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三 (2)

1. 足厥陰肝之經

乙日,乙與庚合

肝。,肝為井(大敦)。心為榮(少府)。脾為俞(太名)。肺為經(經渠)。腎為合(陰谷)。化本包絡。

肝引血行。

乙日乙酉時肝為井(木)。丁亥時心為榮(火)。己丑時脾為俞(土)。辛卯時肺為經(金)。癸巳時腎為合(水)。

乙未時血納包絡。

肝。大敦為井主肝家。心痛腹脹陰汗賒。中熱屍厥如死狀。血崩臍痛用針加。

心。少府心滎本節中。少氣悲憂虛在心。心痛狂顛實譫語。寒熱胸中便下針。

脾。太白脾俞骨下分。身熱腹脹血便膿。吐逆霍亂心中痛。下針一刺得安寧。

肺。經渠肺經熱在胸。掌後寸口脈陷中。熱喘病疼心吐逆。禁灸神針有大功。

腎。陰谷腎合膝後分。腳痛難移好用針。小腹急痛並漏下。小便黃赤建中尋。

白話文:

星期二,乙日與庚日相合,屬於肝。肝經的井穴是大敦穴。心經的榮穴是少府穴。脾經的俞穴是太白穴。肺經的經穴是經渠穴。腎經的合穴是陰谷穴。這些穴位各自負責人體不同的功能,共同維持著人體的健康。

肝主血,負責引血運行全身。乙日酉時,肝經氣血最旺盛,此時大敦穴為井穴。丁亥時,心經氣血最旺盛,此時少府穴為榮穴。己丑時,脾經氣血最旺盛,此時太白穴為俞穴。辛卯時,肺經氣血最旺盛,此時經渠穴為經穴。癸巳時,腎經氣血最旺盛,此時陰谷穴為合穴。

乙未時,血液歸納於包絡。

大敦穴是肝經的井穴,主治肝臟疾病。如果出現心痛、腹脹、陰汗、昏迷、血崩、臍痛等症狀,可以針刺大敦穴。

少府穴是心經的滎穴,主治心臟疾病。如果出現少氣、悲憂、虛弱、心痛、狂躁、譫語、寒熱、胸痛等症狀,可以針刺少府穴。

太白穴是脾經的俞穴,主治脾臟疾病。如果出現身熱、腹脹、血便、膿血、嘔吐、霍亂、心痛等症狀,可以針刺太白穴。

經渠穴是肺經的經穴,主治肺臟疾病。如果出現掌後寸口脈陷、熱喘、病痛、心痛、嘔吐等症狀,可以針刺經渠穴。

陰谷穴是腎經的合穴,主治腎臟疾病。如果出現腳痛、小腹急痛、漏下、小便黃赤等症狀,可以針刺陰谷穴。

2. 手太陽小腸之經

丙日,丙與辛合

小腸。,小腸為井(少澤)。胃為榮(內庭)。大腸為俞(三間)。小腸為原(腕骨)。膀胱為經(崑崙)。膽為合(陽陵泉)。

小腸引氣行,火原在子。火入水鄉。

丙日丙申時小腸為井(金)。戊戌時胃為榮(水)。庚子時大腸為俞(木)。並過本原腕骨穴。故火原在子。壬寅時膀胱為經(火)。甲辰時膽為合(土)。

丙午時氣納三焦。

小腸。少澤元本手太陽。井注喉痹舌生瘡。臂痛咳嗽連項急。目生翳膜一針康。

胃。內庭胃榮本中。四肢厥逆滿腹疼。口喎牙痛依穴用。使下神針便去根。

大腸。三間為俞本節後。喉痹咽哽齒齲疼。胸滿腸鳴洞泄頻。唇焦氣喘針時定。

白話文:

丙日,丙與辛合,小腸受影響。小腸對應手太陽小腸經,井穴為少澤,位於小指末端。胃對應足陽明胃經,榮穴為內庭,位於第二趾與第三趾之間。大腸對應手陽明大腸經,俞穴為三間,位於食指側邊。小腸的原穴為腕骨,位於手腕處。膀胱對應足太陽膀胱經,經穴為崑崙,位於腳跟外側。膽對應足少陽膽經,合穴為陽陵泉,位於膝蓋外側下方。

