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回本書目錄

1. 卷四百十一

2. 針灸門

3. 九針式

鑱針。平半寸。長一寸六分。頭大末銳。其病熱在頭身者宜此。圓針。其身圓。鋒如卵形。長一寸六分。肉氣滿宜此。鍉針。其鋒如黍粟之銳。長三寸五分。脈氣虛眇宜此。鋒針。其刃三隅。長一寸六分。瀉熱出血。發泄痼病宜此。鈹針。一名破針。末如劍鋒。廣二寸半。長四寸。

破癰腫出膿血。員利針。尖如犛。且員且利。中身微大。長一寸六分。調陰陽。去暴痹。毫針。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長三寸六分。調經絡。去疾病。長針。鋒如利。長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節腠之間者。宜此。燔針。一名淬針。長四寸。風虛舍於骨解皮膚之間者。宜此。

白話文:

[九針式]

  1. 鑱針:針頭較寬,尾端尖銳,全長約一寸六分。適合用於治療頭部或身體的熱症。

  2. 圓針:針身圓潤,前端形狀類似卵形,全長約一寸六分。適用於肌肉氣血充盈的情況。

  3. 鍉針:針尖細如黍粟的尖端,全長約三寸五分。適用於脈氣虛弱的病症。

  4. 鋒針:有三個刃面,全長約一寸六分。主要用於排熱出血,治療久治不愈的疾病。

  5. 鈹針:又稱為破針,針尖像劍一樣尖銳,寬約二寸半,全長約四寸。適合用於破除癰腫,排出膿血。

  6. 員利針:針尖像牛角一樣,既圓滑又尖銳,針身中部略粗,全長約一寸六分。主要用於調和陰陽,治療突然發生的痹症。

  7. 毫針:形狀模仿獸毛,針尖像蚊子或蠅子的口器,全長約三寸六分。用於調理經絡,治療各種疾病。

  8. 長針:針尖尖銳,全長約七寸。適用於深入骨髓,位於腰脊節腠之間的痹症。

  9. 燔針:又稱為淬針,全長約四寸。適用於風虛症,病症位於骨髓與皮膚之間的情況。

4. 煮針法

危氏方云。用烏頭一兩。去尖。巴豆一兩。硫黃麻黃各半兩。木鱉子十個。同入瓷石器內。水煮一日。洗澤之。再用止痛藥沒藥。乳香。當歸。花蕊石各半兩。又如前水煮一日。取出。用皂角水洗。再於犬肉內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淨。端直。用松子油塗之。常近人氣為妙。

白話文:

根據危氏的方子所述,使用一兩的烏頭,去除其尖部,再取一兩的巴豆,與硫磺、麻黃各半兩,以及木鱉子十顆,一起放入瓷器中,用水煮上一天,然後清洗乾淨。接著,再用止痛藥如沒藥、乳香、當歸、花蕊石各半兩,同樣地,像先前一樣再用水煮一天。之後,將這些東西取出,用皁角水清洗,再在狗肉裡煮上一天。煮完後,仍然需要用瓦屑將它們打磨得清潔整齊,保持端正。最後,用松子油塗抹在上面,且要常常讓人氣接近,這樣效果會更佳。

5. 折量取腧穴法

凡度周身孔穴遠近分寸,以病人男左女右。取手中指第二節,內度兩橫文,相去為一寸。以薄竹片點量分寸使用。或有人手長身短,或身長手短,或人長胸腹短,或人短胸腹長,揣穴尤宜用意。凡穴不離分肉之間,動脈之中,是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其經脈粗細,狀如細線,但令當經而刺之,依法補瀉,即能愈疾矣。明堂定尺寸法云:以八寸為一尺,以八分為一寸。緣人有長短肥瘦不同,取穴不準。秦時扁鵲明堂經云: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一節為一寸,緣人有身長手短,有身短手長,取穴不準。唐時孫思邈明堂經云:取患人男左女右,大拇直節橫文為一寸,以意消詳,巧拙在人。亦有一法,令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節,內度兩橫文,相去為一寸。自依此寸法與人針灸療病以來,其病多獲愈,此法有準,今以為定。

白話文:

[丈量穴位位置的方法]

凡是丈量全身穴位的距離和尺寸,應依據患者性別,男性用左手,女性用右手。取手中指的第二節,以內部兩道橫紋之間的距離作為一寸。可用薄竹片來輔助丈量,以確保精確。

人體各部位長短比例各有不同,例如有的人手長身短,有的人身長手短,有的人上半身長下半身短,反之亦然。因此,在定位穴位時要特別小心。穴位通常位於肌肉間隙和動脈中,這是身體經絡交匯的地方,有助於血液循環,調節體內氣息。經脈的粗細像細線一樣,只要找到正確的穴位並進行針刺,再根據規定的補瀉手法操作,就能達到治病的效果。

