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二 (2)

1.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內側(次指之端。商陽穴在焉)。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合谷。穴名也。在此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陽谷。穴也)。循臂上廉(臂之上廉。遍歷之分。手陽明之經也)。入肘外廉(曲池穴分也)。上循臑內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髃骨。

謂肩髃之骨也。故肩髃穴在此。遇骨之端。故亦名髃骨)。上出柱骨之會上(氣府論注云。柱骨之會。乃天鼎穴也。在頸缺盆上。直扶突氣舍後。同身寸之半寸是也)。下入缺盆絡肺(肺為大腸之維。故大腸脈絡於肺)。下膈。入屬大腸(手陽明為太陽之經。故其肺屬大腸)。

白話文:

手陽明經脈的循行路線

手陽明經脈的起始點位於大拇指和食指的末端內側,食指末端的這個位置就是商陽穴。

經脈沿著手指的邊緣向上循行,經過合谷穴(位於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兩塊骨頭之間),然後進入兩條筋腱之間(陽谷穴)。

接著向上沿著手臂的外側邊緣(手陽明經脈的循行路線)循行,到達肘關節外側(曲池穴的位置)。

繼續向上循行,經過大腿前外側,到達肩部,從肩峰前緣穿出(肩峰骨,也就是肩髃穴所在位置,這裡是骨頭的頂端,所以也叫髃骨)。

然後向上,從頸部鎖骨凹陷處的上面穿出(氣府論注說,柱骨之會就是天鼎穴,位於頸部鎖骨凹陷處上面,與扶突穴、氣舍穴的位置關係為,與扶突穴同身寸之半寸)。

之後下降進入鎖骨凹陷處,連接肺臟(肺臟是腸道的輔助器官,所以大腸經脈與肺臟相連)。

最後向下穿過膈肌,進入並歸屬於大腸(手陽明經是太陽經脈,所以與大腸相連)。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結喉之後曰頸。頸後曰項)。貫頰(頰。謂面傍也)。入下齒縫中。還出挾口。交人中(人中。一名水溝。在鼻柱之下)。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手陽明自此交入足陽明)。是動則病(手陽明常多氣少血。今氣先病。是謂是動也)。齒痛。䪼腫(䪼謂顴之秀骨也)。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血受病於氣。是氣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手陽明血氣常多。乃人之常數也。亦有異於常者。靈樞經曰。手陽明之上。血氣甚則須美。血少氣多。則氣惡。血氣皆少。則無須。手陽明之下。血氣盛。則下腋下毛美。手膚肉以溫。血氣皆少。則手瘦寒。由此。

白話文:

這條經脈分支從鎖骨上方的脖子(喉結之後稱為脖子,脖子後面稱為項部)開始,穿過臉頰(臉頰,指的是臉部的側面),進入下牙齒縫隙,再從嘴巴兩側出來,交匯於人中(人中,又名水溝,位於鼻柱下方)。左邊的經脈連接右邊,右邊的經脈連接左邊,向上夾住鼻孔(手陽明經脈從這裡交匯進入足陽明經脈)。如果這條經脈活動頻繁,就會生病(手陽明經脈通常氣多血少,現在氣先生病,這就是所謂的「動則病」),症狀包括牙痛、顴骨腫脹。

這條經脈主要負責津液方面的病症(血液生病源於氣,而氣是血液的本源,所以說「所生病也」。手陽明經脈血氣通常較多,這是人之常情,但也有例外。靈樞經說:手陽明經脈上部,血氣旺盛則面容姣好,血少氣多則面色不好,血氣都少則沒有光彩。手陽明經脈下部,血氣旺盛則腋下毛髮茂密,手部皮膚肉感溫暖,血氣都少則手部瘦弱冰冷。由此可見…

