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七 (10)
卷四百十七 (10)
1. 癲癇
治卒暴癇眩。足不任身。穴天柱
治癇發。瘛瘲狂走不得臥。心中煩。穴攢竹,小海,後頂,強間
治風癲癇疾。涎沫狂煩滿。穴絲竹空,通谷
治癲癇。陰囊下穀道正門當中門。灸隨年壯。
治癲疾。羊癇吐舌。羊鳴戾頸。穴天井,小海
治癲疾。互善驚羊鳴。穴懸釐,束骨
治驚癇。狂走癲疾。穴筋縮,曲骨,陰谷,行間
治熱癇。驚而有所見。穴列缺
治失笑無時。癲癇。語不識尊卑。乍喜乍哭。牙關不開。穴水溝
治發癇悲泣。穴心俞
治驚癇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上垂。穴筋縮
治癲癇。穴僕參,金門
治風癲癇邪。穴脊中
治大人小兒五癇。穴神門
治風癇癲邪,穴脊俞
治腫氣風癇癲風。不識人。羊鳴。角弓反張。披髮而上歌下哭。多學人語。驚悸不安寢。穴神庭
治癲癇。吐舌沫出。羊鳴。穴少海
治癲癇。穴肺俞,僕參
治狂癇風癇。吐舌。穴胃脘。灸百壯。不針。
治狂癇不識人。癲眩亂。穴百會。灸九壯。
難經疏云。狂病之後。不愛眠臥。不肯飲食。自言賢智。歌樂行走。此是陽氣盛之所為。故經言。重陽者狂。今世以此為癲病。謬矣。癲病發即僵仆倒地。故有癲蹶之言。陰氣大盛。故不得行立而倒也。今世以為癇病者。誤也。其剖析癲狂之病。曉然如此。而人終不信。豈亦傳習之誤。難以改歟。
凡發狂則欲走。或自高貴稱神聖。皆須備諸火灸之。乃得求差。悲泣呻吟。此則為邪。非狂也。自依邪方法治。
治驚風癲癇。痓病發搐。神昏不語。穴百會。灸七壯。至七七壯。量輕重。加減艾壯數。又兩足外踝下赤白肉際陷中。金門穴。灸七壯。至七七壯。
白話文:
處理突然發作的癲癇眩暈,無法站立的情況,治療穴位為天柱。
對於癲癇發作,抽搐、狂躁不能安睡,心中煩躁的狀況,治療穴位為攢竹、小海、後頂、強間。
針對風癲癇疾病,口水分泌過多,精神狂躁,治療穴位為絲竹空、通谷。
對於癲癇疾病,可於陰囊下的穀道正門當中門進行灸療,灸療次數根據患者年齡決定。
治療癲癇疾病,羊癇發作,伸舌,頸部緊繃,治療穴位為天井、小海。
處理常因驚嚇而發作的癲癇,治療穴位為懸釐、束骨。
對於因驚嚇而發作的癲癇,以及狂躁的癲癇疾病,治療穴位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
處理因熱度過高而引發的癲癇,驚嚇且視覺異常,治療穴位為列缺。
處理無緣無故笑,癲癇,語言失禮不分尊卑,情緒不定,牙關緊閉的狀況,治療穴位為水溝。
處理因發作而哭泣的癲癇,治療穴位為心俞。
處理因驚嚇而發作的癲癇,脊椎緊繃,眼睛上吊,治療穴位為筋縮。
處理癲癇,治療穴位為僕參、金門。
處理風癲癇疾病,治療穴位為脊中。
處理成人和兒童的五種癲癇,治療穴位為神門。
處理風癲癇疾病,治療穴位為脊俞。
處理腫脹、氣血不順、風癲癇,失去意識,羊鳴,角弓反張,披頭散髮,唱歌哭泣,模仿他人說話,驚恐不安,睡眠不佳,治療穴位為神庭。
