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三 (24)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三 (24)

1.

中脘(一名太倉,在上脘下一寸,手太陽足陽明所生,任脈之會。灸七壯。主腹脹不通,心痛,胃脹,霍亂吐泄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溢飲,脅下堅痛,腹脹不通,寒中傷飽,食飲不化,頭熱鼽血,目黃振寒,善噫,煩滿膈嘔,傷憂損思,氣積,痓。甄權云:主因讀書得賁豚氣、積聚、腹中脹暴滿、心痛、身熱、難以俯仰、沖疝、暴死不知人。心腹痛發作,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中熱,喜涎出,是蛇咬也。鼻聞焦臭、大便難、小腹有熱、尿赤黃。病溫汗不出,有血溢水)。

建里(在中脘下一寸,灸五壯。主心痛上搶心、不欲食、支滿。甄權云:主腹脹逆氣上,並霍亂)。

下脘(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陰任脈之會。灸五壯。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六府之氣,穀食不轉。甄權云:主小便赤,腹堅硬也)。

水分(在下脘下一寸,任脈氣所發。灸五壯。主痓、脊強裡急、腹中拘急痛。甄權云:主水病腹腫)。

臍中(灸三壯。主水;腹大臍平,腹無理,不治;絕子,灸令人有子;臍疝繞臍痛、胸腫不得息。甄權云:主水腫、鼓脹;腸鳴,狀如雷聲,時上衝心。日灸七壯,至四百壯罷)。

陰交(一名少關,一名橫戶,在臍下一寸,任脈陰沖之會。灸五壯。主水脹,水氣行皮中。甄權云:穴在陰莖下附底宛宛中。主驚不得眠,善斷水氣上下,五藏遊氣也;陰疝引睪,女子手腳拘攣,腹滿疝,月水不下,乳余疾,絕子,陰癢;賁豚上䐜腹堅痛,引陰中不得小便,兩丸騫)。

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半,任脈氣所發。灸五壯。主少腹疝、臥善驚。甄權云:主下熱、小便赤、氣痛,狀如刀攪)。

石門(一名利機,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門,在臍下二寸,任脈氣所發。灸三壯。女子禁不可灸。主臍疝繞臍痛、三焦脹水、腹大及水氣行皮中;心腹中卒痛而汗不出;氣癃、小便黃、氣滿;虛則遺溺身寒、熱吐逆、溺難;腹滿疝積、乳余疾、絕子陰癢;賁豚上腹、腹痛口強,不能言;莖腫,先引腰,後引少腹;腰臗少腹堅痛,下引陰中不得小便,兩丸騫。甄權云:主婦人因產惡露不止)。

關元(一名次門,在臍下三寸,任脈足三陰之會。灸七壯。主寒熱石水、痛引脅下、腹脹頭眩痛、身盡熱、氣癃、尿黃。甄權云:主小便處狀如散灰色;轉胞不得尿;少腹滿,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賁豚寒熱入少腹,時欲嘔;傷中溺血;小便數;腰背臍痛,下引陰䐜中窘急,欲湊;後泄不止;癲暴痛;少腹大熱;身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肢解㑊不收,名曰體解;女子絕子;衄血,在內不下)。

白話文:

中脘(又名太倉):位於上脘下1寸處,是手太陽經和足陽明經的交會穴位,也是任脈的會穴。灸七壯。主治腹部脹滿不通,心痛,胃脹,霍亂嘔吐泄瀉,神志不清(需先取太溪穴,後取太倉穴)。治療溢飲,脅下堅硬疼痛,腹部脹滿不通,寒邪入侵導致飽脹,飲食消化不良,頭痛伴隨鼻出血,眼睛黃染並畏寒,容易打嗝,胸膈煩悶嘔吐,憂思過度導致的氣滯,痓癇。甄權說:主治因讀書而導致的賁豚氣(一種氣逆之症),腹部脹滿疼痛,心痛,發熱,難以彎腰,衝疝(疝氣的一種),突然死亡而不省人事,心腹疼痛發作,腫塊在腹部上下移動,疼痛時有時無,腹部發熱,口水流涎,這是蛇咬的症狀,聞到焦臭味,大便秘結,小腹發熱,尿液赤黃,溫病汗不出,有血溢出。

