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驗良方彙編》~ 卷之二 外科 (8)
卷之二 外科 (8)
1. 治癭瘤
癭瘤乃五臟瘀血、濁氣痰滯而成。癭者陽也,色紅而高突,或蒂小而下垂;瘤者陰也,色白而漫腫,亦無癢痛,人所不覺。瘤有筋瘤、血瘤、肉瘤、氣瘤、骨瘤之分。癭有筋癭、血癭、肉癭、氣癭、石癭之異。《外科正宗》內辨之甚詳,患者宜細考之。通治癭瘤,用海藻玉壺湯,或六軍丸。
選而服之,自然縮小消磨。切不可輕用針刀掘破,出血不止,多致傷人。又有粉瘤、黑砂瘤,發瘤等,則宜針刺。
海藻玉壺湯,治癭瘤初起,或腫或硬,或赤或不赤,但未破者,俱宜服之。
海藻,貝母,陳皮,昆布,青皮,當歸,川芎,半夏,連翹,甘草節,獨活(各一錢),海帶(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病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凡服此門藥,必須斷厚味大葷,尤須絕欲清心方妙。
六軍丸,治癭瘤已成未潰者,不論年月新久,皆宜服之。
蜈蚣(去頭足),蟬蛻,全蠍,殭蠶(炒,去絲),夜明砂,穿山甲
上等分為細末,神麯糊為丸,粟米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分,食遠酒下。忌大葷、煎炒、房事,日漸可消。
《肘後》治癭方,凡項下卒結囊欲成癭者,用海藻一斤,洗去鹽,浸酒飲之,不可間斷。須時飲二、三杯方妙。
枯瘤方,治瘤初起,成形未破者,及根蒂小而不散者可用之。
白砒,硇砂,黃丹,輕粉,雄黃,乳香,沒藥,硼砂(各一錢),斑蝥(二十個),田螺(大者,去殼切片,曬乾,三個)
共研極細,糯米粥調和,捏作棋子樣,曬乾。先灸瘤頂三炷,隨以藥餅貼之。上用黃柏末水調,蓋敷藥餅,候十日外,其瘤自然枯落,次用斂口藥。
秘傳斂瘤膏,治癭瘤。枯藥落後,用此搽貼,自然生肌完口。
血衄,輕粉,龍骨,海螵蛸,象皮,乳香(各一錢),雞蛋(十五個,煮熟用黃,熬油一小盅)
上藥各研末極細,共和勻,入雞蛋油內。每日早、晚先將甘草湯洗淨患處,次將雞毛蘸塗膏藥蓋貼。
去瘤藥線,兼去鼠奶及痔;用芫花根淨洗,不得犯鐵器,於木石臼杵搗汁,用以浸線一宿,將線系瘤即落。如未落再換線一、二條系之,自落。落後以龍骨、訶子共為末,效瘡口即合。如芫花根無處覓,即用芫花五錢、水一碗,同線慢火煮至於為度。凡癭瘤及痔瘡蒂小而頭面大者,俱宜用此線,系其患根自效。
張景岳曰:患大者可用線二根,雙扣繫於根蒂,兩頭留線,以便日漸緊之。又有蛛絲纏法更妙。予嘗見一人,腹上生一瘤,其大如胡桃,取蛛絲捻成粗線,纏扎其根;數日,其絲漸緊,其根漸細,屢易屢細,不十日竟爾脫落,誠奇法也。可見諸線日松,惟蛛絲日緊,物理之妙,有當格者如此。
然亦纏治宜早,若形勢既大,恐不宜也。又有灸法,亦可酌用。一人於手臂生一瘤,漸大如圓眼,其人用小艾於瘤上灸七壯,竟爾漸消,亦善法也。或用隔蒜灸之亦可。或有以蘿蔔子、南星、朴硝之類,敷而治者,亦可暫消,然欲拔根不如前法。大抵癭瘤,定是夙業所致,唯有修善,可以消業。
白話文:
標題: [治療癭瘤]
內容: 癭瘤是由於體內五臟的淤血、濁氣以及痰滯積累而成。其中,癭屬於陽性,表現爲紅色且突出,有時基部較小且下垂;而瘤屬於陰性,表現爲白色且瀰漫腫脹,沒有癢痛感,常被人忽視。瘤又分爲筋瘤、血瘤、肉瘤、氣瘤和骨瘤;癭則分爲筋癭、血癭、肉癭、氣癭和石癭。《外科正宗》對此有詳細分類,患者應仔細瞭解。治療癭瘤,可使用海藻玉壺湯或六軍丸,選擇服用後,癭瘤會自然縮小並消退。切記不要輕易用針刀割破,否則可能會導致出血不止,甚至危及生命。對於粉瘤、黑砂瘤和發瘤等,才適合用針刺治療。