小腸主氣血運行,其火氣源自子時(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火氣進入水鄉(膀胱經)。

丙日丙申時,小腸處於井穴狀態,屬金;戊戌時,胃處於榮穴狀態,屬水;庚子時,大腸處於俞穴狀態,屬木。這三個時辰都經過小腸的原穴腕骨,因此火氣源自子時。壬寅時,膀胱處於經穴狀態,屬火;甲辰時,膽處於合穴狀態,屬土。

丙午時,氣納入三焦。

少澤穴位於手太陽小腸經,主治喉嚨痛、舌頭生瘡、手臂疼痛、咳嗽、脖子僵硬、眼睛生翳膜等。

內庭穴位於足陽明胃經,主治四肢厥逆、肚子痛、嘴巴歪斜、牙痛等。

三間穴位於手陽明大腸經,主治喉嚨痛、吞咽困難、牙齒疼痛、胸悶、腹脹、腹瀉、嘴唇乾燥、氣喘等。

小腸。腕骨為原手踝中。熱病相連汗出頻。目中淚出兼生翳。偏枯臂舉只神針。

膀胱。崑崙為經外後跟。腰疼腰重更難行。頭疼吐逆並腹脹。小兒癇搐一齊針。

膽。陽陵泉穴膽合間。腰伸不舉臂風癇。半身不遂依針刺。膝勞冷痹一針安。

白話文:

小腸經的原穴在手腕上的腕骨位置。如果出現發燒、連續出汗、眼睛流淚並長眼翳等症狀,可以針刺腕骨穴。如果出現半身不遂、胳膊抬不起來,可以用神針來治療。

膀胱經的經外奇穴在腳後跟的崑崙穴。如果腰部疼痛、沉重,行走困難,以及頭疼、嘔吐、腹部脹滿等症狀,可以用針刺崑崙穴。如果小兒出現抽搐症狀,也可以針刺崑崙穴。

膽經的合穴在膝蓋外側的陽陵泉穴。如果腰部伸展不起來,胳膊出現風濕症狀、半身不遂,可以用針刺陽陵泉穴。如果膝蓋勞損、寒冷麻痺,也可以針刺陽陵泉穴。

3. 手少陰心之經

丁日,丁與壬合

心。,心為井(少衝)。脾為榮(大都)。肺為俞(太淵)。腎為經(復溜)。肝為合(曲泉)。化本包絡。

心引血行

丁日丁未時心為井(木)。己酉時脾為榮(火)。辛亥時肺為俞(土)。癸丑時腎為經(金)。乙卯時肝為合(水)。

丁巳時血納包絡。

心。少衝為井是心家。熱病煩滿上氣賒。虛則悲驚實喜笑。手攣臂痛用針加。

脾。大都脾榮本節中。熱病相連是逆行。腹滿煩悶並吐逆。神針一刺即時寧。

肺。太淵肺俞掌後尋。嘔吐咳逆腹膨膨。眼目赤筋白翳膜。心疼氣上一般針。

腎。腹溜腎經魚肚中。兩目䀮䀮喜怒停。腹內雷鳴並脹滿。四肢腫痛刺時靈。

肝。曲泉肝合胕骨中。女人血瘕腹腫疼。身熱喘中氣勞病。足疼泄利又便膿。

白話文:

丁日,丁與壬合,心。心為井(少衝),脾為榮(大都),肺為俞(太淵),腎為經(復溜),肝為合(曲泉)。化本包絡。心引血行。丁日丁未時心為井(木),己酉時脾為榮(火),辛亥時肺為俞(土),癸丑時腎為經(金),乙卯時肝為合(水)。丁巳時血納包絡。心,少衝為井是心家。熱病煩滿上氣賒。虛則悲驚實喜笑。手攣臂痛用針加。脾,大都脾榮本節中。熱病相連是逆行。腹滿煩悶並吐逆。神針一刺即時寧。肺,太淵肺俞掌後尋。嘔吐咳逆腹膨膨。眼目赤筋白翳膜。心疼氣上一般針。腎,腹溜腎經魚肚中。兩目䀮䀮喜怒停。腹內雷鳴並脹滿。四肢腫痛刺時靈。肝,曲泉肝合胕骨中。女人血瘕腹腫疼。身熱喘中氣勞病。足疼泄利又便膿。

