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二 (1)
卷四百十二 (1)
1. 總論
夫病源所起。本於臟腑之脈。並出手足。循環腹背。無所不至。往來出沒。難以測量。將欲指取其穴。非圖莫可。預備之要。非灸不精。故經曰。湯藥攻其內。針灸攻其外。則病無所逃矣。方知針灸之功。過半於湯藥矣。然去聖久遠。學徒矇昧。孔穴出入。莫測經源。濟弱扶危。
臨事多惑。因慨其不逮。鳩集今古名醫明堂。以述此篇。用補私闕。庶依孔知穴。按經識分。則孔穴親疏。居然可見矣。舊明堂圖。年代久遠。傳寫錯誤。不足指南。今依甄權等所撰。為定云耳。
銅人經云。黃帝問曰。余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未知其所。願卒聞之。岐伯稽首再拜對曰。窘乎哉問也。其非聖帝。孰能窮其道焉。因請益意盡言其處。雷公問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經脈為始。願聞經脈之始生。帝答曰。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矣。
白話文:
疾病的根源,源自臟腑經脈,遍布手足、循環腹背,無處不到。它們來去無蹤,難以捉摸。想要準確地找到穴位,沒有圖示是不行的。針灸的準備工作至關重要,必須精準。因此經書上說:「湯藥攻治內部,針灸攻治外部」,這樣病症就無處可逃了。由此可知,針灸的功效超過一半的湯藥。
然而,距離聖賢時代久遠,學徒們蒙昧無知,對穴位出入、經絡來源毫無頭緒,在救治病人時常常感到困惑。因此,我感慨於這種不足,便將古今名醫的精華匯集起來,編寫了這篇文論,以彌補不足之處。希望大家憑藉此文,認識穴位,理解經絡的劃分,就能夠清楚地了解穴位之間的關係了。以前的圖示,年代久遠,傳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已經不能作為指導了。現在根據甄權等人所著的內容進行整理,確定了這些圖示。
《銅人經》中記載,黃帝問道:「我聽說氣穴有三百六十五個,對應一年中的日子,但我不知道它們的位置。希望您能詳細地告訴我。」岐伯恭敬地拜了兩次,回答說:「您問的問題太難了!如果不是您這位聖明的皇帝,誰能窮盡其道呢?」於是,他竭盡全力地解釋了這些穴位的位置。雷公問道:「關於禁服藥物的言論,以及針灸的道理,都是以經脈為起點的。請問,經脈是如何產生的?」黃帝回答道:「經脈是決定生死、治療百病、調節虛實的關鍵所在,不可不通。」
2. 流注經絡井榮說
夫流注者。為刺法之深源。作針術之大要。是故流者。行也。注者、住也。蓋流者要知經脈之行流也。注者、謂十二經脈各至本時。皆有虛實邪正之氣注於所括之穴也。夫得時謂之開。失時謂之闔。夫開者。針之必除其病。闔者。刺之難愈其疾。可不明此二者乎。況經氣內干五臟。
外應支節。針刺之道。經脈為始。若識經脈。則諸行氣部分。脈之短長。血氣多少。行之逆順。祛逐有過補虛瀉實。則萬舉萬痊。若夫經脈之源而不知。邪氣所在而不辨。往往病在陽明。反攻少陰。疾在厥陰。卻和太陽。遂致賊邪未除。本氣受弊。以此推之。經脈之理不可不通也。
白話文:
流注,是針灸深入的根本,是針術的核心。流,代表經脈的運行;注,則指經脈在特定時刻,有虛實邪正之氣聚集在特定穴位。得時,指針刺時機恰當;失時,指針刺時機不對。得時針刺必能治病,失時針刺則難以痊癒。這些道理不可不知,更何況經氣內通五臟,外應四肢百骸,針灸之道以經脈為起點。若能明瞭經脈,就能掌握氣血運行、脈絡長短、血氣盈虧、氣血運行方向,並運用補瀉手法,就能百病皆治。然而若不知經脈之源,不辨邪氣所在,常常會出現病在陽明,卻攻打少陰;病在厥陰,卻調和太陽的情況,導致邪氣未除,正氣受損。由此可見,理解經脈之理是不可或缺的。
昔聖人深慮此者。恐後人勞而少功也。廣因閒暇之際。爰取前經以按舊典。緣柯摘葉。採摭精華以明流注之幽微。庶免討尋之倦怠。不揣荒拙。列圖於後。凡我同聲之者。見其違闕。改而正之。庶行之久遠而無弊焉。不亦宜乎。
