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四 (5)
卷四百十四 (5)
1. 側面部左右十四穴
(外前關二穴)
上關二穴,一名客主人。在耳前起骨上廉。開口有空。動脈宛宛中。灸七壯。艾炷不用大箸頭作炷。若針。必須側臥。張口取之乃得。禁針深。問曰。何以不得針深。岐伯曰。上關若刺深。令人欠而不得㰦。下關久留針。即㰦而不得欠。牙關急。是故上關不得刺深。下關不得久留針也。明堂經云。客主人二穴。針入一分。留之得氣即瀉。日灸七壯至二百炷。不用大筋頭。其針之。必須側臥張口取之。乃得穴。避風。一云灸一壯。銅人經云。足陽明少陽之會。治唇吻強。耳聾。瘛瘲口沫出。目眩。牙車不開。口噤。嚼食耳鳴。偏風口眼喎斜。耳中狀如蟬聲。西方子云。灸三壯。主青盲無所見。耳痛。口喎僻不能言。明堂經云。主牙齒齲痛(膽)。資生經云。按素問刺禁曰。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內漏。為聾。注云。言刺太深。則交脈破決。故為耳內之漏。脈內漏。則氣不營。故聾。審若是。又不止令人欠而不得㰦而已。用針者所當知也。
下關二穴,在上關下。耳前動脈下廉。合口有空。開口即閉。針入四分。得氣即瀉。禁灸。又云。下關不得久留針。側臥閉口取之。銅人經云。足陽明少陽之會。療聤耳有膿汁出。偏風。口目喎。牙車脫臼。其穴側臥閉口取之。牙齦腫處。張口以三稜針出膿血。多含鹽湯。即不畏風。西方子云。灸三壯。主耳痛鳴聾。牙齒痛。齒齲痛。忌如前法。
前關二穴,在目後半寸。亦名太陽之穴。理風赤眼痛。目眩目澀。不灸。針三分。資生經云。銅人經有上關下關各二穴。素問亦同。但明堂上下經有上關而無下關。惟上經有前關穴。又不與下關穴同。在上關之下。恐別是一穴。前關穴一名太陽穴。理風赤眼。頭痛目眩澀等疾。所不可廢。故附入於下關之後。
和髎二穴,在耳前兌發下。橫動脈。針七分。灸三壯。素問注云。在耳前銳發下橫動脈。銅人經云。手少陽脈氣所發。治牙車引急頭重痛。耳中䐜䐜。頷頰腫(三焦)。和髎二穴。在耳前銳發陷中。明堂上經亦有和髎二穴。髎即髎也。在鼻孔下。夾溝傍五分即銅人之禾髎。明堂下經之禾髎也。或者明堂上經誤寫禾字作和字爾。恐人以和髎和髎為一穴。故傭論也。
聽會二穴,在耳微前陷中。上關下一寸。動脈宛宛中。張口得之。針七分。留三呼。得氣即瀉。不須補。日灸五壯。止三七壯。十日後依前報灸。明堂經云。針三分。忌冷食。下云。灸三壯(一云聽呵後名聽會)。一名聽呵(膽)。銅人經云。手少陽脈氣所發。治耳聾。耳中狀如蟬聲通。耳疼痛不得嚼食。經云。牙車脫臼。相離三寸(一云一寸)。其穴側臥張口取之。灸亦良。明堂經云。主耳淳淳渾渾。聾無所聞。西方子云。主齒痛惡食。癲疾。嘔吐。骨酸。目眩狂瘛瘲。口噤。喉鳴。牙車急痛。忌食動風生冷豬肉魚等物。
耳門二穴,在耳前起肉當耳缺者陷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明堂云。禁灸。有病不過三壯。銅人經云。治耳有膿汁出。生瘡。耳聤。耳鳴如蟬聲。重聽無所聞。齒齲。噤口。明堂經云。宜灸。有病不過三壯也。西方子云。主耳痛(三焦)。
聽宮二穴,在耳中珠子大赤小豆。針三分。灸三壯。明堂經云。針一分。銅人經云。手足少陽手太陽三脈之會。治耳聾。如物填塞無所聞。耳中嘈嘈。心腹滿。臂痛失聲。西方子云。主耳若蟬鳴。骨酸目眩。狂瘛瘲口噤喉鳴(小腸)。
頰車二穴,在耳下曲頰端陷中。針四分。得氣即瀉。日灸七壯。止七七壯。炷如大麥。明堂(下)經云。在耳下二韭葉陷中。灸三壯。又云。耳下曲頰骨後。千金云。一名機關。在耳下八分少近前。銅人經云。足陽明脈氣所發。治牙關不開。口噤不語。失喑。牙車疼痛。頷頰腫。頸強不得回顧。其穴側臥開口取之。明堂經云。主牙齒痛。不得嚼。西方子云。主口僻痛。惡風寒。不可以嚼物(胃)。
