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驗良方彙編》~ 卷之一 內科 (2)
卷之一 內科 (2)
1. 治耳
枯礬散,治聤耳流膿。
枯礬,龍骨(各二錢),黃丹(錢半),麝香(一分),干胭脂(七分)
上為細末,先以棉杖拭去膿,後以鵝毛管盛藥放入耳中。如無干咽脂,止用上四味亦可。
又方,枯竹蛀粉五分、冰片、麝香各一分,照上式,放入耳中即愈。
又方,用石菖蒲根洗淨,搗取汁。亦先拭去膿,後將汁罐入耳中蕩洗,數次即愈。
杏仁膏,治耳卒痛或膿出。
用杏仁去皮尖,炒焦為末,以蔥涎和為丸,綿裹塞耳中,日三、四次易之。
百蟲入耳:用貓尿滴入耳中即出(用生薑擦貓鼻,則貓自撒尿),或以麻油滴入耳中亦出。
蜈蚣入耳:用薑汁滴入,或韭汁,或雞冠血,滴入俱好。
暴聾灸法:用蒼朮一塊,長七分,一頭削尖,一頭截平。將尖頭插入耳內,平頭上用艾灸之,至十四壯或什一壯,覺耳有熱氣則效。
又方,用磁石(要頂活者,如豆大一塊)、穿山甲(燒存性,為末)二味共用綿裹,塞患耳內。口中含生鐵一塊,覺耳內如風雨聲即通。
又方,於大蔥內入小蚯蚓一條,加麝香少許。過夜蚓漸化為水,以此水滴入耳中,數次即愈(其蔥即於原盆處入蚓,過夜方摘蔥取水,但防夜中蚓於蔥根中鑽出,須於日中管此蚓將死,已不能動方好)。
白話文:
【治療耳朵疾病】
【枯礬散】,適用於治療長期耳流膿。
成分包含:枯礬、龍骨(各約8克),黃丹(約6克),麝香(約0.3克),幹胭脂(約2.1克)
將以上成分磨成細粉,首先使用棉花棒清理耳內膿液,然後利用鵝毛管裝載藥物置入耳道。若找不到幹胭脂,只用前四種材料也能達到效果。
【另一配方】,枯竹蛀粉約2.5克、冰片、麝香各約0.3克,按照上述方式,置入耳道即可痊癒。
【另一配方】,使用石菖蒲根部清潔乾淨後,搗碎取汁。同樣先清除耳內膿液,再將藥汁倒入耳中清洗,多次後就會痊癒。
【杏仁膏】,適用於治療耳突發疼痛或膿液流出。
使用杏仁去皮尖端,炒至焦黑研磨成粉末,以蔥汁和成丸狀,包裹在棉絮中塞入耳道,每日更換三至四次。
當各種昆蟲進入耳中:可以使用貓尿滴入耳中使其排出(方法是使用生薑擦拭貓鼻子,貓自然會排尿),或者以麻油滴入耳中也有同樣效果。
當蜈蚣進入耳中:可以使用薑汁滴入,或韭菜汁,或雞冠血,滴入皆有效果。
突發性耳聾的灸療方法:使用一塊長約2.3釐米的蒼朮,一端削尖,一端保持平坦。將尖端插入耳內,平坦端用艾灸,灸至十四次或十一壯,感覺耳中有熱氣即見效。
【另一配方】,使用磁石(要活躍的,大小如豆)、穿山甲(燒燼後研磨成粉)兩種材料共同包裹在棉絮中,塞入病患耳內。口中含一小塊生鐵,感覺耳內如有風雨聲即能打通。
【另一配方】,在大蔥中放入小蚯蚓一條,添加少許麝香。經過一夜,蚯蚓漸漸融化成水,使用這水滴入耳中,多次後即能痊癒(其蔥即於原盆處放入蚯蚓,經過一夜才摘蔥取水,但要防止蚯蚓在夜間從蔥根中鑽出,必須確保白天時蚯蚓已接近死亡,完全無法移動時效果最佳)。
2. 治鼻方
蒼耳散,治鼻流濁涕不止。名曰鼻淵,亦名腦漏。
蒼耳子(炒,二錢半),辛夷仁,薄荷葉(各五錢),白芷(一兩)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蔥湯調下,食後服。
腦漏秘方,治鼻中時時流臭黃水,甚者腦亦時痛,俗名控腦砂,有蟲食腦中。
用絲瓜藤近根三、五尺許,燒存性為細末,酒調服之即愈。
又方,用黃牛角取尖,煅存性,研細末。飽肚服五分,白湯下,一日服二次愈。
