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驗良方彙編》~ 卷之一 內科 (12)
卷之一 內科 (12)
1. 治便血
約營煎,治血熱下血。無論脾胃、小腸、大腸、膀胱等症,皆宜用此。
生地,白芍(炒),續斷,地榆,黃芩,槐花(各二錢)
荊芥穗(錢半,炒焦),甘草(一錢),烏梅(兩個)
水煎服。如下焦火盛者,可加炒梔子、黃連、龍膽草之類。如氣虛者,可加人參、白朮。如氣下陷者,可加升麻、防風。
白話文:
約營煎是治療血熱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的藥方,適用於脾胃、小腸、大腸、膀胱等部位的出血。方中生地、白芍、續斷、地榆、黃芩、槐花等藥材清熱涼血止血;荊芥穗、甘草、烏梅等藥材調和脾胃,助藥力運行。
若下焦火盛,可加炒梔子、黃連、龍膽草等清熱瀉火;若氣虛,可加人參、白朮等補氣固表;若氣下陷,可加升麻、防風等升提中氣。
椿皮散,治腸風下血神效,兼治赤痢。
椿根白皮,枯白礬(各一兩),槐角(二兩),甘草(炙,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米飲調下
烏梅丸,治大便下血如神。
烏梅肉(一兩),殭蠶(炒,八錢)
醋糊丸,每服二錢。
棕灰散,舊棕燒灰存性四錢、槐花一兩共為末。每服二錢,鹽湯下。
小烏沉湯,治氣逆便血不止。
白話文:
椿皮散,專治腸風下血,效果極佳,同時也能治療赤痢。
將椿樹根的白皮、枯礬(各一兩)、槐角(二兩)、甘草(炙,五錢)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米湯送服。
烏梅丸,治療大便下血效果奇佳。
將烏梅肉(一兩)、殭蠶(炒,八錢)製成醋糊丸,每次服用二錢。
棕灰散,將舊棕燒成灰,保留其藥性,取四錢,與槐花一兩一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鹽湯送服。
小烏沉湯,治療氣逆便血不止。
烏藥(一兩),香附(四兩,醋炒),炙甘草(二兩)
為末,每服二錢,酒下。
白話文:
把烏藥、香附和炙甘草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送服。其中烏藥一兩,香附四兩(要用醋炒過),炙甘草二兩。
2. 治溺血
文蛤一兩,炒為末,以烏梅肉浸爛搗膏,為丸,桐子大。空心,酒下五十丸。
治小便不禁、遺尿不覺
牡蠣(三兩,火煅半日,研為末)、赤石脂(三兩,搗碎,醋拌於鍋內慢火炒乾,研為粉)共用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白話文:
取文蛤一兩,炒成粉末,用烏梅肉浸泡至軟爛,搗成膏狀,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空腹時,用酒送服五十丸。
此藥方用於治療小便失禁、遺尿。
取牡蠣三兩,用火煅燒半日,研成粉末。另取赤石脂三兩,搗碎後用醋拌勻,在鍋中以慢火炒至乾燥,研成粉末。將兩種粉末混合,用酒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鹽湯送服。
3. 治泄瀉
大健脾糕,茯苓,白扁豆(炒去殼),山藥(炒),蓮子(去心),芡實(去殼淨炒,各八兩),麥芽(炒,四兩)
砂仁(四兩),廣皮(二兩),甘草(炙,四兩),米(五升,半糯米,半晚米,炒至老黃色。同上諸藥磨為粉)
飢時,用白滾湯加白糖調服。此方既大健脾而又味皆可口,毫無藥氣。老人、小兒脾胃虛弱者,用此作點心,功效不可勝述。若欲常服省費,則茯苓、砂仁不用亦可。磨成粉後,須停三日,使火氣盡出方可服。
白話文:
這款「大健脾糕」是用茯苓、白扁豆(炒去殼)、山藥(炒)、蓮子(去心)、芡實(去殼淨炒)、麥芽(炒)、砂仁、廣皮、甘草(炙)、米(半糯米、半晚米,炒至老黃色)這些食材磨成粉做成的。飢餓時,用白開水加白糖調和食用。這款糕點既能健脾,又香甜可口,沒有藥味。老年人和小孩脾胃虛弱,可以用它當點心,效果非常好。如果想省錢,可以不放茯苓和砂仁。磨成粉後,要放置三天,讓火氣散去才能食用。
二神丸,治脾胃虛寒,泄瀉不止。
肉豆蔻(生用,二兩),補骨脂(炒,四兩)
共為末,用紅棗四十九枚,入生薑片四兩同煮,以棗爛為度。去姜,用棗肉搗藥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白滾湯下。此方若加吳茱萸(炒)一兩、五味子二兩,名四神丸,亦有名良方。張景岳曰:四神丸不宜用棗,但以薑汁煮麵糊為丸更佳。
白話文:
二神丸
,用來治療脾胃虛寒、腹瀉不止的藥方。
藥材
- 肉豆蔻(生用,二兩):溫中散寒、止瀉止痛。
- 補骨脂(炒,四兩):溫腎壯陽、補脾止瀉。
製作方法
- 將肉豆蔻和補骨脂研磨成粉末。
- 取紅棗四十九枚,加入生薑片四兩,一起煮至紅棗軟爛。
- 去除薑片,用紅棗肉搗碎藥粉,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