則手陽明血氣多少。可得而知也)。目黃。口乾。鼽衄(王冰曰。鼻中水出曰鼽。血出曰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慄。戰也。陰氣盛。陽氣不足。則為寒慄)。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上肘循臂。乘肩髃。上曲頰遍歷。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實則齒齲耳聾。虛則齒寒痹隔。取所別也。

手陽明之筋起於大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上結於肘外。上臑結於髃。其支者。繞肩胛。挾脊。直者。從肩髃上頸。其支者。上頰結於頑。直者。上出手太陽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肩不舉。頸不可左右視。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孟夏痹也。

白話文:

手陽明经脉的氣血狀況,可以通过一些症状来判断。例如,眼睛发黄、口干、鼻子流清水或出血、喉咙肿痛、肩膀和手臂疼痛、大拇指和食指疼痛无力等。气血充盈,则脉搏强劲,经过的部位会发热肿胀;气血虚弱,则会感到寒冷发抖。气血充盈的人,人迎脉搏是寸口脉搏的三倍大;气血虚弱的人,人迎脉搏反而小于寸口脉搏。

手阳明经脉分支,称为偏历,在腕部上三寸处,与手太阴经脉交汇。它从肘部向上循行于手臂,经过肩峰,向上到达面颊,遍布整个脸部。另一分支则进入耳朵,与宗脉相连。如果该经脉气血充盈,会导致牙齿腐烂、耳聋;如果气血虚弱,会导致牙齿发冷、喉咙堵塞。针灸治疗时,应取其分支部位。

手阳明经脉的筋,起始于大拇指和食指的末端,连接到腕部,沿着手臂向上,连接到肘部外侧,再向上连接到肩膀的肩峰。其中一根分支绕过肩胛骨,沿着脊柱向上;另一根分支从肩峰向上到达颈部;还有一根分支向上到达面颊,连接到颧骨;最后,有一根分支从面颊向上到达太阳穴,经过左眼角,连接到头部的右侧下颌。如果该经脉的筋气血不通畅,会导致经过部位疼痛、筋脉痉挛、肩膀无法抬举、脖子无法左右转动。治疗方法是采用燔针劫刺,以知觉为度,以疼痛为输。这种情况叫做孟夏痹。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而支胠。胸中熱。刺手大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商陽穴也)。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商陽立聞。不已。刺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立聞。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風者。亦刺之如此數。左刺右。右刺左。手陽明不已。刺其過脈出耳前者。

熱病如手臂痛者。刺手陽明太陰。而汗出止。

手陽明大腸經。從手走頭。長五尺。左右共一丈。凡四十穴。

商陽二穴。二間二穴。三間二穴。合谷二穴。陽谿二穴。偏歷二穴。溫留二穴。手下廉二穴。手上廉二穴。手三里二穴。曲池二穴。肘髎二穴。五里二穴。臂臑二穴。肩髃二穴。巨骨二穴。天鼎二穴。扶突二穴。禾髎二穴。迎香二穴。

白話文:

邪氣停留在手陽明經的絡脈,會讓人胸口脹滿、呼吸喘不過氣、胸部有刺痛感、胸膛發熱,並伴隨大拇指指甲上出現針刺般疼痛,痛點像韭菜葉一樣長,左右手互相治療,疼痛在片刻間就會消失,這就是商陽穴的功效。

邪氣停留在手陽明經的絡脈,還會導致耳聾,時而聽不見聲音,刺商陽穴後立即就能聽到聲音,如果沒有效果,則刺中指指甲與肉交界處,也能立即聽到聲音,如果耳聾不是時常發生,則不可用針刺治療。耳中生風,也能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左右手互相治療,手陽明經的病症就能痊癒。如果病症已經蔓延到耳前脈搏跳動的地方,也可用針刺治療。

