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八 (7)
卷八 (7)
1. 滯下
一切下痢,不拘丈夫、婦人、小兒。
木香(一塊方圓一寸),黃連(半兩)
二味用水同煎乾,去黃連,薄切木香,焙乾,為末,分作三服:第一服橘皮湯下,二服陳米飲下,三服甘草湯下。此乃夢中觀音所授方,服之屢驗。《秘寶方》
老少下痢,食入即吐。
用白蠟(方寸匕),雞子黃(一個),石蜜,苦酒,發灰,黃連(末各半),雞子殼
先煎蜜、蠟、苦酒、雞子四味,令勻,乃納連、發,熬至可丸乃止。二日服盡,神效無比也。華佗方
五色諸痢。
用零陵香草去根,以鹽酒浸半月,炒乾,每兩入廣木香一錢半,為末。裡急腹痛者,用冷水服一錢半,通三四次後,用熟米湯服一錢半止。名返魂丹。只忌生梨一味。《集簡方》
又,用吳茱萸炒黃連,加木香等分,滑石研細水飛倍之,水丸服。
又,蝟皮燒灰,酒服二錢。《壽域方》
赤白痢,小腹痛不可忍,下重或面青,手足俱變者。
用黃蠟三錢、阿膠三錢同熔化,入黃連末五錢,攪勻,分三次。小便不利,《局方》加茯苓末三錢,熱服。神妙。《金匱要略》
治赤白痢、噤口痢及泄瀉。
用黑牛兒即蜣螂,一名鐵甲將軍燒,研。每服半錢或一錢,燒酒調服。小兒以黃酒服。立效。《延壽方》
赤白下痢。
龍牙草(即馬鞭草五錢),陳茶(一撮)
水煎服。神效。《醫方摘要》
又,午日午時,取完好荸薺洗淨拭乾,勿令損破,放瓶內,入好燒酒浸之,黃泥密封,收貯。遇有患者取二枚細嚼,空心用原酒送下。《經驗方》
又,薺菜根葉燒灰服。極效。甄權方
又,臘豬骨燒存性,研末。溫酒調服三錢。
又,十二月豬膽百枚,俱滿盛黑豆入內,著麝香少許,陰乾。每用五七粒為末。赤以甘草湯、白以生薑湯調服。《奇效方》
又方,用狗膽。
赤白下痢,因脾胃受濕腹痛,米穀不化。
用吳茱萸、黃連、白芍藥各一兩,同炒為末,蒸餅,丸彈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名戊己丸。《和劑局方》
赤白重下痢發,令人下部疼痛,故名重下。日夜數十行,臍腹絞痛。
《肘後方》用黃連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當止也。
葛氏用豆豉熬小焦,搗服一合,日三;或炒焦,以水浸汁服。亦驗。
《外臺》用豉心炒,為末一升,分四服,酒下入口,即斷也。
《藥性論》治血痢如刺,以豉一升水漬相淹,煎二沸,頓服,取瘥。不瘥,再作。
赤白雜痢,困重者。
益母草(日乾),陳鹽梅(燒存性等分)
為末。每服三錢。白痢乾薑湯、赤痢甘草湯下。名二靈散。《家寶方》
諸痢初起。
大黃(煨熟),當歸(各二三錢)
壯人各五錢。水煎服,取利;或加檳榔。《集簡方》
赤白暴痢如鵝鴨,肝痛不可忍者。
用黃芩、黃連各一兩,水二升,煎一升,分三次熱服。《經驗方》
白話文:
各種腹瀉
不論男女老幼,所有腹瀉。
木香黃連散
木香(一塊約一寸見方),黃連(半兩)
將這兩味藥用水一起煎到快乾,去掉黃連,將木香切薄片,烘乾,磨成粉末,分成三份服用:第一份用橘皮湯送服,第二份用米湯送服,第三份用甘草湯送服。這是夢中觀音菩薩傳授的藥方,服用後屢次有效。《秘寶方》
白蠟雞子黃散
不論老少,腹瀉且吃什麼吐什麼。
用白蠟(約一指甲蓋大小),雞蛋黃(一個),石蜜,苦酒,頭髮燒成的灰,黃連(粉末各一半),雞蛋殼