白話文:
古時候的聖人深思熟慮,擔心後人會勞碌奔波,卻收穫甚微。因此,他們在閒暇之餘,便翻閱古籍,遵循舊典,就像攀枝摘葉一樣,精選要點,闡明經絡流注的奧妙,希望後人能夠免去辛苦尋覓的疲憊。雖然筆者才疏學淺,卻也盡力整理圖表,供大家參考。希望與我有相同志向的人,若發現其中有不足之處,可以加以修改改正,如此一來,這項學問才能流傳久遠而不致偏差,不是更好嗎?
3. 平人氣象論經隧周環
經脈一周於身。內長一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計二百七十定息。氣可環周。然盡五十榮衛以一萬三千五百息。則氣脈都行八百一十丈。如是則應天常度。脈氣無不及太過。氣象平調。故曰。平人也。
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夫經氣者。內干五臟。而外絡支節。其浮氣不循經者。為衛氣。精專行於經隧者。為榮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常以平旦為紀。其脈始從中焦手太陰出。注於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
下行至胻上。注大指間。與足太陰合。上行抵脾。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䪼。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手心主脈。出腋下臂。入兩筋之間。
白話文:
經脈在人體內循環流動,長度約為一十六丈二尺。人吸氣時,脈搏跳動三寸,呼氣時,脈搏也跳動三寸。當呼吸停止時,脈搏跳動六寸。計算下來,兩百七十次呼吸停頓,氣脈就能夠完成一次循環。然而,五十次榮衛氣循環需要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這樣氣脈就會運行八百一十丈。如此循環往復,就能夠符合天地規律,脈氣暢通無阻,氣血調和,這就是健康的人。
針灸的原理,是依循經脈而施治。經脈是決定生死、治療百病、調節虛實的关键,不可不通。經氣運行,內通五臟六腑,外絡四肢百骸。其中,浮在經脈之外,不循經絡流動的氣,稱為衛氣;精專運行於經脈管道內的氣,稱為榮氣。陰陽相隨,內外貫通,如同環狀,沒有終點。一般以早晨為循環開始,脈氣從中焦的手太陰經開始,流注到手陽明經,再上行流注到足陽明經。
向下流至腿上,流注到大拇指之間,與足太陰經交匯。再上行到達脾臟,從脾臟流注到心臟。循行手少陰經,從腋窩經手臂流注到小指,與手太陽經交匯。再上行經腋窩流出,經過眼睛內側,向上到達頭頂,向下經後頸,與足太陽經交匯。循行脊柱,向下流注到臀部,再向下流注到小趾端。循行足心,流注到足少陰經,再上行流注到腎臟,再流注到心臟。向外散布到胸腔,循行手心主脈,從腋窩經手臂,流入兩條筋之間。
入掌中。出中指之端。環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胻上。復從胻注大指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中。復出於手太陰。此榮氣之行也。逆順之常。榮氣之行。常循其經。周身之度。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一夜行八百一十丈。
計五十度。周於身。衛氣則不循其經焉。晝則行陽。夜行於陰。行於陽者行諸經。行於陰者行諸臟。凡刺之道。須衛氣所在。然後迎隨。以明補瀉。此之謂也。黃帝內經曰。凡人兩手足各有三陰三陽脈。以合為十二經脈也。手之三陰。從臟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
白話文:
