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二十三 (6)
卷四百二十三 (6)
1. 大便不禁
治大小便利(資生經)。穴大腸俞,次髎(一作八髎)
治大便不解。腸鳴泄注。小便赤黃。穴陽綱
治尻中腫。大便直出。陰胞有寒。小便不利。穴承扶
治大便泄數。小便不利。穴曲骨端,天樞灸
治泄利不禁。小腹絞痛。穴丹田
治泄利虛脹。小便難。穴關元
治大便不節。穴魂門
治老人小兒大便禁。灸兩足大指。去甲一寸三壯。又灸大指岐間三壯。
治霍亂遺失。
大便不禁病亦惙矣。神闕。石門。丹田。屈骨端等。皆是穴處。宜速灸。王氏云。頃患脾泄。醫謂有積。以冷藥利之。大便不禁。服鎮靈丹十餘丸。午夜各數丸而愈。今人服此丹三五丸不效。則不服。是以一勺水救輿薪火也。可乎哉。
白話文:
治療大小便失常,可用大腸俞穴和次髎穴。治療大便秘結、腸鳴泄瀉、小便赤黃,可用陽綱穴。治療尻部腫脹、大便直出、陰部寒涼、小便不利,可用承扶穴。治療大便稀溏、小便不利,可用曲骨端穴和天樞穴灸治。治療泄瀉不止、小腹絞痛,可用丹田穴。治療泄瀉虛脹、小便困難,可用關元穴。治療大便失禁,可用魂門穴。治療老人小孩大便失禁,可用灸治兩足大拇指去甲一寸三壯,以及大拇指岐間三壯。治療霍亂遺失,大便失禁,神闕、石門、丹田、屈骨端等穴位都要灸治。王氏說,以前曾患脾泄,醫生說有積滯,用寒涼藥物通利,結果大便失禁,服用鎮靈丹十多丸,每晚服數丸就治好了。現在的人服此丹三五丸無效,就不再服用。這就像用一勺水救火一樣,怎麼可能呢?
2. 轉胞
治胞轉(資生經)。穴湧泉
治腰痛。小便不利。苦胞轉。穴中極。灸七壯。又灸十五椎。或臍下一寸。或四寸。隨年壯。
治飽食訖。忍小便。或走馬。或忍小便入房。或大走。皆致胞臍下急滿不通。又尿不在胞囊中。為胞屈澼。津液不通。蔥葉除尖頭。內陰莖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胞脹津必愈。
治轉胞。不得小便。穴關元灸一七壯。
治脬轉。小便不通。刺任脈關元一穴。臍下三寸。小腸之募也。足太陰少陰厥陰之會。下紀者。關元也。用長針針入八分。患人覺如淋瀝。三五次為度。次針足太陰經三陰交二穴。在足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陰少陰厥陰之交會。針入三分。凡小便不通。勿便攻。先針關元一穴訖時。別使人揉少腹。刺三陰交二穴。即透矣。
白話文:
治療胞轉(《資生經》),可以用湧泉穴。
治療腰痛、小便不利、苦胞轉,可以用中極穴灸七壯,再灸十五椎,或臍下一寸,或四寸,依年齡增減灸的壯數。
治療飽食後忍小便,或騎馬,或忍小便入房,或長時間行走,導致胞臍下急滿不通,又尿不在膀胱中,稱為胞屈澼,津液不通,可以用蔥葉去掉尖頭,插入陰莖孔深三寸處,用口吹氣,可以治療胞脹,津液必會通暢。
治療胞轉,無法小便,可以用關元穴灸一七壯。
治療膀胱轉,小便不通,可以用長針刺任脈關元穴,位於臍下三寸,是小腸的募穴,也是足太陰、少陰、厥陰經的交會穴,下紀即關元穴。針入八分,患者會感覺像淋漓小便。三到五次為宜。然後再刺足太陰經三陰交穴,位於足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是足太陰、少陰、厥陰經的交會穴。針入三分。凡是小便不通,不要急於攻治,先刺關元穴,之後讓別人揉按小腹,再刺三陰交穴,就會通暢。
3. 陰痿縮
治精溢陰上縮(資生經)。穴然谷,大赫
治兩丸騫縮。腹堅不得臥。及臍環痛。穴大沖
治小腹堅痛。下引陰中。不得小便。兩丸騫。穴石門
治腹䐜堅痛。引陰中不得小便。兩丸騫。穴陰交
治陰痿(資生經)。灸中封
治痿厥。穴大赫,中封
治不尿陰痿。穴曲泉
治陰萎莖痛。兩丸騫痛。不可忍。穴氣衝
治卵縮。穴五樞,歸來