又方,藿香一兩研末,用雄豬膽汁熬膏為丸。每服二錢,三服即愈。如日久虛痃,宜服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以滋化源,始得斷根。
菖蒲散,治鼻內室塞不通,不得喘消,
菖蒲,皂角(等分,為細末)
每用一錢,綿裹塞鼻中,仰臥片時。
輕黃散,治鼻中息肉。
輕粉,杏仁(去皮尖,各一錢),雄黃(五錢),麝香(少許)
上四味,先研杏仁如泥,後入雄、麝、輕粉,同研極細,磁器收貯。於臥時用筷頭蘸少許點息肉上,隔日一點,半月見效。
簡易息肉方,用枯白礬為末,以綿胭脂裹,塞鼻中,數日內隨落。
治鼻衄(鼻出血曰衄):龍骨煅為細末,吹入鼻中少許即止。凡九竅出血者,用此皆能止之。
又方,用亂頭髮燒灰,吹入鼻中即止。胎髮灰更妙。
止鼻衄歌:石榴花瓣可以塞,蘿蔔藕汁可以滴,火煅龍骨可以吹,水煎茅花可以吃。
又歌:牆頭苔薛可以塞,車前草汁可以滴,火燒蓮房可以吹,水調鍋煤可以吃。
又方,凡衄血甚多,不能止者,用大蒜搗如泥,作餅如錢大,厚一、二分,貼腳心。左衄貼右,右衄貼左。兩孔俱出者,左右俱貼即止。
白話文:
【治療鼻子問題的藥方】
- 有一個方子叫做「蒼耳散」,專門用來治療鼻涕不停流出的情況,這種症狀在醫學上被稱為鼻淵,也有叫腦漏的。
藥材包括炒過的蒼耳子2.5錢,辛夷仁、薄荷葉各5錢,以及白芷1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2錢,用蔥湯送服,飯後服用。
- 「腦漏祕方」,如果鼻子經常流出惡臭的黃色液體,嚴重時甚至會感到腦部疼痛,俗稱為控腦砂,可能是腦中有蟲在啃食。
取絲瓜藤靠近根部三到五尺的部分,燒燼後磨成細粉,用酒調和服用,就能痊癒。
-
另一個方法是,取黃牛角尖端部分,煅燒後保留其性質,再研磨成細粉。在肚子飽的時候服用五分,用白湯送下,一天服用兩次,即可痊癒。
-
另一個方法是,取藿香1兩磨成粉,用公豬膽汁熬煮成膏狀,製成藥丸。每次服用2錢,服用三次即可痊癒。如果長期虛弱,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以滋養身體,才能根治。
-
「菖蒲散」,用來治療鼻腔堵塞,呼吸不暢。
將菖蒲和皁角按照相同比例,磨成細粉。每次使用1錢,用棉布包裹塞進鼻子裡,仰躺一會兒。
- 「輕黃散」,用來治療鼻腔中的息肉。
將輕粉、杏仁(去皮尖)、雄黃、麝香混合,先將杏仁磨成泥,再加入其他藥材,研磨至極細,儲存在瓷器中。睡前用筷子沾少量藥粉塗抹在息肉上,隔天再塗一次,持續半個月即可見效。
-
另一個簡單的治療息肉的方法,將枯萎的白礬磨成粉末,用棉布包裹,塞進鼻子裡,幾天內息肉就會自然脫落。
-
治療鼻出血:將龍骨煅燒成細粉,吹入少量到鼻子裡即可止血。對於任何部位出血,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止血。
-
另一個方法是,將亂髮燒成灰,吹入鼻子裡即可止血。胎髮燒成的灰效果更佳。
-
止鼻出血的歌訣:可以用石榴花瓣塞住鼻子,或者用蘿蔔、藕汁滴入鼻子,或者用火煅燒過的龍骨吹入鼻子,或者用水煎煮的茅花吃下去。
-
另一首歌訣:可以用牆上的苔蘚塞住鼻子,或者用車前草汁滴入鼻子,或者用火燒過的蓮蓬吹入鼻子,或者用水調和的鍋煤吃下去。
-
另一個方法是,如果鼻出血量很大,無法止住,可以將大蒜搗碎成泥,做成錢幣大小、厚度一到兩分的圓餅,貼在腳底。如果是左邊出血就貼右腳,右邊出血就貼左腳。如果兩側都在出血,就在兩腳都貼上,即可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