經脈起於手掌,從中指尖出發,環繞小指與無名指尖,匯合於手少陽經,向上行至膻中穴,散布於三焦經。從三焦經流入膽經,穿過脅肋,進入足少陽經,向下行至胻上,再從胻上流入大拇指與食指之間,匯合於足厥陰經,向上行至肝臟。從肝臟向上流入肺臟,再從肺臟出來,進入手太陰經,這就是榮氣的運行路線。榮氣運行順逆有常,始終循著經脈,周遊全身,總長十六丈二尺,一日一夜行八百一十丈,共計五十個循環。衛氣則不循經脈而行,白天走陽經,晚上走陰經。白天走陽經,行於十二經脈,晚上走陰經,行於五臟。針灸時,必須掌握衛氣所在的部位,才能順應其運行,施行補瀉之法,這就是針灸的原理。黃帝內經說:人體手足各有三陰三陽經脈,共計十二條經脈。手三陰經脈從臟器出發,流向手部;手三陽經脈從手部出發,流向頭部;足三陽經脈從足部出發,…
從頭下走至足。足之三陰。從足上走入腹。絡脈傳注。周流不息。故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手陽明注足陽明太陰。足太陰注手少陰太陽。手太陽注足太陽少陰。足少陰注手厥陰少陽。手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其氣常以平旦為紀。
以漏水下百刻。晝夜行流。與天同度。終而復始也。
白話文:
經脈從頭頂向下延伸到腳底,腳部的三條陰經從腳底向上延伸進入腹部,經脈互相連接,血液和氣血在經脈中流動不停歇。因此,經脈負責運送血液和氣血,調和陰陽,滋養身體。經脈的起始點從中焦開始,向下注入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向下注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足太陰脾經向上注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小腸經向下注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足少陰腎經向上注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陽三焦經向下注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足厥陰肝經最終回到手太陰肺經,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經脈的氣血運行規律,以凌晨時分為起點,每刻(約相當於現代的兩分鐘)流動一次,晝夜不停,與天地運行規律同步,循環往復。
4. 手太陰肺之經
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穀。水穀精微。上注於肺。肺行榮衛。故十二經脈。自此為始。所以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又高烝德云。中焦。乃臍中也)。下絡大腸(大腸為肺之維。故肺脈絡大腸)。還循胃口(胃口。謂胃之上口。賁門之謂也)。
上膈屬肺(手太陰為肺之注。故其脈上膈屬於肺)。從肺系橫出腋下(腋謂肩之裡也)。下循臑內(臑為肩肘之間也)。行少陰心主之前(少陰在後。心主處中。而太陰行其前也)。下肘中(尺澤穴分下)。循臂內上骨下廉(上骨為臂之上骨也。下廉為上骨之下廉也)。入寸口(經渠穴在此寸口中)。
白話文:
手太陰之脈
起於中焦(中焦指的是胃的中脘部位,負責消化吸收水穀。水穀的精華會往上輸送至肺,肺再將精華運送到全身,所以十二經脈都從中焦開始。因此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高烝德也說,中焦指的是肚臍。)
下絡大腸(大腸是肺的“維”,所以肺經的脈絡與大腸相連。)
還循胃口(胃口指的是胃的上口,也就是賁門。)
上膈屬肺(手太陰經是肺經的“注”,所以它的脈絡向上穿過橫膈膜,連接到肺。)
從肺系橫出腋下(腋下指的是肩膀的內側。)
下循臑內(臑指的是肩肘之間。)
行少陰心主之前(少陰經在後,心臟位於中央,而太陰經在其前面。)
下肘中(在尺澤穴分叉往下。)
循臂內上骨下廉(上骨指的是手臂上的上臂骨,下廉指的是上臂骨的下緣。)
