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䱐溪秘傳簡驗方》~ 卷下 (6)
卷下 (6)
1. 後陰門
腸胃流熱下注,糞門暴腫。,帶殼蜒蚰數個。搗,研。塗。
肛門腫痛。,木鱉子肉四五枚。研細,泡湯洗,另用少許塗。作癢者,杏仁杵爛敷。
又方:生苧根。搗爛,坐。
穀道赤痛。,熬杏仁,杵作膏。敷。
肛䘌癢痛。,杏仁。杵膏,頻敷。
便燥努掙,肛痛異常者。,以冰片、硼砂研末。雄豬膽汁調,圊後搽。
肛門生瘡,肛門主肺,肺熱即肛塞,腫縮生瘡。,白蜜一升,豬膽汁一枚。相和,微火煎,令可丸,二三寸長作挺。塗油,納下部。
穀道生瘡,久不愈。,雞䏶胵。燒,研末。干貼之,效。
臀癰。,芙蓉葉(曬,研)、胡椒(焙,研)各二錢,野苧根一兩,蔥頭七個,酒糟兩許。共杵爛,加米醋和。敷,即消。
又方:蔥白。杵爛,蜜和,敷。
又方:芙蓉葉。入鹽、冰片各少許,杵爛,圍。
小兒月內,糞門上忽有瘡孔,名秤勾瘡。,急閒白竭。燒灰。糝。
脫肛。,萬年青連根。煎湯洗。川五倍子末,敷之。
又方:先以麻油潤之,再用風菱殼煎湯洗之。
又方:枳殼、防風各一兩,枯礬二錢。煎水,乘熱熏洗。
又方:鱉頭。煅存性,研,加冰片。摻之,立收。
又方:五倍子。煎湯洗。隨以赤石脂末摻上,托入。
又方:五倍子三錢,白礬少許。為末。水一碗,煎湯洗。
又方:爬牆草。煎湯,溫洗,浸肛,隨浸隨縮上。此草沿牆而上,大似絲瓜葉者不可用,須用小如茶匙樣光亮者。
又方:蟬蛻。研末。菜油調敷。
又方:貫眾、朴硝、橘皮等分。為末。每五錢,煎湯淋洗,後以木賊草燒,研,糝。
又方:東壁土。湯泡,先熏後洗。
又方:大田螺。井水養三四月,去泥,以雞爪黃連研細末,入殼內,待化成水。以茶洗淨,將雞翎蘸掃之,以軟帛托上。
大腸脫肛。,木賊草。燒灰,摻之,按入。或加龍骨。
又:蜣螂。燒,研末,入冰片。摻,托。
脫肛不收。,蒲黃。和豬脂。敷,日三五度。
虛冷脫肛。,石灰。炒熱,故帛裹。坐,冷即易。
痔、痢、脫肛。,冷水調黃連末。塗。
瀉痢脫肛。,石榴皮、陳壁土。少加明礬,煎洗。再用五倍子。炒,研末。敷托而上。
久痢脫肛。,用訶子、赤石脂,龍骨各二錢。研細末,以茶少許和藥。摻肛上,絹帛揉入。
又方:苧麻根。煎湯。外以木賊研末,敷。
產後脫肛。,五倍子末。摻。
小兒脫肛。,荊芥、皂角等分。煎湯洗。
又方:螺螄三升。鋪桶內。坐其上,少頃愈。
坐板瘡生臀上,俗名臀支瘡。,八九月間西瓜皮,刮薄存一粒米厚者。日中曬脆,研細。瘡有膿則乾摻,無膿將自巳。津涎調末,敷少頃,瘡中流水即愈。
又方:松香五錢,雄黃一錢半。研細,和勻,以綿紙包。裹,捻成條,臘月豬脂浸透,點火燒著。取滴下油搽之,立效。
白話文:
[後陰門]
- 如果是腸胃熱氣下行導致糞門突然腫脹,可以使用數隻帶殼的蜒蚰,搗碎後研磨成泥,然後塗抹於患處。
- 對於肛門腫痛的情況,可以使用四五枚木鱉子的果肉,研磨成細粉,用水泡開清洗,另外也可以少量塗抹。如果感到癢,可以用杏仁搗碎後敷在上面。
-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生薴根,搗碎後坐於其上。
- 對於穀道紅腫疼痛,可以將杏仁熬煮,搗成膏狀,然後敷在患處。
- 對於肛門瘙癢疼痛,也可以使用杏仁搗成膏狀,頻繁地敷在患處。
- 如果排便乾燥且用力過猛導致肛門疼痛,可以將冰片與硼砂研磨成粉末,再用雄豬膽汁調和,排便後擦拭。
- 對於肛門生瘡,因為肛門與肺臟相關,肺熱會導致肛門堵塞,進而腫脹生瘡。可以使用一升的蜂蜜與一顆豬膽汁混合,以小火煎煮至可搓成丸狀,搓成二三寸長的棒狀物,塗上油,插入下部。
- 對於穀道生瘡久久不愈的情況,可以使用雞的腎臟,燒成灰後研磨成末,乾燥地貼在患處,效果不錯。
- 對於臀部生癰,可以使用芙蓉葉、胡椒、野薴根、蔥頭以及酒糟共同搗碎,加入米醋混合,敷在患處,可以消炎。
-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蔥白,搗碎後加上蜂蜜混合,敷在患處。
-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芙蓉葉,加入少許鹽和冰片,搗碎後圍在患處。
- 對於新生兒在一個月內,突然在糞門上方出現瘡口,俗稱秤勾瘡,應立即使用白竭,燒成灰後撒在患處。
- 對於脫肛的情況,可以使用萬年青的根部,煎煮成湯後清洗。接著敷上五倍子粉末。
- 另一個方法是先用麻油潤滑,再使用菱角殼煎煮成湯後清洗。
-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枳殼、防風各一兩,枯礬二錢,煎水後趁熱燻洗。
-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鱉頭,煅燒後研磨成粉末,加上冰片,塗在患處,立刻收縮。
- 對於肛門生瘡,可以使用五倍子煎煮成湯後清洗,接著敷上赤石脂粉末,托起插入。
-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五倍子三錢,白礬少許,研磨成粉末,用一碗水煎煮成湯後清洗。
-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爬牆草,煎煮成湯後溫暖清洗,讓肛門浸泡其中,邊泡邊縮回。
- 對於大腸脫肛,可以使用木賊草,燒成灰後敷在患處,再按壓回去,或者加上龍骨。
- 對於痔瘡、痢疾、脫肛,可以使用冷水調和黃連粉末,塗抹在患處。
- 對於長期痢疾導致的脫肛,可以使用訶子、赤石脂、龍骨各二錢,研磨成細末,用少量茶水和藥,敷在肛門上,再用絹帛揉入。
- 對於產後脫肛,可以使用五倍子粉末,敷在患處。
- 對於小兒脫肛,可以使用荊芥、皁角等量,煎煮成湯後清洗。
- 對於坐板瘡生於臀部,俗稱臀支瘡,可以在八九月間,使用西瓜皮刮薄至一粒米厚,日曬乾脆後研磨成粉末。如果瘡有膿,直接乾敷;如果沒有膿,則用口水調和粉末,敷在患處,少許片刻,瘡中會流出水,即可痊癒。
- 對於坐板瘡癢的情況,可以先用砂仁殼煎煮成湯清洗乾淨,再從茅廁坑沿上刮下曬乾的物質,研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搽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