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一 (7)

1. 新忌旁通不宜灸

忌若逢病人厄會。男女氣怯。下手至困。通人達士。豈拘此哉。若遇急卒暴患。不拘此法。許希亦云。若人病卒暴。宜急療。亦不拘此。故後之醫者。亦云卒暴之疾。須速灸療。一日之間。止忌一時是也。

白話文:

如果遇到病情危重、男女性格懦弱的情況,治療起來可能會很困難。但是有智慧和經驗的人不會被這些束縛住。如果是突然發生的重大疾病,可以不受這個規則限制。所以後來的醫生也都認為,對於突發性的重大疾病,應該立即進行艾灸治療,在一天之中只有一個時間點不宜進行治療。

2. 針禁忌法

大寒無刺。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空無治。新內無刺。已刺無內。大怒無刺。已刺無怒。大勞無刺。已刺無勞。大醉無刺。已刺無醉。大飽無刺。已刺無飽。大飢無刺。已刺無飢。大渴無刺。已刺無渴。

乘車來者。臥以休息。如食頃。乃刺之。步行來者。坐以休息。如行十里頃乃刺之。大驚大恐。必定其氣乃刺之。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刺中脾十五日死。其動為吞。刺中腎三日死。其動為嚏(刺中五臟死日變動出素問刺禁篇。

又診要經篇云。中心者環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腎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又四時刺逆從篇云。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王冰注云。此三論。皆岐之言。而不同者。傳之誤也)。

白話文:

在大寒的日子不要進行針灸治療;月亮初升的時候不適合用放血療法;當月亮圓滿時不宜進補;如果月亮是空白狀態則沒有任何治療效果。最近有過排便的人不能接受針灸治療;已經接受了針灸治療的人就不要再進行排便了。情緒激動、正在發怒的人不要接受針灸治療;已經接受了針灸治療的人就要避免再發怒。運動後疲倦不堪的人不要接受針灸治療;已經接受了針灸治療的人就不應該繼續做激烈運動。喝得酩酊大醉的人不要接受針灸治療;已經接受了針灸治療的人就不能再喝酒了。吃得太撐或太餓的人都不適合接受針灸治療;已經接受了針灸治療的人就需要控制自己的飲食習慣。口渴難耐的人也不要接受針灸治療;已經接受了針灸治療的人就需要多喝水保持身體水分平衡。

如果是乘坐交通工具前來求診的人,在躺下休息一段時間之後才能開始進行針灸治療;如果是走路前來求診的人,先坐下休息一會兒,然後才開始進行針灸治療。受到重大打擊或者恐慌的情況下,必須等患者平靜下來纔能夠進行針灸治療。如果不小心扎到了心臟部位,一天就會死亡;如果扎到肺部的話,三天就會死亡;如果扎到肝臟的話,五天就會死亡;如果扎到脾臟的話,十五天就會死亡;如果扎到腎臟的話,三天就會死亡。以上這些都是根據《黃帝內經》中的“刺禁”篇章所描述的結果。

另外,《診要經》中提到,如果扎到心臟部位,病人很快就會死去;如果扎到脾臟部位,病人五天後會死去;如果扎到腎髒部位,病人七天後會死去;如果扎到肺部的話,則會在五天內死去。此外,《四季刺逆從篇》還提到了一些其他情況下的危險性:比如說,如果扎到心臟部位,病人一天就會死亡,並且伴有嘔吐現象;如果扎到肝臟部位,病人五天就會死亡,並且伴有說話困難的現象;如果扎到肺部的話,病人三天就會死亡,並且伴有咳嗽現象;如果扎到腎臟部位,病人六天就會死亡,並且伴有噴嚏現

刺中膽一日半死。其動為嘔。刺中膈為傷中。不過一歲必死。刺趺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流脈不幸為肓。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漏為聾。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刺膝臏出液為跛。刺舌下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為喑。刺臂太陰脈出血多。立死。