入寸口(經渠穴位於寸口,也就是手腕的內側。)
上魚(魚謂手大指之後也。以其處如魚之形。故曰魚)。循魚際(魚際。謂手魚之際。有穴居此。故名曰魚際也)。出大指之端(少商穴分也)。其支者(針經曰。支而橫者為絡。此手太陰之脈。別走陽明者也穴名列缺)。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手太陰自此交入手陽明)。
是動則病(手大陰常多氣少血。今氣先病。是謂是動。難經曰。是動者氣也。此之謂乎)。肺脹滿。膨膨而喘咳(膨膨。謂氣不宣暢也)。缺盆中痛(缺盆穴在肩下橫骨陷中。言其處如缺豁之盆。故名曰缺盆)。甚則交兩手而瞀(太素注云。瞀。抵目也)。是謂臂厥(肘前曰臂。
白話文:
大拇指指根後側稱為「魚」,因為形狀像魚。沿著魚際(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掌面)向上,穿過大拇指指尖,然後分支,從手腕後方直行到食指內側邊緣,並從食指指尖穿出。這條經脈從手腕後方與手陽明經脈交會。如果這個經脈不通暢,就會導致肺部脹滿、呼吸困難、胸口疼痛,嚴重時還會兩手發麻,這就是所謂的「臂厥」。
氣逆曰厥)。主肺所生病者(邪在氣留而不去。則傳之於血也。血既病矣。是氣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難經曰。所生病者血也。斯之謂乎)。咳嗽上氣。喘喝。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數頻也。欠少也。言小便頻而少也)。
氣虛則肩背痛。寒。則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卒遺失無度。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寸口人迎。諸書不同。有言寸口人迎者。有言肺口人迎者。有言氣口人迎者。然則氣口脈。與寸口脈異乎。同乎。按五臟別論注云。寸口可以候氣之盛衰。故云氣口。
白話文:
氣逆導致厥逆。主要是肺部生病造成的,邪氣停留在氣中,無法排出,就會傳染到血液。血液生病了,因為氣是血液的來源,所以說氣生病了。難經說:「生病的是血液」。這就是這個道理。
症狀包括咳嗽、上氣、喘息、呼吸急促、心煩、胸悶、手臂內側前緣疼痛、手掌發熱。氣盛有餘,就會導致肩背疼痛、風寒導致汗出,中風,小便次數多,但每次尿量少。
氣虛也會導致肩背疼痛,寒氣入侵,就會氣短,呼吸不足,小便顏色改變,失禁,排泄失控。氣盛者,寸口脈跳動幅度比人迎脈大三倍。氣虛者,寸口脈跳動幅度反而比人迎脈小。
(註:寸口脈、人迎脈位置在不同醫書中有所差異,有的說寸口就是人迎,有的說肺口就是人迎,有的說氣口就是人迎。不過,氣口脈和寸口脈應該是不一樣的。五臟別論注中提到,寸口脈可以反映氣的盛衰,所以稱為氣口脈。)
可以切肺之動靜。故云肺口。由是則肺口氣口。皆寸口也。觀丁德用二難圖可知矣。氣口人迎在頭而法取之手也。左手關前一分。人迎之位也。右手關前一分。氣口之位也。候氣口以知陰。候人迎以知陽。知陽知陰。而盛躁明矣。明盛躁。而死生定矣。扁鵲所謂經脈十二。絡脈十五。
皆因其原如環之無端。轉相激灌。朝於寸口人迎。以處百病。而決其死生也者。正謂茲矣。人迎主外。寸口主內。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小大齊寸命之口平。無病。若其不一。謂之有病。素問云。人迎盛病在三陽。寸口盛病在三陰。若細而信言之。則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在手。
白話文:
脈象可以反映肺部的動靜,所以稱為「肺口」。由此可知,肺口和氣口都位於寸口。從丁德用二難圖就能明白這一點。氣口和人迎雖然位於頭部,但我們卻在手腕上取脈,左手關前一分是人迎的位置,右手關前一分是氣口的位置。觀察氣口可以了解陰氣,觀察人迎可以了解陽氣。了解陰陽,就能判斷虛實。判斷虛實,就能預測生死。扁鵲所言的十二經脈和十五絡脈,都是因為它們像無端的圓環一樣互相激盪灌注,最終都匯聚到寸口和人迎,以此反映百病,並決定生死。人迎主外,寸口主內,兩者互相呼應,共同運作。如果兩者相應,脈搏平穩,則無病;如果兩者不一致,則表示有病。《素問》中說,人迎脈盛則病在三陽,寸口脈盛則病在三陰。更精細地說,人迎脈盛則病在足少陽,而躁則病在手少陽。
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以上。謂之格陽。寸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病在手。心主寸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病在手。少陰寸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病在手。太陰寸口四盛以上。謂之關陰。
若寸口人迎俱盛四倍以上。謂之關格。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是以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曰一取之躁取之手。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補足少陰。二瀉一補。曰一取之躁取之手。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曰二取之躁取之手。寸口一盛。
白話文:
少陽經脈氣盛,病症出現在足部;太陽經脈氣盛而躁動,病症出現在手部。太陽經脈氣盛,病症出現在足部;陽明經脈氣盛而躁動,病症出現在手部。陽明經脈氣盛超過四個脈象,稱為格陽。寸口脈氣盛,病症出現在足部;厥陰經脈氣盛而躁動,病症出現在手部。心經脈氣盛,病症出現在足部;少陰經脈氣盛而躁動,病症出現在手部。少陰經脈氣盛,病症出現在足部;太陰經脈氣盛而躁動,病症出現在手部。太陰經脈氣盛超過四個脈象,稱為關陰。
如果寸口脈和人迎脈都氣盛超過四倍,稱為關格。關格病症危重,病人難以活命。因此,人迎脈氣盛一個脈象,就需瀉足少陽經,補厥陰經;兩個脈象,就需瀉足太陽經,補少陰經;三個脈象,就需瀉足陽明經,補太陰經。瀉兩經補一經,稱為取躁,取躁則取手部。寸口脈氣盛一個脈象,就需……
瀉足厥陰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曰一取之躁。取之手。寸口二盛。瀉足少陰補足太陽。一補二瀉曰二取之躁。取之手。寸口三盛瀉足太陰。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曰二取之躁。取之手。寸口人迎。皆宜切而驗之。氣和乃止。今肺經言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則是寸口二盛而躁。
瀉手太陰補手陽明。二補三瀉。曰。二取之者是也。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則是人迎三盛而躁。瀉手陽明補手太陰。三瀉一補。曰二取之者是也。余同此例。又陰陽別論注云。胃脘之陽者胃。人迎之氣也。察其氣脈動靜大小。與脈相應否也。胃為水穀之海。故候其氣而知病處。
白話文:
如果足厥陰經虛弱,就應該瀉掉它,並補足少陽經,這種「二補一瀉」的治療方法,稱為「一取之躁」。觀察手部的寸口脈,如果寸口脈比人迎脈有力,就屬於「寸口二盛而躁」,需要進行上述的治療。
同樣道理,如果足少陰經虛弱,就應該瀉掉它,並補足太陽經,這種「一補二瀉」的治療方法,稱為「二取之躁」。觀察手部的寸口脈,如果寸口脈比人迎脈更有力,就屬於「寸口三盛而躁」,需要進行上述的治療。
如果足太陰經虛弱,就應該瀉掉它,並補足陽明經,這種「二補一瀉」的治療方法,也稱為「二取之躁」。觀察手部的寸口脈,如果寸口脈與人迎脈都比較有力,就屬於「寸口人迎皆宜切而驗之」,需要進行上述的治療。
