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八 (3)

1. 滯下

熱毒赤痢。

黃連二兩切片,瓦焙令焦,當歸一兩焙,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陳米飲下。佛智和尚在閩,以此濟人。《本事》

《千金方》只用宣連一兩,水煮,露一宿,空腹熱服。

又,三七三錢研末,米泔水調服,即愈。《集簡方》

下痢鮮血。

犀角,地榆,生地黃(各一兩)

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五合,去滓,溫服。《聖惠方》

又,以楮樹皮、荊芥等分,為末。冷醋調服一錢;血崩以醋煎服,神效。不可具述。《得效方》

又,臘月日未出時,取背陰地北引樗根皮,東流水洗淨,持風處陰乾,為末,每二兩入寒食麵一兩,新汲水丸梧子大,陰乾。每服三十丸,水煮滾傾出,溫水送下。忌見日則無效。名如神丸。《普濟方》

時行血痢。

宋張叔潛秘書知劍州時,其閣下病血痢,一醫用平胃散一兩,入川續斷末二錢半,每服二錢半,水煎服,即愈。紹興壬子,會稽時行痢疾,叔潛之子以方傳人,往往有驗。小兒痢,服之皆效。

血痢不止。

用麻子仁汁煮綠豆,空心食,極效。《外臺秘要》

又,乾薑燒黑存性,放冷,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神妙。《集驗方》

又方,用苦參炒焦,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飲下。《存仁方》

又方,用炒黑蒲黃甚妙。

又,地榆曬研為末,每服二錢,摻在羊血上炙熟,食之,以捻頭煎湯送下;或以地榆煮汁,熬如飴狀,一服三合,捻頭湯化下。捻頭即油撒子。

又,木賊五錢水煎,溫服,一日一服。亦治瀉血不止,日二服。《廣利方》

《集簡方》用貫眾五錢煎酒,服。

又,胡黃連,烏梅肉,灶下土(等分)

為末,臘茶清下。《普濟方》

又,地錦草曬,研。每服二錢,空心米飲下。《乾坤生意》

毒痢膿血,六脈微小,並無寒熱。

宜以桑寄生二兩,防風、大芎二錢半,炙甘草三銖,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八分,和滓服。《護命方》

便痢膿血,久而不止。

烏梅一兩去核燒過,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立止。《聖濟總錄》

血痢腹痛,日夜不止。

以蕓薹葉搗汁一合,入蜜一合,溫服。《聖惠方》

赤痢久下,累治不瘥。

黃連一兩,雞子白和為餅,炙紫為末,以漿三升,慢火煎成膏。每服半合,溫米飲下。

一方,只以雞子白和丸,服。《勝金方》

赤痢熱躁。

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瓷瓶中,蠟紙封口,沉井底一夜,平旦服之。《普濟方》

治熱痢,及婦人產後下痢。

用蠟二棋子大、阿膠二錢、當歸二錢半、黃連三錢、黃柏一錢、陳廩米半升,水三鍾,煮米至一升,去米,入藥煎至一鍾,溫服。神效。《千金方》

治熱痢下重。

用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水七升,煮二升,每服一升。不愈,更服。婦人產後痢虛極者,加甘草、阿膠各二兩。《金匱玉函》

濕熱泄痢。

用六一散加炒紅曲五錢為末,蒸餅和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日三服。《丹溪心法》

熱病下痢,困篤者。

用大青四兩,甘草、赤石脂三兩,阿膠二兩、豉八合,水一斗,煮三升,分三服,不過二劑,瘥。《肘後方》

老小白痢。

用陳北艾四兩、乾薑炮三兩,為末,醋煮倉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甚有奇效。《永類方》

冷痢腹痛,下白凍如魚腦。

赤石脂煅,乾薑(炮等分)

為末,蒸餅和丸,量大小服,日三服。名桃花丸。《和劑局方》

寒痢白色。

炒麵,每以方寸匕入粥食之,能療日瀉百行,師不救者。《外臺方》

虛寒下痢,腸滑不禁。

針砂(七錢半),官桂,枯礬(各一錢)

