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三 (11)
卷三 (11)
1. 咳嗽
張文仲《備急方》用芫花一兩炒,水一升,煮四沸,去滓,入白糖半斤。每服棗許,勿食酸鹹物。
卒嗽不止。
用白蜆殼搗,為細末,以熟米飲調。每服一錢,日三服。甚效。亦治痰喘嗽。《急救奇方》
骨蒸咳嗽。
用團魚一個,柴胡、前胡、貝母、知母、杏仁各五錢,同煮待熟,去骨甲裙,再煮,食肉飲汁。將藥焙,研,為末,仍以骨甲裙煮汁,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黃耆湯下三十丸,日二服。服盡,仍以參耆藥調之。《奇效方》
久嗽肺痿作燥。
用羊肺一具洗淨,以杏仁、柿霜、真豆粉、真酥各一兩,白蜜二兩,和勻灌肺中,白水煮,食之。葛可久方
肺痿骨蒸。
煉羊脂,煉羊髓(各五兩)
煎沸,下煉蜜及生地黃汁各五合、生薑汁一合,不住手攪,微火熬成膏。每日空心,溫酒調服一匙;或入粥,食。《飲膳正要》
肺痿骨蒸,不能食者。
蘆根,麥門冬,地骨皮,生薑(各十兩),橘皮,茯苓(各五兩)
水二斗,煮八升,去滓,分五服,取汗,乃瘥。《外臺方》
咳嗽肺痿,大人、小兒咳逆短氣,胸中吸吸,咳出涕,吐、嗽出臭膿。
用淡竹瀝一合服之,日三五次,以愈為度。《兵部手集》
肺痿吐涎沫,頭眩,小便數而不咳者,肺中冷也。甘草乾薑湯溫之。
甘草(炙四兩),乾薑(炮二兩)
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分服。《金匱要略》
肺痿咳血。
蘿蔔和羊肉或鯽魚,煮熟,頻食。《普濟方》
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溫溫,咽燥而不渴。
生天門冬(搗汁一斗),酒(一斗),飴(一升),紫菀(四合)
銅器煎至可丸,杏仁大。每服一丸,日三服。《肘後方》
白話文:
咳嗽
張文仲《備急方》記載,用芫花一兩炒過,加水一升煮到沸騰四次,濾掉藥渣,加入白糖半斤。每次服用像棗子般大小的量,切記不要吃酸味和鹹味的食物。
突然咳嗽不停。
用白蛤殼搗碎成細末,用煮熟的米湯調和服用。每次服用一錢,一天三次,效果很好。也可以治療有痰的喘咳。《急救奇方》
骨蒸引起的咳嗽。
用甲魚一隻,搭配柴胡、前胡、貝母、知母、杏仁各五錢,一起煮到熟透,取出甲魚的骨頭和裙邊,再繼續煮,吃肉喝湯。將藥材烘乾研磨成粉末,再用甲魚的骨頭和裙邊煮汁,和藥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早晨空腹時,用黃耆湯送服三十丸,一天服用兩次。吃完後,再用人參和黃耆等藥材調養。《奇效方》
久咳導致肺部虛弱,出現乾燥症狀。
用羊肺一副洗乾淨,加入杏仁、柿霜、真豆粉、真酥各一兩,白蜜二兩,攪拌均勻灌入羊肺中,用水煮熟,食用。《葛可久方》
肺虛弱導致骨蒸。
煉製羊油和羊骨髓(各五兩),煮沸後,加入煉製的蜂蜜和生地黃汁各五合,生薑汁一合,不停攪拌,用小火熬成膏狀。每天早晨空腹時,用溫酒調服一匙;也可以加入粥中食用。《飲膳正要》
肺虛弱骨蒸,無法進食。
使用蘆根、麥門冬、地骨皮、生薑(各十兩),橘皮、茯苓(各五兩),加水兩斗煮到剩八升,濾掉藥渣,分五次服用,讓身體出汗,病就會痊癒。《外臺方》
咳嗽肺虛弱,大人、小孩咳嗽氣短,胸悶,咳嗽時有鼻涕,吐或咳出有臭味的膿液。
服用淡竹瀝一合,一天三到五次,直到痊癒。《兵部手集》
肺虛弱吐出痰沫,頭暈,小便頻繁但不咳嗽,這是肺部受寒的表現,用甘草乾薑湯溫熱身體。
甘草(炙烤過四兩),乾薑(炮製過兩兩),加水三升煮到剩一升五合,分次服用。《金匱要略》
肺虛弱咳嗽帶血。
用蘿蔔和羊肉或鯽魚一起煮熟,經常食用。《普濟方》
肺虛弱咳嗽,吐出痰沫,心中溫熱,咽喉乾燥但不口渴。
用生天門冬(搗爛取汁一斗),加入酒(一斗),飴糖(一升),紫菀(四合),用銅器煎煮至可製成藥丸,大小如杏仁。每次服用一丸,一天三次。《肘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