【海藻玉壺湯】適用於初期的癭瘤,無論腫硬或紅與否,只要尚未破裂,都適合服用。 藥材包括海藻、貝母、陳皮、昆布、青皮、當歸、川芎、半夏、連翹、甘草節和獨活(各一錢),海帶(五分)。將藥材用水兩杯煎至八分,病情在上部的應在飯後服用,病情在下部的應在飯前服用。服用這類藥物時,必須戒除油膩和葷腥食物,同時保持心態平和,效果更佳。
【六軍丸】適用於已形成的癭瘤,無論新舊,都適合服用。 藥材包括蜈蚣(去頭腳)、蟬蛻、全蠍、殭蠶(炒,去絲)、夜明砂、穿山甲。將所有藥材等量磨成細末,以神曲糊爲丸,大小如同粟米,並以硃砂爲外衣。每次服用三分,遠離食物,以酒送服。避免食用葷腥、煎炒食品和房事,長期服用可以逐漸消除癭瘤。
【肘後備急方治癭方】適用於頸部突然出現囊狀物,可能形成癭的情況。使用一斤海藻,清洗去鹽後浸泡於酒中飲用,不能間斷。每天飲用二至三杯,效果更佳。
【枯瘤方】適用於初期形成且尚未破裂的瘤,以及根蒂小不易擴散的瘤。 藥材包括白砒、硇砂、黃丹、輕粉、雄黃、乳香、沒藥、硼砂(各一錢),斑蝥(二十個),田螺(大者,去殼切片,曬乾,三個)。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以糯米粥調和,捏成棋子形狀,曬乾。先在瘤頂灸三炷,然後貼上藥餅。用藥餅覆蓋黃柏末水調敷料,等待十天後,瘤會自然枯萎脫落,接下來使用收斂口藥。
【祕傳斂瘤膏】適用於癭瘤,待枯萎藥物脫落之後,使用此膏擦貼,能促進傷口癒合。 藥材包括血餘炭、輕粉、龍骨、海螵蛸、象皮、乳香(各一錢),雞蛋(十五個,煮熟後只用蛋黃,熬油一小盅)。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與雞蛋油混合均勻。每天早晚先用甘草湯洗淨患處,然後用雞毛蘸塗膏藥覆蓋貼上。
【去瘤藥線】適用於去除鼠奶和痔瘡;使用芫花根,洗淨後避免接觸鐵器,在木石臼中搗碎榨汁,用此汁液浸泡線一晚,將線繫於瘤上即可使其脫落。如果未脫落,可更換一兩條線繼續繫緊,直至脫落。脫落後,將龍骨和訶子磨成粉末,塗抹於傷口,可加速癒合。如果沒有芫花根,也可使用芫花五錢,與線一同放入一碗水中,用慢火煮至水乾。凡是有小蒂而頭部較大的癭瘤和痔瘡,都適用此方法。
張景嶽說:對於大的癭瘤,可以使用兩條線,雙扣繫於根蒂,兩端留下線,以便逐漸緊縮。還有一種蜘蛛絲纏繞的方法更爲巧妙。我曾見過一個人,腹部長了一個核桃大小的瘤,他用蜘蛛絲擰成粗線,纏繞於瘤根;幾天後,絲線逐漸緊縮,瘤根逐漸變細,反覆更換,瘤根變得越來越細,不到十天就完全脫落了,這確實是一種奇妙的方法。可以看出,各種線材會逐漸鬆弛,唯獨蜘蛛絲會日益緊繃,自然界中這種現象的奧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然而,這種方法應在癭瘤早期使用,如果癭瘤已經很大,可能不太適用。還有一種灸法,也可以酌情使用。有個人手臂上長了一個瘤,逐漸變得像圓眼般大,他在瘤上用小艾灸七壯,最終逐漸消退,這也是一種好方法。或者使用隔蒜灸也是可行的。有些人用蘿蔔子、南星、朴硝等敷料治療,也能暫時消退,但要想徹底根治,不如前述方法有效。總的來說,癭瘤往往是前世業障所致,唯有行善積德,才能消除業障。
業障消除後,治療自然見效,癭瘤必定消退。否則,即使有良方,也難以見效。因此,修行善行是治療疾病的第一要務,尤其是對於腰上的癭瘤而言,更是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