熱病導致手臂疼痛,刺手陽明經和手太陰經,可以使病人出汗並緩解疼痛。

手陽明大腸經,從手走頭,長度五尺,左右兩側共一丈,總共有四十個穴位。

商陽穴兩個,二間穴兩個,三間穴兩個,合谷穴兩個,陽谿穴兩個,偏歷穴兩個,溫留穴兩個,手下廉穴兩個,手上廉穴兩個,手三里穴兩個,曲池穴兩個,肘髎穴兩個,五里穴兩個,臂臑穴兩個,肩髃穴兩個,巨骨穴兩個,天鼎穴兩個,扶突穴兩個,禾髎穴兩個,迎香穴兩個。

2. 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兩目之間鼻吻深處謂之頞中)。旁約太陽之脈(足太陽起於目眥。而陽明旁行約之)。下循鼻外(迎香穴分也)。上入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承漿穴名也。在頤前唇下。宛宛中)。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大迎之穴。在曲頷前同身寸之一寸二分陷者中)。

循頰車(頰車謂頰之牙車也。言足陽明脈。循出頰車而行。故頰車穴在耳下曲頰之端陷中)。上耳前。過客主人(客主人。在耳前起骨開口有空處)。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人迎。在結喉兩旁大脈動應手是也)。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足陽明胃之經。

白話文:

足陽明經脈起源於鼻子,經過兩眼之間的鼻根深處,然後沿著鼻樑外側向下,進入牙齒,再從嘴巴兩側出來,環繞嘴唇,向下交匯於承漿穴,接著沿著下顎後方向下,穿過大迎穴,沿著臉頰骨,經過耳前,再沿著髮際線至額頭。其中一條支脈從大迎穴向前下方,經過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窩,向下穿過隔膜,連接到胃。

故其脈屬於胃也)。絡脾(脾者。胃之維。故胃脈絡於脾也)。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衝中(氣衝。穴名也。在腹下。挾臍兩旁相去同身寸之四寸。鼠鼷上。或云在毛際兩旁鼠鼷上。乃三焦之道路。故云氣衝。或曰。在股歸來下。同身寸之一寸)。其支者。

起胃下口(胃下口。即小腸上口也。此處名幽門)。循腹裡。下至氣衝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伏兔穴。在膝上同身寸之六寸)。下入膝臏中(臏。謂膝之蓋骨也)。下循胻外廉(胻外廉。三里之分也)。下足跗(跗。謂足上也。衝陽穴在焉)。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

白話文:

所以胃經的脈絡屬於胃。脾是胃的維繫,因此胃經的脈絡連通脾臟。胃經的直行脈絡,從鎖骨下緣的乳房內側邊緣,向下經過肚臍旁,進入氣衝穴。氣衝穴位於腹部下方,靠近肚臍兩側,相距四寸(以身體橫向的距離為準),在鼠蹊部上方,或者說在鼠蹊部上方毛髮邊緣兩側。氣衝穴是三焦經的通道,因此稱為氣衝。也有說法認為氣衝穴位於股骨內側,向下,距離膝蓋一寸的位置。胃經的支脈,從胃的下方開口(即小腸的上口,這裡稱為幽門)開始,沿著腹部內側向下,直到氣衝穴而與直行脈絡匯合。繼續向下經過髀關穴,到達伏兔穴。然後進入膝蓋骨內側,沿著脛骨外側邊緣向下,到達足部跗骨(即腳背)上的衝陽穴,再進入中指內側。胃經的另一支脈,在膝蓋下方三寸處分開。

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大指間次指之端也。厲兌所居焉。素問云。陽明根起於厲兌足陽明。自此交入足太陰)。是動則病(足陽明常多氣多血。今氣先病。是謂是動也)。悽悽然(悽悽然。不樂之貌)。振寒(寒氣客於經。則陰氣盛。陽氣虛。

故為振寒)。善伸(伸。謂伸弩筋骨也)。數欠。顏黑(顏。額也)。病至則惡人(足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也)。與火(足陽明氣血常盛。邪客之則熱。熱盛則惡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胃土也。木能剋土。故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欲動(謂心不安也)。獨閉戶塞牖而處(處居陰陽相搏。

