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來是庵 輯

《靈驗良方彙編》~ 卷之一 內科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內科 (16)

1. 治脫肛

用五倍子三錢、明礬二錢,俱研為末,水二碗,煎湯熱洗立收。若脫至三、五寸者,依上法洗後,再用赤石脂為末,以油紙托上,四圍皆摻之,甚妙。若脫更長者,以兩床相併,中空尺許,以磁瓶盛湯,令病人仰臥浸瓶中。久則易湯,以收盡為度。

又方,用桑葉、桃葉煎湯,入礬末,洗之則愈。

又方,用蓖麻子搗膏藥,貼頭頂心,即不下脫。

又方,用石灰炒熱,以帛包裹,令患人坐其上,冷則易之。

澀腸散,治久痢大腸滑脫。

訶子,赤石脂,龍骨

等分為末,以茶少許和藥,摻腸頭上,用絹帛揉入。

又方,用鱉頭煅存性,入枯礬少許,如上揉入。

以上皆外治之法,若入而復脫,積久不愈,則須服藥。今採二方備用。

涼血清腸散,治大腸血熱脫肛。

生地,當歸,白芍(各錢半),黃芩,黃連,防風,荊芥,升麻(各一錢),香附,川芎,甘草(各五分)

水煎服。

參朮芎歸湯,治瀉痢、產育氣虛脫肛。

人參,白朮,川芎,當歸,黃耆(酒炒),山藥(炒),白芍(炒),白茯苓,升麻(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加姜二片,水煎服。若治瀉痢虛滑甚者,須加製附子、肉豆蔻方效。

白話文:

[治療脫肛]

使用五倍子三錢與明礬二錢,一起磨成粉末,用兩碗水煎成熱湯來洗,馬上就可以收縮回去。如果脫出的長度達到三到五寸,按照上述方法洗過後,再使用赤石脂磨成粉末,用油紙託著放在脫出部位上,在四周都撒上,效果非常好。如果脫出更長,可以將兩張牀並排,中間留約一尺空隙,用瓷瓶裝熱水,讓病人仰躺著浸泡在水中。時間久了就換水,直到完全收縮回去。

另一個方法,使用桑葉和桃葉煎成湯,加入礬末,洗過後就能痊癒。

另一個方法,使用蓖麻子搗成膏藥,貼在頭頂,就不會再脫出。

另一個方法,使用炒熱的石灰,用布包起來,讓病人坐在上面,冷了就換新的。

"澀腸散",用於治療長期下痢導致的大腸滑脫。 訶子,赤石脂,龍骨,這些藥材等量磨成粉末,用少量的茶水調和藥粉,塗抹在腸頭上,再用布料揉搓使其進入。

另一個方法,使用燒過的鱉頭,加入少量枯礬,照上述方式揉搓使其進入。

以上都是外用的治療方法,如果縮回去後又再脫出,久久不能痊癒,就需要內服藥物。以下是兩個可用的藥方。

"涼血清腸散",用於治療因大腸血熱導致的脫肛。 生地,當歸,白芍(各一錢半),黃芩,黃連,防風,荊芥,升麻(各一錢),香附,川芎,甘草(各五分) 用水煎煮服用。

"參朮芎歸湯",用於治療因產後或生育導致的氣虛脫肛。 人參,白朮,川芎,當歸,黃耆(酒炒),山藥(炒),白芍(炒),白茯苓,升麻(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加入兩片薑,用水煎煮服用。如果治療的是嚴重虛滑的下痢,必須加入製附子和肉豆蔻才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