白話文:
[側面部左右十四穴]
(外前關二穴) 上關二穴:又稱為「客主人」。位於耳朵前方,顴骨上方的邊緣。開口時可以找到一個凹陷,且在動脈跳動的位置。適量施灸七壯,但不要使用大艾炷,以免過熱。若要用針刺,病人需側躺並張開嘴巴,才能找到正確位置。禁止針刺過深。 有人問:為什麼不能針刺過深?岐伯回答:上關穴如果刺得太深,會使人打哈欠卻無法閉嘴。下關穴若針刺時間過長,會讓人閉嘴卻無法打哈欠,甚至牙關緊閉。因此,上關穴不能刺得太深,下關穴不宜針刺時間過長。 《明堂經》記載:客主人兩穴,針刺深度為一分,得氣後立即施瀉法。每日灸七壯,直到達到二百壯,但不要使用大艾炷。針刺時,病人需側躺張開嘴巴,才能找到穴位。避免吹風。另一說法是每日灸一壯。《銅人經》記載:這是足陽明、少陽兩經的交會點,可治療嘴脣僵硬、耳聾、抽搐、口吐白沫、眼睛眩暈、牙關咬不緊、口閉不開、咀嚼食物時耳鳴、半身不遂、面部歪斜、耳中像有蟬鳴聲。西方向子提到:灸三壯,可用來治療青盲、看不見、耳痛、口歪、講話困難。《明堂經》記載:主治牙齒蛀痛。 《資生經》記載:根據《素問.刺禁論》,針刺「客主人」穴若太深入,傷及內部動脈,會導致內耳出血,造成耳聾。註解提到:若針刺太深,會使動脈破裂,導致耳內出血。脈絡出血,氣血無法流通,因此會耳聾。若真如此,不僅僅是讓人打哈欠卻無法閉嘴而已。這是針刺者應注意的事。
下關二穴:位於上關穴下方,耳朵前方動脈下方的邊緣。閉口時可找到凹陷,開口時則會閉合。針刺深度為四分,得氣後立即施瀉法。禁止灸法。另一說法是:下關穴不宜針刺時間過長。病人需側躺閉口才能找到穴位。《銅人經》記載:這是足陽明、少陽兩經的交會點,可治療耳道分泌物、半身不遂、面部歪斜、下顎脫臼。此穴病人需側躺閉口才能找到。若牙齦腫脹,可使用三稜針排出膿血,然後多漱口含鹽水,就不怕吹風。西方向子提到:灸三壯,可用來治療耳痛、耳鳴、耳聾、牙齒痛、蛀牙痛。禁忌如前述。
前關二穴:位於眼睛後方半寸處,又稱為「太陽穴」。主治風紅眼痛、眼睛眩暈、眼睛乾澀。不適用灸法,針刺深度為三分。《資生經》記載:《銅人經》記載上關、下關各兩穴,《素問》也有相同記載。但《明堂上下經》只有上關穴,沒有下關穴,只有上經有前關穴,且與下關穴不同。前關穴位於上關穴下方,可能是另一個穴位。前關穴又稱為「太陽穴」,主治風紅眼、頭痛、眼睛眩暈、眼睛乾澀等疾病。因此,不能忽視此穴,所以在此下關穴後面附帶提及。
和髎二穴:位於耳朵前方,髮際下方的動脈處。針刺深度為七分,灸法為三壯。《素問》註解提到:位於耳朵前方,尖髮下方的橫動脈處。《銅人經》記載:這是手少陽脈氣所發,可治療下顎咬合困難、頭重痛、耳內嗡嗡聲、頰部腫脹(三焦)。和髎二穴位於耳朵前方,尖髮陷中的位置。《明堂上經》也有和髎二穴,「髎」即「髎」,位於鼻孔下方,夾溝旁五分即《銅人經》的「禾髎」,《明堂下經》的「禾髎」。或許是《明堂上經》誤將「禾」寫成「和」。恐怕有人會將和髎、和髎視為同一個穴位,因此在此討論。
聽會二穴:位於耳朵前方微凹處,上關穴下方一寸,動脈跳動的位置。張開嘴巴就能找到。針刺深度為七分,留針三息後得氣立即施瀉法,不需要補法。每日灸五壯,總共施灸三七壯。十天後再依序灸。《明堂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三分,忌食冰冷食物。另記載:灸三壯(一說為聽呵後名聽會)。又稱為「聽呵」。《銅人經》記載:這是手少陽脈氣所發,可治療耳聾、耳內嗡嗡聲、耳朵疼痛無法咀嚼食物、下顎脫臼、相距三寸(一說為一寸)。此穴病人需側躺張開嘴巴才能找到。灸法也很有效。《明堂經》記載:主治耳內嗡嗡聲、耳聾、聽不到聲音。西方向子提到:主治牙齒痛、厭食、癲癇、嘔吐、骨頭痠痛、眼睛眩暈、狂癲、抽搐、口閉不開、喉嚨嗚咽、下顎咬合困難。忌食易動風、生冷、豬肉、魚類等食物。