白話文:

以下文字描述的是足陽明經脈的走向和病症:

經脈走向:

  • 從中指外側(指縫)進入,然後分支到足背,穿過跗骨上緣,進入大拇指與第二趾之間。
  • 從大拇指與第二趾之間的末端穿出(也就是厲兌穴所在位置)。《素問》記載:「陽明根起於厲兌,足陽明自此交入足太陰。」

病症:

  • **動則病:**足陽明經脈常氣血充盈,如果氣先生病,就會出現這個症狀,稱為「是動」。
  • **悽悽然:**表現為不快樂、憂愁的神色。
  • **振寒:**寒氣入侵經脈,導致陰氣盛、陽氣虛,因此出現振寒。
  • **善伸:**常常伸展筋骨,想要舒展身體。
  • **數欠:**頻繁地打哈欠。
  • **顏黑:**臉色發黑(額頭也包括在內)。
  • **病至則惡人:**足陽明經脈虛弱則喘息,並且出現惋惋(不安、不悅)之狀,讓人感到厭惡。
  • **與火:**足陽明經脈氣血常盛,邪氣入侵會導致發熱,熱盛則會產生惡火。
  • **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胃土被木剋制,因此聽到木音會感到驚恐。
  • **心欲動:**心神不安,焦躁不安。
  • **獨閉戶塞牖而處:**喜歡躲在陰暗的房間裡,避免陽光照射,因為處於陰陽相搏的狀態。

總之,這段文字描述了足陽明經脈的一些病症表現,包括身體上的不適,以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懼。

陽盡陰盛。故欲獨閉戶塞牖而居。以其惡喧爾)。甚則欲上高而歌(甚。謂盛也。陽盛則四肢實。則能登高也。歌者。以陽主喜。故其聲為歌耳)。棄衣而走(熱盛於身。故棄衣也。以陽主動。故走也)。賁響腹脹。是謂骭厥。是主血(骭者。脛別名也)。所生病者(血受病於氣。

是氣之所生病也。足陽明血氣常多。乃人之常數也。亦有異於常者。靈樞經曰。足陽明之上血氣盛。則鼷短。氣少血多。則髯少。血氣皆少。則無髯。兩吻多盡。足陽明之下血氣盛。則下毛美。長至胸。血多氣少。則下毛美短至臍。行則善高舉足。足指少肉。足善瘃。血氣皆少。

白話文:

陽氣衰退,陰氣旺盛,所以想要獨自關起門窗躲在家裡,因為厭惡吵鬧。嚴重時甚至想要登高歌唱,因為陽氣盛則四肢有力,可以登高,而唱歌是因為陽氣主喜,所以聲音才會是歌唱的。脫掉衣服奔跑,是因為體內熱氣旺盛,所以脫掉衣服,陽氣主動作,所以才會奔跑。肚子脹滿,發出響聲,稱為脛厥,這是血氣受病所致。足陽明經脈的血氣本來就多,這是常理。但也有人不同於常人。《靈樞經》說:足陽明經脈上部血氣旺盛,則腿短。氣少血多,則鬍子短。血氣都少,則沒有鬍子,兩嘴唇幾乎消失。足陽明經脈下部血氣旺盛,則下肢毛髮茂盛,長到胸口。血多氣少,則下肢毛髮茂盛,但只長到肚臍。走路時善於抬高腳,腳趾肉少,腳容易麻木。血氣都少,則……。

則無毛。有則高抽卒善痿。厥足痹。又云。美髯者。陽明多血。由此。則足陽明血氣多少。可得而知也)。狂瘧(足陽明病發。則多狂妄)。溫淫汗出(其體溫壯。浸淫可止。汗出乃已。然已而復起)。鼽衄。口喎唇胗(胗。謂唇瘍也)。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胃為水穀之海。

