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增彬

《經驗選秘》~ 卷六 (9)

回本書目錄

卷六 (9)

1. 卷六

食忌,飯落水缸,日久生毛,食之生疔,最宜留心檢點。

茶不可與韭同食,令人耳聾:酒醉後飲茶傷腎臟;芥菜同鯽魚食,發水腫;鯽魚同砂糖食,成疳蟲;棗與魚同食,令人腰腹痛:豬肉不可與炒豆同食,並忌生薑;蝦與糖同食,食之害人;魚同荊芥食之殺人。蠟炒雞蛋食之不救;柿子同蟹誤食不救;綠豆與榧子同食者死;蔥蜜食之斷腸。

夜間茶湯食物未經蓋好,恐有蟲毒,不可誤飲。若遇守宮遺精,其中食之不救。

陰虛無上妙方

天一生水命曰真陰,真陰不能制火,以致心火上炎而克肺金。咳嗽者火刑金、吐痰者,腎水虛泛而為痰,如鍋中之水熱甚則騰濕也,豈區區草木之功所能濟哉?必須取華池之水頻頻吞嚥。以靜治於無形,然後以湯丸佐之,庶幾木升火降面成地天交泰之象耳。主方在吞津液。華池之水,人身之金液出。

敷布五臟,灑陳六腑,然後注之於腎而為精。腎中陰虧則真水上泛而為痰,將並華池之水一擁俱出,痰愈多而肌愈瘦,誠可畏。今處一法,二六時中,常以舌抵上齶,令華池之水充滿口中,乃正體舒氣,以意用力送至丹田,口復一口,數十乃止。此所謂以真水補真陰,同氣相求必然之理也。

每見今之治陰虛,專主六味地黃等味,以為滋陰壯水之法未為不善,而獨不知於本源之水取其點滴,以自相灌溉,是含真求假不得,為保生十全之計。此余諄諄為是言也,衛生君子尚明聽之。

愈病法

凡人有病如照方醫治即愈,大屬妙事。若患病危篤,醫藥罔效,不拘老幼,但能放生百萬,無不起死回生。蓋放生延生,事本一貫,救死兔死,理自不誣。無奈世人狃於師巫邪說殺生,祀神者頗多言及放生,則群笑為迂而不顧世俗皆然,鄉農更甚。殊不知人之與物,知疼覺苦,總是一般。

試思物之將殺而望救,何異人之將死而求生乎?我能救物命於臨危,而我命自必增延於欲絕,理固必然。報元或爽請以殺生祀神之費,用以放生,必能勿藥有喜也。

天醫大帝寶誥

混元始祖,一氣分真,多劫之前,積修至道,勤苦備悉,經緯逾逾深,萬法千門,罔不斯歷。救災拔難,除害蕩妖,功濟生靈,名高玉籍,眾真推仰,宜有甄陛。大悲大願,大孝大仁,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雷霆,泰省天樞,伏魔上相,至道玄應、神功妙濟,掌九天司籍,太乙定命注生。

真君三天,按察都檢校普天奏議,大夫天醫大帝,歷劫度人。祖師淨明,普化天尊。(是誥虔誦最為感應,如能立願叩禱,無不立愈。彬薰沐敬刊於上)

文帝戒魚篇

孽海茫茫,首惡無如色欲;塵寰擾攏,易犯唯有淫邪。礪山帶河之人,坐此亡身喪國:繡口錦心之士,因茲敗節隳名。始為一念之差,遂至畢生莫贖。何乃淫風日熾,天理淪亡,以當悲當恨之行,反為得汁;而眾怒眾賤之事,恬不知羞。刊淫詞,談麗色,目注道左嬌姿,腸斷簾中窈窕。

白話文:

[卷六]

