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八 (4)
卷八 (4)
1. 嘈雜
嘈雜吐水。
真橘皮去白為末,五更安五分於掌心舔之,即睡,三日必效。皮不真則不驗。《怪症奇方》
婦人嘈雜,皆血液淚汗變而為痰,或言是血嘈。多以豬血炒食而愈。蓋以血導血歸原之意耳。此固一說,然亦有蛔蟲作嘈雜者,蟲得血腥則飽而伏也。時珍方
醋心吐水。
檳榔(四兩),橘皮(一兩)
為末。每服方寸匕,空心生蜜湯下。梅師方
醋心上攻。
用茱萸一合,水一杯,煎七分,頓服。近有人心如蜇破,服此,二十年不發也。累用有效。《兵部手集》
又,食已吞酸,胃氣虛冷者。
吳茱萸(湯泡七次,焙乾),姜泡(等分)
為末。湯服一錢。《聖惠方》
食物醋心。
胡桃爛嚼,以生薑湯下,立止。《適用方》
又,蘿蔔生嚼數片,絕妙。乾者、熟者、鹽淹者及人胃冷者,皆不效。時珍方
嘔逆酸水。
羊屎(十枚),酒(二合)
煎一合,頓服。未定,再服之。《兵部手集》
楂子去噁心咽酸,止酒痰黃水。藏器
白話文:
嘈雜
如果覺得胸口悶悶的,像有東西在裡面攪動,還會吐清水。
可以用真正的橘子皮,把裡面的白色部分刮掉,磨成粉。每天早上五更時分(大約凌晨三點到五點),取少許粉末(約五分)放在手心,用舌頭舔著吃,然後就去睡覺。這樣持續三天一定會有效。如果橘皮不是真的,就沒有效果。《怪症奇方》
婦女感到胸口嘈雜,多半是身體的血液、眼淚、汗液變成痰造成的,也有人說是血嘈。可以多吃炒豬血來改善,這大概是利用血液來引導血液回歸正位的原理。這是一種說法。但也有可能是蛔蟲引起的嘈雜,蟲子吸到血腥味就會飽足而安靜下來。這是李時珍的說法。
覺得胸口悶悶的,還吐酸水。
可以用檳榔(四兩)和橘皮(一兩),一起磨成粉。每次吃一小撮,用空腹時用蜂蜜水送服。這是梅師的方子。
覺得胸口像被醋浸過一樣難受,往上衝。
可以用吳茱萸一合,加一杯水煎煮,煮到剩七分,一次喝完。有人覺得心臟像被針刺破一樣疼痛,吃了這個藥,二十年都沒有再發作。屢次使用都有效。《兵部手集》
另外,吃完東西就覺得胃酸過多,胃氣虛寒的人。
可以用吳茱萸(用熱水泡七次,烘乾)和姜泡(比例相同),一起磨成粉,用熱水送服一錢。《聖惠方》
吃東西後覺得胸口像被醋浸過一樣難受。
可以嚼爛胡桃,然後用薑湯送服,立刻就能停止不適。《適用方》
另外,生吃幾片白蘿蔔,效果非常好。但是乾的、煮熟的、用鹽醃過的蘿蔔,以及胃寒的人吃了都沒有效果。這是李時珍的說法。
覺得噁心,吐酸水。
可以用羊屎(十枚),加上酒(二合)煎煮,煮成一合,一次喝完。如果還沒好,可以再喝一次。《兵部手集》
山楂可以去除噁心、咽酸的感覺,也能止住喝酒引起的痰和黃水。這是藏器的說法。
2. 泄瀉
老少滑瀉。
白朮(半斤黃土炒過),山藥(四兩炒)
為末,飯丸。量人大小,米湯服,或加人參三錢。《集簡方》
暴下洞泄。歐陽公常得此病,國醫不能治。夫人買市人藥一帖,進之而愈,力叩其方。
用車前子一味為末,米飲服二錢匕。云此藥利道而不動氣,水道利則清濁分,而谷藏自止矣。
暴泄身冷自汗,甚則欲嘔,小便清,脈微弱,宜已寒丸治之。
蓽茇,肉桂(各二錢半),高良薑,乾薑(各三錢半)
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和劑局方》
氣虛暴瀉,日夜三二十行,腹痛不止。夏月路行,備急最妙。
用硫黃二兩、枯礬半兩,研細,水浸,蒸餅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溫水鹽湯任下。《秘寶方》
驟然水瀉,日夜不止,欲死,不拘男婦。
用五月五日採苧麻葉陰乾,為末。每服二錢,冷水調下。勿吃熱物,令人悶倒,只吃冷物。小兒半錢。《護命方》
腹脹忽瀉,日夜不止,諸藥不效,此氣脫也。
用益智子仁二兩濃煎,飲之,立愈。《得效方》
暴泄不止。
神麯炒(二兩),茱萸(湯泡,炒半兩)
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百一選方》
又,陳艾(一把),生薑(一塊)
水煎,熱服。《生生編》
水瀉,腹鳴如雷,有火者。
石膏(火煅)、倉米飯和丸梧子大,黃丹為衣。米飲下二十丸,不二服。效。李樓方
肚腹微微作痛,痛即瀉,瀉亦不多,日夜數行者。
用蕎麥麵一味作飯,連食三四次,即愈。予壯年患此,兩月瘦怯尤甚,用消食化氣藥,俱不效。一僧授此而愈。轉用皆效。此可徵其煉積滯之功夫。《簡便方》
濕熱虛泄。
山藥,蒼朮(等分)
飯丸,米飲服。大人、小兒皆宜。《經驗方》
脾濕水瀉注下,困弱無力,水穀不化,腹痛甚者。
蒼朮(二兩),白芍藥(一兩),黃芩(半兩),淡桂(二錢)
每服一兩,水一盞半,煎一盞,溫服。脈弦,頭微痛,去芍藥加防風二兩。《保命集》
渴利不止。
羊肺一具入少肉,和鹽豉作羹,食不過三具,愈。亦治下焦虛冷,小便頻數。《普濟方》
治脾胃虛寒泄瀉,二神丸
用破故紙補腎,肉豆蔻補脾,二藥雖兼補,但無斡旋,往往常加木香以順其氣,使之斡旋,空虛倉廩,倉廩虛則受物矣。屢用見效,不可不知。
脾胃虛冷,大腸滑泄,米穀不化,乏力。
