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癥瘕

又,馬鞭草搗汁,飲一升,即消。《千金方》

腹內蛇瘕。誤食菜中蛇精成蛇瘕,或食蛇肉成瘕。腹內常飢,食物即吐。

以赤足蜈蚣一條炙,研末,酒服。《易簡方》

又,春夏二時,蛟龍帶精入芹菜中,人食之則病癥,痛不可忍。

治以硬糖,日服二三升,當吐出如蜥蜴狀。唐醫周顧治此,用雄黃、朴硝煮服,下之。

一方,用寒食餳,每服五合,日三服,吐出蛟龍,有兩頭可驗。吐蛔者勿用。《金匱要略》

雞瘕。李道念病,已五年。丞相楮澄診之曰:非冷非熱,當是食白瀹雞子過多也。

取蒜一升,煮食。吐出一物涎裹,視之,乃雞雛,翅足俱全。澄曰:未盡也。更吐之,吐二十枚而愈。

米瘕。嗜米,有好吃米,久則成瘕。不得米,則吐出清水;得米即止。米不消化,久亦斃人。

用白米(五合),雞屎(一升)

同炒焦,為末,水一升,頓服。少時吐出瘕,如研米汁,或白沫淡水,乃愈也。《千金方》

嗜茶成癖。有人病此,一方士令以新鞋盛茶,令滿,任意食盡,再盛一鞋,如此三度,自不吃也。男用女鞋,女用男鞋,用之,果愈也。《集簡方》

病發癥者,食發成癥,心腹作痛,咽間如有蟲行,欲得飲油者是也。

用油一升,入香澤煎之,盛置病人頭邊,令氣入口鼻,勿與飲之,疲極眠睡,蟲當從口出,急以石灰粉手捉取,抽盡,即是發也。初出,如不流水中濃菜形。《外臺》方

又,雄黃半兩為末,水調服之,蟲自出。夏子益《奇方》

又,用豬脂二升、酒三升,煮三沸服,日三次。

發癥,腰痛牽心,發則氣絕。

以油灌之,吐物如發,引之長三尺,頭已成蛇,能動搖,懸之滴盡,惟一發耳。此徐文伯治宋明帝宮人方

齧蝨成癥。山野人好齧蝨,在腹生長為蝨癥。

用敗梳、敗篦各一枚,各破作兩分。以一分燒,研,以一分用水五升,煮取一升,調服,即下出。《千金方》

白話文:

另外,將馬鞭草搗爛取汁,喝一升,癥瘕就會消散。《千金方》

腹內有蛇形腫塊。可能是誤食了菜中的蛇精而形成蛇瘕,或是吃了蛇肉而造成。患者腹內常常感到飢餓,但吃下食物又會吐出來。

可以用一條烤過的赤足蜈蚣,磨成粉末,用酒送服。《易簡方》

又,春夏兩季,蛟龍的精氣會進入芹菜中,人吃了就會生病,形成腫塊,疼痛難忍。

可以用硬糖治療,每天吃二三升,應該會吐出像蜥蜴一樣的東西。唐朝醫生周顧治療這種病,使用雄黃、朴硝煮水服用,讓患者將病物排出。

另一種方法,用寒食麥芽糖,每次服用五合,每天三次,會吐出蛟龍,有兩個頭可以驗證。如果吐出來的是蛔蟲,就不要用這種方法。《金匱要略》

雞瘕。李道念生病,已經五年了。丞相楮澄診斷後說:這不是寒也不是熱引起的,應該是吃了太多用開水煮的雞蛋。

取一升蒜,煮熟後吃下。會吐出一個被黏液包裹的東西,仔細一看,是小雞雛,翅膀和腳都完整。楮澄說:還沒結束。繼續催吐,吐了二十個小雞雛才痊癒。

米瘕。有人喜歡吃米,過度食用會形成腫塊。如果沒有米吃,就會吐出清水;有了米吃就會停止嘔吐。米無法消化,久了也會導致死亡。

用白米(五合)和雞屎(一升)一起炒焦,磨成粉末,加入一升水,一次性喝下。不久會吐出像米漿或白色泡沫水一樣的東西,病就會好。《千金方》

嗜茶成癮。有人得了這種病,一個方士讓他用新鞋子裝滿茶,讓他盡量喝完,再裝滿一鞋,如此三次,自然就不想喝茶了。男性用女性的鞋子,女性用男性的鞋子,使用後,病果然痊癒了。《集簡方》

患上發癥的人,是因為吃了頭髮而形成腫塊,心腹疼痛,咽喉間感覺好像有蟲子在爬,想喝油就是這種病。

用一升油,加入香澤煮過,放在病人頭邊,讓氣味進入口鼻,不要讓病人喝下去,等病人疲勞睡著後,蟲子會從口中出來,趕緊用沾上石灰的手抓起來,拉盡,那就是頭髮。剛出來的時候,像是水中濃稠的菜葉。《外臺方》

又,用半兩雄黃磨成粉末,用水調服,蟲子會自己出來。夏子益《奇方》

又,用豬油二升、酒三升,煮沸三次後服用,每天三次。

發癥,腰痛牽連到心,發作時會氣絕。

用油灌下去,會吐出像頭髮的東西,拉出來有三尺長,頭部已經變成蛇的形狀,還會動,懸掛起來滴盡,原來只是一根頭髮。這是徐文伯治療宋明帝宮女的方法。

啃食蝨子而形成腫塊。山野人喜歡啃食蝨子,蝨子在腹中生長,形成蝨子腫塊。

用破舊的梳子、篦子各一個,都掰成兩半。用其中一半燒成灰,磨成粉末,另一半用水五升煮取一升,調和粉末一起服用,就會排出蟲子。《千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