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二十二 (3)
卷四百二十二 (3)
1. 水飲不消
治溢飲脅下堅痛。穴中脘
治溢飲水道不通。溺黃。少腹痛。裡急後重。洞泄體痛。髀痛引背。穴京門
治飲渴。身體痛多唾。穴隱白
治水漬入胃。名曰溢飲。滑泄渴能飲水。水下復泄。泄而大渴。此無藥證(出衛生寶鑑)。穴大椎
白話文:
處理水飲不消導致的脅下堅硬且疼痛的情況,應針灸中脘穴。
處理因水飲不消導致水道不暢通,尿色黃,小腹疼痛,有急迫感和排便困難,嚴重腹瀉且全身疼痛,大腿疼痛連到背部的問題,應針灸京門穴。
處理因飲渴導致身體疼痛,且常有大量唾液的情況,應針灸隱白穴。
處理水飲滲入胃部,稱之為溢飲,導致滑瀉不止,口渴且喝水量大,喝水後又立即腹瀉,腹瀉後極度口渴,這種情況無藥可治(出自衛生寶鑑),應針灸大椎穴。
2. 霍亂吐瀉
治霍亂遺矢。矢氣(資生經)。穴三里
治霍亂泄注。穴期門
治嘔泄上下出。脅下痛。穴尺澤
治腹脹食不化。喜嘔。泄利膿血。穴太白
治霍亂。胸中氣噎。不嗜食。臂肘痛不舉。穴關衝
治吐逆霍亂。胸滿。喘呼不得息。穴人迎
治胸中煩熱。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利。腹堅硬大。喘不得臥。脅下積氣。穴期門
治霍亂吐痢。身熱。汗不出。穴上脘
治吐泄。穴隱白
治霍亂吐泄不自知。穴中脘
治嘔吐霍亂。穴支溝,天樞
治氣逆。霍亂腹痛。又吐泄膿血。穴太白
治心痛。霍亂胸滿。穴陰郄
治霍亂心痛不可臥。吐痢。穴上脘
治胸脅滿。霍亂。吐痢不止。困頓不知人。穴巨闕
治吐逆。霍亂吐血。穴手心主。灸五十壯。
治霍亂先心痛及先吐。穴巨闕。灸七壯。
治先腹痛。穴太倉。灸二七壯(即中脘)。
治先下痢。穴灸大腸募(臍傍二寸)。男左女右。又灸谷門
治吐下不禁。兩手脈疾數。灸蔽骨下三寸。又臍下三寸。各灸七十壯。
治霍亂下不止。穴大都。灸七壯。
治泄利傷煩欲死。穴慈宮灸二七壯(即衝門穴)。
霍亂吐瀉。尤當速治。宜服來復丹。鎮靈丹等藥。以多為貴。尤宜灸上脘。中脘。神闕。關元等穴。若水分穴。尤不可緩。蓋水穀不分。而後泄瀉。此穴一名分水。以能分水穀故也。或兼灸中脘穴。須先中脘。而後水分可也。
治霍亂乾嘔。穴間使。灸各七壯。不瘥。更灸如前數。
治霍亂而吐。若不止。而痢不止者。穴臍一大約中。灸七壯。又云臍下一寸灸二七壯。
治霍亂若死者。穴手腕第一約紋中。灸七壯。名心主。當中指。
治霍亂煩悶。穴心厭下三寸。灸七壯。又以鹽納臍中。鹽上灸二七壯。
治霍亂繞臍痛。穴關元。灸三七壯。
治霍亂欲死者。以物橫度病人人中。屈之從心鳩尾度以下灸。先灸中央畢。更橫灸左右又灸脊上。以物圍令正當心厭。又灸夾脊左右一寸。各七壯。是腹背各灸三處也。
治霍知危困。諸治不瘥者。捧病人腹臥之。伸臂相對。以繩度量兩頭肘尖。依繩下夾背間脊大骨肉中。去脊各一寸。灸之百壯。如未愈者。可灸肘椎。灸畢即起。
凡灸霍亂。或雖未能立瘥。終無死憂。但不可逆灸。或但先腹痛。或先下後吐。當隨病狀灸之。
治霍亂泄出。不自知。穴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
治嘔泄。上下出。兩脅下痛。穴尺澤
治霍亂吐痢。穴灸兩乳。連黑外。近腹白肉際。各七壯。亦可至二七壯。