為末,以涼水調,攤臍上,下縛之。當覺大熱,以水潤之。可用三四次。名玉胞肚。《仁存方》

冷滑下痢不禁,虛羸。

用縮砂仁熬,為末,以羊子肝薄切,摻之,瓦上焙乾,為末,入乾薑末等分,飯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白湯下,日二服。

又方,縮砂仁,炮附子,乾薑,厚朴,陳橘皮(等分)

為末,飯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飲下,日二服。並《藥性論》

冷痢腹痛,不能食者。

肉豆蔻一兩去皮,醋和麵裹,煨,搗末。每服一錢,粥飲調下。《聖惠方》

冷痢厥逆,六脈沉細。

人參,大附子(各一兩半)

每服半兩,生薑十片、丁香十五粒、粳米一撮,水二盞。煎七分,空心溫服。《經驗方》

脾泄氣痢。

豆蔻一顆米醋調麵裹,煨,令焦黃,和麵研末,更以欓子炒,研末一兩相和,又以陳廩米炒焦,為末。每以二錢煎作飲,調前二味三錢,旦暮各一服,便瘥。《傳信方》

氣痢,眾藥不效。

用牛乳半斤、蓽茇三錢,同煎減半,空腹頓服,即愈。此金吾張寶藏進方,愈唐太宗疾,授三品官。

虛痢危困,因血氣衰弱者。

鹿茸一兩酥炙,為末,入麝香五分,以燈心煮棗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三十丸。《濟生方》

老人虛痢不止,不能飲食。

上黨參(一兩),鹿角(去皮,炒,研五錢)

為末。每服方寸匕,米湯調下,日三服。《十便良方》

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魚腦五色者。

乾絲瓜一枚連皮燒,研,空心酒服二錢。《經驗良方》

酒痢下血。

百藥(煎),陳槐花(等分)

焙,研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送下。《本事方》

痢下腸蠱。凡痢下應先白後赤;若先赤後白,為腸蠱。

牛膝二兩搗碎,以酒一升漬,經一宿。每飲一兩杯,日三服。《肘後方》

下痢咽腫,春夏病此。

宜用白頭翁、黃連各一兩,木香二兩,水五升,煎一升半,分三服。《聖惠方》

暴痢後,氣滿不能食。

煮赤小豆食,一頓即愈。孟詵方

下痢噤口。

人參,蓮肉(各三錢)

以井華水二盞,煎一盞,細細呷之;或加薑汁炒黃連三錢。《經驗良方》

又,肥皂莢一枚,以鹽實其內燒存性,為末,以少許入白米粥內,食之,即效。《乾坤生意》

又,糯谷一升炒出白花,去殼,用薑汁拌濕,再炒,為末。每服一匙,湯下,三服即止。《經驗良方》

又,臘肉脯煨熟,食之。妙。李樓方

下痢噤口,雖是脾虛;亦熱氣閉隔心胸所致。俗用木香失之溫,用山藥失之閉,惟參苓白朮散加石菖蒲粳米飲調下,或用參苓石蓮肉少入菖蒲服,胸次一開,自然思食。士嬴方

又,木鱉仁六個研泥,分作二份。用面燒餅一個,切作兩半,只用半餅作一竅,納藥在內,乘熱覆在病人臍上一時,再換半個熱餅,其痢即止,遂思飲食。《經驗方》

又,用大田螺二枚搗爛,入麝香三分作餅,烘熱貼臍間,半日熱氣下行,即思食矣。甚效。《丹溪纂要》

久痢噤口。

石蓮肉炒,為末。每服二錢,陳倉米飲調下,便覺思食。甚妙。加入香連丸,尤妙。亦治脾泄腸滑。《丹溪心法》

久痢噤口,病勢欲絕。

用金絲鯉魚一尾重一二斤者如常治淨,用鹽醬蔥,必入胡椒末三四錢,煮熟,置病人前嗅之,欲吃隨意,連湯食一飽,病即除根。屢治有效。《醫方摘要》

又,龍骨四兩打碎,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冷飲;仍以米飲和丸,每服十丸。《肘後方》