「明堂定尺寸法」提到,以八寸為一尺,八分為一寸,但因人體長短肥瘦不同,單靠這種方法可能無法準確找到穴位。秦朝的《扁鵲明堂經》提到,可取男左女右手中的第一節手指作為一寸的標準,然而,這種方法同樣受到人體比例差異的影響。唐朝孫思邈的《明堂經》則建議,取男左女右手大拇指的關節橫紋作為一寸的標準。不過,精確度還是視個人技術而定。

這裡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節的內部兩道橫紋之間的距離作為一寸。自從採用這種寸法進行針灸治療以來,患者的病情大多獲得改善。這個方法經過實踐驗證,因此被認為是可靠的標準。

6. 點穴法

凡點穴時。須得身體平直。四肢毋令拳縮。坐點毋令俯仰。立點毋令傾側。坐點則坐針灸。立點則立針灸。反此,則不得其穴耳。

又云。灸時孔穴不正。無益於事。徒燒好肉。虛忍痛楚之苦。若有病先灸於上。後灸於下。先灸於少。後灸於多。皆宜審之。

白話文:

在進行點穴療法時,必須讓身體保持平直,四肢不能蜷縮。如果是以坐姿進行點穴,身體不可前俯後仰;若是立姿,則不可左右傾斜。若處於坐姿,就應採用坐針灸的方式;若是立姿,則應用立針灸的方式。如果不照這樣做,可能會找不到正確的穴位。

還有一種說法是,如果在進行針灸時,針刺的位置不準確,不僅對病情沒有幫助,反而會無辜地燒傷健康的皮膚,讓人無端忍受痛苦。如果有疾病要治療,應該先從上方開始灸治,再灸下方;先灸少量的穴位,再逐漸增加。這些都是需要謹慎考慮的。

7. 孔穴相去法

甲乙經云。自大椎下至尾骶骨。二十一椎長三尺。折量取俞穴。或云。第一椎上。更有大椎在宛宛陷中。非有骨也。有骨虛即是第一椎。若以大椎至尾骶二十一椎長三尺法校之。則止節云椎。每椎節長一寸四分。惟第七椎下。至於膂骨多分之七。故上七節。共九寸八分分之七。

下節十四椎。每椎一寸四分分之五有奇。以下七節共二寸一分分之三。亦是一說也。但第一椎有骨。乃骨節之數。大椎雖無骨。實是穴名。既曰自大椎下至二十一椎。豈可不量大椎以下。或者之說。於是不通矣。

自蔽骨下至臍八寸。而中脘居其中(上下各四寸)。氣論注云。中脘居心。蔽骨與臍之中是也。按明常下經云。鳩尾在胸前蔽骨下五分。人無蔽骨。從岐骨際下行一寸則是。欲定中脘之穴。當詳有蔽骨無蔽骨也。又當準人長短肥瘠量之。自臍下寸半為氣海。三寸為丹田。至屈骨凡五寸。

千金云。屈骨在臍下五寸。明堂下經亦云。屈骨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當準人長短肥瘠量之。

銅人經云。幽門夾巨闕旁各五分。肓腧夾臍各五分(明堂經云。在巨闕旁各夾上脘旁相去寸半。三寸)。不容在幽門旁各寸半。天樞去肓俞寸半。夾臍。期門在不容旁寸半。大橫直臍旁(不容天樞期門既各寸半。則幽門肓俞各五分。誤矣)。又云。腎俞在十四椎下兩旁各寸半。

與臍平。肓門在十三椎相去各三寸。與鳩尾相直。腎俞既與臍平。肓門乃與鳩尾相直。亦可疑也。

甲乙經云。人有長七尺五寸者。發以下至頤一尺。結喉𩩩骭一尺三寸。𩩩骭至天樞八寸。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橫骨內輔上廉至下廉三寸半。內輔下廉至內踝一尺三寸。內踝至地三寸。又膝膕至跗屬一尺六寸。跗屬至地三寸。又肩至肘一尺七寸。肘至腕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末四寸半。

白話文:

【孔穴相去法】

《甲乙經》提到,從大椎穴向下到尾骶骨,共有二十一節椎骨,全長爲三尺。有人指出,在第一椎之上,另有一個大椎穴,位於凹陷中,並非是骨頭,而是空隙處即爲第一椎。如果依據大椎至尾骶骨共二十一節椎骨長三尺的標準來計算,則每一節椎骨長度約爲一寸四分,唯有第七椎骨之下,到膂骨這一段,長度多出七分,因此,前七節椎骨總長爲九寸八分七分之一。

後十四節椎骨,每節椎骨長一寸四分五分之一,最後七節椎骨總長爲二寸一分三分之一。這是另一種說法。然而,第一椎骨上有骨頭,是骨節的計數,大椎雖然沒有骨頭,實則是一個穴位的名稱。既然說是從大椎穴向下到第二十一椎骨,怎麼能不測量大椎穴以下的部分呢?所以,有些人提出的觀點,就無法解釋通了。

從蔽骨下至肚臍爲八寸,中脘穴則位於兩者中間(上下各四寸)。《氣論注》說,中脘穴位於心、蔽骨與肚臍的中間位置。根據《明常下經》,鳩尾穴位於胸前面蔽骨下五分處,如果人體沒有蔽骨,可以從岐骨際下行一寸就是該穴。想要確定中脘穴的位置,應當詳細考慮有無蔽骨。同時,應根據人體的長短肥瘦進行測量。從肚臍向下寸半爲氣海穴,向下三寸爲丹田穴,至屈骨穴全長爲五寸。

