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二十五 (18)
卷四百二十五 (18)
1. 下乳汁
鍾乳(溫),漏蘆(寒。大寒),蠐螬(微溫。寒),𦸈𧁾(寒),土瓜根(寒),豬四足(小寒),冬葵子(寒),木通(平),狗四足(平)
白話文:
【催乳】
鐘乳(溫性),可用來幫助下乳汁。 漏蘆(極寒),具有強烈的冷性,能用於催乳。 蠐螬(微溫帶寒),稍微溫熱但帶有寒性,有助於產奶。 土瓜根(寒性),屬寒性食材,能促進乳汁分泌。 豬蹄(稍寒),略帶寒性的豬蹄,同樣可幫助增加母乳。 冬葵子(寒性),寒性的冬葵子,能促進乳汁生成。 木通(性平),性質平和的木通,也能用於催乳。 狗蹄(性平),性質平和的狗蹄,同樣適用於催乳。
以上皆是古代中醫用來促進乳汁分泌的食材與藥材,其溫、寒、平的特性,代表它們各自的性質。
2. 中蠱
桔梗(微溫),鬼臼(溫。微寒),犀角(寒。微寒),斑蝥(寒),芫青(微溫),射罔(溫。大熱),鬼督郵(平),葛上亭長(微溫),白蘘荷(微溫),敗鼓皮(平),藍子(寒),羖羊角(溫。微寒)
白話文:
這些是用來對抗「中蠱」(一種傳說中毒害)的中藥材及其性質:桔梗(性質微溫),鬼臼(性質先溫後轉微寒),犀角(性質寒,但又略帶微寒),斑蝥(性質寒),芫青(性質微溫),射罔(性質溫,但極為熱),鬼督郵(性質平和),葛上亭長(性質微溫),白蘘荷(性質微溫),敗鼓皮(性質平和),藍子(性質寒),羖羊角(性質溫,但又略帶微寒)。
3. 出汗
麻黃(溫。微溫),蔥白(平),乾薑(溫。大熱),葛根(平),石膏(微寒。大寒),貝母(平。微寒),吳茱萸(溫。微溫),桂心(大熱),附子(溫。大熱),豉(寒),生薑(微溫),薄荷(溫),蜀椒(溫。大熱)
白話文:
這些是用於促進出汗的一些草藥,在古代中醫裡有著特定的屬性:
- 麻黃:性質溫和,稍帶溫熱。
- 蔥白:性質平和。
- 乾薑:性質溫暖,甚至有點大熱。
- 葛根:性質平和。
- 石膏:性質微寒,甚至有點極寒。
- 貝母:性質平和,稍帶微寒。
- 吳茱萸:性質溫暖,稍帶溫熱。
- 桂心:性質極熱。
- 附子:性質溫暖,甚至有點大熱。
- 豉:性質寒冷。
- 生薑:性質稍帶溫熱。
- 薄荷:性質溫暖。
- 蜀椒:性質溫暖,甚至有點大熱。
以上草藥在中醫治療中常被用來調節體溫,促進發汗。
4. 止汗
麻黃根(微寒),半夏(生。微寒。熟。溫),牡蠣(平。微寒),杜仲(平。溫),枳實(寒。微寒),菘蘿(平)
白話文:
[止汗]
這段古代中醫文字提到可用來止汗的藥材有:
- 麻黃根:性質微寒。
- 半夏:生用則性質微寒,炮製後則轉為溫性。
- 牡蠣:屬性平和,但略帶微寒。
- 杜仲:屬性平和,略偏溫。
- 枳實:性質較寒,但也可視為微寒。
- 菘蘿:其屬性平和。
5. 吐藥
恆山(寒。微寒),菘蘿(平),烏梅(平),鹽(寒),砒霜(平)
白話文:
- 恆山:其藥性偏寒,有些許寒涼之效。
- 菘蘿:藥性平和,不偏寒也不偏熱。
- 烏梅:同樣具有平和的藥性,介於寒熱之間。
- 鹽:藥性偏寒,帶有冷涼的效果。
- 砒霜:雖然本身劇毒,但在中醫裡被歸類為藥性平和。
這些藥材在古代被用作引發嘔吐的藥物,以治療某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