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良

《經絡彙編》~ 臟腑聯絡分合詳說 (11)

回本書目錄

臟腑聯絡分合詳說 (11)

1. 陰維脈論

陰維者維於陰,為諸陰之會,與陽維皆絡於身,若陰不能維於陰,則悵然失志。其經起於足少陽之築賓,與足太陰會子脾之腹哀、大橫,與太陰、厥陰會於脾之府舍、肝之期門,與任脈會於任之天突、廉泉。其見證也,苦心痛。

白話文:

陰維經,顧名思義,負責維護身體的陰氣,是所有陰經的匯集之處,與陽維經共同遍布全身。如果陰維經無法正常運作,無法維持陰氣,就會導致人感到沮喪、意志消沉。

陰維經的起點位於足少陽膽經的築賓穴,並與足太陰脾經的腹哀穴、大橫穴交匯,再與太陰脾經、厥陰肝經在脾經的府舍穴、肝經的期門穴交會,最後與任脈在任脈的天突穴、廉泉穴相連。

陰維經出現問題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心痛。

2. 奇經八脈總論

經云,脈有奇常者何?蓋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常脈之中。若常脈滿溢,則流入奇經。其八脈者,任脈任於前,督脈督於後,帶脈束於中,衝脈為諸脈之海,陽維則維絡諸陽,陰維則維絡諸陰,陽蹺本諸太陽之別,陰蹺本諸少陰之別。譬諸聖人,設溝渠以備水道,而無濫溢之患,故總八脈為一篇,以備參考云。

白話文:

經書上說,什麼叫做脈有奇常?這是因為人體的气血,平常都循行在十二正經之中。如果正經脈氣充盈滿溢,就會流入奇經。這八條奇經分別是:任脈位於身體前方,督脈位於身體後方,帶脈束縛在腰部,衝脈是諸脈之海,陽維脈連結所有陽經,陰維脈連結所有陰經,陽蹺脈起源於太陽經的分支,陰蹺脈起源於少陰經的分支。

這就好像聖人治理國家,修築溝渠以疏通水道,就不會有泛濫成災的禍患。所以將這八條奇經合為一篇,作為參考。

3. 內景圖

舊圖有精道,循脊背,過肛門者,甚屬非理,而且無子宮命門之象,皆大失也,今改正之。

心系七節。七節之旁,中有小心,以腎系十四椎下,由下而上,亦七節也。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的是有關人體經絡的位置和特點。其中提到了「舊圖」所描述的人體經絡路徑有些不正確的地方,例如經過脊柱、背部和肛門的部分不符合常理,且沒有包含到子宮和命門等重要器官,因此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現在已經修正了。

另外還介紹了心臟與其他部位之間的連接關係:心臟位於第七個胸椎附近,而在這個位置附近的周圍有一條小血管(可能是指冠狀動脈),這條小血管又通過腎臟連結至第十四根腰椎下方,從這裡開始向上延伸,也是七個骨頭的高度。

4. 內景賦

嘗計夫人生根本兮,由乎元氣;表裡陰陽兮,升降沉浮;出入運行兮,周而復始;神機氣立兮,生化無休。經絡兮行乎肌表,臟腑兮通於咽喉。喉在前,其形堅健;咽在後,其質和柔。喉通呼吸之氣,氣行五臟;咽為飲食之道,六腑源頭。氣食兮何能不亂?主宰者會厭分流。

從此兮下咽入膈,贓腑兮陰陽不侔。五臟者,肺為華蓋,而上連喉管,肺之下,心包所護,而君主可求。此即膻中,宗氣所從。膈膜周蔽,清虛上宮。脾居膈下,中州胃同,膜聯胃左,運化乃功。肝葉障於脾後,膽腑附於葉東。兩腎又居脊下,腰間有脈相通,主閉蟄封藏之本,為二陰天一之宗。

白話文:

人體的根本在於元氣,表裡陰陽相互調和,升降沉浮、出入運行,循環往復,神機氣運,生化不停歇。經絡運行於肌膚表面,臟腑與咽喉相通。喉嚨位於前方,堅硬堅固;咽喉位於後方,柔軟和順。喉嚨負責呼吸,氣息流通五臟;咽喉是飲食通道,六腑的源頭。呼吸和飲食如何才能不混亂?會厭負責分流。