飲食禁忌:飯掉進水缸裡,時間久了會長毛,吃了會生疔瘡,務必小心留意。

茶不能和韭菜一起吃,會導致耳聾;酒醉後喝茶會傷腎;芥菜和鯽魚一起吃,會導致水腫;鯽魚和砂糖一起吃,會生疳蟲;棗子和魚一起吃,會導致腰腹疼痛;豬肉不能和炒豆一起吃,也忌諱和生薑一起吃;蝦和糖一起吃,有害健康;魚和荊芥一起吃,會致命;蠟炒雞蛋吃了也救不活;柿子和螃蟹一起吃,誤食也救不活;綠豆和榧子一起吃會死;蔥和蜂蜜一起吃會腸斷。

晚上茶湯食物沒有蓋好,可能會滋生蟲毒,不可誤飲。如果吃到壁虎的精液,吃了也救不活。

陰虛無上妙方

天一生水,叫做真陰,真陰不能克制心火,以致心火上炎而損傷肺金。咳嗽是因為心火傷肺,吐痰是因為腎水虛弱,如同鍋裡的水太熱就會冒蒸汽,豈是區區草藥所能治療的?必須經常吞嚥唾液,以靜態的方法調理無形的病症,然後再用湯藥和丸藥輔助治療,才能達到木升火降,天地交泰的狀態。主要的療法是吞嚥唾液。唾液是人體的金液,滋潤五臟六腑,最終匯聚到腎臟而成為精氣。腎陰虧虛,真陽就會上泛而形成痰,如果真陰不足,唾液也會大量流失,痰越多,身體就越消瘦,非常可怕。現在有一個方法,每天早晚,經常將舌頭抵住上顎,讓唾液充滿口中,然後舒展身體,意念將唾液送至丹田,如此反覆數十次即可。這就是用真陰之水補充真陰,同氣相求的必然道理。

現在很多人治療陰虛,都只用六味地黃等藥物,認為這是滋陰壯水的良方,卻不知道從根本的唾液中汲取一點一滴,用以滋養自身,這是捨本逐末,不可取的保命方法。我再三強調這一點,希望愛惜身體的人能明白。

治病方法

人如果生病,按照處方治療就能痊癒,這當然是最好的事情。如果病情危重,藥物無效,不論老少,只要能放生一百萬條生命,就能起死回生。因為放生延壽,本質上是一樣的道理,拯救生命,道理是毋庸置疑的。可惜世人迷信巫術邪說,殺生祭神的人很多,一提到放生,就群起嘲笑,認為是迂腐,不顧及世俗的做法,農村更甚。殊不知人與萬物,感受痛苦都是一樣的。

想想看,動物將被殺卻希望得到救助,跟人將死卻求生有什麼不同呢?我能拯救動物的生命於危難之中,我的生命自然也能延長,這是必然的道理。如果要祭神殺生,不如用那筆錢去放生,一定能藥到病除。

天醫大帝寶誥

混元始祖,一氣化生真靈,多劫之前,積累修行至道,勤苦備至,道行深遠,萬法千門,都經歷過。救災解難,除害降妖,功德澤被眾生,名號載入玉籍,眾神都敬仰祂,應該為祂建廟立碑。大悲大願,大孝大仁,九州之仙,太史高明。大使雷霆,主管天樞,伏魔上相,至道玄應,神功妙濟,掌管九天司籍,太乙定命注生。

真君三天,按察都檢校普天奏議,大夫天醫大帝,歷劫度人。祖師淨明,普化天尊。(此誥虔誠誦讀最為靈驗,如果能發願叩拜祈禱,都能痊癒。謹記。)

文帝戒魚篇

慾海茫茫,最大的禍害莫過於色慾;塵世紛擾,最容易犯的便是淫邪。有山有水的人,因為色慾而亡身喪國;才華橫溢的人,也因此敗壞節操,毀壞名聲。最初只是一念之差,最終導致終生無法彌補。淫風日盛,天理淪喪,竟然把那些應該悲恨的事情當成享受;而那些可恥的事情,卻恬不知恥。寫淫詞,談論美色,眼睛盯著路旁的美女,腸斷於簾後窈窕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