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䱐溪秘傳簡驗方》~ 卷下 (24)
卷下 (24)
1. 癰疽門
瘡口不斂。,絲瓜藤根。煎水。塗。
又方:鯽魚。燒灰。和醬塗。
又方:石膏(燒,研)二兩,黃丹五錢。摻。
又方:秦艽。為末。摻。
又方:經霜桑葉。研末。敷。
癰疽不斂,瘡口太深。,絲瓜。搗汁,頻抹。
又方:斂瘡生肌。黃柏末。麵糊調塗。
癰疽不斂,不拘發背,一切瘡。,鱉甲。燒存性,研。摻,甚效。
眉疽。,載眉門。
對口。,活鯽魚一尾。去腸、鱗,搗爛,加發垢四兩,白蜜少許,攪勻,從瘡外圈入,敷,須極厚,留孔出氣。
又方:雄豬眼梢肉三錢。剁爛,加滑石末四錢,和勻,敷患處,頂上似膏藥蓋之,拔去僵肉,出黃水,愈。兼分載頸項門。
肺風瘡。,酒磨鹿角尖。濃塗,久之自愈。
腸癰。,馬蹄灰。以雞子白和,塗腹上,拔氣。
老鼠瘡。,用死貓頭。燒灰,棉油調搽。
繞指毒瘡,生手足指上。,以活田螺一枚。生用,搗碎。敷,愈。
瘡如人面。,以小葦撬其口,煎貝母灌之。
誤服附桂,必生癰疽,名曰附毒。,勿取敗毒涼藥,任其腐潰。止用六一散,摻之,自腐去收功。
石癰如石,堅硬不作膿者。,生商陸根。搗,擦之。燥即易,取軟為度。
天行斑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戴白頭,漿水逐次隨生,不急治必死。,蜜水,通搽瘡上。再以蜜煎升麻,拭之。內以蘆根湯煮粥食。
白話文:
癰疽門
瘡口癒合不良,用絲瓜藤根煎水塗抹。
另方:鯽魚燒成灰,與醬混合塗抹。
另方:燒過的石膏二兩,黃丹五錢,混合使用。
另方:秦艽磨成粉末,敷於患處。
另方:經霜的桑葉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
癰疽癒合不良,瘡口過深,用絲瓜搗汁,頻頻塗抹。
另方:能斂瘡生肌,用黃柏磨成粉末,用麵糊調和塗抹。
癰疽癒合不良,不論是發背或其他瘡瘍,用鱉甲燒成灰,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效果很好。
眉疽,詳見眉門章節。
對口瘡,用活鯽魚一條,去除內臟和鱗片,搗爛,加入發垢四兩,少許白蜜,攪拌均勻,從瘡瘍外圈敷上,需敷得很厚,留個孔透氣。
另方:雄豬眼角肉三錢,剁爛,加入滑石粉四錢,混合均勻,敷於患處,上面蓋上像膏藥一樣的東西,拔除壞死的肉,排出黃水,即可痊癒。此方也適用於頸項部位的瘡瘍。
肺風瘡,用酒磨鹿角尖,濃稠地塗抹,久之自癒。
腸癰,用馬蹄灰與雞蛋清混合,塗抹於腹部,拔出膿氣。
老鼠瘡,用死貓頭燒成灰,用棉籽油調和塗抹。
繞指毒瘡,生於手足指上,用活田螺一個,生用,搗碎敷上,即可痊癒。
瘡瘍形狀如人臉,用小葦草撬開瘡口,煎煮貝母藥汁灌入。
誤服附子桂枝,必然會生癰疽,稱為附毒,不要用敗毒涼藥,任其腐爛潰瘍,只用六一散摻於患處,自然腐爛後癒合。
石癰堅硬如石,不化膿,用生商陸根搗爛,擦拭患處,乾燥後再擦,直到軟化為度。
天行斑瘡,頭面及身體迅速蔓延,狀如火瘡,都長有白色膿頭,漿液不斷湧出,如果不緊急治療必死,用蜜水遍搽瘡上,再用蜜煎升麻塗抹,內服蘆根湯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