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七 (5)
卷四百十七 (5)
1. 中風
治熱風。兩乳頭各灸一七壯。足外踝後一寸。各灸三壯。頂中旋毛灸一七壯。
治風。頭耳後痛煩心。及足不收失履。口喎僻。頭項搖瘈痛。牙車急。穴完骨。
治風身熱。穴後谿
治風。十指筋攣不行屈伸。兩手踝骨上。各灸一七壯。
治大風。單服煉成松脂癩風藥。服半月後。兩腰眼各灸七壯。
治中風。手足不隨。穴百會,肩髃,聽會,曲池,三里,懸鐘,風市等七穴。左治右。右治左。以取盡風氣輕安為度。
治繞踝風。刺曲池二穴。如繞外踝痛。兼刺絲絡二穴。如繞內踝痛。兼刺大都二穴。針入三分。如腚前痛。兼刺行間二穴。針入六分
白話文:
[中風]
治療中暑引起的中風:在左右乳頭各灸17壯;在足部外踝骨後方一寸處,左右各灸3壯;在頭頂旋毛處灸17壯。
治療風邪引起的中風:頭痛、耳後痛、煩躁、心慌、腳抬不起來、容易丟失鞋子、口角歪斜、頭頸搖晃抽搐疼痛、牙關緊閉,應針灸完骨穴。
治療風邪引起的身體發熱:針灸後谿穴。
治療風邪引起的十指筋攣,無法屈伸:在雙手踝骨上方,左右各灸17壯。
治療大風(麻風病):單獨服用煉製好的松脂治療麻風的藥物,服用半個月後,在左右腰眼各灸7壯。
治療中風導致手腳不聽使喚:針灸百會、肩髃、聽會、曲池、足三里、懸鐘、風市等七個穴位。左側受影響則治療右側,右側受影響則治療左側,直到風邪盡除,身體輕鬆舒適為止。
治療繞踝風(腳踝疼痛):針刺曲池穴兩個穴位。如果外踝疼痛,則同時針刺絲絡穴兩個穴位;如果內踝疼痛,則同時針刺大都穴兩個穴位。針刺深度為三分。如果臀部前方疼痛,則同時針刺行間穴兩個穴位,針刺深度為六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