耳門二穴:位於耳朵前方,顴骨突出處的凹陷中。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三息,灸法為三壯。《明堂》記載:禁止灸法。若有疾病,灸法不超過三壯。《銅人經》記載:可治療耳道分泌物、生瘡、耳鳴如蟬鳴、聽力下降、聽不到聲音、蛀牙、口閉不開。《明堂經》記載:適合灸法,但疾病時灸法不超過三壯。西方向子提到:主治耳痛(三焦)。
聽宮二穴:位於耳中珠子大小的紅色小豆位置。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法為三壯。《明堂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一分。《銅人經》記載:這是手足少陽、手太陽三脈的交會點,可治療耳聾、耳朵像被堵塞、聽不到聲音、耳內嘈雜、心腹脹滿、手臂疼痛、失聲。西方向子提到:主治耳鳴如蟬鳴、骨頭痠痛、眼睛眩暈、狂癲、抽搐、口閉不開、喉嚨嗚咽(小腸)。
頰車二穴:位於耳朵下方頰骨末端的凹陷中。針刺深度為四分,得氣後立即施瀉法。每日灸七壯,總共施灸七七壯,艾炷大小如大麥。《明堂下經》記載:位於耳朵下方兩個韭菜葉片厚度的凹陷中,灸法為三壯。另記載:位於耳朵下方頰骨後方。《千金要方》記載:又稱為「機關」,位於耳朵下方八分處靠近前方。《銅人經》記載:這是足陽明脈氣所發,可治療牙關咬不緊、口閉不開、失音、下顎咬合困難、頰部腫脹、頸部僵硬無法轉頭。此穴病人需側躺張開嘴巴才能找到。《明堂經》記載:主治牙齒痛、無法咀嚼。西方向子提到:主治面部歪斜痛、怕風寒、無法咀嚼食物(胃)。
2. 肩膊部左右二十六穴
肩井二穴,一名膊井。在肩上(明堂經有罅中二字)。缺盆上大骨前寸半。以三指按取之。當中指下陷中。甲乙經云。只可針五分。此髆井脈。足陽明之會。乃連入五臟氣。若刺深。則令人悶倒不識人。即速死。須針三里下氣。先補不瀉。須臾平腹如故。凡針肩井。皆以三里下其氣大良。灸七壯。明堂經云。針四分。先補而後瀉。特不宜灸。針不得深。深即令人悶。若婦人胎落後微損。手足弱者。針肩井立瘥。灸乃勝針。日灸七壯。止一百壯。若針肩井。必三里下氣。如不灸三里。即拔氣上。銅人經云。手足少陽陽維之會。治五勞七傷。頸項不得回顧。背髆悶。兩手不得向頭。或因馬逸撲傷。腰髖疼。腳氣上攻。又云。若有灼然解針者。遣針。不解針者。不可遣針灸乃勝針。針深。便引入五臟之氣。乃令人壽短。大肥人。亦可倍之。西方子云。主婦人墮胎後。手足厥逆。咳逆。寒熱博索。氣不得臥(膽)。資生經云。明堂經既云。特不宜灸。又云灸乃勝針。日灸七壯。至百壯罷。則是又可灸矣。不知何自畔其說也。或者肩井不可灸。惟胎落後手足弱者可灸耶。
天髎二穴,在肩缺盆中上瑟骨之際陷中央。針八分。灸三壯。銅人經云。手足少陽陽維之會。治肩肘痛引頸項急。寒熱。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煩滿。西方子云。主臂痛不舉(三焦)。
