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卷三

2. 癥瘕

治遠年虛實積聚、癥塊。

用海馬雌雄各一枚、木香二兩,大黃炒、白牽牛炒各二兩,巴豆四十九粒,青皮二兩,童子小便浸軟,包巴豆扎定,入小便內再浸七日,取出,麩炒黃色,去豆不用,取皮同眾藥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三五沸,臨臥溫服。《聖濟錄》

腹中痃癖、諸塊。

雀屎和乾薑、桂心、艾葉為丸。服之,能令消爛。藏器方

腹中癖積。

黃牛肉(一斤),恆山(三錢)

同煮熟,食肉飲汁,癖自消。甚效。《筆峰雜興》

痃癖氣塊。

草三稜,京三稜,石三稜,青橘皮,陳橘皮,木香(各半兩),肉豆蔻,檳榔(各一兩),硇砂(二錢)

為末,糊丸梧子大。每薑湯服三十丸。《奇效方》

老小痃癖,往來疼痛。

香附,南星(等分)

為末,薑汁糊,丸梧子大。每薑湯下二三十丸。《聖惠方》

昔有患痃癖者,夢人教每日食大蒜三顆。初服遂至瞑眩吐逆,下部如火。後有人教取數片,合皮截卻兩頭吞之。名曰內炙。果獲大效也。

治心下堅大如盤,水飲所作。

用枳實七枚、術三兩,水一斗,煎三升,分三服,腹中軟,即消也。仲景

痃癖鼓脹。

烏牛尿(一升)

微火煎如稠飴。空心服棗許,當鳴轉,病出;隔日,更服之。《千金翼方》

療癖。

取車下李仁湯潤去皮及並仁者,與乾麵相拌,搗如餅若干,入水少許,作麵餅,大小一如病人掌為二並,微炙,使黃,勿令至熟。空腹食一餅,當快利;如不利,更食一餅,或飲熱茶湯,以利為度。利不止,以醋飯止之。利後當虛。若病未盡,一二日量力更進一服,以病盡為良。不得食酪及牛馬肉等。累試神驗。但須量病輕重,以意加減;小兒亦可用。

又,瓦壟子能消塊散痰積。蓋咸走血而軟堅故也。時珍

腹滿癖堅如石,積年不損者。

用白楊木東枝去粗皮,避風細銼五升,熬黃,以酒五升淋,訖,用絹袋盛滓,還酒中密封再宿。每服一合,日二服。《外臺》方

痃癖不瘥,脅下硬如石。

京三稜(一兩炮),川大黃(一兩)

為末,醋熬成膏。每日空心,姜橘皮湯下一匙,以利下為度。《聖惠方》

又,生商陸根汁一升,杏仁一兩浸去皮,搗如泥

以商陸汁絞杏仁泥,火煎如餳。每服棗許,空腹熱酒服,以利下惡物為度。《聖惠方》

小腹冷癖,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者。

用葫蘆巴八錢、茴香六錢,巴戟去心、川烏頭炮去皮各二錢,楝實去核四錢、吳茱萸五錢。並炒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兒五丸,鹽湯下。《和劑局方》

涎積癥塊。

續隨子(三十枚),膩粉(二錢),青黛(炒一錢)

研勻,糯米飯丸芡子大。每服一丸打破,以大棗一枚燒熟,去皮核同嚼,冷茶送下。半夜後,取下積聚惡物為效。《聖濟總錄》

白話文:

癥瘕

治療多年虛實夾雜的積聚、腫塊。

使用一對海馬(公母各一隻)、木香二兩,炒過的大黃、炒過的白牽牛各二兩,巴豆四十九粒,青皮二兩,用童子小便浸泡軟化後,包住巴豆,紮緊,再放入小便中浸泡七天,取出,用麩皮炒至黃色,去掉巴豆不用,取皮與其他藥材一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煎煮三五次沸騰,睡前溫服。《聖濟錄》

腹中痃癖、各種腫塊。

將麻雀糞便與乾薑、桂心、艾葉一起製成藥丸。服用後,可以使其消散爛掉。《藏器方》

腹中癖積。

黃牛肉(一斤),恆山(三錢)

一起煮熟,吃肉喝湯,癖積自然消散,效果顯著。《筆峰雜興》

痃癖氣塊。

草三稜、京三稜、石三稜、青橘皮、陳橘皮、木香(各半兩),肉豆蔻、檳榔(各一兩),硇砂(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薑湯送服三十丸。《奇效方》

老人小孩的痃癖,來回疼痛。

香附、南星(等量)

研磨成粉末,用薑汁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薑湯送服二三十丸。《聖惠方》

以前有患痃癖的人,夢見有人教他每天吃三顆大蒜。剛開始服用後,就感到頭暈噁心想吐,下身如火燒般。後來有人教他取幾片大蒜,連皮切掉兩頭吞服,稱作「內炙」。結果效果非常好。

治療心下堅硬如盤,因水飲引起的疾病。

使用枳實七枚、白朮三兩,用水一斗,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腹部變軟,腫塊就消散。《仲景》

痃癖鼓脹。

烏牛尿(一升)

用微火煎煮成濃稠的膏狀。空腹服用棗子大小的量,應當會聽到腸鳴蠕動,病邪排出;隔天,再服用一次。《千金翼方》

治療癖積。

取車前李子的果仁湯,潤濕去除果皮和果仁,與乾麵粉混合,搗成餅狀,用少許水,做成麵餅,大小像病人手掌大小,做成兩份,微微烘烤,使其變黃,不要烤熟。空腹吃一個餅,應當會感到通利;如果沒有通利,再吃一個餅,或喝熱茶湯,以通利為度。如果腹瀉不止,用醋飯止瀉。腹瀉後會感到虛弱。如果病邪沒有完全去除,一兩天後可根據身體狀況再服一次,以病邪完全去除為好。不要吃奶酪和牛馬肉等食物。多次試驗效果神奇。但必須根據病情輕重,酌情增減藥量;小孩子也可以使用。

另外,瓦壟子能消除腫塊,化解痰積。因為它味鹹,能活血軟化堅硬的物質,所以能起作用。《時珍》

腹部脹滿,癖積堅硬如石,多年不消者。

用白楊木向東生長的枝條,去除粗皮,避風,切細成五升,熬黃,用酒五升淋灑,用絹袋裝好藥渣,再放入酒中密封一晚。每次服用一合,每天服用兩次。《外臺方》

痃癖不愈,脅下硬如石頭。

京三稜(一兩炮製),川大黃(一兩)

研磨成粉末,用醋熬成膏狀。每天空腹,用薑橘皮湯送服一匙,以腹瀉為度。《聖惠方》

另外,生商陸根汁一升,杏仁一兩浸泡後去皮,搗成泥狀。

用商陸汁攪拌杏仁泥,用火煎成濃稠狀。每次服用棗子大小的量,空腹用熱酒送服,以腹瀉排出惡物為度。《聖惠方》

小腹冷癖,有形狀像雞蛋,上下移動,疼痛難忍。

使用葫蘆巴八錢、茴香六錢,巴戟天去心、炮製過的川烏頭去皮各二錢,楝實去核四錢、吳茱萸五錢。全部炒過後研磨成粉末,用酒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小孩子服用五丸,用鹽湯送服。《和劑局方》

因口涎引起的積聚腫塊。

續隨子(三十枚),膩粉(二錢),青黛(炒過的一錢)

研磨均勻,用糯米飯製成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打破藥丸,用一個燒熟去皮核的大棗一同嚼食,用冷茶送服。半夜後,會排出積聚的惡物,效果明顯。《聖濟總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