治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穴中封。灸五十壯。或不滿五十壯。老少加減。又云。此二穴。喉腫厥逆。五臟所苦鼓脹。並主之。
治陰痿。小腹急。引陰內廉痛。穴陰谷
白話文:
治療精子外流和陰囊收縮的情況,可以刺激穴位「然谷」、「大赫」。 治療睪丸鬆弛、腹部硬結無法躺平以及肚臍周圍疼痛的情況,可以刺激穴位「大沖」。 治療小腹緊繃疼痛、向下拉扯到陰部且排尿困難、睪丸鬆弛的情況,可以刺激穴位「石門」。 治療腹部膨脅疼痛、向下拉扯到陰部且排尿困難、睪丸鬆弛的情況,可以刺激穴位「陰交」。 治療陽痿的情況,可以用艾灸的方式刺激穴位「中封」。 治療癱瘓和四肢冰冷的情況,可以同時刺激穴位「大赫」和「中封」。 治療不能正常排尿和陽痿的情況,可以刺激穴位「曲泉」。 治療陽痿和陰莖疼痛、睪丸鬆弛且難以忍受的情況,可以刺激穴位「氣衝」。 治療睪丸收縮的情況,可以刺激穴位「五樞」和「歸來」。 治療筋肉痙攣、睪丸收縮進入腹部、引起疼痛的情況,可以刺激穴位「中封」,用艾灸的方式進行50次左右,年齡不同可酌情增減次數。此外,這兩個穴位還能有效緩解咽喉腫脳、四肢厥冷等症狀。 治療陽痿、小腹緊張、向下拉扯到陰部內部疼痛的情況,可以刺激穴位「陰谷」。
4. 陰莖痛
治癊閉莖中痛(資生經)。穴曲泉,行間
治陰痿莖痛。穴氣衝
治陰痛。穴列缺,陰陵泉,少府
治陰器縱伸痛。穴橫骨
治小腹脹滿。引陰痛。穴水道
治莖痛癃閉。穴氣衝
治陰中諸病。前後相引痛。不得大小便。陰端寒衝心。穴會陰
治陰頭痛。穴大敦
治陰痛。穴腎俞,志室,陰谷,太衝
資生經云。七傷為病。小便赤熱。乍數。時難。或時傷多。或如針刺。陰下常濕。陰痿消小。精清而少。漣漣獨泄。陰端寒冷。莖中疼痛。當早服藥著艾。
治莖中痛。穴行間。灸三十壯。
白話文:
治療尿液紅色、發熱且排尿不順暢的情況,有時候尿量很少或者像被針扎一樣痛苦,私處經常潮溼、陽萎、尿量減少、精子稀薄且少量、常常自己流出來、生殖器官冷凍以及性交過程中感到疼痛等症狀,應該及早就診並服用藥物和使用艾草進行治療。如果在性行為中有疼痛感,可以按摩穴位「行間」並且用艾草炙烤30次來緩解疼痛。
5. 陰汗
治陽氣虛乏。陰汗濕(資生經)。穴會陽
治陰汗陰濕。腹中余疾。穴魚際
治陰癢。穴中極,陰蹺,腰尼交,陰交,曲泉
治陰頭寒。穴會陰
治陰癢。穴少府
資生經云。仲景論七傷曰。一陰汗。二陰精。三陰清。四精少。五囊下濕癢。六小便數。七夜陰人。然則陰汗。陰濕癢者。蓋七傷之數也。可不早治之者乎。有人作文字則氣濕。亦心氣使然。心腎相為表裡故也。千金翼敘虛損云。疾之所起。生自五勞。即生五極(詳見寒熱)。
復生七傷。一陰寒。二陰痿。三里急。四精漣漣不絕。五精少囊濕。六精清。七小便數。其病。小便赤熱。或如針刺。陰痿小。陰下常濕。精清而少。論與仲景少異。故載之於此。
白話文:
治療陽氣不足、陰部出汗溼潤(出自《資生經》),穴位是會陽; 治療陰部出汗和溼疹、腹部餘疾,穴位是魚際; 治療陰部瘙癢,穴位是中極、陰蹺、腰尼交、陰交、曲泉; 治療陰莖寒冷,穴位是會陰; 治療陰部瘙癢,穴位是少府; 《資生經》說:張仲景討論了“七傷”,包括:“一陰汗”、“二陰精”、“三陰清”、“四精少”、“五囊下溼癢”、“六小便頻多”、“七夜晚陰冷”。因此,“陰汗”和“陰溼癢”都是“七傷”的一部分,難道可以不及時治療嗎?有些人寫字就會感到溼氣重,這是因為心氣導致的,心臟和腎臟互為表裡的原因。《千金要方·虛損篇》描述虛弱疾病產生的原因有五種,稱之為“五勞”,並進一步發展出“五極”(詳細情況請參照“寒熱”部分)。 又衍生出了“七傷”,分別是:“一陰寒”、“二陰痿”、“三里急”、“四精液不斷流出”、“五精液減少且囊下溼癢”、“六精液清澈稀薄”、“七小便次數增多”。這些疾病的症狀表現為尿液發紅發熱,或者像被針扎一樣疼痛,陰莖縮小,陰部經常溼漉漉的,精液量少而且澄清。這段記述與張仲景的看法有些不同,所以在此記錄下來。
