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來是庵 輯

《靈驗良方彙編》~ 卷之二 外科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外科 (5)

1. 治癰疽

上不論品數,取以多,煎濃湯乘熱熏洗患處。仍用布帛,蘸熨良久,務令藥氣蒸透,然後敷貼他藥。每日二、三次不拘,頻數更好。蓋其性之寒者可以除熱,熱者可以散寒,香者可以行氣,毒者可以解毒。無所不用,亦無所不利。湯得藥性,則湯氣無害;藥得湯氣,則藥力愈行。

凡用百草以煎膏者,皆此義也,此誠外科中最要、最佳之法,亦傳之方外人者。若洗水臌鼓脹,每次須用草二、三十斤,煎濃湯二、三鍋,用大盆盛貯,以席簞遮風,熏洗良久,每日一次或二次。內服廓清飲、分利等劑,妙甚。凡洗皆以避風為最要。

螵蛸散,治濕熱破爛、毒水淋漓等瘡,或下部腎囊、足股腫痛,下疳諸瘡,無不神效。

海螵蛸(不必浸淡)人中白

上為細末,先以百草多煎濃湯,乘熱熏洗,後以此藥摻之。如瘡乾者,以麻油調敷,或蜜水亦可。若腫而痛甚者,加冰片少許更妙。若濕瘡膿水甚者,加密陀僧等分,或煅制爐甘石更佳。

肥皂方,治一切無名腫毒初起時。

用生肥皂去子及弦與筋,搗爛,好醋和敷即愈。不愈再敷,神驗。貧人僻地,倉卒無藥者,用此最便,不可忽之。

加味太乙膏,一切瘡瘍並宜貼之。光用隔蒜灸,更服活命飲,以收全功。

當歸,生地,赤芍,元參,大黃,白芷,甘草(各二兩)

用麻油二斤,入諸藥煎至黑,去渣,仍將油慢火熬至滴水不散,離火片時,投黃丹八兩。

神異膏,治癰疽、瘡毒及收口,甚效。此瘡瘍中第一方也。

黃耆,杏仁,元參(各一兩),蛇蛻(五錢),男發,蜂房(各一兩,子多者佳),麻油(二斤)

先將黃耆、杏仁、玄參入油煎至將黑,乃入蛇蛻、男發、蜂房同煎至黑,去渣,如前熬法,徐徐投入黃丹十二兩。

神效當歸膏,治一切瘡瘍。湯火疼痛等證,去腐肉,生新肉,其效如神。凡洗拭換膏,須予備即貼,新肉畏風故也。

當歸,生地,黃蠟(各二兩,若用白蠟更好,止須,一兩),麻油(六兩)

將當歸、生地入油內煎至黑,濾去渣,再將油熬至滴水不化,乃入蠟,溶化攪勻即成膏矣。用塗患處,以油紙蓋之。如有死肉,須用利刀剪去,則生肌尤速。

神效桑枝灸:治發背不起,或瘀肉不潰。

用桑枝長七寸,如指大,一頭燃著,向患處灸之,灸盡再換,每次灸五、六條,以助腫潰。若腐肉已去,新肉生遲,宜灸四畔。其陰瘡、瘰癧,流注、臁瘡、惡瘡久不愈者,亦宜灸之。大抵此法,未潰則解毒止痛、消瘀腫;已潰則補陽氣,散餘毒,生肌肉。若陽證腫痛甚,或重如負石,初起用此法,出毒水即內消。

其日久者用之,雖潰亦淺,且無苦楚。惜患者不知有此,治者亦不肯用此也。

黑末子,治癤毒。

白話文:

治癰疽

不論用什麼藥材,取量要多,煎成濃稠的藥湯,趁熱熏洗患處。再用布蘸藥湯熱敷很久,務必讓藥氣完全滲透,然後再敷貼其他藥物。每天二到三次,次數越多越好。因為藥材的寒性可以清熱,熱性可以散寒,芳香的可以行氣,有毒性的可以解毒,各種藥材都可以使用,也沒有什麼害處。藥湯吸收了藥材的藥性,藥湯的蒸汽就沒有害處;藥材吸收了藥湯的蒸汽,藥效就會更強。