建里:位於中脘下1寸處。灸五壯。主治心痛,疼痛向上衝擊心臟,不想吃東西,胸部脹滿。甄權說:主治腹部脹滿,氣逆上衝,以及霍亂。

下脘:位於建里下1寸處,是足太陰經和任脈的交會穴位。灸五壯。主治飲食消化不良,吃下去的食物又吐出來,六腑之氣不調,穀物食物不能消化。甄權說:主治小便赤,腹部堅硬。

水分:位於下脘下1寸處,是任脈之氣的發源地。灸五壯。主治痓癇,脊柱強直疼痛,腹部拘急疼痛。甄權說:主治水腫性腹脹。

臍中:灸三壯。主治水腫,腹部膨大而肚臍平坦,腹部無脹滿感,不治療會絕後,灸此穴可使人有子嗣。主治臍疝(疝氣的一種),繞臍疼痛,胸部腫脹不能呼吸。甄權說:主治水腫,鼓脹,腸鳴如雷聲,氣衝上心臟,每天灸七壯,灸至四百壯為止。

陰交(又名少關、橫戶):位於臍下一寸處,是任脈與陰沖脈的交會穴位。灸五壯。主治水腫,水氣在皮膚中遊走。甄權說:此穴位於陰莖根部下方,主治驚恐不安而睡不着覺,善於治療水氣在上下五臟遊走的病症。治療陰疝(疝氣的一種),牽引睾丸,女子手腳拘攣,腹部脹滿,疝氣,月經不通,乳房疾病,絕後,陰部瘙癢,賁豚氣上衝腹部,腹部堅硬疼痛,牽引陰部而不能排尿,陰囊腫大。

氣海(又名脖胦、下肓):位於臍下一寸半處,是任脈之氣的發源地。灸五壯。主治少腹疝氣,臥床時容易驚嚇。甄權說:主治下焦發熱,小便赤,氣痛如刀割。

石門(又名利機、精露、丹田、命門):位於臍下二寸處,是任脈之氣的發源地。灸三壯。婦女禁灸。主治臍疝(疝氣的一種),繞臍疼痛,三焦脹滿積水,腹部膨大,水氣在皮膚中遊走,心腹突然疼痛,且不出汗,氣滯閉塞,小便黃,氣機壅滯,虛弱則尿失禁,畏寒,發熱嘔吐,排尿困難,腹部脹滿,疝氣,乳房疾病,絕後,陰部瘙癢,賁豚氣上衝腹部,腹部疼痛,口噤不能說話,陰莖腫脹先牽引腰部,後牽引少腹,腰部和少腹堅硬疼痛,牽引陰部而不能排尿,陰囊腫大。甄權說:主治婦女產後惡露不止。

關元(又名次門):位於臍下三寸處,是任脈與足三陰經的交會穴位。灸七壯。主治寒熱,石水病(一種水腫病),疼痛牽引到脅下,腹部脹滿,頭痛頭暈,全身發熱,氣滯閉塞,尿液黃。甄權說:主治小便如散灰色,胎盤不下而不能排尿,少腹脹滿,牽引脅下脹滿,頭痛頭暈,全身發熱,賁豚寒熱入侵少腹,時常想嘔吐,傷中(內傷)而尿血,小便頻數,腰背臍部疼痛,牽引陰部而窘迫,想要排便,但卻瀉不止,癲癇發作,少腹發熱,身體受傷而出血過多,以及中風受寒,像是有東西墜落,四肢鬆懈不能收縮,稱為體解(一種肢體癱瘓),女子絕後,鼻出血,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