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錦燧

《䱐溪秘傳簡驗方》~ 卷下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6)

1. 足趾門

腳暴軟。,赤蓼。燒灰,淋汁,浸之。再以桑葉。蒸,罯,愈。

腳冷難行,白酒或酒腳。,盛大口甏中,灰火溫之,漬腳至膝時,加灰火,勿令冷,三日止。

麻腳寒痧。,兩人各持姜渣一團。擦兩手足心,兩臂腿彎,前胸後背。

腳底木硬。,牛皮膠。生薑汁化開,調南星末,塗,烘物熨之。

兩足痛,如刀割,不紅腫者。,生薑。蘸香油擦,隨用生薑燒熱,搗爛敷。

腳底疼痛。,用何首烏為末。以醋調和,敷在腳底,以熨斗烙之。

兩足濕氣作痛。,用艾葉二兩,蔥頭一握,(搗爛),生薑一兩半。用布共為一包,蘸極熱燒酒擦患處,以痛止為度。

腳跟腫痛,不能著地。,黃牛糞。入鹽,烘熱罨之。

濕氣腳腫。,蔥湯。日浸三五次。

毒熱足腫。,酒煮苦參湯。漬,痛即止。

腳腫痛。,樟腦二兩,烏頭三兩。為末,醋糊丸,彈子大。每置一丸於足心下,微火烘之,衣被圍蓋,出汗。

腳腫冷痛。,草烏頭三個。去皮臍,為末。醋調,貼。

水鄉農人多患腳氣,一腫不消,與尋常腳氣發過腫消者迥異。,杉木刨花。煎濃湯,人朴硝一兩,頻洗。又以藍布浸鹽滷束。

病後足腫。,狗脊草。煎湯浸洗。

夏月趾腫,不能行走。,九月收茄根。懸檐下,夏日煎湯洗。

腳心腫痛,因久行久立所致者。,水和蚯蚓糞,厚敷,過夜愈。

腳氣,不論男女。,濯足宜頻,濯時水中宜加入鹽滷一盞。終身用之,可免一切足疾。以滷能去一切風火、濕熱、垢濁,而潤皮膚,舒筋骨,真妙法也。

腳氣。,甘遂末。水調敷。內服甘草湯。常以杉木或蘿蔔煎湯洗,可除根。

腳氣疼痛。,每夜鹽擦腿膝至足甲,淹少時,以熱湯泡洗,驗。

腳氣腫痛。,黃豆、茄樹根。煎水洗。

腳氣上衝。,大田螺。杵爛,敷兩腿上。

腳氣衝心。,白檳榔十二個。為末。分二次,熱童便下。外用附子末。鹽、滷調。塗湧泉穴。

又方:白礬三兩。水斗半,煎沸,浸洗。或加杉木片二兩。

腳氣並寒濕。,用老杉木油節。煮湯,入水桶內,先熏後洗,即愈。

腳氣筋攣。,以木瓜切片。囊盛。日踐踏之。

足上轉筋。,故綿浸酢中,甑蒸。熱裹,冷即易,勿停。

腳氣腳汗。,用蘿蔔煎湯洗。

腳多濕汗。,楊花。著鞋襪內。

屍腳坼裂。,雞屎。煮湯,漬半日,瘥,止。冬夏皆須此法。

腳坼裂破,凡冬月患此,行步疼痛。,用湯洗淨,拭乾,將黃蠟一兩,溶化,入松香末三分。用少許安刀上,滴入坼中,即愈。

足爛如蟻窩。,鵝掌皮。煅末,摻之。

腳跟孔深半寸許,有水流出,其痛異常。,人中白。煅,研。摻之。

白話文:

腳趾問題

  • 腳突然軟弱無力:用赤蓼燒成灰,將灰淋上水取汁,浸泡患處。然後用桑葉蒸熱後敷蓋,就能痊癒。

  • 腳冰冷難以行走:將白酒或酒糟倒入大口缸中,用灰火加溫,將腳浸泡至膝蓋處,再加灰火保持溫度,不要讓它冷卻,持續三天即可。

  • 腳麻木且有寒氣:兩個人各自拿一團薑渣,擦拭雙手雙腳的腳心、兩臂彎、腿彎、前胸和後背。

  • 腳底板僵硬:用牛皮膠加入生薑汁化開,再加入南星粉末調勻,塗抹患處,然後用烘熱的物品熨燙。

  • 雙腳疼痛如刀割,但沒有紅腫:用生薑沾香油擦拭患處,然後用燒熱的生薑搗爛後敷上。

  • 腳底疼痛:將何首烏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敷在腳底,再用熨斗熨燙。

  • 雙腳因濕氣疼痛:用二兩艾葉、一把蔥頭(搗爛)、一兩半生薑,用布包在一起,沾上極熱的燒酒擦拭患處,直到疼痛停止。

  • 腳後跟腫痛,無法著地:用黃牛糞加入鹽巴,烘熱後敷上。

  • 濕氣引起的腳腫:用蔥湯每天浸泡三到五次。

  • 毒熱引起的腳腫:用酒煮苦參湯浸泡,疼痛就會停止。

  • 腳腫痛:將二兩樟腦和三兩烏頭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搓成彈珠大小的丸子。每次放一顆在腳心下,用微火烘烤,用衣被蓋住,使其出汗。

  • 腳腫且冷痛:用三個草烏頭去掉皮臍,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貼在患處。

  • 水鄉農民多患腳氣,腳腫不消,與一般腳氣發作後腫脹會消退的情況不同:用杉木刨花煎濃湯,加入一兩朴硝,頻繁洗滌。再用浸過鹽滷的藍布束縛患處。

  • 病後腳腫:用狗脊草煎湯浸洗。

  • 夏天腳趾腫脹,無法行走:在九月採收茄子根,掛在屋簷下,夏天用它煎湯洗腳。

  • 腳心腫痛,因久走久站引起:用水調和蚯蚓糞,厚敷在患處,過夜即可痊癒。

  • 腳氣,不論男女:要勤洗腳,洗腳時在水中加入一杯鹽滷。終身使用,可以避免一切腳部疾病。因為鹽滷可以去除一切風火、濕熱、污垢,潤澤皮膚,舒活筋骨,真是個好方法。

  • 腳氣:將甘遂磨成粉末,用水調敷。內服甘草湯。經常使用杉木或蘿蔔煎湯洗腳,可以根除腳氣。

  • 腳氣疼痛:每晚用鹽擦拭腿膝至腳甲,靜置片刻,再用熱水泡洗,效果顯著。

  • 腳氣腫痛:用黃豆、茄樹根煎水洗腳。

  • 腳氣上衝:將大田螺搗爛,敷在兩腿上。

  • 腳氣衝心:將十二個白檳榔磨成粉末,分兩次用熱童便服用。外用附子粉末,用鹽和滷水調和後塗抹在湧泉穴。

另一個方法:將三兩白礬加入半斗水中煎煮沸騰,用來浸洗。也可以加入二兩杉木片。

  • 腳氣同時伴有寒濕:用老杉木油節煮湯,倒入水桶中,先熏蒸後洗腳,即可痊癒。

  • 腳氣導致筋攣:將木瓜切片,裝入袋中,每天踩踏。

  • 腳上抽筋:將舊棉布浸泡在醋中,用甑蒸熱後包裹住患處,冷卻後立即更換,不要間斷。

  • 腳氣腳汗:用蘿蔔煎湯洗腳。

  • 腳汗多:將楊花放入鞋襪中。

  • 腳部皮膚龜裂:用雞屎煮湯,浸泡半天即可痊癒。無論冬夏都應使用此方法。

  • 腳部皮膚龜裂破損,冬天常見,行走時疼痛:用熱水洗淨,擦乾,將一兩黃蠟融化,加入三分松香粉末,用刀尖取少量,滴入裂口中,即可痊癒。

  • 腳部潰爛如蟻穴:將鵝掌皮煅燒成灰末,撒在患處。

  • 腳後跟出現半寸深的孔洞,有水流出,疼痛異常:將人中白煅燒研磨成粉末,撒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