凡是用各種草藥煎膏的方法,都遵循這個道理,這確實是外科治療中最重要、最好的方法,也傳授給非醫學專業人士。如果用來洗治水腫脹滿,每次需用草藥二三十斤,煎成兩三鍋濃稠的藥湯,用大盆盛裝,用席子或竹簾遮擋風,熏洗很久,每天一次或兩次。內服廓清飲、分利等藥物,效果更佳。凡是熏洗,避風最重要。

螵蛸散,治療濕熱導致的瘡瘍破爛、膿水淋漓等症狀,或者下體腎囊、足部大腿腫痛,下疳等瘡瘍,都有神奇的療效。

藥材:海螵蛸(不用浸泡)、人中白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先用多種草藥煎成濃稠的藥湯,趁熱熏洗,然後將藥末撒在患處。如果瘡瘍乾燥,用麻油調和敷用,或用蜂蜜水也行。如果腫痛厲害,加少許冰片效果更好。如果濕瘡膿水很多,加入密陀僧等量,或用煅燒過的爐甘石更好。

肥皂方,治療一切無名腫毒初期。

用生的肥皂去掉籽、筋和膜,搗爛,用好醋調和敷在患處即可痊癒。若不痊癒,再敷,效果神奇。窮人和偏遠地區,緊急情況下沒有藥物,用這個方法最方便,不可忽視。

加味太乙膏,治療一切瘡瘍都適用。配合隔蒜灸,再服用活命飲,效果更佳。

藥材:當歸、生地、赤芍、元參、大黃、白芷、甘草(各二兩)

用麻油二斤,放入所有藥材煎至黑色,去掉藥渣,再用慢火熬製藥油,直到滴水不散,離火片刻,加入黃丹八兩。

神異膏,治療癰疽、瘡毒及收口,效果顯著。這是瘡瘍治療中最好的方子。

藥材:黃耆、杏仁、元參(各一兩)、蛇蛻(五錢)、人髮、蜂房(各一兩,蜂房最好是子多的)、麻油(二斤)

先將黃耆、杏仁、元參放入油中煎至將黑,然後加入蛇蛻、人髮、蜂房一起煎至黑色,去掉藥渣,按照前面的熬製方法,慢慢加入黃丹十二兩。

神效當歸膏,治療一切瘡瘍。湯火灼傷疼痛等症狀,去除腐肉,生長新肉,療效神奇。凡是清洗擦拭更換藥膏,都必須準備好馬上敷上,因為新生的肉怕風。

藥材:當歸、生地、黃蠟(各二兩,如果用白蠟更好,只需一兩)、麻油(六兩)

將當歸、生地放入油中煎至黑色,過濾掉藥渣,再將藥油熬製到滴水不化,然後加入黃蠟,溶化攪拌均勻即可。塗在患處,用油紙蓋上。如果有死肉,必須用鋒利的刀子剪掉,這樣長新肉的速度更快。

神效桑枝灸:治療發背腫痛不消,或瘀血積聚不潰爛。

用桑枝長七寸,粗如手指,將一頭點燃,對著患處灸,灸完一根再換一根,每次灸五到六根,以促進腫塊潰爛。如果腐肉已經去除,新肉生長遲緩,宜在患處四周灸。陰部瘡瘍、瘰癧、流注、臁瘡、久治不愈的惡瘡,也適用此法。總之,這個方法,未潰爛則解毒止痛、消散瘀腫;已潰爛則補益陽氣,散除餘毒,生長肌肉。如果陽證腫痛嚴重,或重如負石,初期使用此法,排出膿水後即可內消。

即使是久病,用此法,即使潰爛也較淺,而且沒有痛苦。可惜患者不知道有這個方法,醫生也不願意使用這個方法。

黑末子,治療癤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