巨骨二穴,在肩端上行兩叉骨間陷中。灸五壯。針寸半明堂經云。巨骨一穴。在心脾骨頭。日灸三壯。至七壯。禁針針則倒懸。一食頃乃得下針。針入四分。瀉之勿補。針出始得正臥下。又云。巨骨二穴在肩端上兩行骨陷中。灸一壯(銅人經云云門在巨骨下夾氣戶傍各二寸。俞府在巨骨下璇璣傍各二寸。氣戶在巨骨下俞府兩旁各二寸)。明堂經云。主肩中痛。不能動搖也。銅人經云。手陽明蹺脈之會。治背髆痛。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伸而痛。灸五壯。針入一寸。又云。主驚癇破心。吐血。忌酒面熱食豬魚生冷物(大腸)。資生經云。銅人經云。巨骨一穴。在肩端上兩叉骨間。明堂下經亦同。但明堂上經云。巨骨一穴。在心脾骨頭。不特一穴字不同。而穴在心脾骨頭亦異。豈其所謂一穴在心脾骨頭者。非巨骨耶。不然即是誤寫。二字作一字。肩胛為心脾也。
臑會二穴,一名臑髎。在肩前廉去肩頭三寸宛宛中。針七分。留三呼。得氣即瀉。灸七壯。素問注云。臂前廉肩端。銅人經云。手陽明之絡。治項癭氣瘤。臂痛不能舉。氣腫痙痛。針三分。留十呼。西方子云。主咽腫。寒熱。頸瘰癧。癲疾。腠氣肘節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難屈伸(三焦)。
肩髃二穴,在膊骨頭肩端兩骨間陷宛宛中。舉臂取之。灸七壯。至二七壯。以瘥為度。若灸偏風不遂。可七七壯。不宜多。恐手臂細。若風病筋骨無力。久不瘥。可灸不畏細也。刺則泄肩臂熱氣。唐庫狄欽若患風痹。手足不得伸。甄權針此穴。令將弓箭向垛射之。如故。明堂經云。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不及針。以平手取其穴。日灸七壯。增至二七壯。若灸偏風不遂。可至二百。若更多。灸恐手臂細。若刺風痶風𤸷風𤶑當其火艾。不畏細也(千金云。肩頭正中兩骨間。名中肩井。外臺名偏骨)。銅人經云。手陽明蹺脈之會。療偏風半身不遂。熱風癮疹。手臂攣急。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臂細無力。筋骨痠疼。又云。一名扁髃。主胸俯仰刺風。風虛。手不得上頭。臂冷而緩。患刺風者。百日刺筋。百日刺骨。方可得瘳。灸亦得。西方子云。療肩中熱。頭不可以顧。忌如前(大腸)。
肩髎二穴,在肩端臑上陷中。舉臂取之。針七分。灸三壯。明堂經云。五壯。銅人經云。治肩重不可舉背肘痛(三焦)。
肩貞二穴,有肩胛下兩骨解間。肩髃後陷中。針五分。銅人經云治風痹。手臂不舉。肩中熱痛。西方子云。主頷痛引耳嘈嘈。耳鳴無所聞。頭不可以顧(外臺灸三壯)(小腸)。
天宗二穴,在秉風后。大骨下陷中。灸三壯。針五分。留三呼。銅人經云。手太陽脈氣所發。治肩胛痛。臂肘外後廉痛。頰頷腫痛。西方子云。主肩重臂痛(小腸)。
臑俞二穴,在肩髎後大骨下。胛上廉陷中。針八分。灸三壯。素問云。在肩臑後。舉臂取之。銅人經云。手足太陽陽維蹺脈之會。治寒熱肩腫引胛中痛。臂酸無力。(又)
秉風二穴,在肩上小髎後。舉臂有空。灸五壯。針五分。銅人經云。在小⿰骨禹後手太陽陽明手足少陽之會。治肩重不能舉。西方子云。俠天髎外灸三壯。(又)
曲垣二穴,在肩中央。曲胛陷中。按之應手痛。灸三壯。針五分。明堂經云。九分。銅人經云。主治肩痛。周痹。氣注肩胛。拘急疼悶。西方子云。灸十壯。(又)
肩外俞二穴,在肩胛上廉。去脊骨三寸陷中。針六分。灸三壯(明堂上經云一壯)。銅人經云。治肩胛痛熱而寒至肘。西方子云。主寒熱引項急強。左右不能顧。(又)
肩中俞二穴,在肩胛骨內廉。去脊二寸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十壯。銅人經云。治寒熱。目視不明。咳嗽上氣。唾血。西方子云。主小兒奶癧。目不明。灸三壯。(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