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䱐溪秘傳簡驗方》~ 卷下 (17)
卷下 (17)
1. 足趾門
女人腳踝臁上受濕氣,起白泡,痛腐。,烏桕樹嫩葉。水浸軟。抹,燥貼。
足跟瘡。,鹽漿水溫洗,後以白朮研細。糝。
腳面生瘡不收口。,松香、枯礬、杉木灰各一錢。為末。麻油調敷。
腳上臭瘡。,熟雞子黃一個,黃蠟一錢。煎油,塗。
腳肚生瘡,初起如粟,搔之漸開,黃水浸淫,癢痛潰爛,遂致繞脛,而成痼疾。,酸榴皮。煎湯,冷定。日日掃之,愈乃止。
兩足心凸腫,上生黑頭瘡,硬如釘,脛骨生碎孔,髓流出,身發寒顫,惟思飲酒。,此是肝腎兩經,冷熱相吞。炮川烏頭末敷。內服韭子湯。
腳背生蟲。,草紙。燒煙,久熏,蟲自出。
腳蛀。,生豆腐渣。捏成餅。先用清茶洗,然後貼上,一日一換則愈。
瓷鋒嵌腳。,白果肉。浸菜油中,年久愈佳,搗敷患處。
釘鞋打傷足跟。,載跌僕傷門。
腳繭,切勿刀剃。,以荸薺去皮。生擦繭處,久之自愈。
遠行足研。,日草鞋。浸溺桶內半日,以新磚燒紅,取草鞋放紅磚上,以腳蹈之,令以火逼溺氣入內,即消。
又方:水調半夏末。塗過夜。
遠行足趼起疱者。,水調生面。塗一夕。
行遠路足底起泡。,蘿蔔子。炒,研末。和白礬末,鋪鞋底,行遠路永不作痛。
遠行人息足時。,宜浸足於溺桶中,可免諸患。
腳發背初起。,甘草、鹽、滷。煎湯洗即消。
農家糞澆地上烈日曬,逼足行於此,受熱氣之毒,足趾腫痛,似潰非潰,俗謂惹肥,又名烏茄疔。,鴨毛。煎湯,和皂礬,洗。
穿窄履而生肉刺,足指礙痛。,以大棗肉。杵。貼,候爛剔之。
嵌甲。,胡桃肉皮。燒灰。貼其腫痛者。知母。燒末。摻。
嵌甲,痛不能行。,橘皮。煎濃湯。浸良久,甲肉自離,輕手剪去,以虎骨末敷。
足指甲入肉作瘡,不可履。,礬石。燒灰。敷。蝕惡肉,生好肉,細割甲角,效。
甲疽。,陳皮。嚼爛。貼,干即易。
又方:黃柏、烏頭尖等分。研。洗淨,敷,貼。
雞眼肉刺。,滷湯浸濯,刮去一層,木耳浸軟,貼,消爛不疼。
雞眼。,荸薺半個。貼患處過夜。次晚再貼,五六夜,其患連根脫出。
又方:蔥。剖開,將有汁沫一邊,貼其上,包好,數次自消。
腳趾脫疽,漸上至膝,色黑內陷,痛甚,逐節脫落。,土蜂房。煅,研末。醋調搽,愈。
脫腳傷寒。,載傷寒門。
腳趾縫丫感受潮濕水氣,紅赤腫癢,搔之疼痛,爛腐難行。,烏桕樹嫩葉。水浸軟,抹,燥嵌,貼腳丫內。
腳指縫癢爛。,用銅綠末敷。
又:白爛者。鵝掌黃皮。燒,研細末。敷。
腳指濕爛。,蚌蛤粉。干搽。
腳椏爛。,用荊芥葉搗爛。敷。
白話文:
足趾門
女人的腳踝以上部位受潮濕侵襲,起白泡,疼痛潰爛,可用烏桕樹嫩葉,用水泡軟後敷在患處,乾燥後再貼上。
足跟長瘡,可用溫鹽水清洗,然後將白朮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腳面生瘡,久久不癒合,可用松香、枯礬、杉木灰各一錢,研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後敷於患處。
