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來是庵 輯

《靈驗良方彙編》~ 卷之二 外科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外科 (2)

1. 治癰疽

神仙熏照方,雄黃,硃砂,血竭(真者),沒藥(各二錢),麝香(四分)

上五味研細末,用綿紙卷為粗捻,約長尺許。每捻中入藥末三分裹定,以正麻油潤透,點灼瘡處。須離瘡半寸許,火頭向上,自紅暈外周圍,徐徐照之,以漸將捻收到瘡口,所謂自外而內也,更須將捻猛向外提,以引毒氣。此藥氣從火頭上出,內透瘡中,則毒氣隨散,自不內侵臟腑,初熏用三條,漸加至五、七條,瘡勢漸消,可漸減之。每次熏罷,隨用後敷藥(敷方載在後)。

廣陵李杜云:背瘡所患,唯內攻與旁潰耳。症屬火毒醞釀所成,不能外散,勢必內攻,不能中出,勢必旁潰。醫者往往以涼藥圍解,多罹此二患。又陰瘡不起發者,止有隔蒜灸一法,然亦未易皆效。此方初用藥捻熏照,以火引火,毒氣外散,可免內攻。後用藥敷圍,追膿止痛,毒從孔竅及瘡頂中出,可免旁潰。

陰瘡一照即起紅暈,狀如蒸餅,變為陽證,可保無虞,此其奇中大略也。娟法每日一次,初次用捻三、四根,次日用四、五根,再次漸至六、七根止。大率看瘡輕重,酌捻多寡。重者不過六、七日,腐肉盡化為膿,從瘡口中陸續湧出,新肉如石榴子,累累而生。此時不必再照,圍藥終始如一,隨瘡勢大小,漸漸收入。

凡照時須先用豬蹄湯澄清(方載在後),洗去圍藥,如法熏照。待瘡勢大愈,肉生將滿,始可用生肌散,或護以太乙膏。平復後,膏藥猶不可遽離,此其始末細微也。內服者,大要不出護心散、托裡散等方(方載前後),最忌寒涼,恐傷胃氣。熏方初止治背疽,其後一切腫毒無不收功。

蓋法無定則,醫貴變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

曲梁聶云翰云:戊戍春暮,余病疽京邸,直據背中,前與心對。初發微若黍粒,搔之痛癢關心,寒熱發作。甫十日,大若升。再十日,大若鬥。食逆便結,匝月不一瞬。醫方所載諸死候,業已十犯八、九,兩絕復甦,自分必死,手條後事。偶從楊楚璞得此仙方,如法熏敷。越二日,毒浙解,乃有起色,不易方而竟就痊,距初發浹廿旬。

歸家出以試人,輕僅逾月,重亦不出百日,靡不起者。顧念非此異方,不能起余,必死異證。非余起死回生,不能白此方之神異,余以此方活,安忍天下人以此證危,因贅數語,以為此方之引。

咸林王維英云:丙午端陽日,余左臂患疽,其大如拳。余欲俟破後熏之,不識其初亦可熏也。客有備言可熏者,因即熏十條。瘡頂高收,四圍色白,夜間毒肉從邊化為稠膿,徐徐內潰,黏同膠鰾,每日如法熏照、洗貼。五、六日,中尖毒肉脫落一條,瘡外一指許,旁串三孔,且痛且癢,即極力照之。

初出黃水,次出稠膿,後流清漿,遂即收口,並不再串。長安中苦不產豨薟、五龍二草,止用金銀花三色敷之,護以太乙膏,月餘盡痊。當此瘡將愈,左臂又患一疽,正對無二,即依前法照之。三日,頂破膿出,不痛不癢,其毒盡散。同時有患別瘡者,余付此藥熏之,隨熏即散,乃知是方正仙方也。

白話文:

治癰疽

此方名神仙熏照方,用雄黃、硃砂、血竭(真品)、沒藥(各二錢)、麝香(四分)研成細末。用棉紙捲成粗線,約一尺長,每段線中放入三分藥末,用麻油浸透,點燃後靠近瘡口約半寸,火頭向上,從瘡口外圍慢慢熏烤,逐步將藥線移向瘡口中心(由外向內),然後迅速將藥線抽出,以引出毒氣。藥物燃燒產生的煙氣會從火頭向上冒出,並滲入瘡口,使毒氣隨之散去,防止毒氣入侵內臟。初次使用三條藥線,逐漸增加到五到七條,瘡勢減輕後再減少藥線數量。每次熏烤後,再敷上後續藥物(敷藥方劑另附)。

