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一 (4)

1. 補瀉法

夫行針者。當刺之時。口溫針暖。先以左手揣按其所針榮腧之處。彈而弩之。爪而下之。捫而循之。通而取之。隨病咳嗽一聲。右手持針而刺之。春夏二十四息。秋冬三十六息。徐出徐入。氣來如動脈之狀。補者。隨經脈推而內之。左手閉針空。徐出針。而疾按之。瀉者。迎經脈動而伸之。

左手開針空。疾出針而徐按之。隨而濟之。是謂補。迎而奪之是謂瀉。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乃去針。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一十二經之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2. 灸用火善惡補瀉法

凡四肢者。身之支幹也。其氣繫於五臟六腑。其身度淺薄。灸之不欲過多。須依經數也。過謂余病。則宜依之。若腳氣。不拘此例。風毒灸之。務欲多也。依此經數。則卒難愈疾。小品論灸有八木火。明堂論灸之補瀉法。若能依之。應有道理。八木之火。凡灸用松木火則難愈。

柏木火則瘡多汁。橘木火則傷皮。桑木火則肉枯。棗木火則體消。竹木火則傷筋。多壯則筋縱。枳木火則陷脈潰。榆木火則傷骨。多壯則骨枯。凡八木之火。皆不可用也。火用陽燧之火。其次用䃈石之火。天陰則用槐木之火。陽燧是以火珠向日下。以艾於下承之。便得火也。

䃈石似玉堅。以此石擊鑌鐵。即火出。仍以極爛榆木承之即得。亦用艾取之。此是匈奴火法。今北人猶爾。灸有補瀉者。甲乙經云。用灸補者。無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灸瀉者。疾吹其火。付其艾。須其火滅也。此言以口吹艾炷令疾滅。即是瀉也。不吹聽其自滅者。即補也。

小品又云。黃帝曰。灸不過三分。是謂從穴。此言作艾炷欲令根下闊三分也。若減此。則不履孔穴。不中經脈。火氣不行。不能除病也。若江南嶺南寒氣既少。當二分為準。燧小不得減一分半也。嬰兒以意減之。凡灸瘡得膿增壞。其病乃出。瘡不壞則病不除已。甲乙經云。灸不發者。

用故履底灸熱熨之。三日即發也。甚宜解此。又近有蘇恭。善醫此疾。馳名於上京。顯譽於下邑。撰腳氣方卷論。則信為指南。敘灸亦未成膠柱。乃云。毒氣如賊。何必要在大門出。腹背手足。皆須灸也。愚謂灸痛風毒所攻腹。則引賊入室。如何令賊出門。特宜知之。不可輕脫。

若手指疾悶。灸無妨也。若病人患熱病者。覺針氣至病所。即退針三二分。令病人口吸氣。鼻出氣。依經生成數數之。覺針下陰氣隆至。依前法出針。若病人患寒病者。覺針氣至病所。即進針至二三分。令病人鼻吸口呼。依本經生成數數之。覺針下陽氣隆至。依前法出針。假令補冷。

先令病人咳嗽一聲。得入腠理。復令病人吹氣一口。隨吹下針。至六七分。漸進腎肝之部。停針。徐徐良久。復退針一豆許。乃捻針。問病人覺熱否。然後針至三四分。及心肺之部。又令病人吸氣內針。捻針。使氣下行至病所。卻外捻針。使氣上行。直過所針穴一二寸。乃吸而外捻針出。

以手速按其穴。此為補。夫病後熱者。治之以寒也何如。須其寒者。先刺入陽之分。後得氣推內至陰之分。復令病人地氣入而天氣出。謹按生成之息數足。其病人自覺清涼矣。夫病惡寒者。治之以熱也何如。須其熱者。先刺入陰之分。後得氣徐引針。至陽之分。復令病人天氣入而地氣出。

亦謹按生成之息數足。其病人自覺和暖矣。

3. 迎隨補瀉法

經云。東方實而西方虛。瀉南方而補北方。何謂也。此實母瀉子之法。非只刺一經而已。假令肝木之病實。瀉心火之子。補腎水之母。其肝經自得其平矣。五臟皆依此而行之。

4. 補法

左手掏穴。右手置針於穴上。令病人咳嗽一聲。針入透於腠理。令病人吹氣一口。隨吹針至分寸。待針頭沉緊。時轉針頭。以手循捫。覺氣至卻回。針頭向下。覺針頭沉緊。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出針。乃閉其穴(謂一手急捻孔是也)。虛羸氣弱癢麻者。補之。

5. 瀉法

左手掏穴右手置針於穴上。令病人咳嗽一聲。針入腠理。復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氣入針至分寸。覺針沉緊。轉針頭向病所。覺氣至病。若覺病退。便轉針頭下以手循捫。覺針沉悶。令病人吹氣一口。隨吹氣一口而徐出其針。則不閉其穴。命之曰瀉。豐肥堅硬疼痛者。瀉之。

6. 素問瀉必用方補必用圓法

夫瀉必用方。以氣方盛也。以月方滿也。以日方溫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內針。及復候其方吸而轉。及復候其方呼而徐引針。故曰瀉。夫補必用圓。圓者行也。行者移也。謂行不宜之氣。移未復之脈。故刺必中其榮。又復候吸而推針至血。故圓與方非針也。余不知聖人之意。請後之明達之士詳究焉。

7. 春夏刺淺秋冬刺深法

內經曰。病有浮沉。刺有深淺。各正其理。無反其道。然春夏為陽。其氣在外。人氣亦浮。凡刺者。故淺取之。秋冬為陰。其氣在內。人氣在臟。凡刺者。故當深取之。又言。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者。謂春夏為陽。謂陰所養。故刺之各致一陰。秋冬為陰。謂陽所養。

故刺之各致一陽。春夏溫必致一陰者。謂下針深刺至腎肝之部。得其氣針便出之。是以引持之陰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謂下針淺刺至心肺之部。得其氣推而內之良久出針。是推內之陽也。故素問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