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四 (9)
卷四 (9)
1. 鼻衄
鼻中息肉。
藜蘆(三分),雄黃(一分)
為末,蜜和,點之。每日三上,自消。勿點兩畔。《聖濟方》
又,用細辛、白芷等分,為末,以生地膽汁和成膏。每用少許點之,取消為度。《聖惠方》
白話文:
鼻出血(鼻衄)。
鼻子裡長息肉,可用藜蘆三分、雄黃一份,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後點在息肉上。每天點三次,息肉就會自行消退。注意不要點到鼻孔兩側。《聖濟總錄》記載。
另外,也可以用細辛和白芷等量研磨成粉末,再用生地黃的膽汁調成膏狀。每次取少量點在息肉上,直到息肉消失即可。《聖惠方》記載。
2. 舌衄
舌衄出血。
槐花末敷之,即止。《集驗方》
舌硬出血。
木賊煎水,漱之,即止。《聖惠方》
又,刺薊搗汁,和酒服。乾者為末,冷水服。亦治九竅出血。《普濟方》
舌腫,出血如泉。
烏賊骨,蒲黃(各等分,炒)
為細末。每用塗之。《簡便方》
舌上出血,竅如針孔。
用紫金沙即露蜂房頂上實處一兩、貝母四錢、蘆薈三錢,為末,蜜和丸雷丸大。每用一丸,水一小鐘,煎至五分,溫服。吐血,溫酒調服。
舌上出血,如鑽孔者。
香薷煎汁服一升,日三服。《肘後方》
白話文:
舌頭出血,
用槐花末敷在出血處,很快就能止血。《集驗方》
舌頭僵硬且出血,
用木賊煎水漱口,很快就能止血。《聖惠方》
另外,也可以將刺薊搗爛取汁,加入酒中服用。如果是乾燥的刺薊,則磨成粉末,用冷水沖服。刺薊也可以治療身體其他九個孔竅的出血問題。《普濟方》
舌頭腫脹,出血像泉水一樣湧出,
將烏賊骨和蒲黃(等量)分別炒過,
磨成細末。每次取適量塗在患處。《簡便方》
舌頭上的出血點,像針孔一樣小,
用紫金沙(即露蜂房頂上堅實的部分)一兩、貝母四錢、蘆薈三錢,一起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做成雷丸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溫服。如果是吐血,則用溫酒調服。
舌頭上的出血點,像鑽孔一樣的,
用香薷煎煮的汁液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肘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