腳上長臭瘡,可用熟雞蛋黃一個,黃蠟一錢,煎成油膏塗抹。
腳肚上生瘡,初期像小米粒大小,搔抓後逐漸擴大,流出黃水,奇癢無比,疼痛潰爛,甚至蔓延到小腿,成為頑疾,可用酸榴樹皮煎湯,冷卻後每天清洗患處,直到痊癒。
雙腳心腫脹,上面長出黑色硬瘡,堅硬如釘子,脛骨出現小孔,骨髓流出,身體發冷發抖,只想喝酒,這是肝腎兩經寒熱交錯所致,可用炮製後的川烏頭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內服韭菜子湯。
腳背生蟲,可用草紙燒煙熏,蟲子就會自行爬出。
腳部潰爛,可用新鮮豆腐渣捏成餅狀敷貼,先用清茶清洗患處,然後貼上,一天換一次即可痊癒。
瓷器碎片嵌入腳中,可用白果肉浸泡在菜油中(時間越久越好),搗碎後敷在患處。
釘子鞋扎傷足跟,詳見跌仆傷門章節。
腳繭,切勿用刀刮,可用荸薺去皮後生擦患處,久之自愈。
長途跋涉後腳部磨損,可用草鞋浸泡在水桶裡半天,然後用新磚燒紅,將草鞋放在紅磚上,用腳踩踏,利用熱力逼出濕氣,即可消除腫痛。
另一方:可用水調和半夏粉末塗抹過夜。
長途跋涉後腳底起泡,可用水調和生麵粉塗抹一夜。
長途旅行腳底起泡,可用蘿蔔子炒熟研磨成粉末,與白礬末混合後鋪在鞋底,走長路就不會再痛了。
長途旅行者休息時,宜將腳浸泡在溫水中,可以預防各種腳部疾病。
腳發背初期,可用甘草、鹽、滷水煎湯清洗,即可消腫。
農民在烈日下行走於糞澆過的田地,受熱毒侵襲,足趾腫痛,似潰爛非潰爛,俗稱「惹肥」或「烏茄疔」,可用鴨毛煎湯,加入皂礬清洗。
穿窄鞋導致肉刺,足趾疼痛,可用大棗肉搗碎後敷貼,待其軟化後剔除肉刺。
嵌甲,可用胡桃殼燒成灰敷在腫痛處,或用知母燒成粉末撒在患處。
嵌甲,疼痛難忍,無法行走,可用橘皮煎濃湯浸泡患處,待甲肉分離後,小心剪去嵌入的指甲,再用虎骨末敷上。
指甲嵌入肉中形成瘡瘍,無法穿鞋行走,可用礬石燒成灰敷在患處,腐蝕壞肉,長出新肉,再小心修剪指甲邊緣,即可痊癒。
甲疽,可用陳皮嚼爛後敷貼,乾燥後需更換。
另一方:可用黃柏、烏頭尖等量研磨成粉末,清洗患處後敷貼。
雞眼、肉刺,可用滷水浸泡,刮去一層,再將泡軟的木耳貼上,使其軟化,疼痛即可消除。
雞眼,可用半個荸薺貼在患處過夜,連續幾晚,雞眼即可連根脫落。
另一方:可用蔥剖開,將蔥汁塗抹在患處,包紮好,數次即可自行消退。
腳趾脫疽,逐漸向上蔓延至膝蓋,顏色發黑,內陷,疼痛劇烈,逐節脫落,可用土蜂房煅燒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塗抹,即可痊癒。
脫腳傷寒,詳見傷寒門章節。
腳趾縫隙受潮濕水氣侵襲,紅腫熱癢,搔抓後疼痛,潰爛難行,可用烏桕樹嫩葉用水泡軟後敷貼在腳趾縫隙內。
腳趾縫癢爛,可用銅綠末敷貼。
如果潰爛嚴重,可用鵝掌黃皮燒成灰,研磨成粉末敷貼。
腳趾濕爛,可用蚌蛤粉乾燥後塗抹。
腳趾縫隙潰爛,可用荊芥葉搗爛後敷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