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十六 外科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外科 (1)

1. 癰疽

治消渴愈後,預防發癰疽,先宜服此。

忍冬藤根莖花葉皆可,不拘多少入瓶內,以無灰好酒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曬乾,入甘草少許,研為細末,以浸藥酒打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湯酒任下。名忍冬丸。此藥不特治癰疽,大能止渴。亦治五痔諸瘻。《外科精要》

凡消渴而後發癰疽,或先癰疽而後發渴,並宜服此。治渴補虛,安和臟腑。若常服終身,可免癰疽之疾。

用綿黃耆箭簳者去蘆六兩,一半生用,一半以鹽水潤濕,飯上蒸三四次,焙,銼、粉甘草一兩,一半生用,一半炙黃為末。每服二錢,白湯點服,早晨日午各一服。亦可煎服。名黃耆六一湯。《外科精要》

又,用嫩桑條細切一升,熬香,煎飲。亦無禁忌。久服終身不患偏風。蘇頌

治癰疽發背,腸癰奶癰,無名腫毒,焮痛實熱,狀類傷寒,不問老幼、虛實服之。托裡未成者,內消已成者,即潰。

忍冬葉,黃耆(各五兩),當歸(一兩),甘草(八錢)

為細末。每服二錢,酒一盞半,煎一盞,隨病上下,日再服;以滓敷之。《和劑局方》

治一切癰疽發背,癤毒惡候浸大,有死血陰毒在中,則不痛,敷服即痛;有憂怒積氣內攻,則痛不可忍,敷服即不痛;或蘊熱在內,熱逼人手不可近,敷服即清涼;或氣虛冷潰而不斂,敷服即斂;若七情內郁,不問虛實寒熱,治之皆愈。

遠志不拘多少,米泔浸洗,捶去心,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一盞調,澄少頃,飲其清,以滓敷患處。名遠志酒。《三因方》

治癰疽發背,不問發在何處,發眉發頤,或頭或項,或背或腰,或脅或乳,或手足,皆有奇效。鄉落之間,僻陋之所,貧乏之人,藥材難得,但虔心服之,俟其疽破,仍以神異膏貼之。其效甚妙。

用忍冬藤生取一把,以葉入砂盆研爛,入生楂子酒少許,稀調得所,塗於四圍,中留一口泄氣。其藤只用五兩,木槌槌損,不可犯鐵。大甘草篩,生用一兩。同入砂瓶內,以水二碗,文武火慢煎至一碗,入無灰好酒一大碗,再煎十數沸,去滓,分為三服,一日一夜吃盡。病重者,一日二劑。

服至大小腸通利,則力到,無不愈矣。如無生者,只用乾者,然力終不及生者效速。名忍冬酒。《外科精要》

凡有疽疾,一日至三日之內,宜連進十餘服,方免變症,使毒氣出外;服之稍遲,毒氣內攻,漸生嘔吐,或鼻生瘡菌,不食即危矣。四五日後,亦宜間服之。

用真綠豆粉一兩、乳香半兩、燈心同碾,和勻。以生甘草濃煎湯調下一錢,時時呷之。若毒氣衝心,有嘔逆之證,大宜服此。名內托護心散,又名乳香萬全丸。蓋綠豆壓熱下氣,消腫解毒;乳香消諸癰腫毒。服至一兩。則香徹瘡孔中,真聖藥也。李嗣立《外科》

一切癰疽惡毒將發,預期服之,能消腫逐毒,使毒不內攻。功效不可具述。

用大橫紋粉草二斤槌碎,河水浸一宿,揉取濃汁,再以密絹濾過,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以瓷罐收之。每服一二匙,無灰酒或白湯下。曾服丹藥者,亦解之。或微利無妨。名國老膏。《外科精要》

又,甘草三兩微炙,切,以酒一斗同浸瓶中。用黑鉛一斤熔成汁,投酒中取出,如此九度。令病者飲酒至醉,寢後即愈也。《經驗方》

又,以麻油一斤,銀石器煎二十沸,和醇醋二碗,分五次一日服盡,使毒內消。《直指方》

癰疽腫毒,一切惡瘡。

豨薟草端午採者(一兩),乳香(一兩),白礬(燒半兩)