《千金方》提到,屈骨穴位於肚臍下五寸,《明堂下經》也有同樣的描述,屈骨穴位於橫骨上中極穴下一寸。應當根據人體的長短肥瘦進行測量。

《銅人經》記載,幽門穴位於巨闕穴兩側各五分,肓俞穴位於臍兩側各五分(《明堂經》記載,位於巨闕穴旁各夾上脘穴旁相距寸半,三寸)。不容穴位於幽門穴旁各寸半,天樞穴離肓俞穴寸半,位於臍兩側。期門穴位於不容穴旁寸半,大橫穴則與臍平齊(不容穴、天樞穴和期門穴既然各寸半,那麼幽門穴和肓俞穴各五分的說法就有誤了)。又說,腎俞穴位於第十四椎骨下兩旁各寸半,與臍平齊。肓門穴位於第十三椎骨相距各三寸,與鳩尾穴相直。腎俞穴既然與臍平齊,肓門穴又與鳩尾穴相直,這就有些疑慮了。

《甲乙經》提到,人的身高如果爲七尺五寸的話,髮際以下到頤部爲一尺,結喉至骭爲一尺三寸,骭至天樞穴爲八寸,天樞穴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橫骨內輔上廉至下廉爲三寸半,內輔下廉至內踝爲一尺三寸,內踝至地爲三寸。另外,膝膕至跗屬爲一尺六寸,跗屬至地爲三寸。再者,肩至肘爲一尺七寸,肘至腕爲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末爲四寸半。

8. 點灸法

千金方云。人有老少。體有長短。膚有肥瘦。皆須精思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文理解節縫會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決然。如此仔細安詳用心者。乃能得之耳。許希亦云。或身短而手長。或手短而身長。或胸腹短。或胸腹長。或瘠。或肥。又不可以一概論也。又云。灸當先陽後陰。言從頭向左而漸下。次後頭向右而漸下。先上後下。

白話文:

《千金方》提到,人有老有少,身體有長有短,皮膚有肥有瘦,都需要精心思考和商討,準確地調整方法。再者,要找到肌肉紋理、關節縫隙、凹陷處,以及用手按壓確定病痛所在,如此細緻慎重用心的人,才能掌握點灸的技巧。許希亦表示,有的人身高較矮但手臂長,有的則是手臂短但身高高,有的人胸腹部位短,有的則是胸腹部位長,有的瘦削,有的豐腴,這些都不能一概而論。他又說,進行灸療時應先灸陽經後灸陰經,即從頭部開始向左側逐漸向下灸,接著再從後頭向右側逐漸向下灸,遵循先上後下的原則。

9. 穴名同異

手有三里五里。足亦有三里五里。手有上廉下廉。足亦有上廉下廉。側頭部有竅陰。足少陽亦有竅陰。偃伏部有臨泣。足少陽亦有臨泣。既有五里矣。勞宮亦名五里。既有光明矣。攢竹亦名光明。肩有肩井。又有所謂中肩井。足有崑崙。又有所謂下崑崙。太淵太泉之名或殊。

天鼎天頂之字有異。丹田初非石門。禾窌亦非和窌。陽蹺實為申脈。本非跗陽。陰蹺實為照海。本非交信。肩髃之名。扁骨見於外臺。懸鐘之名。絕骨童子窌之名。前關見於千金注。如此者眾。可不審處而針灸耶。苟不審處。則差之毫釐。有尋丈之謬矣。爰舉其略。以示世醫。

俾之謹於灸穴也。

白話文:

[穴位的同名異位]

手上有一個叫三里的穴道,腳上也有同樣名稱的穴道。手上有一個叫五里的穴道,腳上同樣存在。手上有一個上廉下廉的穴道,腳上也有同樣的名稱。側頭部有一個叫竅陰的穴道,腳上的膽經同樣有這個名字。身體有一個叫五里的穴道,勞宮穴也叫做五里。有一個叫光明的穴道,攢竹穴同樣叫做光明。肩部有一個叫肩井的穴道,同時存在一個叫做中肩井的穴道。腳上有一個崑崙穴,同時也有一個下崑崙穴。太淵和太泉的名字可能不同。

天鼎和天頂的字眼可能有差異。丹田並非等同於石門,禾窌穴並非等同於和窌穴。陽蹺實際上是申脈,並非跗陽。陰蹺實際上是照海,並非交信。肩髃穴的名字,在外臺祕要中被記載為扁骨。懸鐘穴的名字,在千金方的註釋中被記載為絕骨,以及童子窌和前關穴。

這些例子很多,我們在針灸時,可以不仔細辨別嗎?如果不仔細辨別,可能會有微小的誤差,但結果可能會有巨大的錯誤。因此,我舉出這些例子,來告訴醫學界。

讓醫生們在針灸穴位時,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