,此穴名為脊俞,為督脈氣所發,可治風癇癲邪、溫病、積聚、下利。西方子亦言不灸。
懸樞穴,位於第十三節脊椎下方,伏身取穴,針刺三分,灸三壯。明堂經記載,位於第十二節脊椎下方,下經記載為第十一節脊椎下方。銅人經記載,此穴為督脈氣所發,可治積氣上下行、米穀不化、下利、腰脊強、不得屈伸、腹中留積。明堂經記載,此穴主治腹中積氣、上下腹痛。資生經記載,銅人經載懸樞穴位於第十三節脊椎下方,明堂上經記載為第十二節脊椎下方,下經記載為第十一節脊椎下方。脊中穴位於第十一節脊椎下方,懸樞穴不應也位於第十一節脊椎下方,故知其誤矣。考之素問,亦與銅人經同,當以銅人經為正。明堂上經亦誤將二字作三字。總之,懸樞穴位於第十二節脊椎下方,緊鄰脊中穴。
命門一穴,一名屬累。在第十四椎節下間。伏而取之(明堂經作俯而取之)。針五分。灸三壯。銅人經云。督脈氣所發。治頭痛如破不可忍。身熱如火。汗不出。瘛瘲。裡急。腰腹相引痛。明堂經云。主寒痎瘧。(又)
陽關一穴,在第十六椎節下間。伏而取之。針五分。灸三壯。西方子云。主脛脾不仁。銅人經云。闕療病法(出素問)。(又)
腰腧一穴,一名背解。一名髓孔。一名腰柱。一名腰戶。在第二十一椎節下間宛宛中(一作陷中)。以挺腹地舒身。兩手相重支額。縱四體。然後乃取得其穴。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七壯。至七七壯。甲乙經云。針二寸。留七呼。灸七七壯。又云。針五分。灸三壯。明堂經云。三壯。下云五壯。素問注云。針一分。按甲乙經作二寸。水熱穴注亦作二寸。氣府論注。骨空論注。作一分。一名髓空。銅人經云。督脈氣所發。治腰髖疼腰。脊僵不得迴轉。溫瘧痎瘧。明堂經云。灸五壯。主腰疼。不得久立。腰以下至足令不仁。坐臥難。腰脊強急。不可俯仰。腰重如石難舉動也。忌房勞舉重強力。(又)
白話文:
命門穴位於第十四椎骨下方的凹陷處,俯身取穴,針刺五分,灸三壯。督脈之氣發源於此,可治頭痛如裂、身熱如火、汗不出、瘛瘲、裡急、腰腹相引疼痛等症。
陽關穴位於第十六椎骨下方的凹陷處,俯身取穴,針刺五分,灸三壯。可治脛脾不仁。
腰腧穴位於第二十一椎骨下方的凹陷處,挺腹舒身,兩手支額,縱四肢後方可取穴。針刺八分,留針三呼,瀉五吸,灸七壯至七七壯。可治腰髖疼痛、脊柱僵硬、溫瘧痎瘧等症。忌房勞、舉重、用力過度。
長強一穴,一名氣之陰郄。督脈絡別。其穴趺地取之。甲乙經云。在脊骶端。針三分。轉針以大痛為度。其穴趺地取之乃得。灸不及針。日三十壯。止二百。此痔根本是冷。甲乙經云。針二寸。留七呼。明堂下經云。五壯。銅人經云。足少陰少陽所結會。治腸風下血。及漏。五種痔。疳蝕下部䘌。又云。在窮骨下宛宛中是。西方子云。主心痛氣短。小兒脫肛。瀉血。秋深不愈。驚癇瘛瘲。吐瀉。驚恐。失精。瞻視不明。眵䁾。頭重。洞泄不禁。腰脊急僵。不可俯仰。脊痛寒痓反折。主癲疾。明堂經云。主大小便難。五淋。久痔。又云。在腰俞脊骸端陷者中。主狂病。及小兒驚癇。忌冷食房勞。(又)資生經云。自大椎至腰俞。長同身寸三尺。折量取穴。王氏云。有里醫言。凡灸椎骨。當灸骨節突處方驗。灸節下當骨無驗。以魚肉骨參之。其言為可信。蓋依其言。當骨節灸之。
白話文:
長強穴,又名氣之陰郄,是督脈的別絡。這個穴位在腳後跟著地時,可以找到。古籍記載,它位於脊柱末端骶骨的地方,針刺深度為三分,轉針直到感到疼痛為止。灸法則不建議使用。每天灸三十壯,最多灸二百壯。痔瘡的根本原因是寒氣。古籍記載,針刺深度為二寸,留針七呼。另外,這個穴位是足少陰和足少陽經脈的交匯點,可以治療腸風下血、漏血、五種痔瘡、疳蝕下部等病症。古籍還記載,長強穴位於窮骨下方的凹陷處。也有人說,這個穴位可以治療心痛氣短、小兒脫肛、瀉血、秋深不愈、驚癇瘛瘲、吐瀉、驚恐、失精、瞻視不明、眵䁾、頭重、洞泄不禁、腰脊急僵、不可俯仰、脊痛寒痓反折、癲疾、大小便難、五淋、久痔等病症。古籍記載,長強穴位於腰俞穴和脊骨末端凹陷處,可以治療狂病和小兒驚癇。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穴位忌諱吃冷食、房事勞累。古籍還提到,從大椎穴到腰俞穴的距離,等於人身的三尺,可以根據這個比例來尋找穴位。也有人說,灸椎骨時,應該灸在骨節突出處,而不要灸在骨節下方,因為這樣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