4. 足陽明胃之經

戊日,戊與癸合

胃。,胃為井(厲兌)。大腸為榮(二間)。膀胱為俞(束骨)。所過本原(衝陽)。膽為經(陽輔)。小腸為合(少海)。

胃引氣行,土原在戊

戊日戊午時胃為井(金)。庚申時大腸為榮(水)。壬戌時膀胱為俞(木)。並過本原衝陽穴。故土原在戊。甲子時膽為經(火)。丙寅時小腸為合(土)。

戊辰時氣納三焦。

胃。厲兌為井主胃家。屍厥口噤腹腸滑。汗病不出如瘧狀。齒痛喉痹針刺佳。

大腸。二間庚榮本節中。喉痹鼻衄在心驚。肩臂疼時依此用。下針牙痛更無根。

膀胱。束骨壬俞本節中。耳聾頃急本穴尋。腰風目眩並背痛。針之必定有神功。

白話文:

戊日,戊與癸合,胃為井(厲兌)、大腸為榮(二間)、膀胱為俞(束骨),所過本原(衝陽),膽為經(陽輔),小腸為合(少海)。

胃引氣行,土原在戊,戊日戊午時胃為井(金),庚申時大腸為榮(水),壬戌時膀胱為俞(木),並過本原衝陽穴,故土原在戊。甲子時膽為經(火),丙寅時小腸為合(土)。

戊辰時氣納三焦。

厲兌為井主胃家,屍厥口噤腹腸滑,汗病不出如瘧狀,齒痛喉痹針刺佳。

二間庚榮本節中,喉痹鼻衄在心驚,肩臂疼時依此用,下針牙痛更無根。

束骨壬俞本節中,耳聾頃急本穴尋,腰風目眩並背痛,針之必定有神功。

胃(原)。衝陽為原動脈中。偏風口眼注牙疼。寒熱往來如瘧狀。建時取效有同神。

膽。陽輔膽經四寸間。筋攣骨痛足腫寒。風痹不仁依此用。神針一刺不須難。

小腸。少海為合肘上中。寒熱風腫項頭疼。四肢無力難舉步。建時針刺有神靈。

白話文:

胃經的原穴位於衝陽穴,是胃經的主要原穴,可以治療偏風引起的口眼歪斜、牙痛,以及寒熱往來如瘧疾的症状。针灸建時穴可以取得与神明一样的效果。

胆经的阳輔穴位於膽經穴位上方的四寸處,可以治療筋攣、骨痛、足腫寒、風痺、麻木等症状。针灸神针穴,一针见效,毫不费力。

小腸經的少海穴位於肘上中點,可以治療寒熱、風腫、項頭疼、四肢無力、難以行走等症状。針灸建時穴,有神明一样的效果。

5. 足太陰脾之經

己日,甲與己合

脾。,脾為井(隱白)。肺為榮(魚際)。腎為俞(太谿)。肝為經(中封)。心為合(少海)。

脾引血行

己日己巳時脾為井(木)。辛未時肺為榮(火)。癸酉時腎為俞(土)。乙亥時肝為經(金)。丁丑時心為合(水)。

己卯時血納包絡。

脾。隱白為井足太陰。腹脹喘滿吐交橫。鼻衄滑腸食不化。月經不止血山崩。

肺。魚際為榮熱汗風。咳嗽頭痛痹主胸。目眩少氣咽乾噪。嘔吐同針有大功。

腎。太谿腎俞內踝下。足厥心疼嘔吐涎。咳嗽上氣並脈短。神針到後病伏潛。

肝。中封為經內踝前。振寒痎瘧色蒼蒼。臍腹痛時兼足冷。寒疝相纏針下康。

心。少海心合曲節間。齒痛嘔逆滿胸心。頭項痛時涕與笑。用針一刺管驚人。

白話文:

己日,甲與己合,脾氣旺盛。

脾經的井穴是隱白,位於足大趾內側指甲根部;肺經的榮穴是魚際,位於手拇指本節後橈側;腎經的俞穴是太谿,位於足內踝後緣與跟腱之間;肝經的經穴是中封,位於足內踝前緣;心經的合穴是少海,位於肘關節內側,肱骨內上髁後方。