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毒重者,連進三服。得汗妙。《乾坤秘韞》

諸般癰腫。

新掘天門冬三五兩洗淨,砂盆擂細,以好酒濾汁,頓服。未效,再服,必愈。《醫學正傳》

癰疽惡瘡。

紫花地丁連根同蒼耳葉等分搗爛,酒一鍾攪汁,服。楊誠《經驗方》

癰疽瘡瘍,皆因氣滯血凝而致,宜服藥引氣通血。最忌臭穢不潔,觸之,毒必引蔓。香附子最能進食寬氣,名獨聖散

用香附子去毛,以生薑汁淹一宿,焙乾,研為細末。無時以白湯服二錢。如瘡初作,以此代茶;瘡潰後亦宜服之;或只以《局方》小烏沉湯,少用甘草。愈後服至半年,尤妙。赤芍《外科精要》

癰疽腫毒初起。

薜荔莖葉即木蓮一握研汁,和酒溫服,利下惡物,去其根本。

又,用木蓮四十九個揩去毛,研細,酒解開,溫服。功與忍冬不相上下。

一云用薜荔葉乾末,酒服亦效。俱《外科精要》

背疽初發。

用黃明牛皮膠四兩、酒一碗,重湯燉化,隨意飲盡。不能飲者,滾白湯飲之。服此,毒不內攻,不傳惡症。阮氏《經驗方》

又方,加穿山甲四片,同燒存性,研末。酒調服。極效。唐氏《經驗方》

一切癰疽,及腸癰、奶癰,赤腫未破,或已破而膿血不散,發熱疼痛,能食者,並宜排膿托裡散

用地蜈蚣赤芍藥、當歸、甘草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和劑局方》

癰疽焮痛。

用絡石莖葉一兩洗,曬,勿見火、皂莢刺一兩新瓦焙黃、甘草節半兩、大瓜蔞一個取仁炒香,乳香、沒藥各三錢。每服二錢,水一盞,酒半盞,慢火煎至一盞,溫服。絡木者無用。名止痛靈寶散。《外科精要》

一切癰疽,及打撲傷損,未破疼痛者。

生地黃杵如泥,攤在上,摻木香末於中,又攤地黃泥一重,貼之。不過三五度,即內消也。王袞《博濟方》

一切癰疽發背,無名腫毒,年少氣壯者。

黑牽牛、白牽牛各一合,布包槌碎,以好醋一碗,熬至八分,露一夜,次日五更溫服。以大便出膿血為妙。名濟世散。張三峰仙方

癰疽疔腫惡瘡,及黃疸。

慈菇連根同蒼耳草等分,搗爛,以好酒一鍾濾汁,溫服;或干之為末,每酒服三錢。《乾坤生意》

癰疽寒顫。

乳香半兩,熟水研服。顫發於脾,乳香能入脾故也。《仁齋直指方》

惡毒癰腫,或連陰卵、髀間,疼痛攣急,牽入小腹,不可忍,一宿即殺人者。

用茴香葉搗汁一升服之,日三四服。其滓以貼腫上。冬月用根。此是外國神方,起死回生神驗。

腹內生瘍在腸臟,不可藥治者。

取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溫服。其膿血悉從小便中出。極效。不飲酒者,水煎亦可。藺氏《經驗方》

癰疽惡毒。

番降末、楓乳香等分,為丸,熏之,去惡氣。甚妙。《集簡方》

癰疽發背,一切腫毒。

蕎麥麵,硫黃(各二兩)

為末,井華水和作餅,曬收。每用一餅,磨水敷之。痛則令不痛,不痛則令痛,即愈。《直指方》

治一切癰腫發背,無名腫毒,初發焮熱。未破者,取效如神。

用隔年陳小粉,愈久者愈佳,以鍋炒之,初如餳,久炒則干,成黃黑色,冷定研末,陳米醋調成糊,熬如黑漆,瓷罐收之。名烏龍膏。用時攤紙上,剪孔貼之,即如冰冷,疼痛即止;少頃覺癢。干亦不能動,久則腫青自消,藥力亦盡而脫落。甚妙。藥易而功大,濟生者宜收藏之。《積善堂方》