當患者的氣血恢復平和,才能停止治療。如果患者肺經氣盛,寸口脈比人迎脈大一倍,就屬於「寸口二盛而躁」。
如果手太陰經虛弱,就應該瀉掉它,並補足手陽明經,這種「二補三瀉」的治療方法,也屬於「二取之躁」。如果患者體虛,寸口脈比人迎脈弱,就屬於「人迎三盛而躁」,需要瀉掉手陽明經,補足手太陰經,這種「三瀉一補」的治療方法,同樣屬於「二取之躁」。
其他情況也是如此,只要根據這個原則來判斷和治療即可。
另外,陰陽別論注中提到,胃脘部位的陽氣,表現為人迎脈的氣息。觀察人迎脈的動靜、大小,以及是否與脈象相符,就能判斷胃部的病變。因為胃是水穀之海,所以通過觀察人迎脈的氣息,就能了解患者的病症。
人迎在結喉兩旁一寸五分。脈動應手。其脈之動。常左小而右大。左小常以候臟。右大常以候腑。氣口在手魚際之後二寸皆可以候臟腑之氣)。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於魚際。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㰦。小便遺數。取之去腕半寸。別走陽明也。
手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於魚際之後。行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出缺盆。結肩前髃上。結缺盆下。結胸裡散貫賁。合賁下。下抵季肋。其病當所過者。下支轉筋痛。甚則成息賁。脅急。吐血。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仲冬痹也。
白話文:
人迎脈位於喉結兩側,距離喉結一寸五分的地方,脈搏跳動能感覺到。通常左側脈搏較小,右側脈搏較大。左側脈搏反映臟腑情況,右側脈搏反映腑臟情況。氣口位於手魚際後方兩寸,也可用來診斷臟腑的氣息。
手太陰經的別名叫做列缺,起於手腕上方的尺骨莖突和橈骨莖突之間,與手太陰經並行,直入掌心,散佈於魚際。如果列缺穴部位實證,則手部會感到銳利,手掌發熱;虛證則會出現呼吸短促、小便頻數等症狀。取穴時,從手腕處向上量取半寸,這個位置就是手太陰經的別走陽明經。
手太陰經的筋脈起於大拇指之上,沿著指骨向上行走,在魚際後方匯合,經過寸口外側,沿著手臂向上行走,在肘窩處匯合,再沿著上臂內側行走,進入腋窩,從鎖骨上窩穿出,在肩前肩髃穴處匯合,然後向下穿過鎖骨下窩,進入胸腔,散佈於賁門,與賁門下方的部位匯合,最終到達季肋部。手太陰經所經過的部位如果出現病變,則會出現下肢轉筋、疼痛等症狀,嚴重者會導致氣喘、肋間疼痛、吐血等症狀。治療時,應採用燔針劫刺的手法,以患者的知覺為準則,以疼痛為輸穴,這種病症叫做仲冬痹。
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手太陰肺經。從腹走手。長三尺五寸。左右共七尺。凡二十二穴。
中府二穴。雲門二穴。天府二穴。俠白二穴。尺澤二穴。孔最二穴。列缺二穴。經渠二穴。魚際二穴。太淵二穴。少商二穴。
白話文:
肺病患者會喘咳、呼吸困難、肩背疼痛、出汗,臀部、陰部、大腿、膝蓋、小腿、腳踝、腳掌都疼痛。虛弱的人會氣短、呼吸急促、耳聾、口乾。要治療肺病,要針對足太陰脾經和足太陽膀胱經之外的厥陰心包經,因為心包經主內血。
肺熱病患者會突然發熱、起雞皮疙瘩、怕冷、舌苔黃、全身發熱,熱的時候會喘咳、疼痛蔓延至胸部、背部,無法深呼吸,頭痛劇烈,出汗卻感到寒冷。病勢嚴重時會大汗淋漓,氣逆則可能致命。治療時要刺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使血液流出,如大豆般大小即可。
手太陰肺經從腹部經過手臂,長三尺五寸,左右兩邊共七尺,共有二十二個穴位,分別是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魚際、太淵、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