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七 (9)
卷七 (9)
1. 消癉
又,白浮石,蛤粉,蟬殼(等分)
為末,鯽魚膽汁七個調服三錢。神效。
又,用雄豬肚一枚,入黃連末五兩,瓜蔞根、白糧米各四兩,知母三兩、麥門冬二兩,縫定,蒸熟,搗,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仲景方
又,用泥鰍魚十頭陰乾,去頭尾燒灰、乾荷葉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日三。名沃焦散。《普濟方》
消渴飲水,日夜不止,小便數者。
用田螺五升、水一斗,浸一夜,渴即飲之,每日一換水及螺;或煮食,飲汁,亦妙。《心鏡方》
一用糯米二升煮稀粥一斗,冷定,入田中活田螺三升在內,待食粥盡,吐沫出,乃收,飲之,立效。《聖惠方》
又,以黃雌雞煮汁,冷飲,並作羹,食肉。《心鏡方》
消渴,飲水無度。
用,燖雄雞水澄,濾,服之,不過二雞之水,愈。神效。《楊氏經驗方》
又,用蝸牛十四枚形圓而大者,以水三合密器浸一宿,取水,飲之。不過一劑,愈。《海上方》
消渴引飲,小便不利。
葵根(五兩)
水三大盞煮汁,平旦服,日一服。《聖惠方》
消渴飲水,日至數斗,小便赤澀。
用秋麻子仁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飲。不過五升,瘥。《肘後方》
腎消飲水,小便如膏油。
用茴香炒、苦楝子炒等分,為末。每食前酒服二錢。《保命集》
消渴飲水,日至一石者。
浮萍搗汁,服之。
又方,用干浮萍、瓜蔞根等分,為末,人乳汁和,丸梧子大。空腹飲服二十丸,三年者,數日愈。《千金方》
又,菠菱根,雞內金(等分)
為末。米飲服一錢,日三。《經驗方》
消渴不止。
用生瓜蔞根切片,以水三斗煮至一斗,濾淨,入煉淨黃牛脂一合,慢火熬成膏,瓶收。每酒服一杯,日三。《聖濟總錄》
又,菟絲子煎湯,任意飲之,以止為度。《事林廣記》
又,糯米泔任意飲之,即定;研汁亦可。《外臺秘要》
消渴無度。
干豬胞十個剪破去蒂,燒存性,為末。每溫酒服一錢。《聖濟總錄》
消渴飲水,骨節煩熱。
用生芭蕉根搗汁,時飲一二合。《聖惠方》
消渴不止,小便多。
用干冬瓜子、麥門冬、黃連各二兩,水煎,飲之。冬瓜苗葉俱治消渴,不拘新幹。《摘玄方》
消中尿多,日夜尿七八升。
冬葵根(五斤)
水五斗,煮三斗。每日平旦服二升。《外臺秘要》
消渴不止,下元虛損。
牛膝五兩為末,生地黃汁五升浸之,日曝夜浸,汁盡為度,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溫酒下三十丸。久服壯筋骨,駐顏色黑髮,津液自生。《經驗方》
下虛消渴,心脾中熱,下焦虛冷,小便多者。
牛羊乳每飲三四合。《廣利方》
腎虛消渴,難治者。
黑大豆(炒),天花粉(等分)
為末,糊丸梧子大。每黑豆湯下七十丸。名救活散。《普濟妙方》
胃虛消渴。
白話文:
消渴
幾種治療消渴的古方:
-
白浮石、蛤粉、蟬殼等分研末,用鯽魚膽汁七個調服三錢。效果神奇。
-
取雄豬肚一個,加入黃連末五兩、瓜蔞根、白米各四兩、知母三兩、麥門冬二兩,縫合後蒸熟,搗碎,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米湯送服。這是仲景方的治療方法。
-
將十條泥鰍陰乾,去掉頭尾後燒成灰,與等量的乾荷葉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新汲的水調服,每日三次。此方名為沃焦散,《普濟方》記載。
-
消渴患者飲水不止,小便頻繁者,可用田螺五升,加水一斗浸泡一夜,口渴時飲用,每日換水和田螺;或者煮食,飲用湯汁,也很好。《心鏡方》記載。
-
將二升糯米煮成一斗稀粥,放涼後,放入三升活田螺,待粥吃完,田螺吐沫後,收取汁液飲用,效果迅速。《聖惠方》記載。
-
用黃雌雞煮湯,放涼後飲用,也可做成羹食用雞肉。《心鏡方》記載。
-
消渴,飲水無度者,將雄雞煮沸,取澄清的雞湯過濾後服用,一般不超過兩隻雞的湯量即可痊癒。效果神奇。《楊氏經驗方》記載。
-
取十四個形狀圓大、飽滿的蝸牛,用三合水密封浸泡一夜,取水飲用。一般一劑即可痊癒。《海上方》記載。
-
消渴引發飲水過多,小便不利者,取葵根五兩,加三大盞水煎煮取汁,清晨服用,每日一次。《聖惠方》記載。
-
消渴飲水,每日達數斗,小便赤澀者,用秋麻子仁一升,加水三升,煮沸三四次,飲用。一般不超過五升即可痊癒。《肘後方》記載。
-
腎虛消渴,小便如膏油者,用炒茴香和炒苦楝子等分研末,每次飯前用酒送服二錢。《保命集》記載。
-
消渴飲水,每日達一石者,將浮萍搗汁服用。另一方是將等量的乾浮萍和瓜蔞根研末,用人乳汁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空腹服用二十丸,即使是三年病史,也能在幾天內痊癒。《千金方》記載。
-
將等量的菠菱根和雞內金研末,用米湯送服一錢,每日三次。《經驗方》記載。
-
消渴不止者,將生瓜蔞根切片,用三斗水煮至一斗,過濾後加入煉淨的黃牛脂一合,慢火熬成膏,裝瓶保存。每次用酒送服一杯,每日三次。《聖濟總錄》記載。
-
用菟絲子煎湯,任意飲用,以止渴為度。《事林廣記》記載。
-
任意飲用糯米淘米水即可止渴;研磨成汁也可。《外臺秘要》記載。
-
消渴無度者,將十個乾燥的豬膀胱剪破去蒂,燒成灰研末,每次用溫酒送服一錢。《聖濟總錄》記載。
-
消渴飲水,骨節煩熱者,將生芭蕉根搗汁,隨時飲用一二合。《聖惠方》記載。
-
消渴不止,小便多者,將等量的乾冬瓜子、麥門冬、黃連水煎飲用。冬瓜苗和葉均可治療消渴,不論新舊均可。《摘玄方》記載。
-
消渴,每日尿量達七八升者,用冬葵根五斤,加水五斗,煮至三斗,每日清晨服用二升。《外臺秘要》記載。
-
消渴不止,下元虛損者,將牛膝五兩研末,用五升生地黃汁浸泡,每日曬一天,晚上浸泡,直到汁液用盡為止,再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用溫酒送服三十丸。長期服用可壯筋骨,駐顏黑髮,滋生津液。《經驗方》記載。
-
下焦虛損型消渴,心脾積熱,下焦虛寒,小便多者,飲用牛羊乳每次三四合。《廣利方》記載。
-
腎虛消渴,難治者,將炒黑大豆和天花粉等分研末,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用黑豆湯送服七十丸。此方名為救活散。《普濟妙方》記載。
-
胃虛消渴。 (此處缺少具體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