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一 (4)

1. 補瀉法

夫行針者。當刺之時。口溫針暖。先以左手揣按其所針榮腧之處。彈而弩之。爪而下之。捫而循之。通而取之。隨病咳嗽一聲。右手持針而刺之。春夏二十四息。秋冬三十六息。徐出徐入。氣來如動脈之狀。補者。隨經脈推而內之。左手閉針空。徐出針。而疾按之。瀉者。迎經脈動而伸之。

左手開針空。疾出針而徐按之。隨而濟之。是謂補。迎而奪之是謂瀉。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乃去針。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一十二經之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白話文:

針灸之道

行針時,針尖應溫暖舒適。首先,用左手輕輕按壓欲針之穴位,感覺脈搏跳動,並輕彈針柄,讓針尖逐漸深入穴位。接著,用手沿著經脈走向輕輕探查,確認針已進入穴位,並取得氣感。患者應隨針刺輕咳一聲。

右手持針刺入穴位,春夏季節應刺入二十四息,秋冬季節應刺入三十六息。針刺應緩慢進出,氣感如同脈搏跳動般。

補法

沿著經脈走向將針緩緩推入穴位,左手堵住針孔,緩慢拔出針後,輕輕按壓穴位。

瀉法

逆著經脈走向將針緩緩拔出,左手打開針孔,迅速拔出針後,緩慢按壓穴位。

補瀉之法

隨氣而補,逆氣而瀉。刺實則應取虛,留針至陰氣達到巔峰時才拔出。刺虛則應取實,留針至陽氣達到巔峰,針下感覺溫熱時才拔出。

十二經病症

病勢盛則瀉之,病勢虛則補之,病勢熱則疾刺之,病勢寒則留針久之,病勢陷則灸之。若病勢不盛不虛,則應根據經絡取穴治療。

2. 灸用火善惡補瀉法

凡四肢者。身之支幹也。其氣繫於五臟六腑。其身度淺薄。灸之不欲過多。須依經數也。過謂余病。則宜依之。若腳氣。不拘此例。風毒灸之。務欲多也。依此經數。則卒難愈疾。小品論灸有八木火。明堂論灸之補瀉法。若能依之。應有道理。八木之火。凡灸用松木火則難愈。

柏木火則瘡多汁。橘木火則傷皮。桑木火則肉枯。棗木火則體消。竹木火則傷筋。多壯則筋縱。枳木火則陷脈潰。榆木火則傷骨。多壯則骨枯。凡八木之火。皆不可用也。火用陽燧之火。其次用䃈石之火。天陰則用槐木之火。陽燧是以火珠向日下。以艾於下承之。便得火也。

䃈石似玉堅。以此石擊鑌鐵。即火出。仍以極爛榆木承之即得。亦用艾取之。此是匈奴火法。今北人猶爾。灸有補瀉者。甲乙經云。用灸補者。無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灸瀉者。疾吹其火。付其艾。須其火滅也。此言以口吹艾炷令疾滅。即是瀉也。不吹聽其自滅者。即補也。

白話文:

凡四肢者。身之支幹也。其氣繫於五臟六腑。其身度淺薄。灸之不欲過多。須依經數也。過謂余病。則宜依之。若腳氣。不拘此例。風毒灸之。務欲多也。依此經數。則卒難愈疾。

  • 所有四肢,都是身體的支幹,氣息與五臟六腑相連。四肢部位較淺薄,灸灼時不應該過多,需依照經脈循行規律來進行。如果灸灼過度,反倒會加重病情,那就應該依照經脈規律來調整。至於腳氣,則不拘泥於這個規律,風毒引起的腳氣,灸灼時一定要多。如果拘泥於經脈循行規律,就難以治癒疾病。

小品論灸有八木火。明堂論灸之補瀉法。若能依之。應有道理。八木之火。凡灸用松木火則難愈。

  • 《小品方》中記載了八種木柴的火,而《明堂論》則記載了灸法中的補瀉法。如果能依照這些理論來灸灼,就應該有道理。八種木柴的火,凡是用松木火來灸灼,就難以治癒;