用大附子十兩連皮,同大棗二升於石器內,以水煮一日,常令水進□□,取出,每個切作三片,再同煮半日,削去皮,焙為□,□以棗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服三四十丸。
臟寒泄瀉,體倦食減。
用豬大臟一條去脂,洗淨,以吳茱萸末填滿,縛定,蒸熟,搗,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奇效良方》
白話文:
泄瀉
不論老少,若是出現滑瀉不止的情況。
可以用白朮(用黃土炒過,半斤)和山藥(炒過,四兩),將它們磨成粉末,做成飯丸。用量依據個人體型大小調整,用米湯送服,也可以加入三錢的人參。《集簡方》
如果突然發生腹瀉,而且像水一樣快速排出,就像歐陽修曾患的這種病,當時的御醫都治不好。後來他的夫人從市集買到一帖藥,服下後病就好了,他於是追問藥方。
藥方是用車前子單味藥磨成粉末,每次用米湯送服二錢匕。據說這藥可以疏通水道而不會擾動氣,水道通暢,清濁自然能分開,腹瀉也就自然停止了。
如果是突然腹瀉,而且身體發冷、冒冷汗,嚴重時還會想吐,小便清澈,脈象微弱,應該用已寒丸來治療。
已寒丸的配方是:蓽茇、肉桂(各二錢半)、高良薑、乾薑(各三錢半)。將它們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薑湯送服。《和劑局方》
若是因為氣虛導致突然腹瀉,一天腹瀉二三十次,而且腹痛不止,這在夏天趕路時是最好的急救藥方。
藥方是用硫磺二兩、枯礬半兩,將它們磨成細粉,用水浸泡,然後用蒸餅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並裹上硃砂。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用溫水或鹽湯送服。《秘寶方》
如果突然發生水瀉,而且日夜不停,情況危急,不論男女都可以用此方。
藥方是用五月五日採摘的苧麻葉,陰乾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冷水調服。服用後不要吃熱的食物,會讓人感到悶,只能吃冷的食物。小孩服用半錢。《護命方》
如果腹脹後突然腹瀉,日夜不停,而且各種藥物都無效,這表示是氣脫了。
用益智子的仁二兩,濃煎後飲用,馬上就能見效。《得效方》
若是突然腹瀉不止。
可以用炒過的神麯(二兩),以及用湯泡過後炒過的茱萸(半兩),將它們磨成粉末,用醋做成糊狀,再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百一選方》
另外,也可以用陳艾(一把)和生薑(一塊),用水煎煮後熱服。《生生編》
若是腹瀉如水,腹中鳴叫如雷,而且有火氣的症狀。
可以用煅燒過的石膏,與倉米飯和在一起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然後裹上黃丹。用米湯送服二十丸,通常服用兩次就會見效。李樓方
如果肚子微微作痛,疼痛後就腹瀉,但每次瀉的量不多,而且一天腹瀉好幾次。
可以用蕎麥麵單味做成飯食用,連續吃三四次就會痊癒。我壯年時曾患此病,兩個月瘦弱得很,服用消食化氣的藥物都沒有效果。後來一位僧人告訴我這個方法,病才痊癒。之後再遇到類似情況用此法也都有效。這可以證明蕎麥麵化解積滯的功效。《簡便方》
若是因為濕熱引起的虛弱性腹瀉。
可以用山藥和蒼朮,等量磨粉做成飯丸,用米湯送服。大人小孩都適用。《經驗方》
如果因為脾濕導致腹瀉如注,身體困乏無力,食物難以消化,腹痛嚴重。
可以用蒼朮(二兩)、白芍藥(一兩)、黃芩(半兩)、淡桂(二錢)。每次用一兩的藥材,加一碗半的水煎煮成一碗,溫服。如果脈象弦急,頭部輕微疼痛,就去掉芍藥,加入防風二兩。《保命集》
若是口渴,而且腹瀉不止。
可以用羊肺一副,加入少量肉,和鹽豉一起煮成羹食用,通常吃三副就會好。這個方法也適用於治療下焦虛冷,小便頻繁。《普濟方》
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可以用二神丸。
二神丸用補腎的破故紙和補脾的肉豆蔻,雖然都有補益作用,但是缺少協調作用,所以常常會加入木香來順氣,使藥效得以協調。脾胃空虛,自然就能接受食物了。多次使用都有效,不可不知。
若是脾胃虛寒,大腸滑瀉不止,食物無法消化,而且感到乏力。
可以用連皮的大附子十兩,與大棗兩升一起放入石器中,加水煮一天,要保持鍋內有水,然後取出,每個附子切成三片,再一起煮半天,削去外皮,焙乾磨粉,用棗肉混合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用米湯送服三四十丸。
若是因為臟腑虛寒而腹瀉,身體疲倦,食慾不振。
可以用豬大腸一條,去除脂肪洗淨,然後將吳茱萸末填滿其中,綁緊,蒸熟,搗爛,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奇效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