癰疽發背,初起者。

用獖豬腰子一雙,同飛面搗如泥,塗之即愈。

癰疽初起。

乾薑一兩炒紫色,研末,醋調敷四圍,留頭自愈。《諸症辨疑》

癰腫初起。

芫花末和膏,塗之。《千金方》

癰腫未成,用此拔毒。

水調牡蠣粉塗之,干更上。姚僧垣《集驗方》

癰疽發背,無名腫毒,貼之如神。

紫花地丁草三伏時收,搗,以白麵和成餅,鹽醋浸一宿,貼之。昔有一尼發背,夢得此方,數日而痊。孫天仁《集驗方》

癰腫未成膿。

牛耳垢封之,即散。時珍方

治一切癰疽發背,流注諸腫毒,冷熱不明者。

紫荊皮(炒三兩),獨活(去節炒三兩),赤芍藥(炒二兩),生白朮(一兩),木蠟(炒一兩)

共為末。用蔥湯調,熱敷之,名沖和膏。血得熱則行,蔥能散氣也。瘡不甚熱者,酒調之;痛甚者,加乳香;筋不伸者,亦加乳香。大抵癰疽流注,皆是氣血凝滯所成,遇溫則散,遇涼則凝。此方溫平。

紫荊皮乃木之精,破血消腫;獨活乃土之精,止風動血,引拔骨中毒,去皮間濕氣;芍藥乃火之精,生血止痛;木蠟乃水之精,消腫散血,同獨活能破石腫堅硬;白芷乃金之精,去風生肌止痛。蓋血生則不死,動則流通。肌生則不爛,痛止則不焮,風去則血自散,氣破則硬可消、毒自除。

五者交治,病安有不愈者乎?《仙傳方

一切癰腫未潰。

用幹人糞末、麝香各半錢,碾勻,以豆大津調,貼頭外,以醋面作錢護之。膿潰去藥。寇宗奭《衍義》

鐵箍散,治一切癰疽發背,乳癰惡瘡,不拘已成未成,已穿未穿,並用。

芙蓉葉或根皮或花,或生研或乾研末,以蜜調塗於腫處四圍,中間留頭。干則頻換。初起者,即覺清涼,痛止腫消;已成者,即膿聚毒出;已穿者,膿出易斂。妙不可言。或加生赤小豆末,尤妙。

癰疽瘡腫,已潰未潰皆可。

用鹽白梅燒存性,為末,入輕粉少許,香油調塗四圍。王氏《簡易方》

治一切癰疽赤腫,不拘善惡。水調赤小豆末塗之,無不愈者。但其性黏,干則難揭。入苧根末,即不黏。此法尤佳。時珍

《小品方》同,無苧根末。

癰疽腫毒。

重陽前取芙蓉葉研末,端午日取蒼耳草燒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調塗四圍,其毒自不走散。名鐵井闌。《簡便方》

又,黃蜀葵花用鹽摻收瓷器中,密封經年不壞。每用敷之,自平自潰。無花用根葉亦可。《直指方》

諸般癰腫。

黃明膠一兩,水半升化開,入黃丹一兩,煮勻。以翎掃上瘡口;如未成者,塗其四圍自消。《本事方》

癰疽發背。

榆根白皮切,清水洗,搗爛,和香油敷之,留頭出氣。燥則以苦茶頻潤,不黏更換新者。將愈,以桑葉嚼爛,隨大小貼之,口合乃止。神效。

癰疽結熱。

芭蕉根搗爛,敷腫處,去熱毒。《別錄》

癰腫焮熱作痛。

大黃末醋調塗之,燥即易。不過數易即退。甚驗神方也。《肘後方》

癰疽腮腫。

取朱槿葉或花同芙蓉葉、牛蒡葉、白蜜研膏,敷之即散。時珍

癰疽便閉。

紫草,瓜蔞實(等分)