處理癲癇,口吐白沫,羊鳴,治療穴位為少海。
處理癲癇,治療穴位為肺俞、僕參。
處理狂癲風癲,口吐舌頭,治療穴位為胃脘,灸療百次,不使用針灸。
處理狂癲,失去意識,癲癇眩暈,治療穴位為百會,灸療九次。
在《難經疏》中提到,狂病之後,不願休息,不願進食,自以為聰明,唱歌跳舞,這是因為陽氣過剩所致。現在很多人將此視為癲癇,這是錯誤的。癲癇發作時會突然倒地,所以有「癲厥」一詞,這是因為陰氣過剩,所以無法站立。現在很多人將此視為癲癇,這也是錯誤的。對於癲癇和狂病的區分,描述的很清楚,但人們往往不相信,這可能是因為傳播的誤解,難以改正。
當病人發狂,想要逃跑,或者自認為高貴,都必須準備好火灸治療,才能恢復健康。如果病人悲泣呻吟,這是由於邪氣所導致,不是狂病,應根據邪氣的方法來治療。
處理因驚嚇而發作的癲癇,抽搐,神志不清,治療穴位為百會,灸療七次,最多至四十九次,灸療次數應根據病情輕重調整。另外,在雙腳外踝下方紅白肉交界處的金門穴,灸療七次,最多至四十九次。
2. 癲疾
治癲疾。煩心悲泣。穴解谿
治癲疾頭重。穴啞門
治癲疾。頭面浮腫。齒齲。穴完骨
治頭痛癲疾。風痙。牙齦腫。善驚。穴天衝
心癲疾。脊強。穴筋縮
治癲疾。穴申脈,後谿,前谷
治癲疾。嘔逆吐舌。穴滑肉門
治癲疾吐沫。穴本神,兌端
治癲疾寒痛。穴飛揚
治寒熱癲疾。穴承山,崑崙
治癲病。手不可向上手臂不得上頭。穴尺澤
治癲疾。穴解谿,陽蹺
治癲疾嘔。穴神庭,上星,百會,聽會,聽宮,偏歷,攢竹,本神,築賓,陽谿,後項強間,腦戶,絡卻,玉枕
治癲疾嘔沫。寒熱痙互引。穴兌端,齦交,承漿,大迎,絲竹空,囟會,天柱,商丘
治寒熱淒厥。鼓頷癲痙口噤。穴承漿,大迎
治癲疾膝氣。穴臑會,申脈
治癲疾。手臂不得上頭。穴尺澤,然谷
治癲疾多言。耳鳴口僻。穴偏歷
治癲疾。大瘦頭痛。穴腦腔,束骨
治癲疾。互引善驚。羊鳴。穴懸釐,束骨
治頭痛癲疾。互引數驚。穴天衝
治心中憒憒數欠癲。心下懼恐。咽中澹澹。穴通谷
治寒熱癲癲僕。穴風池,聽會,復溜
治癲疾。僵仆狂瘧。穴完骨
治癲疾。穴曲池
治狂癲。穴灸胃脘。或灸巨陽
王氏云。有人患癇疾。發則僵仆在地。久之方蘇。予意其用心所致。為灸百會。又疑是痰厥致僵仆。為灸中脘。其疾稍減。未除根也。後閱脈訣後。通真子有愛養小兒。謹護風池之說。人來覓灸癇疾。必為之按風池穴。皆應手痠疼。使灸之而愈(小兒癇悲。可加灸此)。
治卒癲疾。兩乳頭灸三壯。足大指本叢毛中。灸七壯。足小指本節。灸七壯。
治狂癲癇疾。穴足少陽。灸隨年壯。
治癲。背第二椎及下窮骨兩處。以繩度中折繩端一處。是脊骨上也。凡三處畢。復斷繩。作三折。令各等而參合。如某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俠脊兩邊。凡五處。各一百壯。削竹皮為度。勝於繩。足大指上聚毛中。又灸七壯。陰囊下縫。又灸二七壯。兩乳頭。又灸三壯。
督脈。又灸三十壯。三報。天窗又灸至三百壯。炷惟小作。百會又灸至三百壯。耳上髮際。又灸各五壯。
白話文:
