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八 (5)
卷八 (5)
1. 泄瀉
大腸冷滑不止。
鍾乳粉(一兩),肉豆蔻(煨半兩)
為末,煮棗肉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濟生方》
大腸寒滑,小便精出。
赤石脂,乾薑(各一兩),胡椒(半兩)
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五七十丸。有人病此,多服熱藥不效。或教服此,終四劑而愈。寇氏《衍義》
脾虛泄瀉。
白朮(五錢),白芍藥(一兩冬月用),白豆蔻(煨)
為末,米飯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五十丸,日二服。《簡便方》
風客胃泄。夏英公病此,太醫以虛治,不效。霍翁曰:風客於胃也,飲以藁本湯而止。蓋藁本能去風濕故耳。
暑月水泄。
五倍子末,飯丸黃豆大。每服二十丸,荷葉煎水下,即時見效。《選奇方》
飲酒成泄,骨立,不能食,但飲酒即泄。
用嫩鹿茸酥炙、肉蓯蓉煨一兩、麝香五分,為末,陳白米飯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五十丸。名香茸丸。《普濟方》
老人虛泄不禁。
熟附子(一兩),赤石脂(一兩)
為末,醋糊丸梧子大。米飲下五十丸。《家藏方》
水瀉久痢。
破故紙(炒一兩),粟殼(炙四兩)
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薑棗同水煎服。《百一選方》
久瀉腸滑。
白朮(炒),茯苓(各一兩),糯米(炒二兩)
為末,棗肉拌食;或丸,服之。《簡便方》
久瀉不止。
肉豆蔻(煨一兩),木香(二錢半)
為末,棗肉和丸。米飲服四五十丸。
又方,肉豆蔻(煨一兩),熟附子(七錢)
為末,糊丸。米飲服四五十丸。
又方,肉豆蔻(煨),粟殼(炙等分)
為末,醋糊丸。米飲服四五十丸。並《百一選方》
又,豬腎一個批開,摻骨碎補末煨熟,食之。神效。《集簡方》
又,用獖豬肚一枚,入蒜煮爛,搗膏,丸梧子大。每米飲服三十丸。丁必卿雲:予次日五更,必水瀉一次,百藥不效,用此方入平胃散末,三兩丸服,遂安。《普濟方》
又,白龍骨,白石脂(等分)
為末,水丸梧子大,紫蘇木瓜湯下,量大人小兒用。《心鑑》
久瀉食減。
糯米一升,水浸一宿,瀝乾,慢炒熟,磨,篩,入懷慶山藥一兩。每日清晨,用半盞入砂糖二匙、胡椒末少許,以極滾湯調食。其味極佳,大有滋補,久服令人精暖有子。《經驗方》
多年脾泄,老人常患此,謂之水土同化。
吳茱萸三錢炮過,入水煎汁,入鹽少許,通口服。蓋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腸自固。他藥雖熱,不能分解清濁也。《仁存方》
治脾泄瀉。一婦人年七十餘,病瀉五年,百藥不效。予以感應丸五十丸投之,大便二日不行,再以平胃散加椒紅、茴香、棗肉為丸,與服,遂瘳。每因怒食舉發,服之即止。此除濕消食,溫脾補腎之驗也。
五更腎泄。凡人每至五更,即溏泄一二次,經年不止者,名曰腎泄,蓋陰盛而然。脾惡濕,濕則濡而困,困則不能治水,水性下流,則腎水不足。用五味子以強腎水,養五臟;吳茱萸以除脾濕,則泄自止矣。
白話文:
泄瀉
大腸冰冷滑利不止:用鍾乳粉一兩、肉豆蔻(煨半兩)研磨成粉,製成棗肉丸,如梧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濟生方》
大腸寒冷滑利,小便精液外泄:用赤石脂、乾薑(各一兩)、胡椒(半兩)研磨成粉,用醋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用米湯送服五七十丸。有人患此病,服用很多溫熱藥物都不見效,服用此方,通常四劑就能痊癒。寇氏《衍義》