- 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四神丸
如果在二神丸的藥方中加入吳茱萸(炒,一兩)和五味子(二兩),就稱為四神丸,也是一個著名的良方。
張景岳的意見
張景岳認為,四神丸不適合用紅棗,改用薑汁煮麵糊做丸子更佳。
車前方,歐陽公嘗患暴下,國醫不能治。夫人云:市醫有此藥,三文一帖,甚效。公曰:吾輩腑贓,與市人不同,不可服。夫人陰買置國醫藥中進之,一服而愈。厚遺之,求其方,但用車前子二錢為末,米飲下。云:此藥利水道而不動氣,水道利則清濁分,瀉自止。
白話文:
歐陽公曾經患上突然腹瀉的疾病,國醫都無法醫治。歐陽公的夫人說:「市井醫生有一種藥,三文錢一帖,效果很好。」歐陽公說:「我們這些讀書人的腸胃,跟市井平民不同,不能服用這種藥。」夫人偷偷地買來藥,混在國醫的藥裡面給歐陽公服用,服用一次便痊癒了。歐陽公感激地重金酬謝那位市井醫生,並向他索取藥方。醫生說:「這藥方只用車前子二錢,研成粉末,用米湯送服。」醫生解釋道:「這種藥可以利尿通水道,卻不會傷氣。水道暢通,就能使清濁分離,腹瀉自然就會停止。」
4. 治痢
香連丸,治濕熱侵脾,裡急後重,赤白膿血。
黃連(一兩,切如豆大),吳茱萸(五錢)
以熱水與黃連拌和,置熱湯中頓一日,取出同炒,至黃連紫黃色為度。去茱萸不用,另用木香三錢,共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秘傳斗門方,治毒痢臟腑撮痛,膿血赤白,日夜不息。及噤口惡痢,裡急後重,他藥不能治者,此藥神效。
乾薑(炒焦,二錢),罌粟殼(蜜炙,四錢),地榆,甘草,白芍(炒,各一錢五分),黑豆(炒去皮,五錢)
白話文:
香連丸用於治療濕熱侵犯脾胃導致的腹痛、裡急後重、膿血便等症狀。將黃連切成豆粒大小,用熱水拌勻後放在熱湯中浸泡一天,取出與吳茱萸一同炒至黃連呈紫黃色,再將吳茱萸去除不用。另外取木香,與炒好的黃連研成細末,用醋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秘傳斗門方用於治療毒痢導致的腹痛、膿血便、腹瀉不止,以及噤口惡痢、裡急後重等其他藥物難以治療的症狀。將乾薑炒焦,罌粟殼蜜炙,地榆、甘草、白芍炒熟,黑豆炒去皮,混合研末服用。
水三盅。煎一盅,食遠服。
治痢簡易方,用薤白一握,細切煮粥食。或以蔥一握,煮粥食。
又方,用雞子先煮,去殼。再以醋煮極熟,空腹食之,治久痢赤白。
又方,用於姜炒至黑,存性,磁碗中閉冷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又方,治血痢久不已。用當歸、黃連各二錢,烏梅三個,水煎服。
又方,木香、砂仁等分為末。紅痢,烏梅湯下。白痢,薑湯下。
白話文:
水煮三盅,煎出一盅,飯後服用。
治療痢疾的簡易方法,可以用薤白一把,切碎煮粥食用。或者用蔥一把,煮粥食用。
另外一個方法,用雞蛋先煮熟,去殼。再用醋煮至極熟,空腹食用,可以治療久痢,無論是赤痢還是白痢。
再一個方法,用生薑炒至黑色,保持藥性,放在瓷碗中冷卻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服。
又一個方法,治療久治不癒的血痢。用當歸、黃連各二錢,烏梅三個,水煎服用。
再一個方法,用木香、砂仁等量磨成粉末。紅痢,用烏梅湯送服。白痢,用薑湯送服。
又方,治赤白痢垂死者。罌粟花未開時,外有兩片青葉包之,花開即落地,收取陰乾,研為細末。米飲調下一錢,神效。
又方,治噤口痢,飲食竟不下者。黃連三錢、人參錢半,加姜三片,水煎服。
又方,生薑三錢、芽茶三錢、白糖三錢,水二盅,煎一盅,露一宿。空心溫服,立止。
又方,陳皮五錢、艾葉五錢,水二盅,煎一盅,露一宿,加六一散少許溫服。
白話文:
治療赤白痢症快要死的人,可用罌粟花未開時,外有兩片青葉包裹的花苞,花開後落地,收取陰乾,研磨成細粉,米湯調服一錢,效果奇佳。
治療嘴巴緊閉,痢疾患者無法進食的,可用黃連三錢、人參一錢半,加入薑片三片,水煎服。
治療痢疾的,可以用生薑三錢、芽茶三錢、白糖三錢,水兩盅,煎成一盅,放置一晚。空腹溫服,立刻止痢。
治療痢疾的,可以用陳皮五錢、艾葉五錢,水兩盅,煎成一盅,放置一晚,加入六一散少許溫服。
又方,雄丁香三粒、番木鱉子一個、麝香三釐,共搗如泥為一丸。入臍中,外用暖臍膏封之,過半日即放屁而愈。
又方,用蘿蔔搗汁,吃數次即愈。
又方,宋孝宗患冷痢,一醫用新米、藕節細研,以熱酒調服而愈。
又方,治暑中痢疾。用乾薑、烏梅、甘草三味,濃煎一碗,服之即止。
白話文:
另外一種方法,用雄丁香三粒、番木鱉子一個、麝香三釐,一起搗碎成泥狀做成一丸,放入肚臍中,外用暖臍膏封住,過半日就會放屁,病就好了。
另外一種方法,用蘿蔔搗成汁,喝幾次就會好了。
另外一種方法,宋孝宗患有冷痢,一位醫生用新米、藕節細細研磨,用熱酒調和服用,病就好了。
另外一種方法,治療暑天中的痢疾,用乾薑、烏梅、甘草三味藥,濃濃地煎一碗,服用後就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