刺足下布胳中脈。血不出為腫。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刺隙中大脈。令人僕脫色。刺膺中陷中脈為肺為喘逆仰息。刺氣衝中脈血不出為腫鼠鼷。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刺脊間中髓為傴。刺陰股下三寸內陷。令人遺溺。刺乳上乳中乳房為腫根蝕。刺腋下脅間內陷。

白話文:

針刺膽囊一日半就會致命,病人會嘔吐。針刺膈肌會造成內傷,不超過一年必死。針刺足背上方的主要經脈,會導致血流不止而死。針刺陰部主要經脈,也會導致血流不止而死。針刺面部中央的流脈,則會導致失明。刺客刺傷主人內部的主要經脈,會導致耳聾。針刺頭部的腦戶,會立刻致命。針刺膝蓋髕骨,會導致流出液體而跛行。針刺舌頭下方的主要經脈,會導致血流不止而失聲。針刺手臂太陰經脈,會導致大量出血而立刻致命。

針刺腳底布胳中脈,如果不出血就會腫脹。針刺足少陰經脈,如果重虛出血,會導致說話困難。針刺隙中大脈,會讓人面色蒼白。針刺胸部陷中脈,會導致肺部疾病,出現喘息、仰臥呼吸等症狀。針刺氣衝中脈,如果不出血,會導致鼠蹊部腫脹。針刺肘部內陷處,會導致肢體屈伸困難。針刺脊柱中間的髓部,會導致駝背。針刺陰部下方三寸內陷處,會導致尿失禁。針刺乳房上方的乳房,會導致腫瘤和根部潰爛。針刺腋下脅間內陷處,會導致呼吸困難。

令人咳。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嗽逆。刺小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小腹滿。刺手魚腹內陷為腫。刺腨陽內陷為腫。刺目眶上陷骨中脈為漏為肓。刺關節中液出。不得屈伸。神庭禁不可刺。上關刺不可深。缺盆刺不可深。顱息刺不可多出血,臍中禁不可刺。左角刺不可久留。

人迎刺過深殺人。雲門刺不可深(經云。雲門刺不可深。今則都忌不刺。學者宜詳息之)。五里禁不可刺。伏兔禁不可刺(按甲乙足陽明經。伏兔刺入五分。則不當禁)。三陽絡禁不可刺。復溜刺無多見血。承筋禁不可刺。然骨刺無多見血。乳中不可刺。鳩尾不可刺。

白話文:

這些是古文中描述的一些病症和治療方法:

  • 刺破胸部下方的凹陷處可以洩放內部積聚的氣體,從而緩解咳嗽症狀。
  • 在腹部中央的小腹部位進行針灸可使尿道中的膀胱排出尿液,減輕下腹部脅迫感。
  • 過度刺激小腿後方外側的腓腸肌區域可能會導致該部位出現水腫。
  • 眼周圍的眼框上方、骨骼之間的血管受到損傷時會引起慢性流鼻涕或眼病等問題。
  • 如果在膝蓋關節附近施加壓力,可能導致關節液流出,使人無法自由地彎曲和伸展腿。
  • 腦部某些部分如“神庭”、“上關”、“缺盆”、“顱息”等應避免穿刺,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 左邊額頭上的穴位如果被深度刺入,可能會致命。
  • “人迎穴”的深度不宜太深,“雲門穴”也應該小心不要刺得太深。“五里穴”和“伏兔穴”禁止穿刺。“三陽絡穴”也不能穿刺。“復溜穴”不能大量出血。“承筋穴”禁止穿刺。“然骨穴”也不要太多出血。“乳房中心”和“鳩尾穴”都不應該進行鍼灸治療。

3. 針忌

千金方云。夫用針者。先明其孔穴。補虛瀉實。勿失其理。針皮毛腠理勿傷肌肉。針肌肉勿傷筋脈。針筋脈勿傷骨髓。針骨髓勿傷諸絡。傷筋膜者。愕視失魂。傷血脈者。煩亂失神。傷皮毛者。上氣失魄。傷骨髓者。呻吟失志。傷肌肉者。四肢不收失智。此為五亂。因針所生若更死。度有死之憂也。