治霍亂手足逆冷。穴三陰交。灸各七壯。不愈。加壯數。
白話文:
處理霍亂導致的失禁。應針灸足三里穴。
處理霍亂引起的嚴重腹瀉。應針灸期門穴。
處理上下同時嘔吐與腹瀉,以及脅下疼痛。應針灸尺澤穴。
處理腹部腫脹、食物消化不良、頻繁嘔吐、腹瀉帶有膿血。應針灸太白穴。
處理霍亂,胸部呼吸困難,食慾不佳,手臂和肘部疼痛無法舉起。應針灸關衝穴。
處理反胃、霍亂、胸腔飽脹,呼吸困難。應針灸人迎穴。
處理胸腔內火熱,腹部疼痛且嘔吐,霍亂腹瀉,腹部堅硬腫大,呼吸困難無法躺下,脅下積氣。應針灸期門穴。
處理霍亂伴隨嘔吐腹瀉,身體發熱,不出汗。應針灸上脘穴。
處理嘔吐和腹瀉。應針灸隱白穴。
處理霍亂嘔吐腹瀉失去意識。應針灸中脘穴。
處理嘔吐和霍亂。應針灸支溝穴、天樞穴。
處理氣逆、霍亂腹痛,以及嘔吐腹瀉帶有膿血。應針灸太白穴。
處理心臟疼痛、霍亂胸腔飽脹。應針灸陰郄穴。
處理霍亂心臟疼痛無法躺下,嘔吐腹瀉。應針灸上脘穴。
處理胸腔脅下飽脹、霍亂、嘔吐腹瀉不停,疲倦乏力失去意識。應針灸巨闕穴。
處理反胃、霍亂吐血。應針灸手心主穴,灸五十次。
處理霍亂先心臟疼痛或先嘔吐。應針灸巨闕穴,灸七次。
處理先腹部疼痛。應針灸太倉穴,灸十四次(即中脘穴)。
處理先腹瀉。應灸大腸募穴(肚臍旁兩寸),男性灸左側,女性灸右側。再灸谷門穴。
處理無法控制嘔吐和腹瀉,雙手脈搏急促。應灸蔽骨下三寸,以及肚臍下三寸,各灸七十次。
處理霍亂腹瀉不停。應灸大都穴,灸七次。
處理腹瀉引起身體疲憊想要死亡。應灸慈宮穴,灸十四次(即衝門穴)。
對於霍亂嘔吐腹瀉,應立即治療。建議服用來復丹、鎮靈丹等藥物,多服用為佳。並特別推薦灸上脘穴、中脘穴、神闕穴、關元穴。如果水分穴問題,更不能拖延。因為水穀不分,才會導致腹瀉。此穴又名分水,因為能分離水穀。或者同時灸中脘穴,需先灸中脘,再灸水分穴。
處理霍亂乾嘔。應針灸間使穴,灸各七次。如果情況沒有改善,重複上述步驟。
處理霍亂嘔吐不止,以及腹瀉不止。在肚臍中間位置灸七次。另一種說法是在肚臍下一寸灸十四次。
處理霍亂病危。在手腕第一條紋路中間位置灸七次。這個穴位名為心主,位於中指下方。
處理霍亂煩悶。在心厭下三寸位置灸七次。另將鹽放入肚臍中,在鹽上灸十四次。
處理霍亂繞肚臍疼痛。應灸關元穴,灸二十一次。
處理霍亂病危。使用物品橫跨病人的人中,從心鳩尾度以下開始灸。先灸中央,然後橫灸左右,再灸脊椎上方。讓物品正好位於心厭,再灸脊椎兩側一寸,各灸七次。這是腹部和背部各灸三處。
處理霍亂病危且其他治療方式無效。讓病人腹部朝下躺著,雙臂伸直對齊。使用繩子測量兩肘尖端的距離,依繩子在背部脊椎大骨肉中間的位置,離脊椎一寸的地方灸一百次。如果情況仍未改善,可以灸肘椎。灸完後病人即可起身。
進行霍亂灸療,即使不能立即痊癒,也不必擔心生命危險。但是不可以逆向灸療。如果只是先腹部疼痛,或者先腹瀉後嘔吐,應根據病情灸療。
處理霍亂腹瀉失去意識。應先取太谿穴,再取太倉的原穴。
處理嘔吐和腹瀉,以及兩脅下疼痛。應針灸尺澤穴。
處理霍亂嘔吐腹瀉。應灸兩乳旁邊,靠近腹部白肉邊緣,各灸七次。也可以灸至十四次。
處理霍亂手腳冰冷。應灸三陰交穴,各灸七次。如果情況未改善,增加灸療次數。
3. 霍亂轉筋
治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氣不得息。穴人迎
