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十九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7)

1. 服食

用胡桃仁四兩搗膏,入破故紙、杜仲、萆薢末各四兩,杵勻,丸梧子大。每空心溫酒、鹽湯任下五十丸。《御藥院方》

仙茅丸,壯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髭鬚。

仙茅(二斤,糯米泔浸五日去赤水,夏月浸三日,銅刀刮,銼,陰乾,取一斤),蒼朮(二斤,米泔浸五日刮皮,焙乾,取一斤),枸杞子(一斤),車前子(十二兩),白茯苓(去皮),茴香(炒),柏子仁(去殼各八兩),生地黃(焙),熟地黃(焙各四兩)

為末,酒煮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酒下,日二服。《聖劑總錄》

強筋補益。

四聖不老丹

明松香一斤,以無灰酒砂鍋內,桑柴火煮數沸,竹枝攪稠乃住火,傾入水內結塊,復以酒煮九遍,其脂如玉,不苦不澀乃止,為細末,用十二兩入白茯苓末半斤、黃甘菊花末半斤、柏子仁去油取霜半斤,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空心好酒送下七十二丸。須擇吉日修合,勿令婦人雞犬見之。

草還丹,益元陽,補元氣,固元精,壯元神,乃延年續嗣之聖藥也。

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紙(酒浸,焙乾半斤),當歸(四兩),麝香(一錢)

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一丸,臨臥鹽湯下。吳旻《扶壽方》

滋陰養生。

五月五日採五方側柏葉三斤,遠志去心二斤,白茯苓去皮一斤,為末,煉蜜和丸梧子大。每以仙靈脾酒下三十丸,日再服。並無所忌,勿示非人。

麋鹿丸,補心神,安臟腑,填骨髓,理腰腳,能久立,聰耳明目,發白變黑,貌老還少。

凡麋鹿取當年新角,連腦頂者,為上。看角根有斫痕處,亦堪用;蛻角根下平者,不堪。取角五具或四具、三具、二具、一具為一劑,去尖一大寸,即角長七八寸,取勢截斷,量把鎊得,即於長流水中,以竹器盛懸浸十宿。

如無長流水處,即於淨盆中滿著水浸,每夜易換,軟即將出,削去皺皮,以利鎊鎊取白處,至心即止,以清粟米泔浸兩宿,初經一宿即干,握瀝去舊水,置新絹上曝乾,擇去惡物、粗骨皮及鎊不勻者,以無灰美酒於大瓷器中浸經兩宿,其藥及酒俱入淨釜中,初用武火煮一食久,後以文火微煎如蟹目沸,以柳木篦徐徐攪,不得住手,時時添酒,以成煎為度,煎時皆須平旦下手,不得經宿,仍看屑如稀膠,即以牛乳五升、酥一片,以次漸下後項藥。仍以麋角一條炙,令黃,為末,與諸藥同制之。

檳榔,通草,秦艽,肉蓯蓉,人參,菟絲子(酒浸兩宿,別搗曬乾),甘草(各一兩)

上搗為末。將膠再煎一食頃,似稀稠粥即止火,少時投諸藥末相和,稠黏堪作丸,即以新器盛貯,以眾手一時丸如梧子大,如黏手著少酥塗手。其服餌之法:空腹以酒下之。初服三十丸,日加一丸,加至五十丸為度,日二服。至一百日內,忌房室。服經一月,腹內諸疾,自相驅逐,有微利勿怪,漸後多泄氣能食。

白話文:

[服食]

胡桃仁丸:取胡桃仁四兩搗成膏狀,加入破故紙、杜仲、萆薢末各四兩,充分攪拌均勻,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服用,溫酒或鹽湯送服五十丸。《御藥院方》

仙茅丸:此丸藥可壯筋骨、益精神、明目、使鬚髮烏黑。

將仙茅(二斤,用糯米淘米水浸泡五日,去除紅色水分,夏季浸泡三日,用銅刀刮皮,切碎,陰乾,取一斤)、蒼朮(二斤,用米淘米水浸泡五日,刮皮,烘乾,取一斤)、枸杞子(一斤)、車前子(十二兩)、白茯苓(去皮)、茴香(炒)、柏子仁(去殼,各八兩)、生地黃(烘乾)、熟地黃(烘乾,各四兩)研磨成粉末,用酒煮至糊狀,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溫酒送服,每日服用兩次。《聖劑總錄》

四聖不老丹:此丹藥可強筋補益。

取松香一斤,用無灰酒在砂鍋中,用桑柴火煮沸數次,用竹枝攪拌至濃稠後離火,倒入水中使其凝結成塊,再用酒煮九遍,直到脂膏如玉,不苦不澀為止,研磨成細粉,取十二兩。加入白茯苓末半斤、黃甘菊花末半斤、柏子仁去油取霜半斤,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服用,用好酒送服七十二丸。需擇吉日配製,避免婦女、雞犬見到。

草還丹:此丹藥可益元陽、補元氣、固元精、壯元神,是延年益壽的聖藥。

取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紙(酒浸,烘乾半斤)、當歸(四兩)、麝香(一錢)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八十一丸,睡前用鹽湯送服。吳旻《扶壽方》

側柏葉丸:此丸藥可滋陰養生。

五月五日採集五方側柏葉三斤,遠志(去心二斤)、白茯苓(去皮一斤),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仙靈脾酒送服,每日服用兩次。服用此藥沒有禁忌,但不可示與外人。

麋鹿丸:此丸藥可補心神、安臟腑、填骨髓、理腰腳,使人能夠久站,耳聰目明,頭髮由白變黑,容貌由老變少。

取當年新鮮的麋鹿角,連同腦頂部分為最佳。角根如有砍痕也可使用;角根平坦者不可用。取五具或四具、三具、二具、一具角為一劑,去掉尖端一大寸(角長七八寸,按比例截斷),用錘子敲打,將其浸泡在長流水中十宿。

如果沒有長流水,則放入乾淨的盆中,加滿水浸泡,每天晚上換水,待角變軟取出,刮去皺皮,以便敲打。敲打至角心,用乾淨的淘米水浸泡兩宿(第一次浸泡一夜就乾了),將舊水瀝乾,放在乾淨的絹布上晾乾,挑去雜質、粗骨皮和敲打不勻的部分,用無灰美酒在大瓷器中浸泡兩宿。將藥材和酒一起放入乾淨的鍋中,先用大火煮一會兒,然後用小火慢煎,直到像蟹眼一樣沸騰,用柳木鏟子慢慢攪拌,不可停手,隨時添加酒,煎至濃稠為度。煎藥時必須清晨開始,不可隔夜。待藥渣像稀膠一樣時,依次加入牛乳五升、酥油一片及以下藥材:檳榔、通草、秦艽、肉蓯蓉、人參、菟絲子(酒浸兩宿,另搗碎曬乾)、甘草(各一兩)。

將藥膏再煎一會兒,像稀稠的粥一樣時離火,稍後加入藥粉拌勻,直到濃稠可以製成丸藥,用新的容器盛裝,多人一起將其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如果粘手可在手上塗抹少量酥油。服用方法:空腹用酒送服。第一天服用三十丸,每天增加一丸,直到五十丸為度,每日服用兩次。服用一百天內,忌房事。服用一個月後,腹內諸疾會自行痊癒,如有輕微腹瀉不必擔心,以後腹瀉減少,就能正常飲食了。