柏木火則瘡多汁。橘木火則傷皮。桑木火則肉枯。棗木火則體消。竹木火則傷筋。多壯則筋縱。枳木火則陷脈潰。榆木火則傷骨。多壯則骨枯。凡八木之火。皆不可用也。

  • 柏木火會讓瘡瘍多汁液;橘木火會傷到皮膚;桑木火會讓肉體枯竭;棗木火會讓身體消瘦;竹木火會傷到筋脈,用力過度則筋脈鬆弛;枳木火會使脈絡陷下去並潰爛;榆木火會傷到骨頭,用力過度則骨頭枯竭。總之,八種木柴的火都不可以用來灸灼。

火用陽燧之火。其次用䃈石之火。天陰則用槐木之火。陽燧是以火珠向日下。以艾於下承之。便得火也。

  • 最好的火是陽燧火,其次是䃈石火,天氣陰冷時則用槐木火。陽燧是用火珠對著太陽照射,在下方放艾草承接,就會生出火來。

䃈石似玉堅。以此石擊鑌鐵。即火出。仍以極爛榆木承之即得。亦用艾取之。此是匈奴火法。今北人猶爾。

  • 䃈石像玉石一樣堅硬,用它敲擊鑌鐵,就會產生火花,再用非常爛的榆木承接火花,就可以得到火。也可以用艾草承接火花。這是匈奴人的火法,現在北方人仍然使用這種方法。

灸有補瀉者。甲乙經云。用灸補者。無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灸瀉者。疾吹其火。付其艾。須其火滅也。此言以口吹艾炷令疾滅。即是瀉也。不吹聽其自滅者。即補也。

  • 灸法有補瀉之分。《甲乙經》中記載:用灸法補虛時,不要吹滅火,讓它自然熄滅。用灸法瀉實時,則要用力吹滅火,然後將艾炷放在火上,直到火完全熄滅。這段話的意思是,用嘴巴吹滅艾炷,使其快速熄滅,就是瀉法;不吹,讓艾炷自然熄滅,就是補法。

小品又云。黃帝曰。灸不過三分。是謂從穴。此言作艾炷欲令根下闊三分也。若減此。則不履孔穴。不中經脈。火氣不行。不能除病也。若江南嶺南寒氣既少。當二分為準。燧小不得減一分半也。嬰兒以意減之。凡灸瘡得膿增壞。其病乃出。瘡不壞則病不除已。甲乙經云。灸不發者。

用故履底灸熱熨之。三日即發也。甚宜解此。又近有蘇恭。善醫此疾。馳名於上京。顯譽於下邑。撰腳氣方卷論。則信為指南。敘灸亦未成膠柱。乃云。毒氣如賊。何必要在大門出。腹背手足。皆須灸也。愚謂灸痛風毒所攻腹。則引賊入室。如何令賊出門。特宜知之。不可輕脫。

白話文:

古書中記載,黃帝說灸火深度不超過三分,這就是所謂的「從穴」。意思是說,艾炷要讓底部寬度達到三分。如果減小這個尺寸,艾灸就不會深入穴位,無法到達經脈,火氣無法運行,也就無法治病。不過,如果是在江南嶺南等寒氣較少的地方,可以將艾炷的深度減少到二分,最少也要有一分半。對於嬰兒則要根據情況適當減少。一般來說,艾灸後如果出現膿腫,說明病情正在向外排出,如果沒有膿腫,病症就無法去除。甲乙經中記載,如果艾灸沒有效果,可以用熱的鞋底熨燙患處,三天就能看到效果。另外,蘇恭是位善於醫治腳氣病的名醫,他的腳氣方論可以作為參考。他認為,毒氣就像賊人,不一定非要在正門出去,腹部、背部、手足等部位都可以施灸。我認為,如果灸的是風毒侵襲腹部,那等於把賊引進屋子,怎麼能讓賊出去呢?這一點一定要清楚明白,不可輕視。

若手指疾悶。灸無妨也。若病人患熱病者。覺針氣至病所。即退針三二分。令病人口吸氣。鼻出氣。依經生成數數之。覺針下陰氣隆至。依前法出針。若病人患寒病者。覺針氣至病所。即進針至二三分。令病人鼻吸口呼。依本經生成數數之。覺針下陽氣隆至。依前法出針。假令補冷。