新水煎服。

又,用生甘草二錢半,井水煎服。能疏導惡物。俱《直指方》

癰瘡大痛。

壁虎焙乾,研末,油調敷之,即止。《醫學摘要》

治癰腫無頭。

蠶繭燒灰酒服,次日即破。時珍

又,牛蒡子吞一枚即出。𦯶麻子亦佳。蘇恭方

癰腫無頭,三日後。

取葵子一百粒水吞之,當日開也。《孟詵方》

又,白瓷器研末,敷,可代針。時珍方

又,蜀葵子為末,水調,敷之。《經驗後方》

陰疽不發,頭凹沉黯,不疼無熱,服內補散不起。

用人牙煅過、穿山甲炙各一分為末,分作兩服,用當歸、麻黃煎酒下;外以薑汁和麵敷之。

又,川烏頭,硫黃,人牙煅過

為末,酒服亦效。《仁齋直指方》

諸般癰腫,拔毒止痛。

荷葉中心蒂如錢,不拘多少,煎湯淋洗,拭乾,以飛過寒水石同臘豬脂塗之。《本事方》

又,龍葵莖葉搗,敷。《經驗方》

癰疽,有膿不潰。

箔經繩燒,研,和臘豬脂敷四畔,即潰。不須針灸。時珍

又,苦酒和雀屎如小豆大,敷瘡頭上,即穿也。《肘後方》

決癰代針。

白雞翅下兩邊第一毛燒灰,水服,即破。《外臺秘要》

癰膿不出。

人乳汁和麵,敷之,比曉膿盡出,不可近手。《千金》

癰疽拔膿。癰疽不破,或破而腫硬無膿。

斑蝥為末,以蒜搗膏,和水一豆許貼之,少頃,膿出,即去藥。《直指方》

癰疽惡瘡,膿血不止。

地骨皮不拘多少,洗淨,刮去粗皮,取細白穰。以粗皮同骨煎湯洗,令膿血盡;以細穰貼之。立效。有一朝士,腹脅間病疽經歲。或以地骨皮煎湯淋洗,出血一二升,家人懼,欲止之。病者曰:疽似少,快更淋之。用五升許,血漸淡,乃止。以細穰貼之,次日結痂愈。唐慎微《本草》

癰疽不合。

破蒲席燒灰,臘月豬脂和,納孔中。《千金方》

又,牛屎燒末,用雞子白和封,干即易之。神驗也。《千金月令》

癰疽不斂,不拘發背,一切瘡。

鱉甲燒存性,碾,摻。甚妙。李樓《怪症奇方》

又,經霜黃桑葉為末,敷之。《直指方》

潰癰作癢。

以鹽摩其四圍,即止。《外科精義》

癰疽惡肉。

白炭灰,白荻灰(等分)

煎膏,塗之,蝕盡惡肉以生肉。膏貼之亦去黑子。此藥只可留十日,久則不效。《肘後》

內癰未成。

取伏雞屎,水和,服,即瘥。《千金方》

又,石蟹搗,敷久,疽瘡無不瘥者。藏器

腸癰未成。

馬牙燒灰,雞子白和,服之。《千金方》

腸胃生癰,有敗血,腥穢殊甚,臍腹冷痛。用此排膿下血。

單葉紅蜀葵根,白芷(各一兩),白枯礬,白芍藥(各五錢)

為末,黃蠟熔化為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二十丸。待膿血出盡,服十宣散補之。坦仙《皆效方》

腸內生癰。

雄雞頂上毛並屎燒末,空心酒服。《千金方》

腸癰已成,小腹腫痛,小便似淋,或大便艱澀,下膿。

甜瓜子一合、當歸炒一兩、蛇殼一條,㕮咀。每用四錢,水一盞半,煎一盞,食前服,利下惡物為妙。《聖惠》

腸癰內痛。

大棗(連核燒存性),百藥煎(等分)

為末。每服一錢,溫酒服,日一,取效。《直指方》

腸癰外敷。

死人塚上土作泥,塗之,良。《千金方》

腸癰腹痛,其狀兩耳輪甲錯,腹痛或繞臍有瘡如粟,下膿血。

用馬蹄灰和雞子白塗,即拔毒氣出。《千金方》

治小腸癰。

鱔魚頭燒灰,酒服,有效。《醫學集成》

腹癰有膿。

薏苡仁附子敗醬湯

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搗為末。每以方寸匕,水二升煎一升,頓服,小便當下,即愈。張仲景《金匱玉函》

肺癰。

白酒漿燉魚腥草,熟食之,愈。不妨多食。自傳秘方

陰下懸癰,生於穀道前、陰器後。初發如松子大,漸如蓮子。數十日後,赤腫如桃李,成膿即破,破則難愈也。

用橫紋甘草一兩四寸截斷,以溪澗長流水一碗(河水、井水不用),以文武火慢慢蘸水炙之,自早至午,令水盡為度,劈開視之,中心水潤乃止,細銼。用無灰好酒二小碗,煎至一碗,溫服,次日再服,便可保無虞。此藥不能急消,過二十日方得消盡。必未破時,用粉甘草一斤作一劑,乃能服盡立消。李迅方