[對於癲癇病的治療]
- 治療心煩、悲傷哭泣的癲癇症狀,可以針灸解谿穴。
- 若有頭部沉重的癲癇症狀,可以針灸啞門穴。
- 對於頭臉部浮腫和牙齦問題的癲癇,可以針灸完骨穴。
- 若有頭痛、驚嚇易驚、牙齦腫脹的癲癇症狀,可以針灸天衝穴。
- 對於背部僵硬的癲癇,可以針灸筋縮穴。
- 治療癲癇,可以針灸申脈、後谿和前谷穴。
- 對於嘔吐和舌頭伸出的癲癇,可以針灸滑肉門穴。
- 對於口吐泡沫的癲癇,可以針灸本神和兌端穴。
- 對於寒冷疼痛的癲癇,可以針灸飛揚穴。
- 對於冷熱交替的癲癇,可以針灸承山和崑崙穴。
- 對於手臂無法抬高的癲癇,可以針灸尺澤穴。
- 治療癲癇,可以針灸解谿和陽蹺穴。
- 對於嘔吐的癲癇,可以針灸神庭、上星、百會、聽會、聽宮、偏歷、攢竹、本神、築賓、陽谿、後項強間、腦戶、絡卻、玉枕穴。
- 對於口吐泡沫和冷熱交錯的癲癇,可以針灸兌端、齦交、承漿、大迎、絲竹空、囟會、天柱、商丘穴。
- 對於顫抖、口脣緊閉的癲癇,可以針灸承漿和大迎穴。
- 對於膝蓋不適的癲癇,可以針灸臑會和申脈穴。
- 對於手臂無法抬高的癲癇,可以針灸尺澤和然谷穴。
- 對於多言、耳鳴和嘴角歪斜的癲癇,可以針灸偏歷穴。
- 對於身體消瘦和頭痛的癲癇,可以針灸腦腔和束骨穴。
- 對於易驚嚇和羊叫聲似的癲癇,可以針灸懸釐和束骨穴。
- 對於頭痛和易驚嚇的癲癇,可以針灸天衝穴。
- 對於心中不安、頻繁打哈欠和害怕的癲癇,可以針灸通谷穴。
- 對於冷熱交替和癲癇發作的癲癇,可以針灸風池、聽會和復溜穴。
- 對於癲癇發作時僵硬、瘋狂和瘧疾的癲癇,可以針灸完骨穴。
- 對於癲癇,可以針灸曲池穴。
- 對於瘋狂癲癇,可以針灸胃脘或巨陽穴。
王氏提到,曾有人患有癲癇,發作時會倒在地上,過一陣子才會恢復。他認為這是由於心靈所導致的,因此針灸了百會穴。他又懷疑是因為痰阻導致僵硬,因此針灸了中脘穴。病情有所緩解,但並沒有根治。後來他閱讀了脈訣,通真子提到要細心照顧小兒,保護風池穴。當有人尋求針灸治療癲癇時,他都會檢查風池穴,發現該穴位有痠痛感,針灸後病情便得以改善(對小兒癲癇悲傷的情況,也可以加針灸此穴)。
-
對於突然發作的癲癇,可以在兩個乳頭灸三壯,在腳大拇指根部密集毛髮中灸七壯,在腳小拇指根部灸七壯。
-
對於狂癲癇,可以在足少陽穴灸,灸壯數等於患者年齡。
-
對於癲癇,可以在背部第二椎骨和最下方的尾骨兩處,使用繩子測量,將繩子中間對折,繩子的一端就是脊椎骨上方。總共有三處,再將繩子切斷,分成三段,每段長度相等,組成一個三角形,其中一個角朝向中央,灸燒另外兩個角,分別位於脊椎兩側。總共有五個位置,每個位置灸一百壯。使用削尖的竹片作為測量工具,比繩子更佳。在腳大拇指根部密集毛髮中再灸七壯,在陰囊下方縫隙再灸十四壯,在兩個乳頭再灸三壯。督脈再灸三十壯,三次灸療後,天窗再灸至三百壯,每次灸壯需小火慢灸。百會穴再灸至三百壯,頭髮邊緣上方的耳朵位置再灸各五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