先令病人咳嗽一聲。得入腠理。復令病人吹氣一口。隨吹下針。至六七分。漸進腎肝之部。停針。徐徐良久。復退針一豆許。乃捻針。問病人覺熱否。然後針至三四分。及心肺之部。又令病人吸氣內針。捻針。使氣下行至病所。卻外捻針。使氣上行。直過所針穴一二寸。乃吸而外捻針出。

白話文:

如果手指疼痛僵硬,灸法是可以的。若病人患有熱病,感覺針氣到達病處,就退針三到二分,讓病人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依照經絡的生成規律計算,感覺針下陰氣隆起,就按照之前的步驟出針。若病人患有寒病,感覺針氣到達病處,就進針二到三分,讓病人用嘴巴吸氣,鼻子呼氣,依照本經絡的生成規律計算,感覺針下陽氣隆起,就按照之前的步驟出針。假設要補寒,先讓病人咳嗽一聲,讓藥力進入腠理,再讓病人吹一口氣,隨即吹氣時下針,至六七分深,漸漸進到腎肝部位,停留針,慢慢等候,再退針一豆許,接著捻針,問病人是否感覺熱,然後針至三四分深,到達心肺部位,再讓病人吸氣時進針,捻針,使氣下降到病處,然後外捻針,使氣上升,直達所針穴位一二寸,接著吸氣並外捻針出。

以手速按其穴。此為補。夫病後熱者。治之以寒也何如。須其寒者。先刺入陽之分。後得氣推內至陰之分。復令病人地氣入而天氣出。謹按生成之息數足。其病人自覺清涼矣。夫病惡寒者。治之以熱也何如。須其熱者。先刺入陰之分。後得氣徐引針。至陽之分。復令病人天氣入而地氣出。

亦謹按生成之息數足。其病人自覺和暖矣。

白話文:

用快速的手法按壓穴位,這屬於補法。如果病人是病後發熱,用寒涼的方法治療效果如何呢?需要用寒涼方法治療時,先將針刺入陽經的部位,待針感傳導後,再將針推入陰經的部位。接著讓病人吸入地氣,吐出天氣。仔細觀察病人呼吸的次數是否達到規律,如果病人感到清涼,就說明治療有效。

如果病人畏寒,用溫熱的方法治療效果如何呢?需要用溫熱方法治療時,先將針刺入陰經的部位,待針感傳導後,再慢慢地將針退出,直到陽經的部位。接著讓病人吸入天氣,吐出地氣。

同樣地,也要仔細觀察病人呼吸的次數是否達到規律,如果病人感到溫暖,就說明治療有效。

注釋

  • :指人體的穴位。
  • :指中醫的補法,即補充身體的能量。
  • 陽之分:指人體的陽經部位。
  • 陰之分:指人體的陰經部位。
  • 地氣:指大地之氣,屬於陰氣。
  • 天氣:指天空之氣,屬於陽氣。
  • 生成之息數:指正常的呼吸次數。

總結

這段文字描述了中醫治療熱症和寒症的兩種方法,分別是寒涼療法和溫熱療法。兩種方法都強調了針灸手法和呼吸的配合,以達到治療的效果。

3. 迎隨補瀉法

經云。東方實而西方虛。瀉南方而補北方。何謂也。此實母瀉子之法。非只刺一經而已。假令肝木之病實。瀉心火之子。補腎水之母。其肝經自得其平矣。五臟皆依此而行之。

白話文:

古文中說:「如果東方(代表肝)強壯而西方(代表肺)衰弱,就減弱南方(代表心)的力量並增強北方(代表腎)。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指用實際上是母親的方法來減少兒子的能量,而不只是刺激一個經絡而已。例如,如果是肝木出現了問題且過於旺盛,就要減弱心火的孩子能量,同時滋養腎水的母親能量,這樣肝經就能得到平衡了。五臟都應該按照這個方法進行治療。」 簡單來說,就是當某個器官太旺時,可以透過調整其他相關器官的能量來達到平衡的效果。

4. 補法

左手掏穴。右手置針於穴上。令病人咳嗽一聲。針入透於腠理。令病人吹氣一口。隨吹針至分寸。待針頭沉緊。時轉針頭。以手循捫。覺氣至卻回。針頭向下。覺針頭沉緊。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出針。乃閉其穴(謂一手急捻孔是也)。虛羸氣弱癢麻者。補之。

白話文:

左手上前探查穴位,右手指放在穴位上方。讓病人大喊一聲,然後把針刺進皮膚組織裡。接著請病人呼口氣,隨著呼吸的動作,慢慢調整針的位置到一分長度。等感到針尖有阻力且變得較為緊密時,就用手指輕輕旋動針尖,直到感覺到氣血流動後再收回。如果發現針尖下沈或變硬,就讓病人吸口氣,同時拔掉針。最後封住該穴位(也就是用手快速按壓),對於身體虛弱、氣力不足、發癢和麻木的人來說,可以進行補法治療。

5. 瀉法

左手掏穴右手置針於穴上。令病人咳嗽一聲。針入腠理。復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氣入針至分寸。覺針沉緊。轉針頭向病所。覺氣至病。若覺病退。便轉針頭下以手循捫。覺針沉悶。令病人吹氣一口。隨吹氣一口而徐出其針。則不閉其穴。命之曰瀉。豐肥堅硬疼痛者。瀉之。

白話文:

左手上前掏出穴位,右手指放在穴位上方。讓患者咳嗽一聲,針進入皮膚表面。再讓患者吸入一口氣,隨著呼吸將針插入到指定尺寸。感覺針下沈緊繃,轉動針頭朝向病症所在位置。感覺到氣到達疾病部位時,如果感到病情有所緩解,則轉過針頭向下用手輕輕按壓,感受針下沈悶的感覺。讓患者呼出一口氣,並隨同呼出一口氣慢慢拔出針來,這樣就不會閉塞住穴位了。這種操作叫做瀉法。對於豐腴、堅硬和疼痛的情況可以使用瀉法。

6. 素問瀉必用方補必用圓法

夫瀉必用方。以氣方盛也。以月方滿也。以日方溫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內針。及復候其方吸而轉。及復候其方呼而徐引針。故曰瀉。夫補必用圓。圓者行也。行者移也。謂行不宜之氣。移未復之脈。故刺必中其榮。又復候吸而推針至血。故圓與方非針也。余不知聖人之意。請後之明達之士詳究焉。

白話文:

夫瀉法必用方穴,因為此時氣血充盛,如同月圓之時,太陽溫暖之時,身體安定之時,呼吸吸氣之時,方可針刺。待呼吸吸氣轉為呼氣時,再慢慢退針。這就是所謂的瀉法。

夫補法必用圓針,圓者代表行,行則移,意指將不宜之氣運行移轉至未復之脈。故刺針必中其榮穴,並且在吸氣時推針至見血。

故圓針與方穴,非單指針具之形狀,而是指針刺之方法。我尚不明聖人之意,請後世明達之士詳加研究探究。

7. 春夏刺淺秋冬刺深法

內經曰。病有浮沉。刺有深淺。各正其理。無反其道。然春夏為陽。其氣在外。人氣亦浮。凡刺者。故淺取之。秋冬為陰。其氣在內。人氣在臟。凡刺者。故當深取之。又言。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者。謂春夏為陽。謂陰所養。故刺之各致一陰。秋冬為陰。謂陽所養。

故刺之各致一陽。春夏溫必致一陰者。謂下針深刺至腎肝之部。得其氣針便出之。是以引持之陰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謂下針淺刺至心肺之部。得其氣推而內之良久出針。是推內之陽也。故素問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也。

白話文:

《內經》說:疾病有不同的程度(輕重),鍼灸治療也有不同的深度(淺深)。要按照各自的規律來操作,不能違反這個原則。然而春天和夏天屬於陽氣旺盛的時候,人體表面活躍;因此,在進行鍼灸時應該採取較淺的方法。秋天和冬天則相反,它們屬於陰氣旺盛的時間段,人的內部器官活動較爲強烈;所以在這兩個季節裏做鍼灸應當深入一些。此外,《內經》還提到:“春秋兩季分別達到一次陰陽平衡。”這是因爲春季與夏季都屬陽性時期,但其中包含著滋養生命的陰性因素;所以在這些時候施用鍼灸療法應儘量使患者體內產生一定的陰性反應。同樣地,“秋冬季也要保持這種狀態”,因爲這兩個季度雖然都是陰性的階段,但也含有維持生命活力所需要的陽性成分。“這就是爲什麼《黃帝內經·素問篇》會講到‘春養陽、夏養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