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錦燧

《䱐溪秘傳簡驗方》~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䱐溪外治方選卷上

2. 關竅門

九竅出血。,牆頭苔蘚。杵爛。塞之。

又方:車前草汁。滴入。

又方:龍骨末。吹之。

九竅及髮根出血,不因中毒者,乃極虛欲脫之證。,急取泉水一桶、燒酒一斤。扶病人坐定,裸其腿,以燒酒淋之,俾酒從踝下即滴入水桶內,淋訖,將其腿浸入桶中,其血即止。再令壯年乳婦以乳哺之。再用海參一斤。切片,焙為末。每三錢,調服,日三次。蓋海參能補百脈之血,諸補藥所不及也。

白話文:

【關竅門】

如果九個感官部位出血,可以使用牆頭上的苔蘚,搗碎後塞住出血處。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車前草的汁液,滴入出血處。

還有一種方法是使用龍骨粉,吹到出血的地方。

如果九個感官部位甚至頭髮根部出血,但並非因為中毒,這可能是身體極度虛弱快要失去生命的徵兆。應立即準備一桶泉水和一斤燒酒。讓患者坐好,露出雙腿,然後將燒酒淋在腿上,使酒從腳踝流下直接滴入水桶,淋完後,將腿浸泡在水桶裡,這樣可以止血。再請壯年哺乳期的女性以母乳喂養患者。再取一斤海參,切成片,烘乾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每日三次。因為海參能夠補充全身血液,這是其他補藥無法達到的效果。

3. 筋門

轉筋。,酢煮羊毛。裹足。

轉筋遍身,入肚不可忍者。,極鹹鹽湯。於盆中暖浸之。

肝臟氣虛,風冷搏於筋,遍體轉筋入腹。,熱湯三斗,入鹽半斤。稍熱浸之。

風襲經絡,筋攣骨痛。,炒蔥白。布包熨。

攣閃傷筋,結核腫痛。,若使成毒,最難治療。初覺,急用火酒燉溫,手蘸,輕拍患處數百下。隨以韭菜杵爛,罨一周時,次日再拍再罨,以瘥為度,極效。初拍覺疼,宜忍之,拍久則不疼矣。

白話文:

【筋門】

  • 若是出現轉筋的情況,可以使用醋煮羊毛,然後包裹在腳上。

  • 如果轉筋遍佈全身,甚至侵入腹部,疼痛難忍,可以在盆中用非常鹹的鹽水溫暖浸泡。

  • 若是因為肝臟氣虛,風寒侵襲筋骨導致全身轉筋並進入腹部,可以準備三鬥熱水,加入半斤鹽,稍微熱一點進行浸泡。

  • 風邪侵襲經絡,造成筋骨疼痛,可以將蔥白炒熱,用布包住進行熱敷。

  • 筋肉拉傷或結節腫痛,如果讓它形成毒素,將非常難以治療。一發現問題,應立即使用溫暖的白酒手蘸,輕輕拍打患處數百下。接著將韭菜搗爛,敷在患處一週,第二天再次拍打和敷蓋,直到病情好轉,效果極佳。初次拍打可能感覺疼痛,需忍耐,拍打時間長了就不會感到疼痛了。

4. 骨門

渾身骨痛。,破草鞋。燒灰,香油和。貼痛處。

筋骨痛。,浮萍、槐子。熬湯,洗。

風襲經絡,筋攣骨痛。,炒蔥白。布包熨。

附骨疸。,載癰疽門。

白話文:

【骨門】

  • 如果全身骨骼疼痛,可以拿破舊的草鞋燒成灰,再用香油調和成膏狀,然後敷在疼痛的地方。

  • 若是筋骨疼痛,可用浮萍與槐樹籽煮湯,用此湯水來洗患部。

  • 若是由於風邪侵襲經絡導致的筋肉抽搐和骨骼疼痛,可以將蔥白炒熱,裝入布袋中進行熱敷。

  • 關於附骨疸這種疾病,詳細的治療方式請參閱「癰疽門」章節。

5. 身形門

身體麻木。,芥子末。酢調。塗之。

虛怯入肢體生腫塊,或痛,或不痛。,炒蔥白,布包熨。

卒然瞀悶,遍身紫泡。,將泡刺破,可收而蘇。蘇後飲甘草節、綠豆等,以敗毒。

白話文:

  • 如果身體出現麻木的情況,可以使用芥子末,加入醋調和後塗抹在麻木部位。

  • 若因體質虛弱導致肢體產生腫塊,無論有無疼痛感,可以將蔥白炒過後,用布包裹起來熱敷在腫塊上。

  • 突然間感到意識混亂,全身出現紫色泡泡。這時應將泡泡刺破,然後人會逐漸恢復意識。恢復後,可以飲用甘草片和綠豆湯等,來幫助身體排出毒素。

6. 皮膚門

皮中如有蟲行,風熱也。,鹽一斗。水一石,煎湯。浴之。

小兒初生無皮,色赤,但有紅筋。,掘土坑臥之,即長皮。

又方:白旱米粉。干撲於上,久用。

又方:伏龍肝。雞子清調塗。

白話文:

[皮膚科]

如果皮膚感覺像有蟲在爬行,這是由於風熱引起的。使用一斗的鹽和一石的水煮沸製成湯汁,然後進行沐浴。

對於新生嬰兒,如果出生時皮膚未完全形成,呈現紅色,只有紅色的血管脈絡可見。應讓嬰兒躺在挖掘好的土坑中,這樣可以幫助皮膚生長。

另一個方法:使用白旱米粉,乾燥地塗抹在問題部位,長期使用會有效果。

另一個方法:使用伏龍肝(一種藥材),與雞蛋清混合後塗抹在問題部位。

7. 肌肉門

針刺入肉。,刮象牙末。水和罨。或熱小便漬。

又方:銀杏。去衣心,杵爛,菜油浸良久。取油滴瘡孔。

竹木刺入肉中。,白梅。搗爛。罨。

又方:以頭垢罨。

各骨入肉。,山楂。研末,茶調。敷。

槍子入肉。,南瓜瓤。敷。

白話文:

[肌肉門]

  1. 如果針刺進入到肉裡,可以用象牙粉刮下後,用水混合成糊狀物敷在傷口上。或者用溫熱的尿液浸泡。

  2. 另一方法:使用銀杏,去掉外殼和核心,然後搗碎,再用菜籽油浸泡一段時間。取油滴在傷口上。

  3. 如果是竹木刺進入到肉裡,可以使用白梅,搗碎後敷在傷口上。

  4. 另一方法:使用頭皮屑敷在傷口上。

  5. 如果有小骨頭進入到肉裡,可以使用山楂,磨成粉末後,用茶水調和,敷在傷口上。

  6. 如果有彈片進入到肉裡,可以使用南瓜內側的果肉,直接敷在傷口上。

8. 汗門

盜汗自汗。,五倍子。去蛀,炙乾研末。男用女唾,女用男唾,調厚糊,填臍中,貼過宿。勿令泄氣。

自汗不止。,何首烏末。津調,封臍中。

又方:鬱金末。臥時調塗乳上。

又方:粳米粉。絹包,頻頻撲。

盜汗、陰汗。,麻黃根、牡蠣粉。為末。撲。

腳汗。,白礬一兩。水二升,煎,洗,瘥。

白話文:

[汗門]

  1. 對於晚上盜汗或白天自發性出汗的情況,可以使用五倍子。首先去除其蟲蛀部分,然後烤乾後磨成粉末。使用時,男性應使用女性的唾液,女性則使用男性的唾液,將粉末調成稠糊狀,塗抹在肚臍上,並保持一夜,確保不要讓藥效散失。

  2. 如果出現白天持續性自發性出汗,可用何首烏磨成的粉末。以口水調和,封在肚臍上。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鬱金粉末,在睡前調和後塗抹在乳房上。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粳米磨成的粉,用絹布包裹,頻繁地拍打在身體上。

  1. 遭受盜汗或私密部位出汗困擾,可使用麻黃根和牡蠣粉,將二者磨成粉末,拍打在出汗部位。

  2. 對於腳部出汗,可使用一兩的白礬。將其加入兩升水中煮沸,待冷卻後用此水洗腳,能有效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