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

《傅氏驗方秘方》~ 婦科 (1)

回本書目錄

婦科 (1)

1. 婦科

2. 臨產、產後神效經驗方

【編者按】此兩方系北京太醫院劉氏世德堂刻傳,傅青主臨床證明之經驗方,存《傅青主遺墨寶跡》內,山西省文管會藏,曾刊於《中醫研究通訊》l962年第4期。

白話文:

【編輯說明】以下兩個處方,源自北京市太醫院,由劉家的世德堂雕刻並傳承,這是傅青主在實際診療過程中驗證有效的處方,被收錄在他的著作《傅青主遺墨寶跡》之中,這本書現存於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並曾經在1962年的第四期《中醫研究通訊》上發表。

需要注意的是,「臨產、產後神效經驗方」指的是針對孕婦臨近分娩以及產後護理的中醫藥方,具體的藥方內容並未在這段文字中提供。

3. 臨產經驗要方

川芎,熟地黃(各三錢)益母草(三錢)當歸身(酒浸透,五錢)元胡索(醋製),香附米(醋炒,各一錢)枳殼(麩子炒,八分)生甘草(三分,)

共八味水泡三大茶鍾,煎一鍾,加黃酒少許調勻,溫服,渣再服效。

【方解】

臨產要方者,產時備急之劑,防難產也。若平素易產者,則無需服藥,順其自然,時至自下。若難產者,可用以催生。然世傳催生之方,藥味滑利峻猛,難期至善。臨產常用之劑,公推佛手散(當歸、川芎)為最良,此方即在佛手散基礎上加氣分藥,蓋取以氣帥血,氣行血隨之意,則無難產之患也。

方中用川芎、熟地、益母草,尤重用歸身為君,意在行氣活血,氣行血旺,猶河中水漲,舟行自利矣。然恐歸身、熟地補血滋膩,故方中又加元胡、香附、枳殼諸行氣之品而輕其分量。又引用黃酒以行藥力,取其輕靈活潑,運胎順產之意也。臨盆將產之時,得此潤澤流利之品,達生自順也。

白話文:

【臨產經驗要方的現代解釋】

這是一個產前預防和應對難產的處方,主要成分包括川芎、熟地黃、益母草、當歸身、元胡索、香附米、枳殼及生甘草。這些草藥需按比例混合後,用水浸泡並煎煮成濃茶狀,再加入少量黃酒調勻,溫熱飲用,藥渣可再次煎煮服用,效果更佳。

這個配方的主要作用是促進分娩。對於通常分娩順利的婦女,無需特別服用,順其自然即可。但對於有難產風險的婦女,此方能起到催產的作用。然而,市面上許多催產藥物成分過於滑利且強烈,不一定達到最佳效果。在眾多產前準備的藥方中,公認佛手散(含當歸、川芎)效果最好,本方正是在此基礎上,添加了調節氣血的藥材,旨在通過調理氣血,讓分娩過程更加順暢。

配方中,川芎、熟地黃和益母草被大量使用,特別是當歸身,目的是活血行氣,讓氣血充盈,如同河中漲水,船行自然順利。然而,為了避免當歸身和熟地黃滋補過度,配方中還加入了元胡索、香附米和枳殼等行氣藥材,以平衡整體效果。此外,黃酒的加入有助於提升藥效,使其更具活性,意在幫助胎兒順利出生。在分娩前,服用這種既滋潤又流暢的藥物,可以讓生產過程更加順利。

4. 產後極效要方

川芎,益母草(各三錢)熟地黃(二錢)玄胡索,香附米(俱用醋炒,各一錢)當歸(全,五錢)枳殼(麩炒,八分)生甘草(三分)生楂肉(一錢五分)澤蘭葉(八分,)

共十味,水泡三大茶鍾,煎一鍾,亦加上黃酒少許,調勻溫服,渣再服。用好糯酒效而有力。此二方已經驗效,最妙平穩。

【方解】

本方乃前臨產要方中加山楂肉、澤蘭葉也。產後氣血大虛,理宜用補,但恐惡露未盡,峻補須防壅滯,故於補血中而兼行瘀,則本標兼顧,統治道之全矣。產後少服本方一二劑,有去瘀生新之功,可防瘀血為患,自無瘀血攻痛、瘀血暈厥、惡露不行、血塊作痛之患矣。若產後腹痛、暈厥、狂亂,因瘀而致者,亦可使用本方。

方中調氣行瘀之品雖多,但分量極輕,誠補中有瀉、威而不猛之劑也,故曰:「最妙平穩。」

方中用川芎、當歸、益母草,善生新血而行瘀滯;山楂肉、澤蘭、元胡、香附、枳殼,理氣和血,則去瘀生新之力更強。又有熟地補血,甘草和中,引加黃酒以行藥力,故為產後調理之良方也。

白話文:

這份處方被命名為「產後極效要方」,包含了以下的成分及使用方式:川芎與益母草各三錢,熟地黃兩錢,玄胡索和香附米皆需用醋炒過,各一錢,當歸整支五錢,枳殼需麩炒過,用量為八分,生甘草三分,生楂肉一錢五分,澤蘭葉八分。

將這些材料混合,用水浸泡至足夠沖泡三杯茶的水量,然後煎煮至剩一杯茶的水量。同時可以加入少量的黃酒,攪拌均勻後溫熱服用,殘渣也可再次服用。如果使用高品質的糯米酒,效果會更佳。這個處方已經經過實踐證明其效果,特別是其平穩的特性。

進一步解釋,這個處方是在原有的產前調理處方上,增加了生楂肉和澤蘭葉。產後由於大量流失氣血,理論上應進行補充,但若惡露尚未排清,過度補充可能導致阻塞。因此,此處方在補血的同時,也能幫助排出淤血,達到全面照顧的效果。產婦在產後服用一二劑,可以幫助去除淤血,促進新血生成,避免淤血導致的疼痛、暈厥、惡露不順等問題。若產後出現腹痛、暈厥或精神錯亂等由淤血引起的症狀,也能使用此處方。

處方中的調氣和排淤的成分雖然種類繁多,但分量都很輕,呈現出補中有瀉、效果強烈但不猛烈的特點,所以說「最妙平穩」。

處方中的川芎、當歸和益母草,能幫助新血生成並排出血淤;生楂肉、澤蘭、玄胡索、香附、枳殼則能調整氣血,使排淤生新的效果更強。另外,熟地黃能補血,甘草則能調和中氣,再輔以黃酒增強藥力,使得這個處方成為產後調養的優質選擇。

5. 血暈止述散

【編者按】本方為大寧堂出售之成藥,主治產婦分娩後,余血上衝,兩眼昏暗,耳鳴身熱,不省人事,系傅青主所傳秘方之一,聲譽素著,家喻戶曉,郝樹侯《太原史話》謂為太原市特效藥之一。現據大寧堂《配本》介紹如下:

紅娘(二兩)當歸(五錢)白芷(五錢)川芎(五錢)乳香(五錢)沒藥(五錢,)

共研細面,清茶送下,每服三錢。

【方解】

本方行瘀血、通氣閉,上行頭面,清神明,故為產後余血上衝、敗血搶心、目暗耳鳴、暈厥眩昏,不省人事之特效妙方也。本方雖為破血氣、行瘀滯之劑,然產後瘀血不盡,則百病叢生也。且用量較輕,每服三錢,乃穩妥平安之劑。經云:「有故無隕,亦無隕也。」有則受之,用得其宜,正合經旨,何可疑乎?

方中以紅娘(又名樗雞)為君,通血閉、行瘀血;乳香、沒藥行氣帥血;當歸、川芎去瘀生新;最妙在於白芷,蓋白芷專入陽明,陽明乃多氣多血之經,其脈營於面,凡血暈者皆血苑於上,逆於陽明之經,故用白芷單刀直入,且引諸藥上達頭面,以祛在上之瘀滯,暈厥自愈,神識自清矣。飲藥以清茶者,以其能清心寧神也。

白話文:

【血暈止述散】

這款藥是大寧堂銷售的一款成品藥物,主要針對產婦分娩後,餘留的血液逆衝上腦,導致雙眼視線模糊,耳鳴並伴隨身體發熱,甚至失去意識的情況。這是傅青主傳下的祕密配方之一,聲譽遠播,家喻戶曉。郝樹侯在其著作《太原史話》中,稱此藥為太原市的特效藥之一。以下根據大寧堂《配本》的介紹:

所需藥材包括紅娘(二兩)、當歸(五錢)、白芷(五錢)、川芎(五錢)、乳香(五錢)、沒藥(五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清茶送服,每次服用量為三錢。

【方解】

此方主要功能是排除瘀血,疏通氣道,使藥力上達頭部和麪部,達到清醒精神的效果,因此特別適用於產後血液逆衝、敗血搶心、視線模糊、耳鳴、昏厥等症狀。儘管此方為破血、行氣的藥物,但產後若未能清除所有瘀血,將會導致各種疾病產生。而且,此方的使用量適中,每次僅需服用三錢,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治療方式。古語有云:「有故無隕,亦無隕也。」只要正確使用,就能發揮應有效果,符合經典理論,無需懷疑。

其中,紅娘(別名樗雞)作為主藥,能打通堵塞的血液,促進瘀血的流動;乳香、沒藥則能調節氣血;當歸、川芎則有助於消除瘀血,促進新血生成;而白芷的作用更為巧妙,因為白芷主要作用於陽明經絡,該經絡血氣旺盛,其脈絡環繞面部。對於血暈的患者來說,血液通常聚集在頭部,阻塞了陽明經絡,因此使用白芷能直接作用於該經絡,引導其他藥物向上到達頭部和麪部,去除上部的瘀血,自然可以治癒暈厥,使意識恢復清晰。選擇用清茶送服藥物,是因為清茶能起到清心安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