廣陵李杜說:背部瘡瘍,只有內攻和向外潰爛兩種情況。此病症是由於火毒積聚不能外散所致,無法向內臟蔓延,就會向外潰爛。醫生常用涼藥治療,常導致這兩種情況發生。陰性瘡瘍不起作用的,只有隔蒜灸法,但也不一定有效。此方先用藥線熏烤,以火引火,使毒氣外散,可避免內攻。然後再敷藥,以引流膿液止痛,使毒氣從瘡口或瘡頂排出,可避免向外潰爛。

陰性瘡瘍一經熏烤就會出現紅暈,狀如蒸餅,變成陽性,即可痊癒,這是此方奇效的概括。每天熏烤一次,第一次用三到四根藥線,第二天用四到五根,然後逐漸增加到六到七根。藥線的數量要根據瘡瘍的輕重來調整。嚴重者,最多六到七天,腐肉就會化膿,從瘡口中排出,新生的肉芽如同石榴籽般,逐漸長出。此時不必再熏烤,繼續敷藥,根據瘡瘍的大小,逐漸減少敷藥面積。

每次熏烤前,先用豬蹄湯清洗(豬蹄湯配方另附)並清除敷藥,然後按照上述方法熏烤。待瘡瘍基本痊癒,肉芽長滿後,可以使用生肌散或太乙膏保護。痊癒後,也不可立即去除膏藥。這是此方使用的詳細步驟。內服藥物,主要以護心散、托裡散等方劑為主(方劑另附),最忌寒涼,以免損傷胃氣。此熏烤方法最初只用於治療背疽,後來用於治療各種腫毒,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方法沒有固定的模式,醫術貴在靈活變通,精妙的運用,全在於醫生本人。

曲梁聶云翰說:戊戌年春末,我在京城患了癰疽,長在後背,正對著心臟。開始時像黍米粒大小,搔癢疼痛,伴有寒熱。十天后,長到像升斗那麼大。再過十天,長到像鬥那麼大。飲食不順,大便秘結,一個月都沒好轉。醫書上記載的各種死亡徵兆,我已經出現了七八種,幾次昏迷後又甦醒,認為自己必死無疑,已經寫好了遺書。偶然從楊楚璞那裡得到此仙方,按照方法熏敷。兩天後,毒性開始消退,病情有了好轉,沒有更換藥方,最終痊癒,從發病到痊癒一共二十天。

回家後,我用此方為他人治療,輕症一個多月痊癒,重症也不超過一百天,沒有治不好的。我深知如果不是這個奇方,我就必死無疑。如果不是我起死回生,就不能說明此方的神奇功效。我用此方活了下來,怎忍心讓天下人因為這種疾病而危急,所以寫下這些文字,作為此方治療的說明。

咸林王維英說:丙午年端午節,我的左臂患了癰疽,有拳頭那麼大。我想等它破了再熏烤,不知道一開始也可以熏烤。有人告訴我可以熏烤,於是我就熏烤了十條藥線。瘡頂高聳,四周顏色變白,晚上毒肉從邊緣化為濃稠的膿液,慢慢地向內潰爛,粘稠如魚鰾。每天都按照方法熏烤、清洗和敷藥。五到六天后,中間的毒肉脫落了一條,瘡口外邊有一指寬,周圍出現三個孔洞,又痛又癢,我就用力熏烤。

一開始流出黃水,然後是濃稠的膿液,最後流出清亮的漿液,然後就開始癒合,不再蔓延。長安地區不產豨薟、五龍二草,只用金銀花三種敷藥,用太乙膏保護,一個多月就痊癒了。瘡瘍將愈時,我的左臂又長了一個癰疽,位置和上次一樣,我又用同樣的方法熏烤。三天後,瘡頂破裂,膿液排出,不痛不癢,毒氣完全消散。同時有其他人患有其他瘡瘍,我給他們用這個藥熏烤,一熏烤就消散了,我知道這個方子真是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