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增彬

《經驗選秘》~ 卷一 (1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8)

1. 卷一

寒痛:飲胡椒湯,加糖衝入,不可加鹽;或飲薑湯均妙。

又方,白芍(三錢),甘草,肉桂(各一錢)

水煎服。此仲景神方也。

熱痛;服六一散最妙,或服痧藥亦可。

若痛甚者,或嘔或瀉者,照霍亂痧症治之。又上吐下瀉而腹痛者,作霍亂痧症治之不效者,須照上吐下瀉方治之。

蟲痛:如有塊硬起者,用手在硬處久久揉搽,揉至一日,其蟲即死,從大便而出。或查痞疾方治之。須宜詳明。

腹痛神方,小麥杆燒灰,滾水淋之服之,虛、實、寒、熱皆宜。

急肚疼方,用本人頭髮三十根,燒過酒服,即以酒調芥子末,封在臍內即安。

肚腹麻木,此風襲也。多煮蔥頭食之。並用蔥姜炒熱,熨之自愈。

忽然肚黑,凡肚皮忽然青黑色,此乃血氣失養,風寒得以乘之,所變怪形,真危惡之敗症也。若不速治,難救,急用:

大青(研細末)

每服一錢五分,以好酒調下,黑退即愈,否則終危。此,起死回生之方也。大青多生溪溝旁,葉以火麻葉,藥店多假,生草藥店有之。又有小青葉細,性味相同,功力稍緩。

又方,鉛粉和鹽炒焦,敷之亦效。臍中出水,龍骨醋泡,焙枯研敷。或用赤石脂研末敷,效。

肚臍生癰,肚臍腫大如瓜,臍眼高突者,是紅赤者,照癰毒方治之。不紅不熱者,照陰疽方治之。

又有少腹疽,生臍下一寸五分氣海穴,或生二寸關元穴,或生三寸丹田穴。皆由七情火鬱而生也;分別紅白陰陽治之。

小腸疽,生小腹內,按之如掌堅硬,而熱微痛,小便頻數,汗出憎寒,皮色如常。或現微腫,脈緊實而有力者是也,服犀黃丸(見後)即愈。此林屋山人秘法也。

痞積,不拘何膏藥二張,以一張揭開,用白信石五分摻膏上(小兒止用三分),再用一張合黏,將背面貼患處,以布束緊,數日痞化為水。治皮裡膜外者尤速。如貼膏後腹中脹悶,乃痞將散,須服湯藥:

枳殼(八分),大腹皮(鹽水炒,一錢),蘇梗(八分),厚朴(一錢二分),青皮(一錢),莪朮(八分),山楂(二錢),烏藥(六分),香附(一錢五分),砂仁(五分),廣木香(三分)

水煎,空心服,三劑全愈。

,食積血痞,木賊(研末)三四分,白湯空心服即消。年遠者,連服三日。

蟲積諸方,苦楝根(取向東不露出土者,去皮及骨,四兩),使君子(去殼,二兩),生薑(三兩)

水五碗,煎至三碗,去渣,再熬至一碗,加白蜜四兩;又熬至一碗,露一宿。次早隔湯頓服,空心服,一日服完。須於朔日服,蟲頭向上故也。不吐不瀉,蟲以大便成團出,少則一服,多則二服除根。一切蟲積皆治,若小兒則分兩量減可也。

,蟲積作痛,口中有涎流出,湯飲不能進,危在旦夕者,花椒、生薑等分,水煎服,即愈。花椒慎勿原粒吞下,恐黏肺而肺上生瘡也。

白話文:

[卷一]

寒痛:喝胡椒湯,加糖攪拌,不要加鹽;或者喝薑湯也很好。

另一個方子:白芍藥三錢,甘草、肉桂各一錢,水煎服。這是仲景的有效方劑。

熱痛:服用六一散最好,或者服用痧藥也可以。

如果疼痛劇烈,或者嘔吐腹瀉,就按照霍亂痧症的治療方法處理。如果又吐又瀉且腹痛,用霍亂痧症的治療方法無效,就必須按照嘔吐腹瀉的方子治療。

蟲痛:如果有硬塊隆起,用手在硬塊處長時間揉搓,揉搓一整天,蟲子就會死亡,從大便排出。或者參考治療痞疾的方子治療。需要仔細辨明病症。

腹痛神方:小麥稈燒成灰,用滾水沖泡服用,虛、實、寒、熱皆可使用。

急腹痛方:用本人頭髮三十根燒成灰,用酒服用,然後用酒調芥末,敷在肚臍內即可。

肚腹麻木:這是風寒侵襲導致的。多煮蔥頭食用。並用蔥薑炒熱,熨敷患處即可自愈。

忽然肚黑:如果肚子忽然變成青黑色,這是血氣不足,風寒乘虛而入,導致的異常症狀,是很危險的危症。如果不迅速治療,很難痊癒,緊急使用:

大青葉(研成細末)

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用好酒調服,黑色消退就痊癒了,否則性命堪憂。這是起死回生的方子。大青葉多生長在溪溝邊,葉子像火麻葉,藥店裡很多是假的,新鮮草藥店才有。還有一種小青葉,葉子細小,性味相同,功效略微緩慢。

另一個方子:鉛粉和鹽炒焦,敷在患處也有效。肚臍流出水,用龍骨泡醋,焙乾研磨後敷上。或者用赤石脂研磨成粉末敷上,也有效。

肚臍生癰:肚臍腫大如瓜,臍眼高突,顏色紅赤的,按照癰毒的治療方法處理;不紅不熱的,按照陰疽的治療方法處理。

還有一種少腹疽,長在肚臍下一寸五分氣海穴處,或者長在二寸關元穴處,或者長在三寸丹田穴處。都是由於七情鬱結化火而引起的;根據紅白陰陽的區別進行治療。

小腸疽:長在小腹部內,按壓時堅硬如掌,略微發熱疼痛,小便頻數,出汗怕冷,皮膚顏色如常。或者出現輕微腫脹,脈象緊實有力,就是這種病症,服用犀黃丸(詳見後文)即可痊癒。這是林屋山人的秘方。

痞積:不論什麼膏藥,揭開一張,用白信石五分摻在膏藥上(小孩只用三分),再用一張膏藥貼上,用布綁緊,幾天後痞塊就會化為膿水。治療皮裡膜外的痞積尤其迅速。如果貼膏藥後腹部脹悶,這是痞塊將要消散的徵兆,需要服用湯藥:

枳殼八分,大腹皮(鹽水炒,一錢),蘇梗八分,厚朴一錢二分,青皮一錢,莪朮八分,山楂二錢,烏藥六分,香附一錢五分,砂仁五分,廣木香三分

水煎,空腹服用,三劑即可痊癒。

另一個方子:食積血痞,木賊(研成末)三四分,用溫開水空腹服用即可消散。老年人,連服三日。

蟲積諸方:苦楝根(取向東生長且未露出地面的部分,去皮去芯,四兩),使君子(去殼,二兩),生薑(三兩)

水五碗,煎至三碗,去渣,再熬至一碗,加白蜜四兩;再熬至一碗,放置一宿。第二天早上隔水溫熱後頓服,空腹服用,一天服完。必須在朔日服用,因為蟲子頭朝上。不吐不瀉,蟲子會成團排出,少則一服,多則二服即可根除。一切蟲積皆可治療,如果小孩,則應減少藥量。

另一個方子:蟲積疼痛,口中流涎,不能進食,危在旦夕者,花椒、生薑等量,水煎服,即可痊癒。花椒不要直接吞服,以免粘附肺部,導致肺部生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