6. 陰腫
治陰腫(資生經)。穴泉曲,陰蹺,大敦,氣衝
治陰痛下腫。穴志室,胞肓
治氣腫。穴崑崙
治陰腫䯒痛。穴曲泉
治陰腫。穴氣衝
治陰生瘡。穴膀胱俞
資生經云。有人陰腫。醫以赤土塗之。令服八味丸而愈。一小兒陰腫。醫以赤土塗愈(今人用寫字油柱米用)。若病久而陰腫。病已不可救。宜速灸水分穴。能分水穀。水穀不分。故陰腫。不特陰腫。他處亦腫也。尤宜急服禹餘糧丸云。
白話文:
治療陰囊腫脹,可以按壓穴泉、曲泉、陰蹺、大敦、氣衝等穴位。治療陰囊疼痛伴腫脹,可以按壓志室、胞肓等穴位。治療氣腫,可以按壓崑崙穴。治療陰囊腫脹伴疼痛,可以按壓曲泉穴。治療陰囊腫脹,可以按壓氣衝穴。治療陰囊生瘡,可以按壓膀胱俞穴。《資生經》記載,有人患陰囊腫脹,醫生用赤土塗抹,並服用八味丸,病症痊癒。還有一位小兒患陰囊腫脹,醫生用赤土塗抹治癒了(現代人則用寫字油柱米)。如果病症久治不愈,陰囊腫脹已無法救治,應盡快灸水分穴,幫助水穀分離。水穀不分,就會導致陰囊腫脹,不只是陰囊腫脹,其他部位也會腫脹。更應該立即服用禹餘糧丸。
7. 諸瘡腫
治疔瘡。及治便毒皆驗。用細草一莖。隨所患左右手。量中指。自掌盡處橫文量起。通三節至指處盡為則。不量指甲。絕斷。卻將於手腕橫文量起。引草向背當中草盡處即是穴。用細好艾炷如麥粒大。灸三壯即安。
治疔腫(出危氏方)。灸掌後橫紋後五指。男左女右。七壯即瘥。已用得效。疔腫灸法雖多。惟此法甚驗。出於意表。又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疔腫上。二七壯即消。
治瘍瘡振寒。穴小海
治馬刀瘍瘻。穴太衝,臨泣
治一切瘑瘡(資生經)。足大指岐指間。灸二七壯。灸大指頭亦佳。
白話文:
治療疔瘡,以及治療便毒都很有效。使用細草一根,根據患處的左右手,量中指,從手掌盡頭橫紋處量起,經過三節到指尖,不量指甲,截斷。然後在手腕橫紋處量起,引著草向背部,草盡頭處就是穴位。使用細好的艾炷,如麥粒大小,灸三壯即可痊癒。
治療疔腫(出自危氏方)。灸手掌後橫紋後五指,男左女右,七壯即可痊癒。已經使用過,效果顯著。疔腫灸法雖然很多,但唯獨此法非常有效,出乎意料。另外,刮竹箭上的竹茹做成艾炷,灸疔腫上,二七壯即可消腫。
治療瘍瘡發寒,穴位是小海。
治療馬刀瘍瘻,穴位是太衝,臨泣。
治療一切瘑瘡(出自資生經)。足大拇指與第二趾之間,灸二七壯。灸大拇指頭也很好。
治瘡毒久不合。穴合谷。灸七壯。至七七壯。極驗。仍服內托散。
治疔腫。在左灸左臂曲肘文前。取病人三指外於臂上處中灸之兩筋之間從下痛腫。在右者從右灸下。過三日即瘥。
治瘑瘡。灸瘑上周匝最良。
治睡後忽一點疼起。遂至偏身赤痛。諸藥不效。用艾炷如小指頭大。以水透濕紙。約五穴重纏裹其手痛處。又用斷木匙頭安於濕紙上。對抵痛處。卻將艾炷於木匙上灸須臾。諸痛悉除。所灸處。有濃水出。生茄瘢而後愈。
治馬刀痿。淵腋腫(資生經)。穴章門,少海
治馬刀腋下腫。肩腫吻傷。灸太衝。
治馬刀痿腋腫。穴絕骨
治腋下腫。馬刀痿。穴俠谿,陽輔,太衝
白話文:
治疗久不愈合的疮毒,用合谷穴灸七壮,至七七壮,效果极佳。同时服用内托散。
治疗疔肿,左手臂灸左臂曲肘文前,取病人三指外于臂上处中灸之两筋之间,从下痛肿处开始灸;右手臂灸右臂,从下向上灸。三日后即可痊愈。
治疗瘑疮,灸瘑疮周围最有效。
治疗睡后突然一点疼痛起来,继而导致半身赤痛,各种药物无效的情况,用艾炷如小指头大小,以水浸透湿纸,约五穴重缠裹住疼痛处。再用断木匙头安于湿纸上,对准疼痛处。然后将艾炷放在木匙上灸片刻,各种疼痛都消失了。灸过的地方,会有浓水流出,形成茄瘢,然后愈合。
治疗马刀痿,渊腋肿,灸章门穴、少海穴。
治疗马刀腋下肿,肩肿吻伤,灸太冲穴。
治疗马刀痿腋肿,灸绝骨穴。
治疗腋下肿,马刀痿,灸侠谿穴、阳辅穴、太冲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