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來是庵 輯

《靈驗良方彙編》~ 卷之一 內科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內科 (13)

1. 治夢遺淋濁

人之精雖藏於腎,而主宰則在心。故精之蓄泄,無非聽命於心。凡少年初省人事,精道未實者,苟能不為人誘,心不妄動,則精力強健,終身受用不盡。然每見聰明憐俐之人,多有遺濁諸病。而田野愚魯之人則無之,總由心之動靜而已,此少年未病之前所當知也。及其既病而求治,則尤當以持心為主,必不使欲念無故妄動,然後隨證調理,自無不愈。

使徒恃藥餌,而欲念仍然不時妄動,則雖親遇仙人,而授以靈丹,亦恐難以奏功。古所云:一心療萬病,不假藥方多。誠至言也。

固精丸,治腎虛有火,精滑,心神不安。

黃柏(酒炒),知母(酒炒,各一兩),牡蠣(煅),龍骨(煅),蓮蕊,芡實,山茱萸,遠志(甘草制),茯苓(各五錢)

上為末,山藥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酒下。

水陸二仙丹,治精脫腎虛,夢遺白濁等症。與補陰藥同用,甚有奇效。

金櫻膏一斤、芡實淨粉一斤,共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淡鹽湯下。

煎金櫻膏法,金櫻子霜降節方成熟可採,又以未經霜打為妙。採得,用粗麻布袋擦去毛刺淨,舂碎,入瓦罐內煎取濃汁,去渣,將汁再熬成膏。

柏子養心丸,治心勞太過,神不守舍,閤眼即患夢遺。

柏子仁(撿鮮白不油者,用紙壓去油),茯神,棗仁(炒),生地,當歸身,五味子,辰砂(細研),犀角(鎊),甘草(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金箔為衣,臨臥時津嚼一丸。

苓木菟絲丸,治脾腎虛損,不能收攝,以致夢遺滑精。

茯苓,白朮(炒),蓮肉(去心,各四兩),五味子(酒蒸,二兩),杜仲(酒炒,三兩),甘草(炙,五錢),菟絲子(淘洗極淨,酒浸一日。煮極爛,搗為餅,焙乾為末,十兩)

上為末,用山藥糊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下。

五淋散,治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止,臍腹急痛,或尿如豆汁,或如沙石。膏淋尿血並皆治之。

茵陳,淡竹葉(各一錢),木通,滑石,甘草(各錢半),梔子(炒),赤芍,赤茯苓(各二錢)

水二盅,前一盅,食前服。

獨聖散,治石淋。黃蜀葵一兩,花子俱用,炒研為末。每服一錢,食前米飲調服。

鹿角丸,治膏淋。

鹿角霜、茯苓、秋石各等分為末,糊丸。每服四錢,米飲下。

萆薢分清飲,治正元不足,下焦虛寒。小便白濁,頻數無度,澄如膏糊等症。

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各一錢五分)

水盅半,煎七分,食前服。一方加茯苓、甘草。

五子丸,治小便頻數,時有白濁。

菟絲子(酒蒸),家韭子(炒),益智仁,茴香(炒),蛇床子(去皮炒)

上等分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鹽湯下。

白話文:

人的精華雖然藏在腎臟,但主導權卻在心。所以精的儲存和排泄,都聽從心的指揮。一般來說,年輕人剛開始懂人事時,精道尚未完全成熟,如果能不被他人引誘,心不胡思亂想,那麼精力就會強健,終身都受用不盡。然而,常常看到聰明伶俐的人,反而容易有遺精、白濁等疾病。而那些鄉野愚笨的人卻沒有這些問題,這都是因為心念的動與靜所造成的,這是年輕人在還沒生病之前就應該知道的。等到已經生病才來求醫,就更應該以控制心念為主,絕對不要讓慾念無緣無故地妄動,然後再根據病情來調理,自然沒有治不好的。

如果只是依賴藥物,而慾念仍然時常妄動,那麼即使遇到神仙,給予靈丹妙藥,恐怕也很難見效。古人說:「一心可以治療萬病,不需要太多藥方。」這句話實在是至理名言。

固精丸,治療腎虛有火、精液滑脫、心神不安的症狀。 藥材:黃柏(用酒炒)、知母(用酒炒,各一兩),牡蠣(煅燒)、龍骨(煅燒)、蓮蕊、芡實、山茱萸、遠志(用甘草製)、茯苓(各五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山藥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 用法: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空腹時用酒送服。

水陸二仙丹,治療精氣脫失、腎虛、夢遺、白濁等症狀。與滋陰藥一起使用,效果非常好。 藥材:金櫻膏一斤、芡實淨粉一斤。 製法:將以上藥材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 用法: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 金櫻膏熬製方法:金櫻子在霜降節氣時成熟可以採收,最好是還沒被霜打過的。採收後,用粗麻布袋擦去毛刺,搗碎,放入瓦罐中煎煮取濃汁,去除藥渣,再將汁液熬成膏狀。

柏子養心丸,治療因為過度勞累、心神不寧、一閉上眼睛就做夢遺精的症狀。 藥材:柏子仁(挑選新鮮潔白不油膩的,用紙吸去油份)、茯神、棗仁(炒)、生地、當歸身、五味子、辰砂(研磨細粉)、犀角(磨成粉)、甘草(各五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彈珠,用金箔包裹。 用法:臨睡時細嚼一丸。

苓菟絲丸,治療脾腎虛弱,不能收攝精氣,導致夢遺滑精的症狀。 藥材:茯苓、白朮(炒)、蓮肉(去心,各四兩),五味子(用酒蒸,二兩),杜仲(用酒炒,三兩),甘草(炙,五錢),菟絲子(淘洗乾淨,用酒浸泡一天。煮到非常爛,搗成餅狀,烘乾磨成粉末,十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山藥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 用法: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服用。

五淋散,治療膀胱有熱、小便不通暢、淋漓不斷、肚臍腹部疼痛,或小便像豆汁,或像砂石。膏淋、尿血等病症都能治療。 藥材:茵陳、淡竹葉(各一錢),木通、滑石、甘草(各一錢半),梔子(炒)、赤芍、赤茯苓(各二錢)。 用法:用水兩碗,煎成一碗,飯前服用。

獨聖散,治療石淋。 藥材:黃蜀葵一兩,花和子都用,炒過後磨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一錢,飯前用米湯調服。

鹿角丸,治療膏淋。 藥材:鹿角霜、茯苓、秋石各等分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藥丸。 用法:每次服用四錢,用米湯送服。

萆薢分清飲,治療正氣不足、下焦虛寒。小便白濁、次數頻繁、像膏糊一樣的症狀。 藥材: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各一錢五分)。 用法:用水一碗半,煎成七分,飯前服用。另一種配方加入茯苓、甘草。

五子丸,治療小便頻繁、時常出現白濁。 藥材:菟絲子(用酒蒸)、韭菜子(炒)、益智仁、茴香(炒)、蛇床子(去皮炒)。 製法:將以上藥材等分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 用法:每次服用七十丸,用鹽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