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錦燧

《䱐溪秘傳簡驗方》~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小便門

小便不通。,豬膽連汁。籠住陰頭一二時,汁入自通。

又方:蔥白連葉。搗爛,入蜜。合外腎上。

又方:蚯蚓糞,朴硝各等分。水和敷臍下。

又方:皂角、半夏、麝香末。填臍內。再用田螺、蔥白,搗餅,蓋之。

又方:生白礬末五釐。入臍,以水滴之。

婦女小便不通。,皂角。煎湯,洗陰戶。

小兒不小便。,鹽。安臍中,熨。

小兒初生,小便不通。,蔥白搗爛,麝香三釐,摻上,敷蠐。

小便不通,轉脬,危急者。,蔥管。吹鹽入玉莖中。

小便轉胞不出。,納衣魚一枚於莖中。

小便不通,諸藥不效者。,麝香少許。和頂心頭垢作條,入莖中,紙封馬口,使氣透進莖內,須臾即通。

又方:蔥白。細切,炒熱,包熨小腹,冷即易。仍以手擦掌心、足心。

小便不通,腹脹如鼓。,大田螺,鹽半匙。生搗。敷臍下一寸三分。

女子轉胞,小便不通,腹脹如鼓,數日垂危,死。,豬脬。吹脹,以鵝毛管安上,插入陰孔,捻脬,氣吹入。

小便閉,小腹痛。,田螺。少加鹽,生搗。敷臍下一寸三分,即通。

小便虛秘。,桃枝、柳枝、木通、川椒各一兩,枯白礬三錢,蔥白七個,燈心一握。水三十碗,煎至十五碗,用磁缽盛之,乘熱熏外腎、小腹,以被圍之,不令風入。若冷即易之,再燒再熏,良久便通,如赤小豆汁下,效。

水腫溺閉。,大蒜、田螺、車前子等分。杵,攤臍中。

寒症,小便癃閉,腫脹。,蔥一把,麝香三釐。搗餅,貼臍。

小兒溺床。,龜溺,滴臍中。

白話文:

【小便問題】

  1. 小便排泄不暢,可以使用豬膽汁,將整顆豬膽籠罩在男性生殖器上一至兩個小時,膽汁會滲入,自行解決小便不暢的問題。

  2.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蔥白和葉子,搗碎後加入蜂蜜,敷在外生殖器上。

  3. 或者使用等量的蚯蚓糞和朴硝,用水調和後敷在肚臍下方。

  4. 也可以使用皁角、半夏和麝香粉,填充在肚臍內,再使用田螺和蔥白搗成糊狀,覆蓋在上面。

  5. 或者使用五釐的生白礬粉,放入肚臍中,用水滴在上面。

  6. 婦女如果遇到小便排泄困難,可以用皁角煎湯,清洗陰部。

  7. 小孩如果無法排尿,可以在肚臍中放鹽,進行熱熨。

  8. 新生兒如果小便不暢,可以將蔥白搗碎,加入三釐的麝香,敷在肚臍上。

  9. 小便排泄困難且情況危急時,可以使用蔥管,將鹽吹入生殖器中。

  10. 如果小便排泄困難,藥物無效,可以取少許麝香,與頭皮屑混合成條狀,插入生殖器中,用紙封住尿道口,讓氣體進入生殖器,不久即可排尿。

  11. 小便排泄困難且腹部脹如鼓,可以使用大田螺和半匙鹽,搗碎後敷在肚臍下方一寸三分處。

  12. 女性如果小便排泄困難,腹部脹如鼓,數日瀕臨死亡,可以將豬膀胱吹脹,用鵝毛管插入陰道,捏緊膀胱,讓氣體進入。

  13. 小便排泄困難且腹部疼痛,可以使用田螺和少許鹽,搗碎後敷在肚臍下方一寸三分處。

  14. 小便排泄困難且虛弱,可以使用桃枝、柳枝、木通、川椒、蔥白、燈心和白礬,煎煮後用熱氣燻蒸外生殖器和小腹。

  15. 水腫導致小便排泄困難,可以使用大蒜、田螺和車前子,攤在肚臍上。

  16. 小兒夜間尿牀,可以將龜尿滴在肚臍中。

以上為古代治療小便排泄困難的方法,請謹慎參考。

2. 淋門

急淋陰腫。,泥蔥半斤。煨熟,杵爛,貼臍上。

白話文:

【淋門】這部分的內容提到,對於突然發生的下體腫脹(急淋陰腫),可以用一種方法來緩解。具體做法是取泥蔥半斤,將其烤熟後搗碎成泥,然後敷在肚臍的位置上。

3. 遺精門

遺精。,文蛤。研細末。以女兒津調,貼臍內,立止。

精滑善遺。,牽轉白牛法最妙。其法不拘布、帛,做一小兜,將外腎兜起,拴在腰後褲帶之上,此病自免。

夢遺。,臨睡以朴硝少許放手心。用唾和,將龜頭一擦,效。

白話文:

[關於遺精的處理方式]

對於遺精的情況,可以使用文蛤研磨成細粉末,再用女性的唾液調和,然後敷在肚臍內,能立即止住遺精。

對於容易遺精,精液控制不住的狀況,使用一種名為「牽轉白牛」的方法非常有效。具體做法是,不論使用布或織物,製作一個小袋子,將外生殖器兜起,然後綁在腰後的褲帶上,這樣就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如果是因夢境導致的遺精,可以在睡前取一點朴硝放在手心,用口水調和後,擦拭龜頭部分,會有很好的效果。

4. 疝門

諸疝初起,發寒熱疼痛,欲成囊癰。,新鮮地骨皮、生薑各四兩。搗如泥,絹包囊上,其癢異常,忍之。

陰疝腫墜。,木鱉子仁。醋磨,調芙蓉葉末,敷之。

熱疝,痛處如火,溲赤便艱,口乾畏熱。,芙蓉葉、黃柏各三錢。為末。以木鱉子仁一個磨醋調,塗囊上。

濕疝,陰丸作痛。,蘄艾、紫蘇葉(烘)、川椒(炒熟)各三兩。拌勻,乘熱絹袋盛。夾囊下,勿泄氣。

寒疝引急,痛連小腹及睪丸偏縮者。,以胡椒十餘粒。研細,糝膏藥上,烘熱。貼陰囊上,痛即已。偏縮者,貼小半邊,蓋縮即寒也。

寒疝。,吳茱萸。炒,布包,熨小腹。

又方:桂末。摻,貼臍內。

睪丸腫痛,名木腎。,用荊芥穗一兩,朴硝,蘿蔔各三兩,蔥七莖。煎湯,淋洗。

偏墜作痛。,芙蓉葉,黃柏各三錢(為末),木鱉子仁一個。磨醋調,塗陰囊,自止。

偏墜患久者。,牡蠣灰、良薑末等分。唾津調,塗患處。

疝氣入腹。,茴香。炒,作兩包。更換熨。

白話文:

【疝門】

  1. 對於剛開始的各種疝氣,會有寒戰、發燒、疼痛的症狀,有形成囊腫的趨勢。取新鮮的地骨皮和生薑各160克,搗碎成泥,用紗布包裹後放在患部,可能會感到異常的癢,但要忍耐。

  2. 對於陰部疝氣,出現腫脹下墜的情況。取木鱉子仁,用醋磨碎,再調和芙蓉葉粉末,敷在患部。

  3. 對於熱性疝氣,疼痛部位像火燒一樣,小便顏色深且排便困難,口乾舌燥且怕熱。取芙蓉葉和黃柏各9克,磨成粉,用一個木鱉子仁磨醋調和,塗抹在患部。

  4. 對於濕性疝氣,私密部位會感到疼痛。取蘄艾、紫蘇葉(烘乾)、川椒(炒熟)各90克,混合均勻,趁熱裝入紗布袋中,夾在患部下方,不要讓熱氣散失。

  5. 對於寒性疝氣,緊繃且疼痛,連帶小腹和睪丸單側縮小。取十幾粒胡椒,研磨細碎,灑在膏藥上,烘熱後貼在陰囊上,疼痛就會消失。若睪丸單側縮小,只貼半邊,因為縮小表示該處寒冷。

  6. 對於寒性疝氣,取吳茱萸,炒熱後用布包起來,熨燙小腹。

另一個方法是,取肉桂粉,撒在肚臍內,再貼上膏藥。

  1. 對於睪丸腫痛,俗稱木腎。取荊芥穗30克,朴硝、蘿蔔各90克,蔥7根。煎煮成湯,用來淋洗患部。

  2. 對於偏側下墜且疼痛的情況。取芙蓉葉和黃柏各9克,磨成粉末,再用一個木鱉子仁磨醋調和,塗抹在陰囊上,自然就能止痛。

  3. 對於長期的偏側下墜病患。取牡蠣殼灰和良薑末各半,用口水調和,塗抹在患部。

  4. 對於疝氣進入腹部的情況。取茴香,炒熱後分成兩包,交替使用來熨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