從咽喉往下進入膈膜,臟腑陰陽各有不同。五臟之中,肺像華蓋一樣,向上連接喉嚨,肺下方是心包保護著的心臟,這是人體的主宰。這就是膻中,宗氣所在。膈膜周圍包圍,清虛向上。脾臟位於膈膜下方,與胃在中焦相連,膜連接著胃的左側,負責運化營養物質。肝臟位於脾臟後方,膽囊附著在肝臟的東側。兩腎位於脊柱下方,腰部有脈絡相通,主掌封藏精氣,是陰氣的根本。

此屬喉之前竅,精神須賴氣充。又如六腑,陽明胃先,熟腐水穀。胃脘通咽,上口稱為賁門,穀氣從而散宣,輸脾經而達肺,誠肺腑之大源。歷幽門之下口,聯小腸而盤旋。再小腸之下際,有闌門者在焉。此泌別之關隘,分清濁於後前。大腸接其右,導渣穢於大便;膀胱無上竅,由滲泄而通泉。

羨二陰之和暢,皆氣化之自然。再詳夫藏府略備,三焦未言,號孤獨之府,擅總司之權,體三才而定位,法六合而象天。上焦如霧兮,靄氤氳之天氣;中焦如漚兮,化營血之新鮮,下焦如瀆兮,主宣通乎雍滯。此所以上焦主內而不出,下焦主出而如川。又總諸臟之所居,隔高低之非類。

白話文:

喉嚨是人體的前竅,精神需要依靠氣血充盈。就像六腑一樣,陽明胃居首位,負責消化食物。胃脘與咽喉相通,上口稱為賁門,食物的氣息從此散布,輸送到脾經,最終到達肺部,可謂是肺腑的根本來源。食物經過幽門下口,與小腸相連,盤旋而下。再往下,小腸的下端有闌門,它是泌別的關隘,負責將清濁之物分別送到不同的地方。大腸接在右側,負責將廢渣排泄出去;膀胱沒有上口,依靠滲泄的方式通達泉竅。

人體陰陽和暢,都是氣化自然運行的結果。再仔細觀察五臟六腑,還有一個三焦未提及,它被稱為孤獨之府,掌管著全身的運作,依循三才的道理定位,仿效六合的天象。上焦像霧氣一樣,瀰漫著天氣;中焦像浸泡一樣,化生營血;下焦像溝渠一樣,疏通壅滯之物。所以上焦主內不出,下焦主出如川流不息。三焦還總管著臟腑的居處,將高低不同的器官分隔開來。

求脈氣之往來,果何如而相濟?以心主之為君,朝諸經之維繫。是故怒動於心,肝從而熾。欲念方萌,腎經精沸。構難釋之苦思,枯脾中之生意。肺脈澀而氣沉,為悲憂於心內。惟脈絡有以相通,故氣得從心而至。雖諸臟之歸心,實上系之聯肺。肺氣何生?根從脾胃。賴水穀於敖倉,化精微而為氣。

氣旺則精盈,精盈則氣盛。此是化源根,坎里藏真命。雖內景之緣由,尚根苗之當究。既云兩腎之前,又曰膀胱之後。出大腸之上左,居小腸之下右。其中果何所藏?蓄坎離之交姤,為生氣之海,為元陽之竇。闢精血於子宮,司人生之夭壽。稱命門者是也,號大根者非謬。使能知地下有雷聲,方悟得春光彌字宙。

白話文:

想要了解脈氣的流動方式,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就要從心臟開始。心臟是人體的君主,統御著全身經絡的運作。因此,當人憤怒時,肝臟的火氣就會上升;當人產生慾望時,腎經的精氣就會沸騰;當人苦苦思索時,脾臟的生氣就會枯竭;當人感到悲傷憂愁時,肺部的脈氣就會變得沉滯。

由於經脈相互連通,所以氣血才能從心臟流向全身。雖然所有的臟器都歸屬於心臟,但實際上卻是連接著肺臟。肺氣從哪裡來呢?它源自脾胃。脾胃就像一個巨大的糧倉,將食物消化成精微物質,然後轉化為氣血。

氣旺盛則精氣充盈,精氣充盈則氣血旺盛。這是生命能量的來源,藏在腎臟中。雖然我們了解了內在的運作機制,但也要探究它的根源。腎臟位於膀胱之前,又位於大腸之上左側,小腸之下右側。它究竟儲藏著什麼呢?它儲藏著陰陽交合的精氣,是生命的海洋,是元陽的源泉。它孕育著精血,影響著人的壽命。因此稱之為命門,稱之為大根,都是恰如其分的。只有當我們明白地下有雷聲,才能真正理解春天的生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