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卷之四 (3)
卷之四 (3)
1. 陰瘡門
一方,治婦人陰門內生瘡作癢。
用活蛤蚌一個剖開,將有肉半個手拿對陰戶一夜,次日又用一個全安。(蛤蚌亦不用甚大)
一方,治婦人女子陰戶作癢。
生豬肝放滾水內一二滾,取出刀切一寸闊,五寸長,入陰戶內一個時辰,取出愈,如不愈仍照前一服全安。
一方,專治婦人陰戶生茄即內疝氣。
紫茄燒灰存性,香油調抹在棉花上入陰戶內愈。
一方,專治婦人產後陰戶燥熱作痛,遂成翻花等症。
澤蘭葉四兩,白礬二兩,水煎熏洗二三次即收。
白話文:
【陰部病篇】
第一個方法,用於治療女性陰道內生瘡並感到瘙癢。
取一隻活的蛤蚌剖開,手持有肉的那一半對著陰部一整夜,第二天再換一隻同樣使用。(蛤蚌不必太大)
另一方法,專門治療女性陰部瘙癢。
將新鮮豬肝放入沸水中煮一到兩滾,取出後切成一寸寬,五寸長的片狀,放入陰道內約一小時,取出後應可痊癒,若未見效,則依照前述方法再次進行即可完全康復。
再有一方法,專門治療女性陰部長出像茄子狀的腫塊,即內疝氣。
將紫茄子燒成灰,保留其性質,用香油調和塗抹在棉花上,放入陰部即可痊癒。
最後一方法,專門治療女性產後陰部燥熱疼痛,甚至形成翻花等症狀。
取澤蘭葉四兩,白礬二兩,用水煎煮後燻洗陰部二至三次,即可收效。
2. 癥瘕門
破癥瘕散,專治血虛,五心煩熱,晝則手安,夜則發熱。
當歸,生地,白芍(炒,各一錢),川芎(七分),黃連(炒,五分),胡黃連(三分)
水二鍾煎七分服。
治鱉瘕方,取白馬尿二鍾,和雞子清三枚,煎八分,空心服,當吐出小鱉愈。
一方,治肉瘕思肉不已。
用馬齒莧令鹽醋煎過,飲之亦消。
一方,治卒暴症,腹有硬物晝夜刺痛。
蒴蒴科根十斤,洗瀝去水切碎,黃酒十斤浸三宿,取汁,熱服五合至一升,日三服,速效。
熨塊法,吳茱萸一升,擂酒和煮熱,布裹熨之,冷即換。屢效。
白話文:
【病症處理】
【破癥瘕散】,專門治療血氣不足,五心(雙手心、雙腳心及胸口)煩躁熱燥,白天手部平靜,夜晚則發燒。
藥材包括:當歸、生地、炒白芍(各一錢)、川芎(七分)、炒黃連(五分)、胡黃連(三分)
用兩杯水煎至剩下七分量,然後服用。
【治療鱉瘕方】,取得兩杯白馬尿,加上三個雞蛋清,煎至剩下八分量,空腹時服用,可以讓你吐出小鱉,病況就會好轉。
【另一個方法】,用於治療肉瘕,患者總是想吃肉的情況。
使用馬齒莧,先以鹽醋煎煮,飲用後也可消除症狀。
【另一個方法】,用於治療突然出現的癥瘕,腹部有硬塊且日夜劇烈疼痛。
取蒴蒴科根十斤,清洗後去水分,切碎,再以十斤黃酒浸泡三天三夜,取出其汁液,熱服五合到一升,每日三次,效果快速。
【熨塊法】,使用一升吳茱萸,與酒一同擂碎並煮熱,用布包裹後熨在患處,一旦冷了就立即更換。此方法多次證明有效。
3. 小兒科
千金至室丹,專治小兒脾虛,急慢驚風等症,兼治大人三十六種風,多服,療一切不明,久疾沉疴並效。
明天麻(泡),全蠍(去毒炒),直殭蠶(炒),防風,膽南星,羌活,白附子(泡),茯神,石菖蒲(去毛),半夏(薑製),荊芥穗,川芎,酸棗仁(炒),細辛,桔梗(炒),人參,白朮,茯苓,遠志(去心,各五錢),炙甘草,犀牛角,羚羊角,大珍珠,真琥珀,辰砂(細研末飛,各三錢),京牛黃(一錢五分),麝香,明雄黃(各一錢),大赤頭蜈蚣(一條,用薄荷湯浸焙乾),天竺黃(一兩),重裹金(三十片),銀箔(四十片),川烏(水泡去皮臍),鉤藤,川黃連(去毛尖),沉香(各三錢),烏蛇尾(酒泡炙,五錢)
上共三十七味為細末,五月五日修合,用姜自然汁為丸,大者一分,小者半分,外再用辰砂為衣,量兒大小,用金銀煎湯,研化服。如用末藥每服一分半,分照前引送下。
牛黃抱龍丸,專治小兒急慢驚風,痰嗽潮搐及傷風瘟疫,身熱昏睡氣粗,風熱痰壅,咳嗽喘急。兼治痘疹,首尾可服。此藥能鎮驚安神,定志,退諸熟,除痰涎,止嗽喘,壯寶,小兒時常服之,則免痰熱驚風等症。
天南星(一兩),天竺黃(五錢),麝香,珍珠,琥珀(各一錢),雄黃,辰砂(各二錢五分),牛黃(五分),金箔(十斤,為衣)
上為細末,水煮,甘草膏和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牛黃紫金丹,專治小兒急慢驚風、發熱迷睡、咳嗽痰涎,啼哭不已,或面青黃黑白,手足拘攣,目直上視翻白,久積不愈,內生邪熱,均皆治之。
天麻(微炒),殭蠶(紙包灰泡半熟),丹皮(各一錢五分),天竺黃,白附子(切片微炒,各二錢),全蠍(三錢,去足,熱水洗去鹽毒,微炒),膽南星(五錢),胡黃連(一錢,生),地骨皮(去粗皮,一錢五分,炒),硃砂(五分),牛黃(四分),麝香(二分),大赤金(二十五張,入藥)
