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六 (3)
卷四百十六 (3)
1. 手陽明大腸經左右二十八穴
商陽二穴,金也。一名絕陽。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灸三壯。針一分。留一呼。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出也。為井。治胸中氣滿。喘咳支腫。熱病汗不出。耳鳴耳聾。寒熱痎瘧。口乾頤頷蛀齒痛。惡寒肩背急。相引缺盆痛。目青盲。可灸三壯。右取左。左取右。如頃食立已。西方子云。及主胸脅柱滿。
二間二穴,水也。一名間谷。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前。內側陷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流也。為滎。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鼻鼽。衄血。多驚。口喎眼斜。又云。主多臥喜睡。肩髃痛。喉痹。咽如鯁物傷。忽振寒。及傷寒寒熱。
三間二穴,木也。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後內側陷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注也。為腧。主喉痹咽如鯁(齒齲痛。多臥喜睡。胸滿病腹鳴。瘧寒熱。唇焦口乾。身熱喘息。目眥急痛)。腸鳴洞泄。又云。針入二分。西方子云。主目上插。頭熱鼻鼽衄血。吐舌戾頸。喜驚氣熱瘧病。
合谷二穴,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間陷中(明堂云。手大指兩骨罅間宛宛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七壯。今附。若婦人妊娠。不可刺。刺之損胎氣(針經云。手食指大指虎口兩骨間)。明堂經云。主痎瘧寒熱。熱病汗不出。目不明。生白翳。支膚痂疥。遍身風疹。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過也。為原。療鼻鼽衄。頭痛齒齲。喉痹臂痿。面腫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開。西方子云。主風。頭熱鼻清涕出。
陽谿二穴,火也。一名中魁。在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二壯。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行也。為經。治狂言喜笑見鬼。熱病煩心。目風赤爛有翳。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寒熱瘧疾。喉痹。耳鳴齒痛。驚掣。肘臂不舉。痂疥。可灸三壯。慎如前法。西方子明堂經云。主目痛耳痛鳴聾。咽如鯁。吐舌戾頸。妄言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漫淫煩滿。及主舌本痛。
溫溜二穴,一名逆注。一名池頭。在腕後大上三寸。小上六寸。針三分。灸三壯。明堂經云。在腕後五寸六寸間動脈中是穴。主寒熱頭痛。喜噦衄。肩不舉。癲癇病。吐舌。鼓頷狂言。及喉痹不能言。銅人經云。一名蛇頭。在腕後大上五寸。小上六寸。手陽明。治口喎腸鳴腹痛。傷寒身熱。頭痛噦逆。肩不得舉。癲疾吐涎。狂言見鬼。喉痹面虛腫。西方子云。在腕後大上五寸。小上六寸。主狂僕。主瘧面赤腫。