己日己巳時,脾經氣血運行到隱白穴;辛未時,肺經氣血運行到魚際穴;癸酉時,腎經氣血運行到太谿穴;乙亥時,肝經氣血運行到中封穴;丁丑時,心經氣血運行到少海穴。

己卯時,脾經氣血運行到包絡經。

脾經隱白穴主治腹脹、喘滿、吐逆、鼻衄、滑腸、食不化、月經不止、血崩等症。

肺經魚際穴主治發熱、出汗、風邪、咳嗽、頭痛、痹痛、胸痛、目眩、氣短、咽乾、燥渴、嘔吐等症。

腎經太谿穴主治足厥陰、心痛、嘔吐、唾液多、咳嗽、氣喘、脈搏短促等症。

肝經中封穴主治寒熱、痎瘧、面色蒼白、臍腹痛、足冷、寒疝等症。

心經少海穴主治齒痛、嘔逆、胸悶、心痛、頭痛、流涕、笑聲異常等症。

6. 手陽明大腸之經

庚日,庚與乙合

大腸。,大腸為井(商陽)。膀胱為榮(通谷)。膽為俞(臨泣)。所過本原(合谷)。小腸為經(陽谷)。胃為合(三里)。

大腸引氣引,金原在申

庚日庚辰時大腸為井(金)。壬午時膀胱為榮(水)。甲申時膽為俞(木)。並過本原合谷穴。金原在申也。丙戌時小腸為經(火)。戊子時胃為合(土)。

庚辰時氣納三焦。

大腸。商陽為井大腸中。次指指上氣主胸。喘逆熱病並牙痛。耳聾寒熱目赤紅。

膀胱。通谷為榮本節遊。頭痛鼻衄項筋收。兩目䀮䀮胸脹滿。飲食不化即時休。

膽。臨泣膽俞節後邊。中滿缺盆腫項咽。月事不調依此用。氣噎如瘧當時安。

白話文:

庚日,庚與乙合,大腸為井(商陽)。這一天,大腸處於井穴(商陽穴)的位置,而膀胱處於榮穴(通谷穴)、膽處於俞穴(臨泣穴),這些穴位都與合谷穴相關聯。金氣所在的本原就在申時。庚辰時,大腸處於井穴(金),膀胱處於榮穴(水),膽處於俞穴(木),並經過合谷穴。丙戌時,小腸處於經穴(火),戊子時,胃處於合穴(土)。庚辰時,氣進入三焦。

商陽穴位於大腸經的井穴,在食指末端,掌側。這個穴位主治胸部氣喘、逆氣、熱病、牙痛、耳聾、寒熱、目赤腫痛等。

通谷穴位於膀胱經的榮穴,在足大趾末節內側,趾甲根部。這個穴位主治頭痛、鼻出血、項筋拘急、兩眼昏花、胸悶脹滿、飲食不消化等。

臨泣穴位於膽經的俞穴,在足小趾外側,趾甲根部。這個穴位主治腹脹、缺盆腫痛、項咽腫痛、月經不調、氣喘、瘧疾等。

大腸(原)。合谷為原岐骨中。痹痿漏下熱生風。目視不明並齒痛。牙關口噤一針功。

小腸,陽谷為經側腕中。癲疾狂走妄言驚。熱病過時汗不出。耳聾齒痛目眩瞑。

胃。三里胃合膝下分。諸般疾病一般針。須去日上加時下。方知世上有名人。

白話文:

大腸經的起始穴位是合谷穴,位於手拇指和食指之間的骨縫中。大腸經不通暢,容易引起痺痛、痿弱、漏下、發熱生風等症狀,還會導致視力模糊、牙齒疼痛。牙關緊閉,嘴巴合不攏,可以用合谷穴來治療。

小腸經的起始穴位是陽谷穴,位於手腕外側的骨縫中。小腸經不通暢,容易引起癲癇、狂躁、胡言亂語、驚恐、發熱過久、汗液無法排出、耳聾、牙痛、眼花等症狀。

胃經的起始穴位是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脛骨外側凹陷處。三里穴是胃經的合穴,可以治療各種疾病。針灸三里穴時,需要避開太陽升起的時間,在太陽下山後進行,才能達到最佳療效。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針灸的神奇效果,成為世人皆知的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