上十三味另研極細和均,煉蜜為丸,如大烏豆大。用時須量人之大小強弱,如嬰兒一丸、小兒二丸、童子三丸。若十一二歲以上俱服四丸。用箸研爛,薄荷湯調下,不拘時服。忌葷腥、油膩、生冷。
萬金不換抱龍丹,(王永光集),山藥(三兩),膽南星,天竺黃(無真者膽草代之),琥珀,白茯苓,白檀香(各三錢),枳殼,枳實(各二錢五分),甘草(二錢),大赤金(十張),硃砂(二錢五分,水飛過,一半入藥一半為衣)
共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櫻桃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如身發熱,燈心竹葉湯下;嘔吐,金銀首怖煎湯服;食寒,薑湯下。
一方,治小兒急慢驚風。(王永光集)
白話文:
千金至室丹
這藥專門治療小兒脾虛,以及急性和慢性驚風等症狀,同時也能治療大人三十六種風病。多服用此藥,可以治療各種不明原因的疾病,以及久病不癒的疑難雜症。
藥材包括:明天麻(用酒泡過),全蠍(去除毒性後炒過),直殭蠶(炒過),防風,膽南星,羌活,白附子(用酒泡過),茯神,石菖蒲(去除毛),半夏(用薑製過),荊芥穗,川芎,酸棗仁(炒過),細辛,桔梗(炒過),人參,白朮,茯苓,遠志(去除心,以上各五錢),炙甘草,犀牛角,羚羊角,大珍珠,真琥珀,辰砂(磨成細末,使其飛揚,以上各三錢),京牛黃(一錢五分),麝香,明雄黃(以上各一錢),大赤頭蜈蚣(一條,用薄荷湯浸泡後烘乾),天竺黃(一兩),重裹金(三十片),銀箔(四十片),川烏(用水泡過去除外皮和臍),鉤藤,川黃連(去除毛尖),沉香(以上各三錢),烏蛇尾(用酒泡過後烤過,五錢)。
以上共三十七味藥材磨成細末,在五月五日這天製作,用薑的自然汁液做成藥丸,大的像一分錢幣大小,小的像半分錢幣大小,外層再用辰砂裹住。依照小孩的年紀大小,用金銀花煎湯送服,或是研磨化開服用。如果使用藥粉,每次服用一分半,一樣用金銀花煎湯送服。
牛黃抱龍丸
這藥專門治療小兒急性和慢性驚風,痰多咳嗽,抽搐,以及感冒、瘟疫等引起的發熱、昏睡、呼吸急促、風熱痰多、咳嗽喘急等症狀。同時也能治療痘疹,從頭到尾都可以服用。此藥能夠鎮靜安神,穩定心神,退熱,化痰,止咳平喘,強健體質。小兒經常服用,可以避免痰熱驚風等疾病。
藥材包括:天南星(一兩),天竺黃(五錢),麝香,珍珠,琥珀(以上各一錢),雄黃,辰砂(以上各二錢五分),牛黃(五分),金箔(十斤,用來包裹藥丸)。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水煮過,再用甘草膏調和做成藥丸,大小像櫻桃一樣。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
牛黃紫金丹
這藥專門治療小兒急性和慢性驚風、發熱昏睡、咳嗽痰多、啼哭不止,或是臉色青黃黑白不定、手腳抽搐、眼睛直視或向上翻白等症狀。如果病程長久不癒,體內產生邪熱,也都能夠治療。
藥材包括:天麻(稍微炒過),殭蠶(用紙包住,放在灰中燒到半熟),丹皮(以上各一錢五分),天竺黃,白附子(切片稍微炒過,以上各二錢),全蠍(三錢,去除腳,用熱水洗去鹽毒,稍微炒過),膽南星(五錢),胡黃連(一錢,生的),地骨皮(去除粗皮,一錢五分,炒過),硃砂(五分),牛黃(四分),麝香(二分),大赤金(二十五張,加入藥中)。
以上十三味藥材另外磨成極細的粉末,混合均勻,再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像大烏豆一樣。服用時,要根據個人體質強弱和年齡大小調整用量,嬰兒服用一丸、小兒服用二丸、兒童服用三丸,十一二歲以上的可以服用四丸。用筷子將藥丸研碎,用薄荷湯調和後服用,不拘泥於時間。服用期間忌食葷腥、油膩、生冷食物。
萬金不換抱龍丹
這藥方(王永光收集的藥方),藥材包括:山藥(三兩),膽南星,天竺黃(如果沒有真的,可用膽草代替),琥珀,白茯苓,白檀香(以上各三錢),枳殼,枳實(以上各二錢五分),甘草(二錢),大赤金(十張),硃砂(二錢五分,用水飛過,一半加入藥中,一半用來包裹藥丸)。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加水做成藥丸,大小像櫻桃一樣,用硃砂包裹。每次服用一丸。如果身體發熱,用燈心竹葉湯送服;如果嘔吐,用金銀花、首烏煎湯服用;如果因食用寒涼食物不適,用薑湯送服。
一方
此藥方是用來治療小兒急性和慢性驚風的。(王永光收集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