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八 (9)
卷八 (9)
1. 滯下
又,乾薑燒黑存性,放冷,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神妙。《集驗方》
又方,用苦參炒焦,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飲下。《存仁方》
又方,用炒黑蒲黃甚妙。
又,地榆曬研為末,每服二錢,摻在羊血上炙熟,食之,以捻頭煎湯送下;或以地榆煮汁,熬如飴狀,一服三合,捻頭湯化下。捻頭即油撒子。
又,木賊五錢水煎,溫服,一日一服。亦治瀉血不止,日二服。《廣利方》
《集簡方》用貫眾五錢煎酒,服。
又,胡黃連,烏梅肉,灶下土(等分)
為末,臘茶清下。《普濟方》
又,地錦草曬,研。每服二錢,空心米飲下。《乾坤生意》
毒痢膿血,六脈微小,並無寒熱。
宜以桑寄生二兩,防風、大芎二錢半,炙甘草三銖,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八分,和滓服。《護命方》
便痢膿血,久而不止。
烏梅一兩去核燒過,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立止。《聖濟總錄》
血痢腹痛,日夜不止。
以蕓薹葉搗汁一合,入蜜一合,溫服。《聖惠方》
赤痢久下,累治不瘥。
黃連一兩,雞子白和為餅,炙紫為末,以漿三升,慢火煎成膏。每服半合,溫米飲下。
一方,只以雞子白和丸,服。《勝金方》
赤痢熱躁。
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瓷瓶中,蠟紙封口,沉井底一夜,平旦服之。《普濟方》
治熱痢,及婦人產後下痢。
用蠟二棋子大、阿膠二錢、當歸二錢半、黃連三錢、黃柏一錢、陳廩米半升,水三鍾,煮米至一升,去米,入藥煎至一鍾,溫服。神效。《千金方》
治熱痢下重。
用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水七升,煮二升,每服一升。不愈,更服。婦人產後痢虛極者,加甘草、阿膠各二兩。《金匱玉函》
濕熱泄痢。
用六一散加炒紅曲五錢為末,蒸餅和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日三服。《丹溪心法》
熱病下痢,困篤者。
用大青四兩,甘草、赤石脂三兩,阿膠二兩、豉八合,水一斗,煮三升,分三服,不過二劑,瘥。《肘後方》
老小白痢。
用陳北艾四兩、乾薑炮三兩,為末,醋煮倉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甚有奇效。《永類方》
冷痢腹痛,下白凍如魚腦。
赤石脂煅,乾薑(炮等分)
為末,蒸餅和丸,量大小服,日三服。名桃花丸。《和劑局方》
寒痢白色。
炒麵,每以方寸匕入粥食之,能療日瀉百行,師不救者。《外臺方》
虛寒下痢,腸滑不禁。
針砂(七錢半),官桂,枯礬(各一錢)
為末,以涼水調,攤臍上,下縛之。當覺大熱,以水潤之。可用三四次。名玉胞肚。《仁存方》
冷滑下痢不禁,虛羸。
用縮砂仁熬,為末,以羊子肝薄切,摻之,瓦上焙乾,為末,入乾薑末等分,飯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白湯下,日二服。
白話文:
滯下
《集驗方》記載:乾薑燒至黑色,保留藥性,放涼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送服,效果神奇。
《存仁方》記載:用苦參炒焦,磨成粉末,製成梧子大小的水丸。每次服用十五丸,用米湯送服。
另有方劑:用蒲黃炒至黑色,效果甚佳。
另有方劑:地榆曬乾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摻在羊血上炙烤熟後食用,用捻頭(油炸食物)煎煮的湯送服;或者將地榆煮成像飴糖一樣的濃汁,每次服用三合,用捻頭湯化開送服。
《廣利方》記載:木賊五錢,水煎溫服,每日一服。也可治療瀉血不止,則每日服用兩次。
《集簡方》記載:用貫眾五錢,煎酒服用。
另有方劑:胡黃連、烏梅肉、灶下土等量混合,磨成粉末,用清茶送服。
《普濟方》記載:地錦草曬乾研磨。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米湯送服。
毒痢伴有膿血,六脈微弱,沒有寒熱症狀:
宜用桑寄生二兩、防風、大芎各二錢半、炙甘草三銖,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盞水煎至八分,連渣服用。
久治不癒的便痢膿血:
烏梅一兩去核燒成炭,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送服,可立即止瀉。
日夜不止的血痢腹痛:
將蕓薹葉搗碎取汁一合,加入蜂蜜一合,溫服。
久治不癒的赤痢:
黃連一兩,與雞蛋清混合製成餅,烤至紫黑色後磨成粉末,用三升漿水,小火煎成膏。每次服用半合,溫米湯送服。
另一方劑:只用雞蛋清製成丸劑服用。
赤痢伴有煩躁:
取半升粳米研磨取汁,放入瓷瓶中,用蠟紙封口,沉入井底一夜,清晨服用。
治療熱痢及產後下痢:
用蠟兩粒棋子大小、阿膠二錢、當歸二錢半、黃連三錢、黃柏一錢、陳米半升,水三鍾,煮米至一升,去米,加入藥物煎至一鍾,溫服,效果神奇。
治療熱痢下痢嚴重:
用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水七升,煮至二升,每次服用一升。若未痊癒,可繼續服用。產後痢疾虛弱者,可加甘草、阿膠各二兩。
濕熱泄痢:
用六一散加入炒紅曲五錢,磨成粉末,用蒸餅和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白開水送服,每日三次。
熱病下痢,病情危重:
用大青四兩、甘草、赤石脂各三兩、阿膠二兩、豉八合,水一斗,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一般不超過兩劑即可痊癒。
老年人白痢:
用陳久艾葉四兩、炮乾薑三兩,磨成粉末,用醋煮倉米糊和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效果奇佳。
冷痢腹痛,排出白色粘液,像魚腦:
赤石脂煅燒,乾薑炮製,等量混合,磨成粉末,用蒸餅和成丸劑,根據大小服用,每日三次。稱為桃花丸。
寒痢,排出白色大便:
炒麵,每次用方寸匕(量器)放入粥中食用,可以治療每天多次腹瀉,即使名醫都無法治療的病例。
虛寒下痢,腸道滑利,不能自制:
用針砂七錢半、官桂、枯礬各一錢,磨成粉末,用涼水調勻,敷在肚臍上,用布紮緊。應感到溫熱,用溫水潤濕藥物。可使用三四次。稱為玉胞肚。
冷滑下痢不能自制,身體虛弱:
用縮砂仁熬製成糊,磨成粉末,與薄切的羊肝混合,放在瓦片上焙乾,磨成粉末,加入等量的乾薑粉末,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四十丸,白開水送服,每日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