治霍亂不識人。穴巨闕
治霍亂。穴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巨闕
治厥逆霍亂。穴足太陰,大都,金門,僕參
治霍亂逆氣。穴太白
治胃逆霍亂。穴魚際
治霍亂脛不仁。穴承筋
治霍亂。穴承筋,僕參,解谿,陰陵泉
治轉筋霍亂。穴金門,僕參,承山,承筋
治霍亂轉筋。大便難。穴承山
治筋攣。穴曲泉,懸鐘,陽輔,京骨,胃俞
治轉筋。穴僕參,竅陰,至陰,解谿,丘墟
治筋絡急。穴髀關
治大小腸熱。大腸結。股外經筋急。髀樞不仁。穴浮郄
治筋緩。捉物不得。挽弓不開。屈伸難。偏風。臂肘細無力。穴曲池
治眼青。轉筋。乍寒乍熱。缺盆中相引痛。穴大泉
治寒氣客於分肉間。痛攻上下。筋痹不仁。穴中瀆
治寒搏轉筋。支腫。大便難。腳腨酸重。引小腹痛。穴承筋
治筋急。及治腳筋急。穴委中,輔陽,承山
岐伯治腳氣轉筋。發不可忍者。穴灸腳踝上一壯。肉筋急。灸內外筋。急灸外。
治膝腫。腳轉筋。濕痹。穴解谿
治四肢轉筋。穴竅陰
治腳急腫痛。戰掉不能久立。附筋足攣。穴丘墟
治筋急身熱。穴委中,委陽
治筋寒熱痙。筋急。手相引。穴肝俞
治筋急。手相引。轉筋入腹痛欲死者。穴心俞。肝俞。又臍上一寸十四壯。使四人捉手足。灸臍左邊二寸。十四壯。
治轉筋。穴灸湧泉。六七壯。
治轉筋四厥。穴乳根黑白際一壯。
治手足厥冷。穴三陰交。二七壯。
治霍亂已死。有暖氣者。穴承筋七壯。能起死人。又鹽納臍中。灸二七壯。
治腰背不便。轉筋急痹。筋攣。穴二十一椎。灸隨年壯。
治轉筋。在兩臂及胸中。穴灸手掌白肉際。七壯。又灸膻中。中府。巨闕。胃脘。尺澤。並治筋拘頭足。皆愈。
治腹脹轉筋。穴臍上一寸。灸二七壯。
治有人身屈不可。亦有膝上腫疼動不得。灸陽陵泉皆愈。
王氏云。已救百餘人矣。神效無比。
治吐瀉轉筋者。穴水分。灸即止。
治轉筋十指攣急。不得屈伸。穴灸腳外踝骨上七壯。
治轉筋。脛骨痛不可忍。穴灸屈膝下廉。橫筋三壯。
治轉筋急。穴僕參二穴。各灸七壯。
治走哺轉筋。穴踵踝白肉際。各灸三七壯。又灸小腹下橫骨中央。隨年壯。
治轉筋不止。穴足踵聚筋上白肉際。灸七壯立愈。
治轉筋入腹痛欲死。四人持手足。於臍上一寸灸十四壯。自不動。勿復持之。又灸股內大筋去陰一寸。
治霍亂轉筋。穴灸大指爪甲際。七壯。
治霍亂轉筋。令病人合面正臥。伸兩手著身。以繩橫量兩肘尖頭。依繩下俠脊骨兩邊。相去各一寸半。灸一百壯。無不瘥(肘後方云。此華佗法)。
治腳轉筋。穴灸兩大拇指。爪甲後連肉處。當中央三壯。
治轉筋入腹痛。穴灸腳心下。當拇指上七壯。又灸足大拇指下。約中一壯。
白話文:
處理霍亂導致的頭痛、胸悶、呼吸困難,應針刺「人迎」穴。
對於因霍亂而失去意識的情況,應針刺「巨闕」穴。
若因霍亂需治療,可針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巨闕」等穴位。
治療因血氣逆亂所引起的霍亂,應針刺「足太陰」、「大都」、「金門」、「僕參」等穴位。
對於因逆氣所導致的霍亂,應針刺「太白」穴。
若因胃部逆亂引起霍亂,則應針刺「魚際」穴。
若霍亂導致小腿麻木,應針刺「承筋」穴。
治療霍亂,可針刺「承筋」、「僕參」、「解谿」、「陰陵泉」等穴位。
針對轉筋型的霍亂,應針刺「金門」、「僕參」、「承山」、「承筋」等穴位。