下部懸癰,擇人神不在日,空心用井華水調百藥煎末一碗,服之,微利後,卻用秋葫蘆,一名苦不老,生在架上而苦者,切片,置瘡上灸二七壯。蕭端式病此連年,一灸遂愈。《永類鈐方》

坐馬癰。

紡車弦燒灰,敷之。時珍

便癰腫痛。

貝母,白芷(等分)

為末。酒調服或酒煎服,以滓貼之。《永類鈐方》

便癰膿血。

白膠香一兩為末,入麝香、輕粉少許,摻之。《袖珍》

外腎癰瘡。

抱出雞卵殼,黃連,輕粉(等分)

為細末,用煉過香油調塗。《醫林正宗》

手足甲疽。

雄黃,蛇皮(等分)

為末。以泔洗淨,割去甲入肉處,敷之,一頃痛定。神效。《近效方》

甲疽潰痛,胬肉裹趾甲,膿血不瘥者。

牡蠣頭厚處生研為末。每二錢,紅花煎酒調下,日三服。仍用敷之取效。《勝金方》

治甲疽生於腳趾邊,腫爛。

用䕡茹三兩、黃耆二兩,苦酒浸一宿,以豬脂五合煎,取膏三合,日三塗之,即消。《孟詵方》

甲疽腫痛。

石膽一兩燒煙盡,研末敷之,不過四五度,瘥。梅師方

甲疽延爛,或因割甲傷肌,或因甲長侵肉,遂成瘡腫,黃水浸淫相染,五趾俱爛,漸上腳跌,泡漿四邊起,如火燒瘡,日夜怪憎,醫不能療。

綠礬石五兩燒至汁盡,研末,色如黃丹收之。每以鹽湯洗拭,用末厚敷之,以軟帛緩裹。當日即汁斷瘡干。每日一遍。鹽湯洗耀,有膿處使淨,敷其痂干處,不須近。但有急痛者,塗酥少許,令潤。五日即覺上痂起,依前洗敷,十日痂漸漸剝盡。軟處或更生白膿泡,即擦破敷之,自然瘥也。《外臺秘要》

甲疽胬肉膿血,疼痛不愈。

用乳香為末、膽礬燒,研,等分,敷之,內消即愈。《靈苑方》

甲疽瘡膿,生足趾甲邊,赤肉突出,時時舉發者。

黃耆(二兩),䕡茹(一兩)

醋浸一宿,以豬脂五合,微火上煎取三合,絞去滓,以封瘡口上,日三度,其內自消。《外臺秘要》

婦人甲疽。婦人趾甲內生瘡,惡肉突出,久不愈,名臭田螺。

用皂礬日曬夜露,每以一兩煎湯,浸洗。仍以礬末一兩,加雄黃二錢、硫黃一錢、乳香、沒藥各一錢,研勻,搽之。《醫方摘要》

積年骨疽,一捏一汁出者。

飴糖勃瘡上。仍破生鯉魚㩉之,頃時括視蟲出,更洗,敷藥,蟲盡則愈。《肘後》

又,鼠皮生剝貼附骨疽瘡,即追膿出。時珍方

附骨疽漏。

蜣螂七枚,同大棗搗,敷。劉涓子方

胻疽青爛,生於腨脛間,惡水淋漓,經年瘡冷,敗為深疽青黑,好肉虛腫,百藥不瘥,或瘥而復發。

先以藥餌去惡肉,後用獖豬屎散,甚效。以豬屎燒,研為末,納瘡孔令滿,白汁出吮去,更敷,有惡肉再蝕去,乃敷。以平為期。有驗。《千金方》

癢疽內固。

黃耆,人參(各一兩)

為末,入真龍腦一錢,用生藕汁和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溫水下,日日服。《本事方》

異疽,似癰而小有異,膿如小豆汁,今日去,明日滿。

用蕓薹搗熟,布袋盛於熱灰中煨熟,更互熨之,不過兩三度。無葉用乾者。《千金方》

酒毒生疽。一婦人嗜酒,胸生一疽,脈緊而澀。

用酒炒人參、酒炒大黃等分為末。薑湯服一錢,得唾汗出而愈。丹溪醫案

腦上癰癤。

石灰入飯內搗爛,合之。李樓《奇方》

疽瘡有蟲。

生麻油滓貼之,綿裹,當有蟲出。《千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