休息久痢。

白豆腐醋煎,食之,即愈。《普濟方》

休息痢疾,日夜無度,腥臭不可近,臍腹撮痛。

椿根白皮,訶黎勒(各半兩),母丁香(三十枚)

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東垣方

休息痢疾,經年不愈。

取大蟲骨炙黃焦,搗末,飲服方寸匕,日三。取效。張文仲方

休息痢及霍亂。

梅葉煮濃汁,飲之。《大明方》

止休息痢。

烏梅肉和建茶、乾薑為丸,服。大驗。《大明方》

久泄久痢。

白石脂,乾薑(等分)

研,百沸湯和麵為稀糊搜之,並手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三十丸。《斗門方》

又,用骨碎補末入豬腎中煨熟,與食,頓住。蓋腎主大小便,久泄屬腎虛,不可專從脾胃也。《雷公炮炙論》用此方治耳鳴,耳亦腎之竅也。時珍方

久瀉虛痢,腹痛者。

食茱萸,肉豆蔻(各一兩),陳米(一兩半)

以米一份同二味炒黃,為末;一份生研,為末,煮糊丸梧子大。每陳米飲下五十丸,日三服。《普濟方》

餐瀉不化及久痢。

小椒(一兩炒),蒼朮(二兩土炒)

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普濟方》

治久痢勞痢。

狗頭骨灰和乾薑、莨菪炒,見煙,為丸。空心白飲服十丸。極效。甄權方

久痢五色。

大熟瓜蔞一個煅存性,出火毒,為末,作一服,溫酒服之。《本事方》

久痢不止。

罌粟花未開時,外有兩片青葉包之,花開即落,收取為末。每米飲服一錢。神效。赤用紅花,白用白花。

又,用罌粟殼蜜炙、厚朴薑製各四兩,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姜三片,煎八分,溫服。忌生冷。《集效方》

腸滑久痢。

黑神散

酸石榴一個煅,煙盡,出火毒一夜,研末;仍以酸榴一塊煎湯,服。神效。亦治久瀉不止。《普濟方》

《聖濟錄》治血痢五色,用酸石榴生搗汁,每服五合。神效。

久痢,諸藥不效。服此三服,宿垢去盡,即變黃色。

皂角子瓦焙,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陳茶下。《醫方摘要》 一切下痢,不拘丈夫、婦人、小兒。

木香(一塊方圓一寸),黃連(半兩)

二味用水同煎乾,去黃連,薄切木香,焙乾,為末,分作三服:第一服橘皮湯下,二服陳米飲下,三服甘草湯下。此乃夢中觀音所授方,服之屢驗。《秘寶方》

老少下痢,食入即吐。

用白蠟(方寸匕),雞子黃(一個),石蜜,苦酒,發灰,黃連(末各半),雞子殼

先煎蜜、蠟、苦酒、雞子四味,令勻,乃納連、發,熬至可丸乃止。二日服盡,神效無比也。華佗方

五色諸痢。

用零陵香草去根,以鹽酒浸半月,炒乾,每兩入廣木香一錢半,為末。裡急腹痛者,用冷水服一錢半,通三四次後,用熟米湯服一錢半止。名返魂丹。只忌生梨一味。《集簡方》

又,用吳茱萸炒黃連,加木香等分,滑石研細水飛倍之,水丸服。

又,蝟皮燒灰,酒服二錢。《壽域方》

赤白痢,小腹痛不可忍,下重或面青,手足俱變者。

用黃蠟三錢、阿膠三錢同熔化,入黃連末五錢,攪勻,分三次。小便不利,《局方》加茯苓末三錢,熱服。神妙。《金匱要略》

治赤白痢、噤口痢及泄瀉。

用黑牛兒即蜣螂,一名鐵甲將軍燒,研。每服半錢或一錢,燒酒調服。小兒以黃酒服。立效。《延壽方》

赤白下痢。

龍牙草(即馬鞭草五錢),陳茶(一撮)