氣虛弱。則不能傳出水穀。令水腫侍。因而留滯腸胃之間。其腫大。故曰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胸傍曰膺。膺下曰乳)。氣街。股伏兔(街。謂氣衝。股謂膝上也)。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氣盛身熱說。在下文)。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胃為水穀之海。

白話文:

如果沒有毛髮,代表陽明經氣不足;如果有毛髮,則代表陽明經氣充足,容易抽筋、善於發病。足部麻木也是陽明經氣不足的表現。另外,美髯者代表陽明經氣充足,血氣旺盛。由此可見,足陽明經氣的多少可以通過觀察毛髮、抽筋、麻木、鬍鬚等現象來判斷。

陽明經病發時,患者常常狂妄。陽明經病發時,體溫高,發熱出汗,汗出後病症暫時消失,但很快又會復發。鼻出血、口歪、唇瘡、脖子腫、喉嚨痛、腹部水腫等都是陽明經病發的表現。腹部水腫的原因是脾胃虛弱,不能傳輸水穀,導致水積聚在腸胃之間,造成腹部腫脹。膝蓋腫痛、胸部兩側疼痛、大腿內側疼痛、小腿外側疼痛、腳背疼痛、中指無力等都是陽明經病發的表現。氣盛則身體前側發熱,胃氣充足則食慾旺盛,容易飢餓。

其氣有餘。則能消。在水穀。故病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腹為陰。背為陽。足陽明行身之陰。其氣盛。故身以前皆熱。氣不足。故身以前皆寒慄。善行身之陽者。足太陽之謂也)。胃中寒。則脹滿(寒者。陰氣也。陰主下。若陰氣盛。則復上行。故病脹滿)。

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也。虛者乃人迎而反小於寸口也。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痹卒喑。實則狂癲。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也。

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結於跗上。斜外上。加於輔骨。上結於膝外廉。直結於髀樞。上循脅。屬脊。其直者。上循胻。結於膝。其支者。結於輔骨。合少陽。其直者。若上循伏兔。上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上結頸。上挾口。合於鳩下結於鼻。上合於太陽。

白話文:

人體如果元氣充足,就能夠消化食物,因此病人容易感到飢餓。小便顏色發黃,則代表元氣不足。元氣不足,身體的前半部分就會感到寒冷顫抖,因為腹部屬陰,背部屬陽,足陽明經行於身體陰面,其氣旺盛,所以身體前半部分通常是溫暖的,如果元氣不足,就會感到寒冷。足太陽經主行於身體陽面,因此足太陽經氣虛弱,就會導致身體前半部分發冷。

胃部寒冷,就會出現腹脹。因為寒屬陰,陰主下,如果陰氣盛,就會上行,所以會導致腹脹。

人迎脈比寸口脈強大三倍,說明人體氣血充盈。如果人迎脈比寸口脈弱小,則說明人體虛弱。

足陽明經的分支叫做豐隆,位於腳踝上八寸處,從這裡分支走向太陰經。豐隆分支沿著脛骨外側上行,連接到頭項,匯集全身經脈之氣,並向下連接到喉嚨。豐隆分支的病變,如果氣逆,就會出現喉嚨阻塞、突然失聲;如果實證,就會出現狂躁、癲癇;如果虛證,就會出現足部不能收縮、脛骨枯萎。醫生會在豐隆穴進行針灸,治療這些病症。

足陽明經的筋,起於中指三寸處,連接到腳背,斜向外上方,到達輔骨,然後向上連接到膝蓋外側,直行到髀樞,再向上沿著脅肋,連接到脊柱。其直行部分,向上沿著胻骨,連接到膝蓋。其分支部分,連接到輔骨,與少陽經相合。其直行部分,如果向上沿著伏兔穴,連接到髀骨,然後匯集於陰部,向上沿著腹部,到達鎖骨凹陷處,再向上連接到頸部,向上連接到嘴巴,與鳩尾穴相合,然後連接到鼻尖,最後與太陽經相合。