對於因轉筋導致的大便困難,可針刺「承山」穴。
若肌肉抽搐,可針刺「曲泉」、「懸鐘」、「陽輔」、「京骨」、「胃俞」等穴位。
治療轉筋,可針刺「僕參」、「竅陰」、「至陰」、「解谿」、「丘墟」等穴位。
若肌肉神經緊繃,應針刺「髀關」穴。
針對大小腸熱症、大腸結、大腿外側筋緊繃、髖關節麻木,可針刺「浮郄」穴。
對於肌肉鬆弛,抓握力下降、拉弓困難、彎曲伸展困難、半身不遂、手臂細弱無力,應針刺「曲池」穴。
若眼睛泛青、轉筋、忽冷忽熱、鎖骨疼痛,應針刺「大泉」穴。
若寒氣侵襲肌肉間隙,疼痛上下遊走、筋骨麻痺,應針刺「中瀆」穴。
對於因寒冷導致的轉筋、腫脹、大便困難、小腿痠重、牽引小腹疼痛,應針刺「承筋」穴。
針對肌肉緊繃及小腿肌肉緊繃,可針刺「委中」、「輔陽」、「承山」等穴位。
岐伯治療腳氣導致的轉筋、劇烈疼痛,應針灸腳踝上方,若肌肉緊繃,則內外筋均應針灸,緊繃嚴重時應在外側針灸。
針對膝蓋腫脹、腳部轉筋、濕性關節炎,應針刺「解谿」穴。
若四肢轉筋,可針刺「竅陰」穴。
針對腳部緊繃、腫脹疼痛、抖動、站立困難、小腿肌肉抽搐,可針刺「丘墟」穴。
針對肌肉緊繃和身體發熱,應針刺「委中」、「委陽」等穴位。
若肌肉寒熱痙攣、緊繃、雙手互相牽引,應針刺「肝俞」穴。
若肌肉緊繃、雙手互相牽引、轉筋進入腹部劇烈疼痛甚至瀕死,應針刺「心俞」、「肝俞」穴,另在肚臍上方一寸處針刺十四次,並讓四人抓住四肢,在肚臍左側兩寸處針刺十四次。
治療轉筋,應針灸「湧泉」穴,六到七次。
若四肢冰冷,應針刺「三陰交」穴,二到七次。
對於霍亂死亡但仍有體溫的情況,應針刺「承筋」穴七次,能將人從死亡邊緣救回。此外,也可在肚臍中放入鹽巴,再針灸二到七次。
針對腰背不便、轉筋、急性關節炎、肌肉抽搐,應在第二十一個椎骨針灸,次數依年齡而定。
對於轉筋,若出現在雙臂及胸部,應在手掌白色肉際針灸七次,另在「膻中」、「中府」、「巨闕」、「胃脘」、「尺澤」等穴位針灸,以上穴位均可治療筋骨拘束、頭腳問題,都能得到治療效果。
若腹部脹氣、轉筋,應在肚臍上方一寸處針灸二到七次。
對於身體彎曲不便、膝蓋上方腫脹疼痛、活動受限,針灸「陽陵泉」穴皆能治癒。
王氏指出,以上方法已救治百餘人,效果神奇無比。
對於嘔吐、腹瀉、轉筋,應針刺「水分」穴,針灸後即可停止。
若轉筋導致手指緊繃、無法屈伸,應在腳外踝骨上方針灸七次。
針對轉筋緊繃,可在膝蓋下方橫向筋脈針灸三次。
對於轉筋緊繃,可在「僕參」穴左右各針灸七次。
若因快速移動導致轉筋,可在腳跟外側白肉際針灸三到七次,另在小腹下方橫骨中央針灸,次數依年齡而定。
對於轉筋不止,可在腳跟聚集筋脈上方白肉際針灸七次,立即痊癒。
若轉筋進入腹部劇烈疼痛,瀕死狀態,四人抓住四肢,在肚臍上方一寸處針灸十四次,直到不再抽搐,無需再抓住。另在大腿內側大筋距離陰部一寸處針灸。
針對霍亂導致的轉筋,可在大拇指指甲邊緣針灸七次。
對於霍亂轉筋,讓病人正面朝下平躺,雙手貼身伸直,用繩子測量兩肘尖頭距離,沿繩子在脊椎兩側各一寸半處針灸一百次,無不痊癒(據《肘後方》記載,這是華佗的方法)。
針對腳部轉筋,可在兩大拇指指甲後方連接肉處針灸三次。
對於轉筋進入腹部劇烈疼痛,可在腳心下方,大拇指上方針灸七次,另在足大拇指下方中間位置針灸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