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增彬

《經驗選秘》~ 卷一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5)

1. 卷一

治哮吼妙法

病發先一時,用鳳仙花(又名指甲花)連根帶葉熬出濃汁,乘熱蘸汁在背心上、用力擦洗,冷則隨換,以擦至極熱為止(無則用生薑擦之)。再用白芥子三兩,輕粉、白芷各三錢,共研為末,蜂蜜調勻作餅,火上烘熱貼背心第三節骨上。貼過熱痛難受,正是拔動病根,務必極力忍耐,切勿輕易揭去,冷則將藥餅揭下,烘熱再貼,一餅可貼二三日。

無論病愈未愈,多備藥餅換貼,不可間斷,輕則貼一二日,重則貼三四日或五六日,永不再發。有人患哮吼四十餘年,貼至數日斷根。無論寒熱虛實,鹽醬醋酒哮吼皆治,神驗第一方也。藥味不可加減,並治痰氣結胸,痰喘咳嗽。

又方,海螵蛸(瓦上焙枯)為末,大人五錢,小人二錢,紅砂糖拌勻,調服數次斷根。

噁心吞酸,此脾胃虛冷也。用核桃嚼爛,薑湯送下。

脾家冷積,食後胸滿,兼治一切痰氣。

橘皮(一斤),甘草,食鹽(各四兩)

水五碗,慢火煮乾,焙為末,每服二三錢,白滾湯沖服。

胃寒,嘔吐黃水,並治痰飲吐水。

暖胃膏

生薑一斤,搗取自然汁碗許,入牛皮膠、乳香末、沒藥末各五錢,同煎膠化離火,將藥作三四大膏藥。以一張貼胃脘痛處,用袖綁捆三個時辰,然後取周歲小孩所穿之鞋一隻,銅鑼上烘極熱,在膏上輪流熨之,熨至膏硬,換膏再貼,再綁三時,再熨至愈為止。止後用:

紫油厚朴(三斤,用老薑二斤切片,同煮一時,去姜不用),乾薑(四兩,用甘草二兩,同煮一時,去甘草不用)

將兩味炒乾為末,黑棗煮湯(去皮核)為丸,每服二錢,開水送下,久服斷根。此方名熨胃丸,功能溫中降氣,暖胃消痰,大有奇效。此林屋山人經驗方也。

痰氣結胸,梨汁(一盅),薑汁,白蜜(各半盅),薄荷(三錢)

研細末,和水煮十餘滾服,降痰如奔馬。

痰疾癲狂

狂病有因傷寒而得之者,此一時之狂也。照仲景張公傷寒門治之,用白虎湯以瀉火也。更有終年狂病而不愈者,或持刀殺人,不認父母、妻子,見水則喜,見食則怒,此乃心氣之虛而熱邪乘之,痰氣侵之,遂成狂矣。此等欲瀉火而火在心不可瀉也;欲消痰而痰在心之中不易消也。唯有補脾胃之氣,則心自得養,不必祛痰痰自化,不必瀉火火自無矣。方為化狂丹。

高麗參(三錢),白朮,茯神(各一兩),甘草,菖蒲(各一錢),半夏,菟絲子(各三錢),附子(一分)

水煎服。一劑狂定,二劑病痊。此方妙在補心脾胃之三經,而化其痰不去瀉火。蓋瀉火則心氣愈傷而痰涎愈盛,狂將何止乎?尤妙在附子一分引,補心消痰之劑直入心中,而氣尤易補而痰尤易消,又何用瀉火之多事乎?此所以奏功如神也。

白話文:

[卷一]

治哮吼妙法:

哮喘發作前,用鳳仙花連根帶葉熬成濃汁,趁熱用汁用力擦拭背心,感覺涼了就換新的汁液,一直擦到背部極熱為止(沒有鳳仙花可用生薑擦)。再將白芥子三兩、輕粉、白芷各三錢研磨成粉,用蜂蜜調勻成藥餅,加熱後貼在背心第三節脊椎骨上。貼上後會感到熱痛難忍,這是藥物拔除病根的過程,務必忍耐,不要輕易揭掉,如果藥餅變涼了,就揭下來加熱後再貼,一個藥餅可以用兩三天。

無論是否痊癒,都要準備好藥餅更換,不可間斷,病情輕者貼一兩天,重者貼三四天或五六天,就能永不再犯。有人哮喘四十年,貼藥數日便根治了。無論寒熱虛實,鹽、醬、醋、酒引起的哮喘都能治愈,此方效果奇佳。藥材用量不可增減,還能治療痰氣結胸、痰喘咳嗽。

另一方:海螵蛸(瓦上焙乾)研末,成人五錢,小孩二錢,與紅砂糖拌勻服用,數次即可根治。

噁心吞酸:這是脾胃虛寒引起的。用核桃嚼碎,用薑湯送服。

脾家冷積:飯後胸悶,並治療一切痰氣。用橘皮一斤,甘草、食鹽各四兩,加水五碗,慢火煎煮至乾,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三錢,用滾水沖服。

胃寒,嘔吐黃水,並治療痰飲吐水。

暖胃膏:

生薑一斤,搗碎取汁約一碗,加入牛皮膠、乳香末、沒藥末各五錢,一起煎煮至膠化,離火後製成三四大片膏藥。取一片貼在胃脘痛處,用袖子綁緊三個時辰,然後用周歲小孩穿的鞋一隻,在銅鑼上烘熱,在膏藥上輪流熨燙,熨至膏藥變硬,換上新的膏藥再貼,再綁三個時辰,再熨燙,直到痊癒為止。痊癒後服用:

紫油厚朴(三斤,用老薑二斤切片同煮一小時,去姜不用),乾薑(四兩,用甘草二兩同煮一小時,去甘草不用)。將兩味藥材炒乾研磨成粉,用黑棗煮的湯(去皮核)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二錢,開水送服,長期服用可根治。此方名為熨胃丸,能溫中降氣,暖胃消痰,療效顯著。這是林屋山人經驗方。

痰氣結胸:梨汁、薑汁、白蜜各半盅,薄荷三錢,研磨成細末,加水煮沸十幾滾後服用,能迅速化痰。

痰疾癲狂:

狂病有因傷寒引起的,這是暫時的狂病,按照仲景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治療方法,用白虎湯瀉火。還有些終年不愈的狂病,患者可能持刀殺人,不認父母妻子,見水則喜,見食則怒,這是心氣虛弱,熱邪乘虛而入,痰氣侵犯所致。這種情況,瀉火不行,因為火在心臟,不可瀉;消痰也不易,因為痰在心臟,不易消。唯有補益脾胃之氣,則心臟自然得到滋養,不必祛痰,痰自會化解;不必瀉火,火自會消退。方為化狂丹:

高麗參三錢,白朮、茯神各一兩,甘草、菖蒲各一錢,半夏、菟絲子各三錢,附子一分。水煎服。一劑即可狂躁平定,兩劑即可痊癒。此方妙在補益心、脾、胃三經,化痰而不瀉火。因為瀉火會損傷心氣,使痰涎更盛,狂病更難治愈。尤其妙在用一分附子引導,使補益心臟、消痰的藥物直達心臟,氣血容易補益,痰液容易化解,又何必多此一舉瀉火呢?所以療效如此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