先將蜜、蠟、苦酒、雞蛋黃四種材料一起煎煮均勻,然後加入黃連粉和頭髮灰,熬到可以搓成藥丸的程度即可。兩天內服完,效果非常好。《華佗方》
返魂丹
各種顏色的痢疾。
用零陵香草去掉根部,用鹽酒浸泡半個月,炒乾,每兩零陵香草加入廣木香一錢半,磨成粉末。如果腹痛劇烈,用冷水送服一錢半,腹瀉三四次後,再用熟米湯送服一錢半止瀉。此藥名為返魂丹。禁忌生梨。《集簡方》
另外,還可用吳茱萸炒黃連,加入等量的木香,滑石粉研磨成細粉並用水過濾,製成水丸服用。
另外,還可以用刺蝟皮燒成灰,用酒送服二錢。《壽域方》
黃蠟阿膠散
紅白色痢疾,小腹疼痛難忍,有便意卻無法順利排出,或者臉色發青,手腳冰涼。
用黃蠟三錢、阿膠三錢一同融化,加入黃連粉五錢,攪拌均勻,分三次服用。如果小便不暢,《局方》中可加入茯苓粉三錢,加熱後服用。效果非常神奇。《金匱要略》
蜣螂散
治療紅白色痢疾、無法進食的痢疾及腹瀉。
用黑牛兒,也就是蜣螂,又名鐵甲將軍,燒成灰,研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燒酒調服。小孩用黃酒調服。效果迅速。《延壽方》
龍牙草茶
紅白色腹瀉。
用龍牙草(即馬鞭草五錢),陳年茶葉(一撮)
用水煎服。效果非常好。《醫方摘要》
荸薺酒
另外,在端午節中午,取完整無損的荸薺洗淨擦乾,放入瓶內,倒入好燒酒浸泡,用黃泥封口,收藏起來。如果有人腹瀉,就取兩枚細嚼,空腹用原來的酒送服。《經驗方》
薺菜灰
另外,用薺菜的根和葉燒成灰服用,效果極佳。《甄權方》
臘豬骨灰
另外,將臘豬骨燒成灰燼,磨成粉末。用溫酒調服三錢。
黑豆麝香膽
另外,用十二月份的豬膽一百個,每個都裝滿黑豆,加入少量麝香,陰乾。每次取五七粒磨成粉末。紅痢用甘草湯送服,白痢用生薑湯送服。《奇效方》
狗膽散
另外,也可以用狗膽。
戊己丸
紅白色腹瀉,因為脾胃受濕引起腹痛,消化不良。
用吳茱萸、黃連、白芍藥各一兩,一起炒後磨成粉末,用蒸餅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米湯送服,此藥名為戊己丸。《和劑局方》
黃連酒
紅白色嚴重腹瀉,導致下身疼痛,所以稱為重下。每天腹瀉數十次,肚臍腹部絞痛。
《肘後方》用黃連一升,酒五升,煮成一升半,分兩次服用,應該可以止瀉。
豆豉散
葛洪的方法是用豆豉稍微熬焦,搗碎服用一合,每天三次;或者將豆豉炒焦,用水浸泡取汁服用,也有效果。
《外臺》用豆豉心炒過,磨成粉末一升,分四次服用,用酒送服,入口即止瀉。
《藥性論》治療像針刺一樣的血痢,用豆豉一升用水浸泡,煮沸兩次,一次性服用,如果痊癒,就不用再服。
二靈散
紅白色混合痢疾,身體虛弱。
益母草(曬乾),陳年鹽梅(燒成灰等量)
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白痢用乾薑湯送服,紅痢用甘草湯送服,此藥名為二靈散。《家寶方》
大黃當歸散
各種痢疾初期。
大黃(煨熟),當歸(各二三錢)
體壯者各用五錢。用水煎服,使之腹瀉;或者加入檳榔。《集簡方》
黃芩黃連湯
紅白色急暴的痢疾,像鵝鴨排泄物,肝區疼痛難忍。
用黃芩、黃連各一兩,用水二升煎至一升,分三次溫服。《經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