白話文:

《千金方》中說,使用針灸的人,要先明白穴位的部位,用補法來治療虛證,用瀉法來治療實證,不要違背針灸的原則。針刺時,要避免刺傷皮毛和腠理,刺傷肌肉時也要避免傷及筋脈,刺傷筋脈時也要避免傷及骨髓,刺傷骨髓時也要避免傷及各個經絡。

如果傷及筋膜,就會出現目瞪口呆、失魂落魄的症狀;傷及血脈,就會心神煩亂、失去意識;傷及皮毛,就會呼吸急促、失去魂魄;傷及骨髓,就會呻吟不止、失去志向;傷及肌肉,就會四肢麻痺、失去智力。這些都是由於針灸操作不當而導致的五種亂症,若再進一步惡化,就有可能導致死亡。因此,在針灸時,要謹慎小心,避免出現針傷,以免釀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4. 灸禁忌法

頭維禁不可灸。承光禁不可灸。腦戶禁不可灸。風府禁不可灸。啞門禁不可灸。陰市禁不可灸。下關耳中有干適低無灸。耳門耳中有膿無灸。人迎禁不可灸。絲竹空灸之。不幸使人目小及盲。承泣禁不可灸。脊中禁不可灸。乳中禁不可灸。瘈脈禁不可灸。石門女子禁不可灸。

白環腧禁不可灸。氣衝灸之。不幸不得息。淵腋灸之不幸生膿蝕。天府禁不可灸。經渠禁不可灸。伏兔禁不可灸。地五會禁不可灸。鳩尾禁不可灸。

白話文:

頭維、承光、腦戶、風府、啞門、陰市這些穴位不應使用艾灸。 下關耳若有乾燥,位置較低時不適合艾灸。 耳門若耳中有膿液,不適合艾灸。 人迎穴不應使用艾灸。 絲竹空穴適合使用艾灸,但過度可能會使眼睛變小或導致失明。 承泣穴不應使用艾灸。 脊中、乳中、瘈脈、石門(女性)、白環腧這些穴位不應使用艾灸。 氣衝穴適合使用艾灸,但過度可能導致呼吸困難。 淵腋穴、天府穴、經渠穴、伏兔穴、地五會穴、鳩尾穴這些穴位不應使用艾灸。

5. 甲乙經灸禁穴

頭維。下關。承光。腦戶。氣衝。伏兔。地五會。風府。淵腋。啞門。天府。經渠。白環腧。鳩尾。迎香。石門(女子)。絲竹空。承泣。耳門。人迎。瘈脈。少商。尺澤。陰市。陽關。少海。晴明。乳中。關衝。

又法

黃帝問曰。凡灸。大風大雨大陰大寒灸否。既不得灸。有何損益。岐伯答曰。大風灸者。陰陽大錯。大雨灸者。經絡脈不行。大陰灸者。令人氣逆。大寒灸者。血脈蓄滯。此等日。乃更動其病。令人短壽。大風灸者。所謂復時不可加火艾。大寒灸者。所謂盛冬凌晨也。大雨灸者。

但雨日即下得。雖然有卒得。又逢大雨。此止可灸之。大陰灸者。謂諸雲霧。總合凡人初患卒得。終是難下。經云。當其盛也。慎勿哀傷。即是初得重病之狀候。

白話文:

頭維:頭部的穴位,通常位於額頭的兩側,與眉骨相接的地方。

下關:在臉頰的下方,耳朵前方,靠近頜骨的位置。

承光:在後腦勺的上方,頭皮上的穴位。

腦戶:在頭頂的後方,非常接近腦門的穴位。

氣衝:位於腹股溝處,靠近大腿根部的內側。

伏兔:在大腿前側,膝蓋上方的位置。

地五會:在腳底板上,位於腳跟和腳趾之間的中央位置。

風府:位於後腦勺的正中位置,後發際線向上約一寸的地方。

淵腋:在腋窩下,靠近胸腔的位置。

啞門:位於後腦勺的後方,靠近頸部的位置。

天府:在胸膛的中央,靠近心臟的位置。

經渠:在手腕內側,靠近手背側的位置。

白環腧:在腳踝內側,靠近腳底板的位置。

鳩尾:在胸部,靠近胃的位置。

迎香:在鼻翼旁邊,鼻孔外側的位置。

石門(女子):在女性的腹部,位於肚臍下方約三寸的位置。

絲竹空:在臉部,靠近眼眉的位置。

承泣:在眼睛下方,靠近鼻子的位置。

耳門:在耳垂下方,靠近脖子的位置。

人迎:在喉嚨下方,靠近鎖骨的位置。

瘈脈:在腳踝上部,靠近小腿的位置。

少商:在手指尖端,靠近拇指的位置。

尺澤:在肘彎處,靠近手肘的位置。

陰市:在大腿前側,靠近膝蓋的位置。

陽關:在腳底板上,位於腳跟和腳趾之間的中央位置。

少海:在手臂內側,靠近肩膀的位置。

晴明:在眼睛的正上方,靠近眉毛的位置。

乳中:在胸部,靠近乳房的位置。

關衝:在腳趾尖端,靠近大拇指的位置。

6. 雜忌法

雜忌法有數端。經云。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於至巧。氣血羸劣者。不可刺。久病篤危者。不可刺。大寒大熱大風大雨大飢大飽大醉大勞皆不可刺。然大寒無刺。令病人於無風暖室中。啜以粥食。飲以醪酪。令病人無畏寒氣。候氣血調勻。然後可刺。如此刺之。無疾不愈。余皆仿此而行之。經云。無刺漉漉之汗。無刺混混之脈。無刺熇熇之熱。此之謂也。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的一些禁忌方法有很多種。經書上說:「對針灸和礦物質治療感到恐懼的人,不能跟他們談論高超的手藝;氣血虛弱的人,也不能用針灸來治療;長期重病、病情嚴重的人,也不能使用針灸療法治療;天氣太冷或太熱、刮大風下大雨、餓得太厲害或者吃得太撐、喝得爛醉如泥或是過度疲倦的人都不可以進行針灸治療。然而在寒冷的天氣裡不宜進行針灸治療,應該讓患者待在溫暖且沒有風的地方,讓他們喝些稀飯、牛奶等食物,使身體不再那麼怕冷,等到血液循環正常後再進行針灸治療。這樣做的話,任何疾病都能痊癒。其他情況也可以按照這個原則去操作。經書上還說了不要在流汗很多的情況下去進行針灸治療,也不要對脈搏跳動很強烈的時候進行針灸治療,更不要在人體發燒得很高的時候進行針灸治療」。

7. 天醫取師療病吉日

正月卯日。二月寅日。三月丑日。四月子日。五月亥日。六月戌日。七月酉日。八月申日。九月未日。十月午日。十一月巳日。十二月辰日。

白話文:

一月的卯日。二月的寅日。三月的醜日。四月的子日。五月的亥日。六月的戌日。七月的酉日。八月的申日。九月的未日。十月的午日。十一月的巳日。十二月的辰日。

8. 針灸吉日

丁卯。庚午。甲戌。丙子。壬午。甲申。丁亥。辛卯。壬辰。丙申。戊戌。己亥。己未。庚子。辛丑。甲辰。乙巳。丙午。戊申。壬子。癸丑。乙卯。丙辰。壬戌。丙戌。以上並吉。又宜用除日。開日。天醫要安。並吉。

白話文:

這些是中醫古文中的一些日期和時刻:丁卯、庚午、甲戌、丙子、壬午、甲申、丁亥、辛卯、壬辰、丙申、戊戌、己亥、己未、庚子、辛醜、甲辰、乙巳、丙午、戊申、壬子、癸醜、乙卯、丙辰、壬戌、丙戌。以上的日子都是吉利的日子,另外也適合在除日(即大年初二)和開日使用,而且如果是在天醫這個時間段進行治療或調理身體的話也是非常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