太陽為目上綱。陽明為目下綱。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其病。足中趾脛轉筋腳跳。堅伏兔轉筋。髀前腫。㿗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縱緩不收故僻。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塗之。

其緩者。以桑鉤鉤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與坐等。以膏熨其頰。且飲美酒。啖美炙肉。不飲酒者。自強也。為之三時而已。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季春痹也。

邪客於足陽明之絡。令人鼽衄。上齒寒。刺足中趾次趾。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左刺右。右刺左。

白話文:

太陽經脈是眼部的上部經絡,陽明經脈是眼部的下部經絡。它們的分支從臉頰連接到耳前。如果這些經脈出現問題,就會導致腳趾、脛骨抽筋、腳跳、堅伏兔(指膝蓋附近)抽筋、大腿前部腫脹、疝氣、腹部肌肉緊繃、牽連到鎖骨凹陷處和臉頰、嘴巴歪斜。如果病情嚴重,眼睛就無法閉合。熱邪入侵就會導致筋脈鬆弛,眼睛無法睜開。臉部經脈如果受寒,就會緊縮,導致臉部歪斜,嘴巴偏向一邊。如果臉部經脈有熱邪,就會導致筋脈鬆弛,無法收縮,所以嘴巴歪斜。治療方法是用馬油塗抹患處,如果患處緊繃,可以用白酒和桂枝一起調和塗抹。

如果患處鬆弛,可以用桑枝鉤住患處。也可以將生桑炭放在坑中,高度與座位齊平,用油膏熨燙臉頰。同時飲用美酒,食用美味的烤肉。如果不喝酒,就需要自己努力。治療三次即可。針灸治療方法是用燒紅的針刺穴位,以針刺的深淺作為判斷依據,以針刺的痛感作為治療的標準。這種疾病叫做季春痹。

邪氣侵入足陽明經脈的絡脈,會導致鼻衄、上牙齒發冷。治療方法是針刺腳中趾和次趾,在指甲邊緣與肉交接的地方各刺一針。左邊的病刺右邊的穴位,右邊的病刺左邊的穴位。

繆傳引上齒。齒唇寒痛。視其手背脈血者去之。足陽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足陽明胃之經。從頭走足。長八尺。左右共一丈六尺。凡九十穴。

頭維二穴。下關二穴。頰車二穴。承泣二穴。四白二穴。巨窌二穴。地倉二穴。大迎二穴。人迎二穴。水突二穴。氣舍二穴。缺盆二穴。氣戶二穴。庫房二穴。屋翳二穴。膺窗二穴。乳中二穴。乳根二穴。不容二穴。承滿二穴。梁門二穴。關門二穴。太一二穴。滑肉門二穴。

天樞二穴。外陵二穴。大巨二穴。水道二穴。歸來二穴。氣衝二穴。髀關二穴。伏兔二穴。陰市二穴。梁丘二穴。犢鼻二穴。三里二穴。上巨虛二穴。條口二穴。下巨虛二穴。豐隆二穴。解谿二穴。衝陽二穴。陷骨二穴。內庭二穴。厲兌二穴。

白話文:

如果有人說上牙齒痛,嘴唇發冷,就觀察他手背的脈搏,如果脈象不好就不要治療。腳陽明經脈的中指指甲上有一個穴位,手的大拇指和次指指甲上各有另一個穴位,治療時,左邊要取右邊的穴位,右邊要取左邊的穴位。

胃的經脈叫虛里,貫穿橫膈膜連接到肺,從左邊乳房下方出來,它的活動會影響衣服的穿著,是體內宗氣的所在。

腳陽明胃經從頭到腳,長八尺,左右兩邊一共一丈六尺,共有九十個穴位。

這些穴位分別是:頭維、下關、頰車、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衝、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溪、衝陽、陷谷、內庭、厲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