脾虛引起的泄瀉:用白朮五錢、白芍藥一兩(冬月使用)、白豆蔻(煨)研磨成粉,用米飯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用米湯送服五十丸,每日服用兩次。《簡便方》
風邪侵犯胃部導致泄瀉:夏英公曾患此病,太醫用滋陰的藥物治療,無效。霍翁說:這是風邪侵犯胃部,用藁本湯服用就能止瀉,因為藁本能祛風濕。《選奇方》
夏季水瀉:用五倍子研磨成粉,做成黃豆大小的飯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荷葉煎水送服,立即見效。《選奇方》
飲酒後腹瀉,骨瘦如柴,不能進食,只要飲酒就腹瀉:用嫩鹿茸酥炙、肉蓯蓉(煨一兩)、麝香五分研磨成粉,用陳白米飯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用米湯送服五十丸,名為香茸丸。《普濟方》
老年人虛弱導致的腹瀉不止:用熟附子一兩、赤石脂一兩研磨成粉,用醋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用米湯送服五十丸。《家藏方》
長期水瀉久痢:用破故紙(炒一兩)、粟殼(炙四兩)研磨成粉,用煉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用薑棗水煎服。《百一選方》
長期腹瀉,腸道滑利:用白朮(炒)、茯苓(各一兩)、糯米(炒二兩)研磨成粉,拌入棗肉食用;或者做成丸藥服用。《簡便方》
長期腹瀉不止:用肉豆蔻(煨一兩)、木香(二錢半)研磨成粉,用棗肉和成丸藥,用米湯服用四五十丸。
另一個方子:用肉豆蔻(煨一兩)、熟附子(七錢)研磨成粉,用糊做成丸藥,用米湯服用四五十丸。
另一個方子:用肉豆蔻(煨)、粟殼(炙,等量)研磨成粉,用醋糊做成丸藥,用米湯服用四五十丸。以上均出自《百一選方》
另一個方子:取豬腎一個剖開,加入骨碎補末,煨熟後食用,效果神奇。《集簡方》
另一個方子:取豬肚一個,加入大蒜煮爛,搗成膏狀,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用米湯服用三十丸。丁必卿說:我每天五更時必瀉一次,各種藥物都不見效,用這個方子加入平胃散末,做成三兩重的丸藥服用,於是病癒。《普濟方》
另一個方子:用白龍骨、白石脂(等量)研磨成粉,用水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用紫蘇木瓜湯送服,劑量依據大人小孩而定。《心鑑》
久瀉導致食慾減退:用糯米一升,浸泡一夜,瀝乾,慢火炒熟,磨成粉,加入懷慶山藥一兩。每天清晨,取半盞米粉,加入砂糖兩匙、胡椒末少許,用滾水沖服。味道很好,有滋補作用,長期服用能使人精力充沛,生育能力強。《經驗方》
多年脾虛引起的泄瀉,老年人常見,稱為水土不服:用吳茱萸三錢炮製後,煎水服用,加少許鹽。因為吳茱萸能溫暖膀胱,水道通暢,大腸自然就會恢復正常。其他溫熱藥物雖然溫熱,卻不能分清濁,因此效果不好。《仁存方》
治療脾虛引起的泄瀉:一位七十多歲的婦女,腹瀉五年,各種藥物都不見效。我給她服用感應丸五十丸,大便兩天未解,然後再給她服用平胃散加椒紅、茴香、棗肉製成的丸藥,病就好了。每當她因生氣或飲食不節而復發時,服用此藥就見效。這是祛濕消食,溫脾補腎的驗方。
五更腎虛引起的泄瀉:凡是每到五更時就腹瀉一兩次,持續多年不愈的,叫做腎虛引起的泄瀉,這是因為陰氣盛所致。脾臟不喜歡濕,濕氣就會使脾臟受阻,受阻就不能運化水液,水液向下流動,就會導致腎水不足。用五味子來補腎水,滋養五臟;用吳茱萸來去除脾濕,腹瀉自然就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