下廉二穴,在輔骨下。去上廉一寸輔兌肉。分外。斜針五分。留二呼。灸三壯。銅人經云。治頭風臂肘喘痛溺黃。針入五分。留五呼。西方子云。主腸鳴相追逐。灸五壯。資生經云。此有下廉。足陽明亦有下廉。蓋在足者。乃下巨虛也。
白話文:
手陽明大腸經左右二十八穴
商陽穴二穴,屬性為金,又名絕陽。位置在手大拇指指甲旁邊,靠近食指的那一側,離指甲角像韭菜葉子那麼寬的地方。可以艾灸三壯,針刺一分深,留針時間約一呼。銅人經說,這裡是手陽明經脈的起始點,屬於井穴。主治胸悶氣脹、喘咳、肢體腫脹、發熱不出汗、耳鳴耳聾、忽冷忽熱的瘧疾、口乾、下巴和牙齒疼痛、怕冷、肩膀和背部緊繃、牽引到鎖骨窩疼痛、眼睛青盲等症狀。可以艾灸三壯,右邊的病痛取左邊穴位,左邊的病痛取右邊穴位,效果很快,像剛吃完飯一樣。西方子說,還主治胸脅脹滿。
二間穴二穴,屬性為水,又名間谷。位置在手大拇指和食指的指骨交接處的前面,靠近內側的凹陷處。可以針刺三分深,留針時間約三呼,艾灸三壯。銅人經說,這裡是手陽明經脈流注的地方,屬於滎穴。主治咽喉腫痛、下巴腫脹、肩背疼痛、發冷戰抖、鼻塞、流鼻血、容易驚嚇、口眼歪斜。又說,還主治嗜睡、肩膀和手臂疼痛、咽喉腫痛像有東西卡住、突然發冷戰抖、以及傷寒引起的寒熱。
三間穴二穴,屬性為木,又名少谷。位置在手大拇指和食指的指骨交接處的後面,靠近內側的凹陷處。可以針刺三分深,留針時間約三呼,艾灸三壯。銅人經說,這裡是手陽明經脈匯注的地方,屬於腧穴。主治咽喉腫痛像有東西卡住、牙齒疼痛、嗜睡、胸悶、腹部咕嚕作響、瘧疾引起的寒熱、嘴唇乾燥、口渴、身體發熱喘氣、眼角急痛、腸鳴腹瀉。又說,針刺入二分深。西方子說,主治眼睛向上翻、頭部發熱、鼻塞、流鼻血、吐舌頭、脖子僵硬、容易驚嚇、氣熱引起的瘧疾。
合谷穴二穴,又名虎口。位置在手大拇指和食指兩骨頭之間凹陷處(明堂經說是手大拇指兩骨頭縫隙間凹陷處)。可以針刺三分深,留針時間約三呼,艾灸七壯。注意,如果孕婦不能針刺,針刺會損害胎氣(針經說是手食指和大拇指虎口兩骨頭之間)。明堂經說,主治瘧疾引起的寒熱、發熱不出汗、眼睛看不清楚、長白翳、皮膚生瘡疥、全身風疹。銅人經說,這裡是手陽明經脈經過的地方,屬於原穴。主治鼻塞、流鼻血、頭痛、牙痛、咽喉腫痛、手臂萎軟、臉腫、嘴唇不能收攏、不能說話、嘴巴緊閉打不開。西方子說,主治風症、頭部發熱、流鼻涕。
陽谿穴二穴,屬性為火,又名中魁。位置在手腕上側,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可以針刺三分深,留針時間約七呼,艾灸二壯。銅人經說,這裡是手陽明經脈行走的地方,屬於經穴。主治胡言亂語、喜笑、看到鬼怪、發熱煩躁、眼睛紅腫、長翳膜、厥逆頭痛、胸悶氣短、寒熱瘧疾、咽喉腫痛、耳鳴牙痛、驚厥抽搐、肘臂抬不起來、皮膚生瘡疥。可以艾灸三壯,注意像前面一樣的操作。西方子明堂經說,主治眼睛痛、耳朵痛、耳鳴耳聾、咽喉腫痛像有東西卡住、吐舌頭、脖子僵硬、胡言亂語、心悶不出汗、手掌發熱、心痛、身體發熱、煩躁不安、以及舌根疼痛。
溫溜穴二穴,又名逆注,又名池頭。位置在手腕後三寸和大上六寸的位置。可以針刺三分深,艾灸三壯。明堂經說,在手腕後五寸和六寸之間,動脈跳動的地方。主治寒熱頭痛、打嗝、流鼻血、肩膀抬不起來、癲癇、吐舌頭、腮幫鼓動、胡言亂語、以及咽喉腫痛不能說話。銅人經說,又名蛇頭。位置在手腕後大上五寸,小上六寸。是手陽明經脈的穴位,主治口眼歪斜、腸鳴腹痛、傷寒發熱、頭痛打嗝、肩膀抬不起來、癲癇吐口水、胡言亂語看到鬼怪、咽喉腫痛、臉虛腫。西方子說,在手腕後大上五寸,小上六寸,主治突然昏倒、瘧疾臉紅腫。
下廉穴二穴,位置在輔骨下,離上廉穴一寸,輔兌肉之外側。可以斜針刺五分深,留針時間約二呼,艾灸三壯。銅人經說,主治頭風、手臂和肘部喘痛、小便黃。針刺入五分,留針時間約五呼。西方子說,主治腸鳴聲不斷。可以艾灸五壯。資生經說,這個穴位叫下廉,足陽明經也有下廉穴,足部的下廉就是下巨虛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