水煎服。神效。《醫方摘要》

又,午日午時,取完好荸薺洗淨拭乾,勿令損破,放瓶內,入好燒酒浸之,黃泥密封,收貯。遇有患者取二枚細嚼,空心用原酒送下。《經驗方》

又,薺菜根葉燒灰服。極效。甄權方

又,臘豬骨燒存性,研末。溫酒調服三錢。

又,十二月豬膽百枚,俱滿盛黑豆入內,著麝香少許,陰乾。每用五七粒為末。赤以甘草湯、白以生薑湯調服。《奇效方》

又方,用狗膽。

赤白下痢,因脾胃受濕腹痛,米穀不化。

用吳茱萸、黃連、白芍藥各一兩,同炒為末,蒸餅,丸彈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名戊己丸。《和劑局方》

赤白重下痢發,令人下部疼痛,故名重下。日夜數十行,臍腹絞痛。

《肘後方》用黃連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當止也。

葛氏用豆豉熬小焦,搗服一合,日三;或炒焦,以水浸汁服。亦驗。

《外臺》用豉心炒,為末一升,分四服,酒下入口,即斷也。

《藥性論》治血痢如刺,以豉一升水漬相淹,煎二沸,頓服,取瘥。不瘥,再作。

赤白雜痢,困重者。

益母草(日乾),陳鹽梅(燒存性等分)

為末。每服三錢。白痢乾薑湯、赤痢甘草湯下。名二靈散。《家寶方》

諸痢初起。

大黃(煨熟),當歸(各二三錢)

壯人各五錢。水煎服,取利;或加檳榔。《集簡方》

赤白暴痢如鵝鴨,肝痛不可忍者。

用黃芩、黃連各一兩,水二升,煎一升,分三次熱服。《經驗方》

赤白久痢,並無寒熱,隻日久不止。

用黃連四十九個、鹽梅七個,入新瓶內燒煙盡,熱研。每服二錢,鹽米湯下。《護命方》

赤白下痢,日夜無度,及腸風下血。

用川黃連去毛、吳茱萸湯泡過各二兩,同炒香,揀出,各為末,以粟米飯和,丸梧子大,各收。每服三十丸。赤痢,甘草湯下黃連丸;白痢,薑湯下茱萸丸;赤白痢,各用十五丸,米湯下。《百一選方》

赤白久痢,積年不愈。

米飲調雲母粉方寸匕,服二服,立見神效。《千金方》

裡急後重。

不蛀皂角子(米糠炒過),枳殼(炒等分)

為末,飯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三十丸。《普濟方》

久痢裡急不止。

當歸(二兩),吳茱萸(一兩)

同炒香,去茱萸不用,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名勝金丸。《普濟方》

下痢腹痛。華老年五十餘,病下痢腹痛,垂死,已備棺木。予用玄胡末三錢,米飲服之,痛即減十之五,調理而安。時珍方

洞注下痢。

羊骨灰,水服方寸匕。《千金方》

一切瀉痢,脈浮洪者,多日難已;脈微小者,服之立止。

巴豆皮、楮葉,同燒存性,研,化蠟丸綠豆大。每甘草湯下五丸。名勝金膏。《宣明方》

順氣止痢。

椿根白皮東南行者,長流水內漂三日,去黃皮,焙為末,每一兩加木香二錢,粳米飯為丸。每服一錢二分,空心米飲下。《經驗方》

患痢人肛門急痛,及產婦陰痛。

訶子和蠟燒煙燻之,及煎湯薰洗。《大明方》

諸痢脾泄,臟毒下血。

雅州黃連半斤去毛,切,裝肥豬大腸內,扎定,入砂鍋中,以水酒煮爛,取連焙,研末,搗腸,和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米湯下。極效。《直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