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山人

《菉竹堂集驗方》~ 卷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六 (7)

1. 雜科門

共為末,每服二錢。桃核肉搗成餅,酒下二、三錢。

治汗斑方

蜜陀僧、殭蠶、白礬、甘松、山奈、皂角刺俱為末。用肥皂去核煮爛,入藥為丸,頻頻擦患處。

治諸般魚肉骨並竹木刺鯁喉中方

用水一碗,水上用濃墨筆蘸寫「癸水化為龍行」六字在上,連吃下。一次不愈,再取一次,即愈。

治魚骨諸骨鯁方

用鳳仙子不拘多少,搗碎為末,水調服下,諸骨俱化。

治竹刺筅□須鯁在喉中方

用多年舊籬笆竹,截斷煎濃湯,吃下立愈。

治諸般魚刺骨鯁

用臘月二十四日灶糖,將瓷罐收貯在內。如遇鯁,將匙挑二、三匙在口內即消下。二、三年者亦佳。

治骨鯁。用鐵梗、威靈仙取汁和酒服。

治臂痛方

用生薑汁、蔥汁各三兩,入鍋內滾熱,方將廣膠五兩放在內同熬化,攤在絹布上貼之,立效。

治諸般霎時干肚痛方

用水一碗,以鍋鏟一把,火內燒紅,將鹽一撮放在上,連鹽鏟,即投入水中,將水吃盡,痛即止。

傷力方

用韭菜不拘多少,搗汁和好酒調服,三、四次即愈。

治諸疥癩牛皮癬四彎頑瘡癢痛不止並治之驗方

大楓子肉(四兩,揀去幹僵者,另搗細如泥,用手指捻之,無渣為度),生白礬(一錢二分半,另碾極細),輕粉(一錢,另研細),枯白礬(一錢二分半,另碾極細),水銀(一錢),潮腦(二錢五分,另研極細)

上五味,共一處再研,方入楓子泥內搗極勻,再將臘豬脂熬清汁六、七匙,天時冷恐乾燥,得數匙和人,令勻。每晚洗後擦患處,膿窠瘡輕輕塗之四、五、六晚,全愈。

蛇咬方

白芷(四錢),鴨綠膽礬(一錢)

先用頭髮緊繫咬處,用茶洗淨,將前藥末摻上即愈。

治禿瘡方

用檳榔、花椒各等分,為末,麻油調搽。

治肥瘡方

用松香、豬脂熬調搽愈。

又方,並治腿足濕瘡。

用香爐蓋上胭脂,敷上即愈。

瘡藥末

蛇床子,檳榔(各五錢),芒硝(二錢),白礬(火化過),荊芥,水銀(各一錢五分),輕粉(一錢),倭硫黃(七錢五分),冰片(一分),大楓子(去殼,二錢五分),山萘(二錢五分),全蠍(二錢五分,去足,微炒)

共研細末,惟輕粉同芒硝、倭硫黃,用銅器火上化開,將荊芥另碾成末入內成團,候冷,仍碾成末入於諸品,其水銀用鉛一分投入,久之始入各末內再均碾,將山油銅器內煎過,候冷調搽。無山油,香油代之,冰片另研投入。

洗藥方

金銀花,荊芥,苦參,槐花,蛇床子,白芷,山菊,朴硝,蒲公英,黃柏,皂角

以上諸品不拘分兩,均用白水煎湯,洗後將油調藥末搽上。戒食豆腐、牛、魚、羊、鵝、驢肉。

治小兒頭上肥瘡

飛丹,黃柏,松香(各五錢)

白話文:

雜科門

治汗斑方: 將蜜陀僧、殭蠶、白礬、甘松、山奈、皂角刺磨成粉末。用肥皂去核煮爛,加入藥粉製成藥丸,經常塗擦患處。

治諸般魚肉骨並竹木刺卡在喉嚨方: 用一碗水,用濃墨在水上寫「癸水化為龍行」六個字,然後喝下。一次沒好,再取一次水寫字喝下,即可痊癒。

治魚骨等骨頭卡住方: 將鳳仙子搗碎成粉末,用水調服,各種骨頭都會化掉。

治竹刺、筅帚毛等卡在喉嚨方: 用多年生的舊籬笆竹,截斷煎成濃湯喝下,即可立即痊癒。

治諸般魚刺骨頭卡住: 使用臘月二十四日做的灶糖,用瓷罐保存。如果卡到東西,用匙子挑取二、三匙放入嘴裡即可溶解。即使卡了二、三年,也同樣有效。

治骨頭卡住: 取鐵梗、威靈仙榨汁,用酒調和後服用。

治手臂疼痛方: 將生薑汁、蔥汁各三兩,放入鍋中滾熱,再加入廣膠五兩一起熬化,攤在絹布上貼敷,立即見效。

治各種突然發作的肚子痛方: 用一碗水,將鍋鏟在火上燒紅,放上一撮鹽,連同燒紅的鍋鏟一起投入水中,喝掉水,疼痛就會停止。

傷力方: 用韭菜搗碎取汁,用好酒調和後服用,三、四次即可痊癒。

治各種疥瘡、牛皮癬、頑固性瘡瘍、奇癢無比的驗方: 將大楓子肉(四兩,挑去乾癟的,另搗碎成泥,用手指捻,無渣為止)、生白礬(一錢二分半,另碾成細粉)、輕粉(一錢,另研成細粉)、枯白礬(一錢二分半,另碾成細粉)、水銀(一錢)、硼砂(二錢五分,另研成細粉)這五味藥研磨均勻,再加入楓子泥充分攪拌,再加入熬製好的豬油(六、七匙),天氣冷容易乾燥可以多加幾匙,使其均勻。每晚洗完澡後塗擦患處,膿瘡輕輕塗抹,四、五、六晚即可痊癒。

蛇咬方: 白芷(四錢)、綠礬(一錢)。先用頭髮緊緊綁住被咬處,用茶水清洗乾淨,將藥粉敷在傷口上即可痊癒。

治禿瘡方: 將檳榔、花椒等量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後塗擦。

治肥瘡方: 用松香、豬脂熬製後調和塗擦,即可痊癒。

又一方,也治腿足濕瘡: 將胭脂塗在香爐蓋上,敷在患處即可痊癒。

瘡藥粉: 蛇床子、檳榔(各五錢)、芒硝(二錢)、白礬(火煅過)、荊芥、水銀(各一錢五分)、輕粉(一錢)、倭硫黃(七錢五分)、冰片(一分)、大楓子(去殼,二錢五分)、山奈(二錢五分)、全蠍(二錢五分,去腳,微炒)。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但輕粉、芒硝、倭硫黃需用銅器在火上熔化,荊芥另研成粉末加入,待冷卻後再研磨成粉末,加入其他藥材。水銀需與鉛(一分)一起熔化,充分混合後加入藥粉中,再均勻研磨。用山茶油(或香油代替)在銅器中煎熬冷卻後調和藥粉塗擦。冰片需另研磨後加入。

洗藥方: 金銀花、荊芥、苦參、槐花、蛇床子、白芷、山菊花、朴硝、蒲公英、黃柏、皂角。以上藥材不拘分量,用水煎煮,洗完後再用油調和藥粉塗擦。忌食豆腐、牛肉、魚、羊肉、鵝肉、驢肉。

治小兒頭上肥瘡: 飛丹、黃柏、松香(各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