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來是庵 輯

《靈驗良方彙編》~ 卷之三,女科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女科 (8)

1. 小兒科

稀痘丹,貝麻子(去殼、去油,四十粒),硃砂(一錢),麝香(三釐)

共搗爛,應端午午時敷小兒頭頂心,並兩太陽、兩手心、兩手彎、兩足心、兩足彎。連敷三年,然後種痘,痘必少。

又方,凡嬰兒無論男女,用肥大光潔川楝子,臼內搗爛(忌用鐵器),取新砂鍋放水煎濃,傾入盆內,於無風處將新稀布一方蘸水,自頭至足,遍身洗擦,不留余空,仍將布拭乾,避風片刻。凡洗擦,須自五月至八月擇七個除日,洗七次非但不出痘,且免瘡癤。若一處不洗,出痘時聚於一塊矣。川楝子按歲遞加,一歲至三歲者,用七個,三碗水煎。四、五歲者,用九個,五碗水煎。六,七歲者,用十五個,七碗水煎。八歲至十歲者,用二十個,九碗水煎。十一歲至個五歲者,用三十個,十五碗水煎。上二方新增。

保和丸,治飲食停滯胸膈,痞滿腹脹。

神麯(炒),陳皮,半夏(制),茯苓,山楂肉(蒸,各一兩),蘿蔔子(炒),連翹(各五錢)

共為細末,粥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

治墊舌,舌下重厚也。銀針挑破,少出毒血可愈。

銀白散,治胃虛吐瀉。

糯米(炒),白扁豆(炒,各二兩),白朮(炒,一兩),甘草(炙),丁香,藿香(各二錢)

共為末,每服二、三錢,米飲調下。

鉤藤飲子,治一切驚風潮搐、目視昏迷。

鉤藤鉤,防風,獨活,天麻,天竺黃,羌活,川芎(各一錢),升麻,甘草(炙),龍膽草,麻黃(各五分),蟬退(五個,去頭足)

加姜二片、棗一枚,水煎服。

治慢諒風訣,一釐硃砂一烏梅,麝香少許一同擂,再加幾點生人血,見了閻王也放回。

甘草湯,治撮口。

生甘草一錢濃煎,以棉球蘸之,令小兒口吮,出痰涎,卻以豬乳點入口中即瘥。

星蘇散,治諸風口噤不語。

南星(略炮,切片,七分),紫蘇(五葉),姜(四片)

水煎,入雄豬膽汁少許,溫服。

止汗散,治睡而自汗。

舊蒲扇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

七味肥兒丸,治小兒食積五疳,頸項結核、發稀成穗,發熱作渴、消瘦等症。

黃連(炒),神麯(炒),木香,檳榔(各一兩),使君子(酒浸),麥芽(炒,各二兩),肉豆蔻(煨,一兩)

而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飲下。

大蘆薈丸,治小兒肝脾疳積、發熱體瘦、熱渴、大便不調,或瘰癧結核、耳內生瘡、牙腮蝕爛、目生雲翳等症。

胡黃連,黃連,蘆薈,白蕪荑(炒),白雷丸(破開,赤者勿用),木香,鶴蝨草(微炒),龍膽草(各一兩)

共為末,米糊丸,麻子大。每服一錢,白湯下。

治小兒疳症屢驗神效方(歸安姚毅齋刻是方廣施),用雄豬馬蹄肝一(不可落水),將竹刀切厚片,入碗內加百草霜二錢(即鍋底心煤,研細篩淨),穀精子二錢(買連根者,去梗用子)同拌勻,再加酒漿一茶杯,放飯鍋內蒸熟。將肝在原酒內去藥末服之,其酒汁用綿濾去渣,加真海粉四錢同頓服之,兩、三服必全愈斷根,百試百驗。愈後忌油膩、生冷、麵食、甜食一月。

白話文:

小兒科

**稀痘丹:**將去殼去油的白芝麻(四十粒)、硃砂(約3.75克)、麝香(約0.11克),全部搗爛成泥。在端午節中午時,敷在小孩的頭頂中心,以及兩邊太陽穴、兩手心、兩手彎、兩腳心、兩腳彎等處。連續敷三年,然後再接種疫苗,這樣出痘就會比較少。

**又一方:**不論男女嬰兒,使用肥大且光滑的川楝子,在臼內搗爛(切記不可用鐵器)。將搗爛的川楝子放入新的砂鍋中加水煮成濃汁,倒入盆中,在沒有風的地方,用乾淨的新稀布蘸取藥汁,從頭到腳,全身擦拭,不要遺漏任何地方,然後用布將身體擦乾,避免吹風一會兒。擦拭身體要在農曆五月到八月之間,選擇七個除日進行,總共洗七次。這樣做不僅可以預防出痘,還可以避免長瘡癤。如果有一個地方沒有洗到,出痘時就會聚集在那裡。川楝子的用量要隨著年齡增加:一歲到三歲用七個,加三碗水煎煮;四到五歲用九個,加五碗水煎煮;六到七歲用十五個,加七碗水煎煮;八歲到十歲用二十個,加九碗水煎煮;十一歲到十五歲用三十個,加十五碗水煎煮。以上兩個方子是新增加的。

**保和丸:**治療飲食積滯在胸膈,導致胸悶腹脹。 將炒過的麵粉(神麴)、陳皮、製半夏、茯苓、蒸過的山楂肉(各約37.5克),以及炒過的蘿蔔籽、連翹(各約18.75克),全部磨成細粉,然後用粥調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

**治墊舌:**指舌頭下方腫脹增厚。用銀針挑破,讓少量的毒血流出,就可以治癒。

**銀白散:**治療胃虛引起的嘔吐腹瀉。 將炒過的糯米、炒過的白扁豆(各約75克),以及炒過的白朮(約37.5克)、炙甘草、丁香、藿香(各約7.5克),全部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約7.5-11克),用米湯調服。

**鉤藤飲子:**治療各種驚風抽搐、眼睛昏迷。 將鉤藤、防風、獨活、天麻、天竺黃、羌活、川芎(各約3.75克),以及升麻、炙甘草、龍膽草、麻黃(各約1.87克)、蟬蛻(五個,去掉頭和腳),加入兩片生薑、一顆紅棗,加水煎服。

**治慢驚風訣:**取一點點硃砂、一顆烏梅,加上少量麝香一起搗爛,再加入幾滴新鮮的人血,據說即使見了閻王也能被救回。

**甘草湯:**治療小兒口緊。 將生甘草約3.75克濃煎,用棉球蘸取藥汁,讓小兒吸吮,吐出痰涎後,再餵食豬乳,即可痊癒。

**星蘇散:**治療各種風引起的口噤不語。 將略微炮製過的南星(切片,約2.6克)、紫蘇(五片)、生薑(四片),加水煎煮,加入少量雄豬膽汁,溫服。

**止汗散:**治療睡覺時自己出汗。 將舊蒲扇燒成灰,磨成粉。每次服用約7.5克,用酒調服。

**七味肥兒丸:**治療小兒因飲食積滯引起的五疳,導致頸部淋巴結腫大、頭髮稀疏像穗子、發熱口渴、消瘦等症狀。 將炒過的黃連、炒過的麵粉(神麴)、木香、檳榔(各約37.5克),以及酒浸泡過的使君子、炒過的麥芽(各約75克)、煨過的肉豆蔻(約37.5克),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到五十丸,用米湯送服。

**大蘆薈丸:**治療小兒肝脾積滯引起的疳積,導致發熱消瘦、口渴、大便不調,或出現瘰癧結核、耳朵內生瘡、牙齦腐爛、眼睛長翳等症狀。 將胡黃連、黃連、蘆薈、炒過的白蕪荑、掰開的白雷丸(紅色的不要用)、木香、微炒過的鶴蝨草、龍膽草(各約37.5克),全部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約3.75克,用白開水送服。

治小兒疳症屢驗神效方:(歸安姚毅齋刊印此方廣泛施用)使用雄豬馬蹄肝一副(不要沾水),用竹刀切成厚片,放入碗內,加入百草霜(即鍋底的煤灰,磨細篩淨)約7.5克、連根購買的穀精子(去梗只用子)約7.5克,一起拌勻,再加入一杯米酒,放入飯鍋內蒸熟。將肝在原酒內去掉藥末服用,酒汁用棉布濾去藥渣,加入約15克真海粉一起服用,兩三次一定能完全治癒,屢試屢驗。病癒後忌吃油膩、生冷、麵食、甜食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